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導,當地時間2024年7月3日,以色列政府負責管約旦河西岸的民政部門突然宣佈,約旦河谷有2965英畝,差不多12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為以色列的「國有土地」,以後要用來搞開發。
以色列有個非政府組織,叫「現在就和平」的,馬上反對說,這是自從1993年簽了《奧斯陸協定》之後,以色列幹的最大一票「土地兼併」,簡直是明目張膽。說是「土地兼並」,實則是掠奪,是基於實力地位的掠奪,這事無疑又讓巴以之間堆陳年舊賬添了新的一筆,以色列這回似乎是鐵了心要在「作死」的路上狂飆突進,完全不顧後果。
這樣的舉動,無疑是對巴勒斯坦人民權益的嚴重侵犯,也直接違背了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相信巴勒斯坦絕不會認同。巴以問題由來已久,每一次類似的事件發生,都像是在已經繃緊的弦上再加一把勁,讓和平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這事又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一個老長老長的領土爭端問題給翻了出來。雖然這麼多年,巴以兩邊也試過和平談判,想過辦法,但分歧就像石頭一樣硬邦邦的,此次「土地兼並」肯定會讓兩國關係雪上加霜,和平解決的希望更渺茫了。
巴以問題剪不斷理還亂。從1948年以色列宣佈建國起,這塊土地就沒消停過。咱們來回顧一下幾個關鍵的時間點,看看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1947年聯合國的分家計劃。彼時,聯合國想了個主意,要把巴勒斯坦這塊地一分為二,一半給猶太人,另一半給阿拉伯人,耶路撒冷說是要國際共管。結果阿拉伯人不樂意了,覺得這事辦得不公平。
1948年以色列建國,戰火紛飛。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比如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就組團過來,想要阻止以色列。結果打了場仗,以色列的地盤反而比聯合國規劃的還要大。
1967年六日戰爭爆發,以色列又贏了。這回,以色列在列維·埃什科爾領導下跟埃及、約旦、敘利亞槓上了,六天不到就把對手打趴下。戰後,以色列手裡多了加沙地帶、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還有東耶路撒冷)、戈蘭高地。然後就開始在這些地方建定居點,到現在還在鬧騰。
1979年埃及率先示好,成了第一個跟以色列握手言和的阿拉伯國家,條件是讓以色列把西奈半島還回去。時任以總理梅納赫姆·貝京還因此獲得和平「炸藥獎」。
1993年奧斯陸協議,巴勒斯坦自治。在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主導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坐下來好好聊,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一部分區域獲得了自治權。但是,邊界、難民、耶路撒冷這些硬骨頭,懸而未決。
2005年以色列從加沙撤退。以色列自己決定,從加沙地帶撤出所有的猶太人定居點。但是,對加沙的空中、海上封鎖和邊界控制,以色列依舊緊握不放。
2006年後哈馬斯上台。哈馬斯在巴勒斯坦的選舉中勝出,結果導致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從此各自為政,到現在都沒能和解。
2020年到2021年以色列又動心思。以色列政府琢磨著要正式吞併約旦河西岸的部分地盤,不過在美國的壓力下,這個計劃暫時擱淺。但是,不管合法不合法,以色列的定居點在約旦河西岸越建越多。
巴以衝突就是一部以色列的土地掠奪史,每一章節都鐫刻著戰爭的鋼印,每一幕都有其獨特的主角與配角。然而,這部史詩級的土地掠奪史,彷彿陷入無限循環的劇本,一幕幕重演,卻始終未能迎來結局。最新的劇情是以色列宣佈要沒收約旦河西岸12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土地,這事無疑讓巴以之間堆陳年舊賬上又添了新的一筆。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吃進去的遲早得吐出來,總有一天,歷史的清算終將到來,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