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升級前夜,普京提出難以接受條件,美國給自己挖坑深不見底!

占豪

俄烏戰爭升級前夜,普京提出新條件!

關於俄烏戰爭,形勢正在惡化的前夜,兩件大事發生了:

第一件大事:瑞士舉行烏克蘭問題的「和平峰會」。雖然,這次峰會從和平視角來看是絕對失敗的,因為俄羅斯作為交戰方沒有參加,中國也沒有參加,美國總統拜登也沒有參加,非西方國家都是礙於美國面子派的比較低級別的官員,所以雖然有90多個國家參會,實際上意義也不大,並不能對俄烏戰爭構成利好。站在和平視角,這次峰會,不但不會促進和平,反而會加劇形勢惡化,會讓烏克蘭陷入更大的困境。

為什麼這麼說呢?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這次峰會的核心目標依然是打垮俄羅斯。雖然叫「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但峰會完全沒有「和平」的意思,美西方與烏克蘭追求的所謂「和平」不是與俄羅斯直接談判達成協議,而是想打敗俄羅斯來獲得「和平」。問題是,這一想法現在看顯然不切實際。

第二個原因:各方都不得不加大賭注,美北約也通過這次峰會強化了反俄統一戰線。這次峰會的目標並不是「和平」,而是打垮俄羅斯,如此一來參與各方都不得不加大賭注。在各方都要加大賭注的背景下,無疑就如了美國的願,那就是西方國家將會投入更多力量試圖打敗俄羅斯,至少不讓烏克蘭失敗,從而繼續謀求拖垮俄羅斯。

所以,這場所謂「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將會推動戰爭進一步升級,接下來的俄烏戰爭不但不會停息,還會進一步加強烈度。

第二件大事:普京拋和談條件。在「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舉辦之際,普京也在6月14日向外公佈了和談條件。普京表示,俄方隨時樂於與烏方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談判的前提條件是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這四個地區全面撤軍。烏克蘭撤軍後,俄方將立即停火,隨後雙方開啓談判,包括有關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相關問題。

普京的意思就是說,俄羅斯已經佔領的四個州以及更早佔領的克里米亞歸俄羅斯所有,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包括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和在憲法上約束不加入北約。對此,美國防長奧斯汀直接怒斥說:「普京沒有任何資格對烏克蘭說他們必須做些什麼來實現和平。」

為啥奧斯汀如此憤怒?是美國不想與俄羅斯達成妥協嗎?當然不是,美國早在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就不斷釋放信號,要和俄羅斯直接達成妥協,為此美國還由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發出信號,只要俄羅斯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烏克蘭東部的那四個州是可以直接犧牲給俄羅斯的。所以,美俄的根本矛盾是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對俄羅斯來說,決不能讓烏克蘭加入,因為一旦加入俄羅斯將失去戰略縱深,對國家長遠戰略而言負面影響極大,俄羅斯絕對不允許;對美國來說,他已經付出了太多,如果最終被排除在對烏克蘭影響之外,那東歐國家將失去對美國的信任,所以普京所提的條件也是美國所不能接受的。

對於美西方的態度,俄羅斯是會記住的。當地時間6月16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普京總統不拒絕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但認為需要對談判結果的執行進行保障。佩斯科夫稱,需要建立一套複雜的保障體系,以確保對烏克蘭的信任。佩斯科夫什麼意思?他的意思是說,談都可以談,但談成後要有一個機制來約束這一切。說白了,這就是俄羅斯要拉上中國,與相關國家在東歐政治經濟秩序重組問題上達成徹底的共識。

這種狀況,俄烏戰爭能不升級嗎?不升級才奇怪!美國的意圖是要確保因俄烏戰爭帶來的東歐政治經濟秩序重組,繼續擴大自己造東歐的話語權,而俄羅斯的意思則是將美國踢出該地區。

烏克蘭傻眼,美國給自己挖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普京提出這樣的條件,最不爽的就是烏克蘭政府,因為這意味著俄羅斯並不準備退縮,烏克蘭要談就得先捨棄四個州,這是澤連斯基無法接受的,當然更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美國無法接受的邏輯其實並不難理解。我們要知道,當初美國挑起這場戰爭,就是想通過烏克蘭這個切入點,以拖垮俄羅斯為代價,通過東歐的政治經濟秩序重組來重新獲得霸權優勢,從而最終完成對中國的圍堵和打壓。然而,現在的形勢要比美國所想象的惡劣得多,因為俄羅斯並沒有戰敗的跡象,反而越來越勇,真的感覺到越來越沈重的是美西方自己。

尤其是烏克蘭,其實通過最近的折騰應該已經看清了,指望俄羅斯主動退兵讓步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仗硬著頭皮也得打下去,沒有別的選擇。對烏克蘭來說,其實接下來距離亡國已經不遠了。

其實,烏克蘭問題的激化,對美國來說是真正為自己挖了個大坑。什麼大坑?戰爭泥潭大坑。雖然,美北約並未直接參戰,但這場戰爭對美北約來說已經形成了持續的戰爭消耗。為什麼美西方要用凍結俄羅斯的外匯所產生的利息來幫助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就是因為美北約自己撐不住了,才不得不選擇用這個副作用很大的策略。

對美國來說,烏克蘭戰場現在是吞肯定吞不下去了,但吐就能吐得出來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如果這個時候美國要把烏克蘭給吐出去了,那意味著把整個東歐都吐出去了,所以美國吐也吐不出來。

吞不下去,吐不出來,那這就是個戰爭泥潭的大坑,只要持續打就是持續的消耗。巨額的消耗從哪裡來?現在美北約已經開始要用俄羅斯存在西方的外匯儲備的利息了,再接下來就要用本金了。把俄羅斯存在美西方的外匯儲備用掉,這相當於動搖了美西方的基本信用邏輯,以後還有誰敢把錢存在西方國家呢?但是,如果不這麼幹,就意味著美西方國家繼續失血,這對千瘡百孔的美西方國家經濟來說將是雪上加霜。

因此,某種意義上說,俄烏戰爭其實就是一個看不見底的大坑,而這個大坑本來是美國給俄羅斯挖的,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俄羅斯很快爬出來上岸了,美國現在反而陷進去了。

俄羅斯之所以能爬出來,這就取決於俄羅斯的戰略及時調整和與中國的深化合作。俄羅斯很快將國家經濟調整為戰時經濟,打造了一個由戰爭工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與此同時,俄羅斯與中國在經濟合作方面找到了更多的契合點,擴大了俄羅斯的經濟內外循環的規模。換句話說,俄羅斯在西方那邊失去的,又從中國這邊給補了回來。俄羅斯賣不出去的資源產品中國買了大部分,俄羅斯本來要高價買西方的工業品,現在買中國的省下很多,與此同時再與中國開發遠東地區,俄羅斯經濟增長2023年就轉正了就得益於此。

現在的格局是,只要俄羅斯願意與中國擴大合作,那麼經濟增長的空間就打開了,俄羅斯就不怕消耗。恰恰相反,由於俄羅斯轉入戰時經濟,戰爭所帶來的需求反而會變成俄羅斯的經濟增長點,而這個消耗的需求就成了拉動諸如遠東地區經濟增長的引擎。你說奇妙不奇妙,戰爭原本是美北約用來消耗俄羅斯的,現在反過來了,成了消耗美北約的利器。

當然,現在美西方想的辦法是,用美西方凍結的俄羅斯外匯儲備的利息來支付烏克蘭的消耗,但問題是這些錢依然杯水車薪,如果進一步使用本金,其結果就是美西方國家信用基石的崩塌。只要戰爭打下去,消耗的不是美西方的經濟利益,就是美西方的國家信用基礎,無論哪一種,時間都會狠狠地教訓美國一把!

我們走著瞧吧,普京還有大招等著美國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