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礁風波依舊未散去,日前中國海警首次登船臨檢讓菲律賓以及外界都感到大吃一驚,這凸顯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中國在南海的執法力度正不斷升級。
這次的仁愛礁事件可能不是一個單純的事件,它可能是一場測試,簡單而言,中國、菲律賓、美國都借這一事件做了一個測試,菲律賓故意找事,主要是想提前測試如果下半年菲律賓在仁愛礁遭遇緊急事態,美國介入的概率有多大。而中國則借這次的仁愛礁事件測試「美菲共同防禦」的決心有多大,以及是否真的包括擁有爭議的南海島礁;而美國則借這次的仁愛礁事件測試了中國在南海的行動能力,他們可能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力夠快、夠靈活,而且「漁船」都可以支援。
一座島礁竟然成了中美菲三國相互測試的試驗點,這凸顯出南海局勢的複雜性。下面就來看一下仁愛礁,中美菲三國的測試點。
(一)仁愛礁之爭升級的背後看點
據《環球時報》的報導稱,日前仁愛礁周邊事態升級,菲律賓出動多艘小艇多路出擊,試圖突破中國海警在仁愛礁周邊的部署,以達到向駐守破軍艦的菲律賓人員運送「補給」的目的。不過最終菲律賓的行動失敗,全軍覆沒,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海警首次登船臨檢執法,這讓菲律賓大吃一驚。
和往常一樣,這一事件後,菲律賓開始大打輿論戰和外交戰,中方則以事實還擊。
這次的仁愛礁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了多日,但外界對它的討論度依舊很高,6月26日,英國全國廣播公司特別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並描述了這一風波的5大看點。由此可見,這次的仁愛礁風波與過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英國廣播公司的這篇文章對於這次的仁愛礁風波寫得較為細緻,分析得也很到位,對於當下複雜的南海局勢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點。
這篇文章是這麼寫的:中菲兩國圍繞南海島礁之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被認為是「親華派」的杜特爾特上台期間,南海島礁爭端一度降溫,但小馬科斯上台後,加緊向美國靠攏,隨著坐灘在仁愛礁的破軍艦瀕臨解體,菲律賓開始了冒險行動,南海島礁爭端再起,而進入2024年,南海局勢快速升溫。
6月17日,中菲兩國在仁愛礁海域附近展開了激烈的博弈,菲律賓船隻全軍覆沒。事後菲律賓開始打輿論戰,他指責中國船隻衝撞菲律賓船隻,並且登船搶奪武器。而中國給予還擊,稱海警執法措施「專業克制」,而且還特別提到了菲律賓的補給運輸中包含了建築材料。
隨後菲律賓的回應逐漸轉為強硬,從定調為「意外」到小馬科斯稱「不會被任何人欺壓」。菲防長特奧多羅6月24日表示,馬尼拉認為該事件並非「誤會或意外」,而是「一次侵略性的、非法的武力使用行為」。他還稱菲律賓不會公佈向仁愛礁軍事前哨派遣補給部隊的時間表。
許多分析強調,此次衝突不僅是中菲兩國的事情,美國對與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合作似乎不再遮掩,但華府的目標不僅限於協助馬尼拉,更希望借菲律賓和南海局勢掣肘北京在印太地區的軍力延伸,以「第一島鏈」政策圍堵中國。
長期研究南海局勢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許瑞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預估在這起衝突發生後緊接著的數周內,中國和菲律賓都將先收回步伐,重新審視局勢。馬尼拉已明確表示,會繼續向仁愛礁運送「補給」物資,所以一切只是時間問題,之後與北京應當還會有衝突,只是不知是否會重復上周的類似劇目。同時他還表示:情勢升級的可能性還涉及美國的角色。
因此外界很關注,在中菲兩國在南海局勢中摩擦逐漸加劇的情況下,下一次的仁愛礁局勢會如何升溫以及美國將會扮演什麼作用。
隨後英國廣播公司在文章中列出了這麼幾個看點:其一,仁愛礁如何成為中菲二國南海爭議的溫度計?
上周在仁愛礁附近爆發的緊張局勢達到近年來雙方衝突的新高峰,這也凸顯出了仁愛礁特殊的戰略軍事地位。雖然中菲兩國已為了南海島礁相互對峙數十年,但仁愛礁成為衝突的新焦點始於1999年,當時菲律賓故意讓一艘破舊軍艦在仁愛礁附近坐灘擱淺,並派兵上艦駐守,在隨後的20多年中,仁愛礁變成隨著兩國關係起伏的溫度計。
過去中菲兩國關係好時,仁愛礁爭端可能會降溫,例如杜特爾特時期就是一個典型案例。2022年小馬科斯上台後,菲律賓外交政策回歸傳統的「親美」,並在南海問題上日趨強硬。
而讓中國無法忍受的是:菲律賓方面借運輸「補給」為由向仁愛礁運送建築物資。馬尼拉的官員曾向英國廣播公司透露:現在菲律賓不僅是提供水和食物運到「馬德雷山」號而已,據稱還低調地運送建築材料,包括鷹架水泥以加固這艘搖搖欲墜的破軍艦。
上周的衝突似乎是兩國這兩年來不和睦關係的縮影,雙方在強勢的南海戰略對壘下採取更主動回應姿態而爆發的紛爭。馬尼拉想長久保持其軍隊在仁愛島礁的存在,而北京強調決不允許這種情況,所以不再低調回應「馬德雷山」號在仁愛礁上的存在。
其二,中菲在仁愛礁的衝突會升級嗎?
仁愛礁事件後,菲律賓最初的態度是將其定為一場誤會或意外,但6月23日小馬科斯態度轉趨強勢。
在分析兩國摩擦及南海緊張情勢是否繼續升級,台灣地區專家楊長蓉表示:後續中菲兩國的行動可能會更多。而許瑞麟則表示:馬尼拉的南海戰略或會出現一系列新的調整。但情勢是否會升級?這個可能性也該考慮到美國因素,特別是美菲在衝突過後正密切聯繫。「話雖這麼說,我相信本案中的任何一方——馬尼拉、北京和華盛頓都不會對一場有預謀的衝突感興趣。」
其三,中菲兩國的未來戰略是什麼?
許瑞麟強調,他預計菲律賓將會採取更多的行動,因為坐灘的破軍艦正在加快解體速度,而且他還得到了白宮的支持。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儘管拜登政府支持菲律賓,但小馬科斯或許還清楚:美國能夠提供給他的資源很有限。因為美國當前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烏克蘭局勢和加沙局勢,況且當前正值美國的選舉年,加沙局勢與拜登的選情有著很大的直接相關性。此時在拜登的眼中,南海局勢可能要讓位給歐洲和中東,對小馬科斯而言,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依賴美國完全是一個未知數。
美國智庫太平洋論壇中國問題專家藍若思則表示: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不會有變化,隨著坐灘軍艦解體的加快,中國只會更加努力阻擋馬尼拉的「補給」任務,防止更多的建築物資進入仁愛礁。
當下如果菲律賓想試圖衝突中國海警的封鎖,有效運送「補給」,恐怕也只有依賴美軍的護航,許瑞麟就表示,馬尼拉在南海的行動顯然在資源及能力上處於劣勢,若沒有外部協助,無法單獨應對去打破僵局。
但問題的關鍵是:美軍做這件事、冒這一風險的意願有多大,大家都很質疑拜登是否願意冒險採取這種行動。無論如何,美國在南海爭端中的角色越來越吃重。說到底,美國對身處「第一島鏈」的菲律賓重回盟友角色十分看重,但在當下情況下,美國是否敢冒險仍令人質疑。
仁愛礁風波升級後,外界目光瞄准了美國,拜登會為菲律賓出頭嗎?
其四,美國將會如何介入南海局勢?
分析美國可能的舉措時,藍若思表示:她認為拜登可能不想再次涉入另一場不斷惡化的軍事衝突,因為拜登現在已經是焦頭爛額。因此拜登政府很有可能會在口頭上表示繼續力挺菲律賓,但在行動上可能會有所差異。例如,白宮可能派一些船艦穿越南海,以展示自己對菲律賓的支持,不過這些軍艦會遠離任何中國海警船隻以及南部戰區的軍艦。
許瑞麟則表示,除了發表一些力挺菲律賓的聲明外,他相信白宮一直在提供一些切實的支持給馬尼拉,例如提供中國在南海的部署情報。美國還會在仁愛礁附近展示明顯的軍事存在,派遣無人機或偵察機飛越該區域。不過從當下的軍事實力對比看,發表口頭聲明或部署無人機等空中力量顯然不會影響、嚇阻中國在仁愛礁附近的軍事行動。未來小馬科斯會向白宮提出更迫切的要求,而美國接下來會採取什麼行動很值得觀察。
從這四個點看,顯然當下的南海島礁爭端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不過縱觀仁愛礁爭端的本質看,其實也很簡單,菲律賓為了能夠永久霸佔仁愛礁,掛羊頭賣狗肉,以運輸「補給」為由,試圖向仁愛礁運送建築物資,而中國必不容許這一行為,會直接阻止。但如果再從另一個層面看的話:這次的仁愛礁風波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各方的測試行動。
(二)仁愛礁風波的背後:中美菲三方相互測試
按照當前的情形看,擱淺在仁愛礁的破軍艦解體只是時間問題,預計時間會在下半年。如果破軍艦解體的話,但從軍事角度看,菲律賓必然無法再賴在仁愛礁。如果菲律賓不走的話,不排除中國會直接出手收礁,此時局勢勢必會到緊急狀態。此時的菲律賓只能指望美國,但美國會出手嗎?菲律賓心中沒有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被觸動,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話題,美國人是否會在南海島礁爭端中啓動該條約,這一點誰也不清楚,所以菲律賓乾脆提前行動,通過觀察美國的表態和動作分析其是否敢在關鍵時刻為菲律賓出手。
對中國而言,這次的仁愛礁升級風波也是一場針對美菲兩國的測試。美國對菲律賓的共同防禦意志到底有多強,是否會涉及南海島礁,中國也需要借這場行動看一看美國的真實想法。美國專家藍若思表示:在衝突發生後,如果美國的反應不強烈,中國將測出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真實態度。
除了中菲兩國在做測試外,其實美國人也在利用這次的仁愛礁事件做一場針對中國的測試。6月25日,台灣「風傳媒」網站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中菲南海交手,測出了什麼?
文章是這麼說的:根據「玉淵譚天」所發佈的圖片會發現:與之前中國海警出動大型船隻不同,這次大陸出動的是小艇,跟菲律賓的充氣艇大小差不多,可是中方多了兩艘充氣小艇和一條漁船小艇。
這張圖片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這次的仁愛礁行動更像是菲律賓幫美國做的試探行動。小馬科斯雖然唯美國之命是從,但絕非無腦之輩,不至於在美艘航母都離去後挑釁中國。事實上,菲方這次行動用了一點心:一改以往採用木制船作為運補船的策略,而是採用航速更快、機動性和突破能力更強的硬殼充氣艇,和改裝的鋼制運輸船作為運補主力,其中鋼制運輸船還做了加固處理,該船駕駛室的前擋玻璃和左右舷窗戶都加裝了鋼板,可以抵擋中國海警過去採用的水炮。
簡單說,菲律賓想利用這一方式以速度穿越中方防線,如果成功,肯定能夠大大提振國內士氣。而中國的大型海警船應該是來不及前往阻攔,必須以小艇對小艇。但中國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出乎菲律賓的預料:中國出動了很多小艇直接現場攔截,這充分展現了中國的動員力與機動力。
而在現場圖片中可以清晰看到中方的漁船小艇,這種「類軍事行動」怎麼有漁船的參與空間?普通漁船非但幫不上忙,甚至只會礙事,但是它出現在那裡,勢必會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過去美國方面不止一次地表示:大陸在南海方面部署了很多的「海上民兵」船隻以輔助海警維護對南海島礁的主權。但這個說法一直未能夠被證實。而這次菲律賓突然以小型衝氣艇出擊,這是否是在為美國測試「海上民兵」船的存在呢?
台媒表示:南海是中美「大國競爭」的重點區域,也是美國「印太戰略」、遏制中國的重點區域。美國很想瞭解在這一區域中國的軍事能力到底有多強。而通過這次的仁愛礁事件,美國將會得到一個測試結果: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力夠快、夠靈活,而且「漁船」都可以支援。下次美國再想在南海展開相關行動時一定會考慮到這一點。
總之這次仁愛礁事件升級所帶來的一個戰略結果是中美菲三方相互測試,但各方對所測試結果的收穫不一。但隨著坐灘破軍艦的加速解體,預計菲律賓接下來的行動會加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