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月14日,《華爾街日報》發了一篇關於北溪管道爆炸的最新獨家報導。
這個報導不一定是完全真實的。比如,把策劃爆炸的責任都推給了已經下台的前烏克蘭軍隊總司令扎盧日尼,認為澤連斯基和美國都沒有責任,有找替罪羊的嫌疑。
我們還無法瞭解到完整的真相。但是,這個報導和之前的一系列報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俄羅斯不是兇手。爆炸的具體執行者的大概率是烏克蘭人,背後有沒有其他人不知道。我們已經瞭解到的東西,足以讓我們看清歐美一部分政客和媒體的無恥了。
2
首先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梳理一下這件事的時間表:
2022 年5月:烏克蘭高級軍官和商人提出了一個激進的舉措:摧毀北溪管道。一位擁有特種作戰經驗的現任將軍將負責監督這項任務,他將直接向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尼彙報。據四位知情人士透露,幾天之內,澤連斯基就批准了該計劃。所有安排都是口頭做出的,沒有留下任何書面記錄。
2022年6月:荷蘭軍事情報局 MIVD獲悉了這一陰謀並警告了美國中央情報局。據美國和德國官員稱,美國官員隨後迅速通知了德國。美國官員稱,中情局警告澤連斯基辦公室停止行動。據瞭解此次對話的烏克蘭官員和官員以及西方情報官員稱,烏克蘭總統隨後命令扎盧日尼停止行動。但這些人士表示,這位將軍無視命令,他的團隊修改了原計劃。
2022年8月:美國中央情報局通知至少七個不同的北約盟國,烏克蘭似乎不再密謀破壞管道,
2022 年9月:策劃者在德國波羅的海港口城市羅斯托克租用了一艘名為Andromeda的50英尺休閒遊艇。
2022年9月26日:北溪管道被炸毀。三次強烈爆炸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天然氣洩漏。
2022 年10月:德國對外情報局第二次收到美國中央情報局關於烏克蘭陰謀的情報,據德國和荷蘭官員稱,該報告詳細描述了襲擊事件,包括所用船隻的類型以及船員可能採取的路線。在匆忙逃離德國時,破壞人員忘記清洗安德羅米達號,這讓德國警方找到了爆炸物的痕跡、船員的指紋和 DNA 樣本。波蘭官員拒絕交出港口的閉路電視錄像。今年,他們告訴德國同事,這些錄像在安德羅米達號離開後不久就被例行銷毀了。
2022 年11月:德國調查人員認為烏克蘭人是爆炸事件的幕後黑手
2024年6月:德國官員對一名烏克蘭公民發出了機密逮捕令,企圖逮捕的男子是一名潛水教練,與家人住在華沙附近。波蘭當局沒有執行逮捕令。據信此人已返回烏克蘭。波蘭未能逮捕他,這對德國調查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他和其他嫌疑人現在已得到消息,將避免前往烏克蘭境外。烏克蘭不會引渡本國公民。
3
早在2022年6月,美國和德國就知道烏克蘭計劃炸毀北溪管道。
9月26日北溪被炸毀後,不到一個月,德國就收到了詳細的報告,獲得了爆炸物的痕跡,船員的指紋和DNA。
2022年11月,德國調查人員已經基本確定烏克蘭人是幕後黑手。
然而,當時的歐美官員和媒體是怎麼說的呢?
9月26日爆炸發生後,歐美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幾乎都在暗示俄羅斯是幕後黑手。
CNN報導,歐洲安全官員在9月26日和27日發現俄羅斯海軍支援艦在洩漏地點附近。一周前,俄羅斯潛艇也在附近被發現。
爆炸發生後,德國聯邦情報局(BND)前局長格哈德·辛德勒 (Gerhard Schindler) 指控俄羅斯破壞了天然氣管道。直到2023年5月,還有西方媒體在指責俄羅斯與北溪爆炸案有關。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指責俄羅斯的幕後黑手。
2023 年8月,曾經擔任德國國防軍總參謀長的德國議員羅德里希·基澤韋特(Roderich Kiesewetter)公開發文稱俄羅斯一定參與了這次襲擊。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這句話 「到2022年11月,德國調查人員認為烏克蘭人是爆炸事件的幕後黑手。」 裡面有個鏈接點進去後,卻是這樣一篇文章。
文章中有以下一段話:德國調查人員尚未確定此次疑似破壞事件與哪一位參與者有關,但一些德國官員表示,他們推測爆炸事件背後是俄羅斯。
也就是說,在德國已經獲得了關於烏克蘭發動襲擊的詳細描述,包括所用船隻的類型以及船員可能採取的路線。找到了爆炸物痕跡,船員指紋和DNA樣本的情況下,按照媒體報道,一些德國官員仍然表示,他們推測爆炸事件背後是俄羅斯。
顯然,要麼有一些德國官員睜著眼睛說瞎話。要麼是媒體造假,編造了德國官員的話。
2023年3月,俄羅斯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對破壞事件進行獨立國際調查的動議未獲通過,只有中國和巴西支持該動議,其餘 12 個安理會成員國棄權。這些國家不願意讓進行獨立國際調查的原因,現在也一目瞭然了。
4
北溪管道爆炸發生後,西方的政客說了不少狠話。
襲擊發生一天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推特上寫道:「任何故意破壞歐洲能源基礎設施的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將招致最強烈的回應。」
第二天,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利表示:「任何蓄意破壞歐洲能源基礎設施的行為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我們將予以強烈而一致的回應」。
2022年9月30日,北約表示,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北溪管道發生的一系列洩漏事件是破壞行為導致的,對北約成員國基礎設施的攻擊將受到該軍事聯盟的集體回應。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 宣稱。「任何針對盟國關鍵基礎設施的蓄意攻擊都將受到團結一致的堅決回應。」
現在,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不管有沒有幕後的其他黑手,這件事和烏克蘭是脫不開干系的。然而,歐洲的政客官員都啞巴了,「最強烈的回應」 也銷聲匿跡了。有名有姓的歐洲官員,沒人敢說什麼。
瑞典和丹麥也就北溪爆炸案做了調查,2024年2月,兩個國家均結束了調查,沒有確定任何責任人。瑞典當局稱,事件缺乏管轄權,而丹麥當局則表示,沒有追究刑事案件的基礎。這個案件並不難查,德國在2022年11月就基本認定了真凶。丹麥和瑞典卻草草結束了調查。
2024年7月 ,德國政府拒絕公佈初步調查結果。當德國選擇黨向聯邦議院詢問了美國情報機構或烏克蘭是否可能參與了對輸油管道的襲擊,得到的答復是:「經過仔細考慮,聯邦政府得出結論,出於公共利益的原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8月15日,德國政府發言人布希納強調,針對該案的調查是依法進行的,不會因此改變德國對烏克蘭的立場。
在匿名的情況下,有些歐洲官員小心翼翼的表達真實的態度。一位瞭解調查情況的德國高級官員表示:「這種規模的襲擊足以觸發北約的集體防禦條款,但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卻被一個我們以大量武器和數十億美元現金支持的國家炸毀。」
北溪管道爆炸,是「准戰爭行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災難。爆炸發生後,西方媒體報導是,爆炸洩露的甲烷,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甲烷洩漏排放的五倍。北溪管道洩漏的溫室氣體數量相當於丹麥每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2%。
當兇手是烏克蘭時,這些損失和災難,似乎就不存在了。
這件事本身,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後果,炸了也就炸了。德國歐洲不敢說話,也不會停止支持烏克蘭。
但至少這件事,讓我們看清楚了西方某些政客和媒體的嘴臉。這些人,可以毫不臉紅毫無顧忌的說謊,不以謊言為恥反以為榮。We Lie、We Cheat、We Steal,就是他們的行為準則。然而,他們表面上還裝成「自由、民主、正義的捍衛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