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帥」保「車」,美國想得有點美

百味朱砂

美國要捨帥保車了。

捨內塔尼亞胡,保以色列。

昨天,加蘭特穿著他那標誌性的黑色緊身小衫訪問了美國:

接見他的不是大黑哥,而是布林肯。

要知道,加蘭特是以色列的國防部長,來美國訪問應該主談的是軍事,對口的接待單位應該是美國的國防部,談業務的應該是大黑哥澳斯汀,而不是美國的國務卿布林肯,美國的國務卿是搞政治外交的。

再上張圖:

請注意飛機身上的字。

也就是說,加蘭特是美國用專機接來的。

把國防部長接來,談的卻不是政策與外交,如此吃瓜群眾很容易解讀出一種趨勢——加蘭特的職責要變變了。

事實表明,準備拋棄內塔尼亞胡的,不止是美國政府,還有,一些見風使舵的猶太資本家。

昨天,美國奮進公司首席執行官、猶太裔資本家阿里爾·澤夫·伊曼紐爾發表文章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存在是對全世界猶太人的威脅。他說內塔尼亞胡為了維持其政治統治地位和個人生存已經成為了麻煩製造者,他助長了混亂、仇恨、分裂和破壞,犧牲了全世界猶太人的聲譽和安全,是時候讓他下台了」。

阿里爾·澤夫·伊曼紐爾是美國最著名的娛樂經紀公司的掌門,消息相當靈通,老朱估計,此刻的他,不一定是多麼的為猶太人 考慮,不過是當了美國政府的傳聲筒、為美國拋棄內塔尼亞胡造勢罷了。

就在這貨說這話的前一天, 以色列《新消息報》稱,「內塔尼亞胡表示只接受部分停火協議、不會結束對加沙戰爭,這一表態震驚了拜登政府,也讓白宮官員大為驚慌,他們在過去幾個月裡一直把拒絕以色列提議的責任歸咎於哈馬斯」。

你相信美國人的「震驚」嗎?

戰場上打不贏,一切都是零。

8個月前全球猶太人可是熱血沸騰的支持內塔尼亞胡鏟除哈馬斯來著,現在眼瞅著以色列被群毆,把責任全歸到了內塔尼亞胡身上了,還極為搞笑的表示了一下「震驚」。

或許是真的吧,或許確實有許多美國官員就是認定了巴以不能簽訂停火協議是因為哈馬斯不答應,然後及至這會兒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內塔尼亞胡不答應,亦或許,這群貨們根本就是「綠茶」一下,為接下來推出加蘭特繼而推動巴以和平鋪路。

想得有點美。

美國的這種一廂情願,像極了當年把米洛舍維奇交給了海牙國際法庭的塞爾維亞政府。

「賣了米,卻沒得到米錢」。這是彼時新聞界對塞爾維亞政府的嘲諷。

此刻的老朱確信,就算美國把內塔尼亞胡交到國際刑事法院,然後推加蘭特上台,也換不來巴以的和平。

別誤會,不是說巴以不能和平,而是只要巴勒斯坦不能以1967年的邊界建國,巴以之間就永遠不會有和平。

哈馬斯不答應。

哈馬斯背後的一拖拉機大哥也不答應。

昨天哈馬斯方面發佈了一個視頻,以展示自己的新式武器,視頻中,打擊以軍坦克的肩扛式火箭彈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這個:

就算不懂軍事,也能一眼看出,這東西可比肩上扛的那種彈頭是梭式的火箭彈威力大多了。

戰爭打了8個多月,哈馬斯的武器竟然還升級了,足見以色列這仗打得有多失敗。

「如果德黑蘭方面認為真主黨面臨真正的威脅,伊朗將越來越傾向於與以色列直接開戰,我們很難像4月份那樣支持以色列擊退伊朗的襲擊」。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查爾斯·布朗將軍一語道破了美以現在的處境。

當家才知柴米貴。

阿富汗消耗了20年,烏克蘭消耗了兩年,以色列消耗了8個月,美國身上還背著34萬億的債務,全球還在如火如荼的去美元化,美國哪來的錢與武器在中東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君不見,航母被炸了都不敢吱聲麼?

此刻的老朱,基本可以肯定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確實被也門胡塞炸到了。

十多天了,那個胡塞聲稱自己炸了航母的當天就發出「廚房」視頻進行反駁的艦長Chowdah Hill再沒發過視頻,且大家一定記得,艾森豪威爾號駛向紅海的消息放出來之後,大批記者堵到蘇伊士運河兩岸,架起攝像機等著拍航母的現狀,可是,昨天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已經進入紅海了,全網卻沒有一張航母的照片放出來,老朱查了一個多小時,僅有的一張還是空中拍的,因為距離太遠,航母小的像個火柴盒,根本看不清是否被炸到了。

如此,只有一種解釋——美國提前把蘇伊士運河兩岸等候的記者們清場了。

只有作賊了,才會心虛。

如果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並沒有被也門胡塞的導彈擊中,美國又何必心虛到不敢讓全球的記者拍呢?

換防——檢修——退役。

老朱估計,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老美大概率是先宣佈是正常換防,然後宣佈是正常檢修,過幾年熱度沒了,再宣佈退役。

妥妥的。

就美國目前這個奶奶樣子,想支撐以色列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昨天,以色列社會平等部長 Mai Golan 說:「我個人為加沙的廢墟感到驕傲,即使在 80 年後,每個嬰兒都會告訴他們的子孫猶太人的所作所為。」

這種種族滅絕式的觀點,在以色列並不少見。問題是,大家的態度是相互的,當以色列人想把加沙從地球上抹去時,巴勒斯坦也有權把以色列從球上抹去。

眼下的猶太復國主義這群腦殘就像電視劇《甄嬛傳》中失勢了的華妃,面對大禍臨頭的局面,只剩下了一味地用強。

「沙特不承認以色列國的存在,除非巴勒斯坦國得以建立,並獲得以色列的承認」。

上周,沙特王儲已經代表整個伊斯蘭世界表了態,事實上,這也是中俄的態度,中俄並不想看到中東國家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可是,如果以色列依然不願妥協、繼續作下去的話,成為下一個加沙終是必然。

鬼哭狼嚎的一幕,馬上要在以色列上演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