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米萊,超級有意思

牛彈琴

不得不說,現在的米萊,超級有意思。

比如,最近,我就看到,有一張圖片,米萊興奮地一開始至少發了幾十遍。

親自發,親自轉,同樣的內容,隔一會轉發一次。

什麼圖?

很簡單,就是一張美國地圖,但前面站的是米萊,後面是一行字:蓋勒普調查:84%的美國人,更喜歡米萊當總統,而不是特朗普或拜登!

數據來源是否可靠,我不知道;但我看到的是,米萊大喜,轉發了一遍又一遍。

別人點評,「這是歷史上第一位有意在美國投票的阿根廷總統」,米萊大喜,轉發。

別人感嘆,「如果米萊是美國候選人,他將橫掃選舉」,米萊大喜,轉發。

別人表揚,「這一幕太讓人印象深刻」,米萊大喜,轉發。

……

米萊,你是在和特朗普和拜登搶飯碗啊!

反正,在米萊的社交媒體上,這張圖至少出現了幾十遍(後來可能覺得太多,刪掉了不少),感覺只要誰誇了一句,都逃不過米萊的火眼金睛,都會立刻被選出來,扶上牆。

這樣就完了嗎?

你也太小瞧了米萊。

還有一張圖,米萊也很是青睞,也轉了很多次,仍舊跟美國有關。

圖片中,米萊標誌性地舉著一把電鋸,上面是一個人的感嘆「告訴我的孩子,這是喬治·華盛頓」。

什麼意思?

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總統,那人對小孩說,米萊就是我們阿根廷的華盛頓。

再沒有比這更高的評價了吧!

米萊大喜,轉發了一遍又一遍。

你也別以為米萊對特朗普有意見。他與特朗普是相見恨晚,反正他當選後,去過美國多次,見了特朗普,見了馬斯克,但就是沒見拜登。

還有一張漫畫,米萊最近也轉發了很多次。那就是他和特朗普,還有荷蘭的維爾德斯(也是極右翼),一起力挽狂瀾,阻擋「社會主義、邊境開放、全球化、氣候變化」……

什麼全球變暖,什麼越來越熱,特朗普不信,米萊也不信。

就是不知道這樣的漫畫,拜登該作何感想。

還有,最近國際上的一件大事,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前所未有的大勝,米萊拍案大喜,誇贊:來自舊大陸的好消息,歐洲已經覺醒!

他甚至還轉發了一人的「爆料」:我在歐洲的熟人告訴我,米萊在這場選舉中的影響力,讓人難以置信,他一個人就改變了世界各地數百萬人的心態。

什麼意思?

歐洲選舉,極右翼為什麼能贏?馬克龍、朔爾茨為什麼會輸?

就因為米萊!

這可是米萊親自轉發的內容。轉發也是一種態度嘛!

最後,怎麼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米萊就是米萊。

反正,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別人不敢誇自己的事情,他敢誇。

債多不愁,蝨多不癢,反正,他上台後一系列政策,已經讓全世界目瞪口呆:

第一板斧,18個政府部門,攔腰砍一半,減少到9個;

第二板斧,貨幣比索貶值,貶值超過一半,通脹飆漲200%多;

第三板斧,經濟休克療法,國企拍賣,很多事政府都不管。

女友也換了,和周邊很多鄰國也鬧崩了,唯一不改的,是他愛發推的本性。

什麼是推特治國?米萊才真正是推特治國,一天不發個100條不罷休。

只是有一點疑問,這麼多推文,看得我都眼花繚亂,作為總統的米萊,還有多少精力時間忙其他呢?

第二,阿根廷人很焦慮。

看米萊的推文,都是誇獎米萊的;但看阿根廷街頭,尤其是最近,卻都是罵米萊的。

就是這麼撕裂,就是這麼戲劇性。

看到最近一項調查,說目前54.4%的阿根廷人,不贊成米萊的政策。所以,大街上一波又一波的抗議,學生抗議大學要關門,工人抗議失去了工作,老人抗議拿不到退休金……

上台半年後,米萊覺得正漸入佳境,但越來越多阿根廷人在憤怒,指責米萊正將阿根廷帶入另一個深淵。

第三,還是祝福阿根廷吧!

要知道,阿根廷也曾經闊過,曾名列世界十大經濟體,一度歐洲人稱贊某個人有錢,就會說「你富得像個阿根廷人」。

我們今天說「中等收入陷阱」,最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阿根廷。

阿根廷迫切希望走出經濟泥潭,最後選出了很不一般的米萊,開始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社會實驗。

如果實驗成功,很多西方經濟學理論,應該都會被改寫。

我們還是祝福阿根廷人吧。

這個世界,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它的不確定性。

我們不確定米萊下一條推文是什麼,但我們可以確定的兩點,第一,他不發個上百條不罷休,他肯定都是滿滿的正能量;第二,未來幾年的阿根廷,肯定非常精彩,比阿根廷足球還要精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