牽一髮而動全身,解放台灣的三大挑戰,時機選擇至關重要?

六爺阿旦

「台獨」即戰爭,這個信號可謂前所未有的清晰。但是我們反過來想,對於我們的對手來說,他們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甚至說他們可能比我們更清楚這一點,所以如果他們要想把我們捲入戰爭的話,這就將是他們的不二之選。

雖然我們是全球第一大工業國,有著強大的戰爭潛力,但是我們並不想捲入任何的戰爭。但是在任何時候,台灣問題都是我們的核心利益,是我們的必救之處,只要在這個問題上觸碰了逆鱗,那就會導致我們別無選擇。

所以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既要避免輕啓戰端不被捲入任何戰爭,又要時刻準備,隨時為統一而戰,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尤其是在當今的國際形勢下,美國、日本以及島內的台獨勢力,可謂是蠢蠢欲動。

我們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威懾。將最直接的後果展示給他們看,將他們這些危險的想法,扼殺在萌芽中。可以這麼說,如果哪一天我們的威懾失效,那很可能戰爭就會無法避免。而怎樣的威懾最有效,又取決於我們在解決台灣問題的過程中,將會面臨哪些挑戰。

只有我們能夠將這些挑戰順利的化解,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以不可勝而戰可勝之敵,這之後的反擊,才能帶來足夠的威懾。所以這就要從解決台灣問題時,我們可能將面對的三大國際挑戰說起。

國際上三大挑戰

解放台灣,如果是在沒有外部干涉的情況下,可謂是甕中捉鱉,輕而易舉。但是這個問題難就難在外部干涉很可能會出現,而且這種干涉,並不會單純的就是軍事上的干涉,很有可能還包括其他的方面。

如果就單純的外來軍事干涉而言,這對於我們來說事情反倒變得簡單,因為借助於軍事上的直接衝突,可以順利的解決美國的霸權問題,只要解決了霸權問題,那麼失去倚仗的台灣問題,其實就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

而且統一是我們的內部事務,我們完全佔據了道義上的高點,在國內可以凝聚高度的共識,形成萬眾一心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和日本採取軍事干涉,那麼事情相對變得比較簡單,因為實際上這是將對內的解放戰爭,轉化成了對外的反霸戰爭。

在我們的周邊打這樣一場戰爭,其結果將會對現行的國際秩序產生摧枯拉朽的效應。這也是我此前曾說過的,如果戰爭不可避免,可以將統一的戰場放在日本的設想。

但是事情往往並不會這麼簡單。

就美國的角度而言,其實他們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在過去,對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在美國內部也有很大的分歧,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美國人值不值得為了萬里之外,非親非故的台灣,而將美國捲入一場與核大國之間的戰爭?

顯然,選擇軍事干預,這將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舉動,一旦失敗,就會導致霸權崩塌。所以除非台灣問題已經成為美國戰略上的核心利益,否則美國對於軍事干預的選擇,將會慎之又慎。

但是在軍事干預這個選擇之外,美國還有其他的選擇。而這裡的其他選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也是我們在解決台灣問題時,所必須提前考慮的三大國際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金融制裁。

這對於美國來說是最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只需要點點鼠標就可以將我們在海外的大量金融資產凍結,只需要一道命令就可以將我們排斥在 Swift系統之外,這種操作在俄羅斯身上已經提前進行過預演。

做這樣的事情,美國沒有戰爭上的心理負擔,這只不過是金融戰另一種方式的延續,對於美國來說可謂是輕車熟路,甚至可以說是預謀已久。我相信這不只是美國那邊,可能也是我們這邊大部分人的一個共識,也就是美國很可能會將金融制裁作為第一選擇。

畢竟在金融方面,是美國最具優勢的領域,而且之前在俄羅斯身上就是這麼操作的,如果你相信大國都會有路徑依賴的話,那麼歷史肯定還會重演的。

第二個挑戰是經濟制裁。

在經濟方面,如果美國發起制裁,其實是有難度的,這裡面的原因就在於我們是全球第一大的製造國,也是第一大的貿易國,這在過去的幾年間,美國已經深深的感受到了這個地位的難以撼動。

但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還相信狗是改不了吃屎的話,美國在俄羅斯身上發起過的經濟制裁,很可能將來就還會用到我們身上,而且操作起來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美國的制裁,他不一定是是加在自己身上,而是通過施加在盟友和對手身上,來達到傷害盟友更傷害對手的這麼一個目的。

你看俄烏衝突之後,美國聯合歐洲對俄羅斯發起了經濟制裁,但是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時至今日還有不少領域仍然在持續進行,只是歐盟卻倒了大霉。所以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美國仍然很可能會發起經濟制裁,他的這種制裁可能是針對全世界的。

這將導致一個結果,要麼你聽從美國的,跟他一起對我們進行制裁,要麼你就得接受美國的制裁。這不僅是對我們,對全世界很多中小國家,都會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

第三個挑戰是航道封鎖。

在金融和經濟制裁的基礎之上,美國很有可能還會發起全球海運航道的封鎖。美國海軍目前控制著全球絕大部分關鍵的海運通道,包括關鍵的海灣,海峽,運河等關鍵節點的安全和金融保險等後勤保障。

我們目前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的石油、鐵礦石、大豆、銅礦等能源和礦產,這些能源和礦產主要的來源地,包括中東、非洲、美國、巴西、澳大利亞。而關鍵的海上運輸通道,包括太平洋航道,大西洋航道,印度洋航道、馬六甲海峽、以及南海航道。

目前我們最具有優勢的,是對南海航道的控制,但是自馬六甲海峽再往外,我們的控制力要弱於美國。這對於我們的能源和礦產輸入,以及貿易商品的對外輸出,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金融制裁,經濟制裁,航道封鎖,這三大挑戰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不得不未雨綢繆,提前考慮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這三大挑戰有可能會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下,我們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應對之策呢?

我們如何應對

對於祖國的統一大業來說,不可能沒有風險,也不可能是沒有代價的,這一點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有這樣的認識和心理準備,所以在這三大挑戰的面前,我們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如何將代價降到最小。

其實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面,應該說我們一直是在未雨綢繆,在方方面面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不管是金融、經濟,還是軍事上,其實都有相應的應對之策。只是說這種鬥爭的形勢,有可能是瞬息萬變的,也許從來就沒有什麼萬全之策,關鍵的還是決心。

在我看來,最有效的方式,依然是我前面所說的,就是將自己的應對策略亮出來,告訴對手,我們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將反擊的手段也亮出來,這樣才能形成足夠的威懾。在這樣基礎上,我們不妨來看看我們的應對和反擊,到底可以採取哪些手段。

首先來說金融制裁。

在金融制裁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凍結我們的金融資產,一個是將我們排除在國際支付結算體系之外。

對於前一個問題,我們目前是在持續的減持手上持有的美國國債,目前規模已經降到了8,000億美元以下,是近十多年以來的最低點。隨著形勢的惡化,我覺得這一規模還會持續降低,據我個人評估,可以減持到5,000億美元左右,以夠維持日常的貿易支付結算需求就可。

當然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我們還要有相應的反擊措施,那就是對美國的金融制裁要進行對等反制。我們的外匯儲備規模不管變換怎樣的形式,仍然是國際金融資產。一旦美國主導對我們進行金融制裁,那麼我們就要對美國在我們國內的金融資產進行凍結,對於我國在美股上市的企業,對由境外投資者持有的股權進行凍結。

大家可以放心,在這方面是有過相應測算的,就美國的國際金融資本而言,其在境內持有的資產規模,總體上應該是大於我們持有的國際金融資產的規模。

而對於後一個問題,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人民幣的國際支付結算系統。現在的問題確實是大部分的國際客戶並不太熟悉這套系統,也不習慣於應用,因為有成熟方便的是SWIFT系統還可以使用,不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很可能是不會轉用人民幣進行支付結算的。

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有了人民幣的支付結算系統,就相當於有了一個托底的備份保障,至少為國際貿易提供金融服務和支持,是可以正常運轉起來的。

雖然我們過去常講,在金融上進行制裁,對於我們這樣的商品貿易大國來說,風險是很高的。因為金融與貿易的關係,本質上是貨幣中的貨與幣的關係,沒有貨物的流通,就沒有金融服務的需求,反過來說如果美國進行金融制裁,就是逼迫我們釜底抽薪,斷絕商品貿易。

其次再說經濟制裁。

目前我們是全球10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在用中國的商品還是用美國的美元這個問題上,如果真的出現了2選1的情況,我相信情況可能不會像美國想的那麼樂觀,當然也不會像我們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悲觀。

我覺得在我們周邊的東盟國家,中亞國家,由於我們的貿易往來比較緊密,所以在選擇上可能會更加傾向於我們這一邊。在國際上,在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框架內的這些國家,有可能會相對比較中立。

這裡面真正影響重大的關鍵國家有兩個,一個是沙特,沙特的決定將影響著中東石油輸出國,他們的石油結算是否繼續堅持以美元為唯一的結算貨幣?另一個是巴西,我們從巴西進口了大量的大豆和鐵礦石,這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

這裡面確實存在一定的變數。

但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要進行堅決的反擊。對於任何敢於制裁我們的國家,我們要在商品貿易中取消出口退稅,強制要求使用雙邊本幣結算,甚至大幅增加出口稅,乃至於對重要的民生基礎商品進行貿易禁運。

最後再說航道封鎖。

目前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航運通道是從紅海,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到南海,這一海上運輸通道。至於北美和歐洲連通亞洲的海上運輸通道,我們目前確實是鞭長莫及。

目前來說,我們對於南海的控制,應該說有絕對的把握,對於馬六甲海峽,與美國可謂勢均力敵,但是在紅海經印度洋航道的控制上,我們要弱一些。目前我們已經在紅海的吉布提,印度洋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都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基地。

一旦美國發起航道封鎖,我們很可能將至少會派出一艘航母編隊前出印度洋,保證從馬六甲海峽,經印度洋到紅海,這一關鍵航道的安全暢通。至於紅海經蘇伊士運河前出到地中海和大西洋之後,這需要歐洲自己進行護航。

總體上我們對於亞歐航線,中東到東亞的海上能源運輸通道,有能力維持基本暢通。同時有控制整個東亞經南海航道向美洲歐洲輸出商品的絕對的實力。所以如果美國選擇進行航道封鎖,較大概率會出現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後果。

就這三個方面來說,這些年來我們已經做了長足的準備,可以說就是在為面對這一天將要到來的時候,可以足夠從容的應對。在宏觀層面,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將代價降到最小。但是在微觀層面,每個人所處的行業,區位不同,將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則是每一個人需要自己提前考量的。

關鍵選擇在時機?

目前我們所有的戰略選擇和戰術手段,都是在竭力避免出現戰爭,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以美國目前的局面而言,他們很有可能是會鋌而走險的,再加上還有日本這個一貫喜歡以國家命運進行瘋狂冒險的國家,他們都有可能會在地區安全局勢上進行冒險。

所以這對我們來說,很多底線上的準備是不得不做的。在我上述所說的包括金融制裁,經濟制裁,航道封鎖這三個方面,如果美國認為自己有更大的勝算和把握,那麼他們很有可能就會進行瘋狂的挑釁。

可以這麼說,如果美國想要借助於島內的獨派勢力挑起戰爭,是相對比較容易做到的。但是不管是任何戰爭,都會涉及到一個戰場設定、戰爭方式、戰爭時機的選擇問題。我以前曾經說過,在台海挑起衝突,這實際上等同於是進入美國的預設戰場。一旦戰爭開啓,這三大挑戰也就會隨即開啓。

所以即便我們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是也很難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會出現動蕩和風險。如果要化解這種挑戰和風險,最優的方式,即如我前面所說,是展示實力進行威懾,不戰而屈人之兵。

如果說這是上策的話,其實還有一個中策,那就是將美國拖入我們的預設戰場,也就是讓美國捲入其必救之處。說到這裡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必救之處就是以色列。只要能在中東,發動更大範圍的針對以色列的戰爭,那麼美國遲早就會被捲入到衝突之中。

這是戰場選擇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戰爭時機的把握問題。其實現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出現了台海問題與巴以衝突進行聯動的跡象。也就是當美國在中東的壓力增大時,他們就會選擇在台海挑釁,來轉移和釋放這種壓力。

那麼相應的,如果未來台海出現的這種我們不可承受的壓力,也就是說在美國挑動下,如果出現戰爭不可避免的情況,那麼一方面我們在進行軍事行動準備的同時,一定要大力支持他們在中東地區發動新一輪全面的中東戰爭。

將中東戰爭全面爆發作為我們解放台灣在時機選擇上的前置條件,同時聯合俄羅斯進行大舉反攻,在這種情況下,全球三大熱點,東歐、中東和東亞,同時共振,美國也必將捲入中東戰爭之中無法抽身,而上述所說的三大挑戰,美國也將因為自顧不暇而無法順利進行。

這是一個既解決霸權又解決統一的中策之選。而下策裡面的上策之選,是把統一的戰場放在日本。而很多人所說的直接動手,可能只是這些選擇中的下下策而已。

最後

統一和復興,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偉大使命,在接下來的這幾年裡面,是很可能會發生的歷史轉折點,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上一代人為我們打了幾場立國立威之戰,為我們這一代人享受和平與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和安全環境。

現在時代把歷史使命交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裡,輪到我們為下一代,去開創和平與發展的空間了。

如果這一刻到來,我們要把未來至少一百年內的戰爭威脅,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給解決掉。把來自中國的不可戰勝的信仰,寫入所有對手的民族基因中,世世代代,不敢與我為敵。■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