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之後,再無世界工廠?印度越南墨西哥已趕不上末班車

說宇宙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國僅經過短短十多年的發展,2010年工業增加值就驚人地首超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

同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了日本,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到2011年,3.51萬億美元的工業增加值已讓中國穩居世界第一,成了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又是十多年過去,現在中國的製造業已經開始向高端方向和外部轉移,曾經瞄准我們的廉價勞動力的世界各大企業隨之又把眼光看向了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例如東南亞、南亞、南美、非洲各地的越南、印尼、印度、墨西哥、埃塞俄比亞等國。

然而,時機已到,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卻紛紛「拉胯」了——每一個都「難承其重」,無一可承接上由中國轉移出去的產業。

難道中國真要成最後一個世界工廠了?

天時已到卻缺地利人和,照樣無可把握

近年來,由於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政策和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中國製造業逐漸開始技術升級,從而轉向高端生產。由此,大量中低端製造業企業開始從中國轉移,轉向尋找那些市場尚待開發的、勞動力更為廉價的製造業「藍海」國家。

各大正對經濟全球化奮起直追的第三世界國家成了最好的選擇。它們可以提供較低的生產成本、「夠用」的基礎設施,以及較為穩定的社會政治氛圍和「蚊子腿也是肉」的市場規模,自然成了頭號目標。

東南亞各國已經吸引了大量外資。越南的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組裝領域異軍突起;印度尼西亞則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泰國和馬來西亞早已有良好的汽車製造和電子產業基礎;菲律賓的服務業則還在發展路上。

在南亞,孟加拉國的紡織品出品增長迅猛;作為世界人口之巔峰的印度則有著天然的勞動力及市場優勢。

其他地區例如東歐、非洲和南美洲的波蘭、捷克、埃塞俄比亞、墨西哥等國同樣擁有類似的優勢,吸引了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投資。

可以說,風口已經出現,哪個國家能抓住機會站在上面,誰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拔得頭籌,成為又一個世界製造業大國,令國家和國民「脫貧致富」。

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國家也無一乘上這陣春風。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地不利、人不和,通俗地說,就是環境和人才都存在缺口,地都沒當時的中國肥沃,人也沒當時的中國好,自然站不上風口,也復刻不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輝煌道路!

影響工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我們可以脫口而出技術、人才、市場等等答案。然而,地理環境其實也是影響巨大的一環。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天太熱,機器就會運轉不良!」

上述提及的各個國家,例如越南、印度尼西亞、印度、墨西哥等國,國土大都處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亞熱帶季風等各種氣候,墨西哥甚至還擁有廣闊的沙漠地區——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高溫。

高溫是工業發展的最大挑戰之一,溫度一高,機器就容易過載,工人也容易罷工。作為全球最熱地區之一的印度,夏季溫度動輒40℃,有時甚至達到可怕的50℃,不說工作,連人的基本生存都成了問題,每年我們都要在新聞報道中看見不少死於高溫的印度居民。

反觀中國,由於國土廣袤,氣候帶可以從熱帶跨到寒帶,又能從草原升至高原山地,氣候類型多種多樣,且以溫帶型氣候為主,溫度也就更適宜工業機器的運轉和工人的勞作。

恰好的是,地理學、歷史學界一直流傳著一種「熱帶無強國」的說法,在工業時代,熱帶氣候的弊端已在前文有所論述。而在更之前的農業生產時代,極端的高溫同樣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甚至還多引發乾旱。

因此,似乎從古至今,生活在熱帶的人們總是疲於生存。如果連肚子都難以填飽,自然也就少了時間去思考上層建築的問題了。

除高溫外,又一大制約工業發展的因素是電力。尤其以印度、越南為首的國家十分缺電,電路老化、電力分配不均問題層出不窮,發電技術也相對落後。

在印度這樣人口稠密的國家,缺電就意味著停電、偷電問題的頻繁發生,其國內總發電量只達到中國的五分之一,人均電量卻連中國的四分之一、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而越南受季風氣候影響,卻又以水力發電為主,這就使得在水流量大幅減少的旱季,其發電量只有平常的四分之一不到,越南的工業生產因此舉步維艱。

反觀中國則早已建立起了領先全球的火力發電技術和特高壓輸電技術體系,輔以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多種方式,來電既穩定,又便宜,還可全國各地輸送,在困難時相互支援。這顯然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最強大「保鏢」。

除地理環境因素之外,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後也是一大主要原因。這一點最明顯體現在交通系統建設上。交通不好,就意味著物流網絡的落後,也就意味著生產的原料難以運到工廠,而大件產品又不好運出國出口。即使成功運送了,也會產生昂貴的成本。

以越南為例,其高速公路也是近十年來才在各方幫助下不斷建造完成的,至今也還未連通全國東南西北,甚至還有大量地區用的是土路。這樣的交通環境顯然不適合製造業的大規模發展。更別提航運、空運的路線了。

地不利,人才也不夠。除了地理環境、基礎設施因素外,這些後來發展的第三世界國家還有一個「通病」——勞動力素質參差不齊。雖然這些地區的勞動力確實都很便宜,但其技術水平和教育程度普遍不如中國,即使有在某些領域較為熟練的工人,在其他領域也存在較大的空缺。

目前全球製造業技術需求逐漸升高,這些國家必須由政府帶頭,加強技能的培訓和素質的培養,才能跟上製造業發展的步伐。

除了這些「通病」,國國還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如印度,由於種姓制度的存在,其商業環境十分複雜。低種姓公民獲得受教育和工作的機會更少,即使有高素質人才也可能因為種姓問題得不到晉升,雇主雇傭的高種姓員工則不一定工作效率高。此外,不平等和歧視也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產。

而墨西哥則長期受地方幫派的影響,部分地區犯罪率高,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巨大威脅。此外,墨西哥還靠近美國,與其貿易關係緊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制約。現今中美關係算不上好,也會間接對中國產業轉移至墨西哥產生影響。

這麼看來,這些國家確實還沒有攬下「世界工廠」這一名號的資本。

中國趕上了風口

約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受前二十年改革開放積極擁抱世界之益,擁有了一大批高素質、低薪資的技術工人,加上其本身尚未得到開發的廣袤消費者市場,當時的中國立刻成了世界各大企業眼中的「香餑餑」,都搶著來這個「遍地黃金」的地方開廠。

恰逢當時世界各大國已經從二戰以及冷戰的陰影中擺脫出來,經濟各有復蘇甚至是大的發展,皆開始升級產業,也在世界範圍內迫切地尋找可以承接其產業轉移的地區。中國由於以上種種優勢,加上地大物博,滿足了各國要求,機會就這麼擺在了中國人民的眼前。

在全國上下的通力協作,以及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徹底地融入了全球經濟體系,其製造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好巧不巧,當時的全球經濟也在高速發展中,國際貿易門檻降低,中國的產品得以廣泛進入國際市場。

再後來,便是十年後的工業增加值超過美國、GDP超過日本,由製造業的騰飛帶動了各領域的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直到今天,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保護政策加強、技術升級需求以及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等,中國產業鏈也走上了那些經濟強國的老路,開始轉移。然而,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抓住這次機會了。

有人說,世界上最好的兩塊地皮,都被當今兩大強國給佔了,也就是中國和美國,這給了兩個國家發展成超級大國的資本。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畢竟兩個國家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礦產資源和能源儲備豐富,氣候類型和地理環境多樣,皆有著良好的農業和工業潛力。甚至都海岸線狹長,美國比鄰太平洋和大西洋,中國則一面靠太平洋,一面靠東亞以西的歐亞大陸,皆為國際貿易提供了巨大便利,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優勢。

加上兩國都積極推進科學技術創新,大興基礎設施建設,可謂把天然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麼看,中美兩國成為如今的兩個超級大國,其實早就埋下了伏筆。

產業轉移,是利是弊?

中國的產業轉移,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實際上,產業轉移確實會伴隨著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還會在短期內引起失業率增加,但從長期看來,產業轉移的好處是遠遠大於壞處的。

其實,中國的產業轉移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內部轉移,二是外部轉移。對內,中國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如紡織、服裝、玩具製造等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而原本發展這些產業的東南沿海地區則繼續強化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做自主研發、高端製造產業。

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產業轉移不僅會「先富帶動後富」,使得中國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西部地區得到發展的機會,更是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屬於我們自己的技術,在高端產品如芯片製造等領域打破國際的壁壘。

而對於外部的轉移,則不僅會增強中國與第三世界各國的聯繫,幫助我們更好地進入其市場,還對中國的各種國際合作項目有利,也能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

那麼,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中國是不是世界上最後一個世界工廠?答案幾乎是肯定的,由於以上介紹的種種原因,全球供應鏈的多元化趨勢意味著世界上可能不會再出現一個單一的「世界工廠」,而更多的是多個地區共同發展的情況。

中國又是不是最後一個工業化國家呢?這一說法其實有些誇張的成分。固然世界上已不會再有國家可以復刻中國製造業騰飛的神話,但如今各經濟相對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皆在大力推動各自的製造業發展,它們仍然有機會通過各種途徑實現工業化。■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