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日本各地都出現了大米短缺的情況,大米價格飛漲。但日本大米幾乎100%都是國產,產量似乎也正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當地時間9月2日,大阪府官員再次呼籲日本中央政府盡快投放儲備米以緩解供應緊張,但遭到中央政府官員拒絕。
日本2023 年的產量約為 661 萬噸,是日本歷史上產量最低的一年。但是這不足與讓大米荒的情況變得如此嚴重,包括大型連鎖超市伊藤洋華堂在內的多家商店都限制消費者每人只能購買一袋。
價格也在上漲。據《共同社》報導,7 月份大米價格較上年上漲 18%。這是 20 年來最大的漲幅。
《每日新聞》採訪了日本農林水產省前官員、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和人,瞭解了大米風波的背景,揭示了忽視消費者利益的大米政策的現實。
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大米短缺和價格上漲?
回答:有人說這是由於去年夏季炎熱導致的歉收,或者是由於入境旅遊增加,但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2023 年稻米收成指數為 101,與平均水平大致相同。相比之下,引發所謂「平成時代稻米暴動」的 1993 年稻米收成指數為 74。有人認為,優質稻米歉收導致稻米短缺,但收成還不錯。
至於入境遊客消費增加的說法,我們不能說這是一個主要因素。即使每月有約 300 萬遊客在日本停留一周,並像許多日本人一樣早餐、午餐和晚餐都吃米飯,這也只佔總消費量的 0.5% 左右。事實上,沒有多少遊客三餐都吃米飯,所以他們的消費量肯定更低。
問:那麼,主要因素是什麼?
答:大米短缺的原因是種植面積減少政策,該政策減少了用於種植的土地數量。在種植面積減少的情況下,大米產量減少以提高市場價格,政府為改種小麥或大豆等其他作物的稻農提供補貼。日本已經延續了這項政策 50 多年。
由於麵包、意大利面等替代食品的消費量不斷增加,如果農民生產與以前一樣多的大米,就會出現剩餘,導致大米價格下跌。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大米產量逐年減少,最近只有約 60% 的稻田被利用,其餘的則根據種植面積減少政策被擱置。因此,產量一直保持在每年 1445 萬公噸高峰的一半以下。
由於生產管理非常嚴格,一旦入境遊客等需求稍微增加,就會很快導致短缺,從而導致價格上漲。這就是現在發生的事情的本質。
問:2018 年,當時的首相安倍晉三政府不是廢除了水稻種植面積減少政策嗎?
答:那是安倍政府的詭計。其實只是取消了稻米產量目標,而稻米減產補貼政策則繼續執行。其實我當時問過農林水產省的官員,是否真的要取消減產政策,他們堅決地表示:「絕對沒有,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要取消。」
當時首相官邸可能想打出「取消減產」的旗號,展示改革的色彩,以此來支撐政府。事實上,這受到了民眾的歡迎,所以安倍政府一直宣稱已經取消了稻米減產政策。
問:那麼,民眾被欺騙了?
答:如果真的取消了稻米減產政策,稻米產量就會增加,價格就會暴跌。這反過來會引發農民的大規模抗議。但米價下降了嗎?相反,現在因為價格高漲,我們卻看到一片混亂。
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一樣,一直實行著減產政策。美國和歐盟在農作物過剩時,為了維持價格,曾暫時實行過這樣的政策。但現在他們都停止了。因為他們知道,多生產並出口比減少產量更有利。
日本也應該徹底廢除減產政策,多生產大米,積極出口。這也會提高糧食自給率。
問:日本大米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嗎?
答:世界各地的人都說:「日本大米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大米,為什麼沒有出口更多?」日本農業官員經常評論說:「我們無法與泰國等地生產的廉價大米競爭」,但事實並非如此。就像汽車有豪華車和普通車一樣,大米也有不同種類。即使價格更高,豪華車也不會輸給普通車。
英國勞斯萊斯是超豪華汽車,日本大米也應該以勞斯萊斯的身份進行營銷,因此沒有必要與廉價大米競爭。只要定價合理,任何數量都可以賣出去。事實上,在加利福尼亞州,該州生產的越光大米現在的售價比日本超市的還要高。
問:據說大米消費量下降很嚴重,但如果產量增加,價格下降,人們就會吃得更多,不是嗎?
答:正是如此。減少稻米種植面積絕對是一項糟糕的政策。政府每年花費超過3000億日元(約合20.6億美元)的補貼來減少大米產量,從而不遺餘力地提高價格,增加消費者的負擔。例如,在醫療領域,政府花錢減輕公民的經濟負擔,但減少稻米種植面積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它用納稅人的錢讓消費者受苦。
此外,由於減少種植面積的政策,增加單位面積產量的水稻品種的開發已經停止。按單位面積計算,加州大米的產量現在是日本的1.6倍。中國大米的產量也曾經只有日本的一半,但現在產量更高了。
減少種植面積的政策對消費者和農業都沒有好處。如果廢除種植面積削減政策導致大米價格下跌,給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全職農民帶來困難,那麼像西方國家那樣由政府直接支付補貼將是解決方案。
問:日本大米是唯一幾乎全部在國內生產的穀物。從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增加產量很重要,對嗎?
答:日本目前每年的產量接近700萬噸,但如果廢除水稻種植面積削減政策,引進高產水稻品種,每年將有能力生產1700萬噸。如果產量達到這個水平,並出口1000萬噸,將帶來巨大的安全效益。例如,如果台灣發生緊急情況,實施海上封鎖,進出口被切斷,日本就可以用出口的1000萬噸來養活國民。出口是一種應急儲備。各國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據此推進糧食政策。
問: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米短缺和高價在未來是否可能重演?
答:只要減少稻米種植面積的政策繼續實施,類似的情況就會再次出現。這是因為,即使消費量有小幅波動也會導致大米短缺和高價的環境沒有改變。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是印度,其每年出口量達到 1000 萬至 2000 萬噸。如果日本完全取消稻米種植面積減少政策,每年出口 1000 萬噸,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供應國之一,還可以為全球糧食安全做出貢獻。儘管有這樣的機會,但官員們並沒有注意到,不禁要問,日本打算繼續努力維持國內高米價多久。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日本的農業協會不會允許增加產量,因為高價短缺,對農民有利,也對政客獲取農業協會的選票有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