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突然打出重拳,對我們大國博弈同樣也有啓示

阿爾法軍事

俄羅斯忍無可忍,如今終於開始向美國揮出重拳。

據環球網6月12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此前一天發出通報稱,俄羅斯海軍「喀山」號核潛艇和「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舉行了遠程打擊演習。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艘軍艦演習時所處的位置,則是在距美國佛羅里達海岸不遠的大西洋海域。

此次演習,真正能對美國有所觸動的恐怕是「喀山」號核潛艇。別看這只是艘攻擊型核潛艇,但該艇排水量13600噸,比咱們的戰略核潛艇的噸位還大一圈,自導魚雷、「口徑」反艦導彈、「縞瑪瑙」超音速導彈和「鋯石」高超音速導彈可謂應有盡有,可常可核。

個人認為,俄羅斯此舉很難對美國造成實際影響,美軍天天在俄羅斯、中國家門口進行這樣的演習。但俄羅斯的舉動也並非沒有意義。一是向美國政府傳遞一個信號:你惹到我了,接下來看著辦;二是向世界各國傳遞一個信號:美國的屁股我敢摸,提振反美勢力士氣。

華盛頓反俄議員盧比奧在社交媒體發文,指責俄軍此舉威脅美國國家安全,要求拜登政府採取果斷措施進行應對。雖然拜登政府故作鎮定地稱「不構成美國國家安全威脅」,但俄軍此舉是標準的大國博弈玩法:你出一張牌,我也跟一張牌,一直打到對手受不了。

當前的情況是,美國的戰略擠壓已經讓俄羅斯人受不了。北約向東一擴再擴,最終讓俄羅斯人奮而亮劍,先在格魯吉亞成功阻擊了一波,隨後在烏克蘭的這波阻擊卻頗為不順。隨著戰事的拖延,美國和北約的介入程度越來越深,標誌性事件便是放開烏克蘭打擊俄縱深。

一些人可能在為烏克蘭鳴不平:憑什麼只能俄羅斯對烏克蘭狂轟濫炸,烏克蘭就不能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其實不然,真正的大國就是這麼霸道:本土不容攻擊。再說,憑借烏克蘭自身的力量,哪有多少能力對俄境內目標構成多大威脅。

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縱深目標,實則就是美國和北約在打擊俄羅斯。因為沒有美國和北約情報、信息等體系化的支撐手段,烏克蘭擁有這些遠程打擊兵器也只是根燒火棍。可以說,放開打擊俄羅斯縱深目標,90%的工作都是由美國和北約完成的,烏軍僅完成最後一哆嗦。

其實這就有點壞規矩了。大國博弈,代理人戰爭這事屢見不鮮,但都不會支持代理人打擊對手本土,因為這樣做的戰略風險太大了。那另一方如果也提供同樣的武器給你的對手,很容易引發雙方都難以承受的衝突。比如中東反美武裝用俄羅斯武器打擊美國本土。

美國之所以敢於放開烏克蘭使用其提供的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根本上還是沒有把俄羅斯當成蘇聯那種等量齊觀的對手。也就是說,華盛頓認為自己即便壞了大國博弈的規矩,俄羅斯也只有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吞,不敢真正地對等反制。

雖然無奈國力不濟,但普京還是很懂大國博弈的這一套,所以第一時間發出嚴厲警告,稱俄羅斯也可以向世界其他地區提供遠程武器,以打擊那些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國家。發出警告不到一周,俄軍在美國家門口組織核潛艇的遠程打擊演習,就是想告訴對手自己所言非虛。

這表明,在美國和北約的步步緊逼之下,俄羅斯極有可能走上冷戰那種你死我活的對抗之路。如果普京真的放開向反美武裝提供遠程打擊武器,甚至允許這些反美組織利用俄羅斯武器打擊美歐某些國家的目標,那雙方的對抗在中期內恐怕將無解。

大國博弈,普京這種舉動才是唯一正確的方式。因為俄羅斯的任何退縮都只會讓美國發生誤判,認為俄是因為實力不濟而非出於善意。如果俄羅斯遲遲拿不出反制的牌,那就更加坐實了華盛頓方面的這種判斷,在未來只會變本加厲地擠壓俄羅斯。

美俄對抗其實也是在啓示我們。前不久,美國在菲律賓部署陸軍「堤豐」導彈系統,以及他們從偷偷摸摸到光明正大地武裝我們的台灣省,都是非常危險的試探。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採取有力措施進行反制,他們就真的會在我們周邊部署更加危險的武器。

中國有不少人,反復證明我們的防禦體系多麼多麼完備,無懼美國的戰略進逼,這種姿勢其實是不對的。不允許本土被威脅,誰碰誰出血,我們必須讓任何對手形成這樣的預期,這才大國的標配。想當年,美國在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向我們發出威脅,看看先輩怎麼處理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