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先民能從河南一隅走向四方,把東亞最好的一片土地給佔了,絕不是用溫良恭儉讓的低姿態求來的,而是暴霜露、斬荊棘,一尺一寸開拓出來的。
那中國先民是如何開拓土地的?
數千年前的往事已不可考,但中國先民開拓台灣是這幾百年間的事,我們可以通過開拓台灣的過程,來窺探中國先民開疆拓土的艱辛往事。
這篇文章,我們就聊中國先民開拓台灣的血淚史。
如果只看局部,台灣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台灣的陸地面積是3.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江蘇的三分之一,貫穿南北的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脈及其邊緣地帶的丘陵台地,佔了台灣三分之二的面積,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宜蘭平原、台東平原等宜居地區,僅佔台灣面積的三分之一。
嘉南平原,北起彰化縣濁水溪,南至高雄市高屏溪的西岸,毗鄰台灣海峽,是台灣的第一大平原,號稱稻倉、蔗鄉。
屏東平原,主要位於高雄市東部的屏東縣境內。
宜蘭平原,大致是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境內。
台東平原在台灣東部,北起花蓮縣、南至台東縣,是夾在兩座山脈之間的狹長谷地平原。
從地圖上看,似乎台北和桃園也挺平坦的,其實這兩塊地方不屬於平原,台北位於台北盆地,桃園大部分是丘陵台地。
如果只看局部地理條件的話,台灣並不是江蘇、河南、山東、廣東這種傳統意義上的「好地方」,但如果把台灣放在整個東亞板塊來看,那麼台灣就是當之無愧的戰略樞紐、列國必爭之地。
台灣和大陸之間是台灣海峽,北部最窄處僅有130公里,南部有澎湖列島做中間跳板。台灣的東北部是琉球群島,經琉球群島可抵達日本,而台灣的南部是巴士海峽,經巴士海峽可到菲律賓。
這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台灣是中國東出太平洋的必經之路,日本侵略中國和東南亞的必經之路,歐美殖民者經菲律賓滲透中、日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東亞和歐美進行商業貿易的必經之路。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處於農業時代且世界海洋貿易不發達的時候,台灣便不受重視,屬於可有可無的一塊地方。
但到了中國人口暴漲、土地承載能力達到極限,而且世界貿易發達、海運暢通的近代,世界各國爭奪台灣、中國先民開拓台灣,便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2
要開拓一片土地,最重要的是人口。
台灣最初的人口,其實是來自中國大陸的。
早在不可考的上古時期,中國大陸的北方就有部落向南方遷徙,一支是從東部沿海南下,最終散布在浙江、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稱為百越,另一支是從西北南下,最終散布在雲南、貴州、四川等西南山區,稱為百濮。
距今1.2萬年前後,世界發生過一次大型海退,海平面大幅降低,中國大陸和澎湖列島、台灣連成一片,於是百越的一支,便徒步穿行台灣海峽,進入台灣。
而在海退發生之前,西南山區的百濮,早已有人進入中南半島,然後擴散到南洋群島,和當地土著融合形成南島語族。這次海退發生以後,南島語族的一支也通過菲律賓進入台灣。
後來海退結束,海平面開始回升,這兩支進入台灣的人口,便無法回到他們的故土,只能留在台灣,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等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進入台灣以後,這些最初進入台灣的人,就被當成台灣的土著,稱為「番人。」
那中國大陸的漢人是什麼時候進入台灣的呢?
儘管三國孫權曾派衛溫、諸葛直訪問台灣,隋煬帝楊廣三次派人出海招撫台灣,但這充其量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外交聯繫,不能算是開拓台灣。
中國大陸的漢人真正開始向台灣挺進,要到南宋時期了。
那時,福建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發達的航海技術和往來不絕的貿易船隻,為中國大陸的漢人渡過海峽,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技術條件。
而福建的人地矛盾,則是他們東渡的原始動力。
據史料記載,唐朝天寶年間,福建人口是9萬戶、41萬口,到了南宋紹興年間便暴漲到139萬戶、282萬口,400年間人口整整翻了7倍。而且泉州有「泉南佛國」之稱,導致泉州寺廟的田產,佔到泉州田地總量的70%,漳州稍微少一些,寺廟田產佔漳州田地總量的60%。
這麼尖銳的人地矛盾,倒逼著泉州、漳州的無業農民乘船東渡,到澎湖列島開墾荒地、捕撈魚蝦,逐漸形成農漁並舉的初級社會。
於是呢,南宋便把澎湖列島劃歸福建晉江縣管轄,並在島上駐兵防守,元朝又設立澎湖巡檢司,職級正九品,每年徵稅十一錠二十五兩。
有了澎湖列島做跳板,到了明朝末年,中國大陸的漢人便正式登陸台灣。
明朝末年的福建,人地矛盾仍然激烈,再加上正好處於小冰河時期,以至於靠海的福建都出現連年大旱、餓殍遍野,結果就是整個福建都動蕩不安。
那時福建泉州的鄭芝龍已經崛起,成了東南沿海實力最雄厚的武裝海商,活動範圍包括福建、廣東沿海地區以及琉球、朝鮮、真臘(柬埔寨)、佔城(越南南部)等國。
鄭芝龍的實力大歸大,但他有個心結,那就是明朝在大陸的統治力量太強,他無法在大陸爭取地盤,導致他的武裝商船只能在海上漂泊,缺少一個落腳的地方。
在這樣的背景下,鄭芝龍就盯上了台灣,以及福建的飢民。
公元1628年,鄭芝龍接受明朝的招撫,做了明朝的海上游擊將軍,隨後他就向福建巡撫熊文燦提議,允許他招募福建流民,到台灣開墾荒田,度過災年。
這個提議能緩解熊文燦的燃眉之急,熊文燦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很快,鄭芝龍便招募到數萬福建飢民,然後送上自家的大船,經澎湖列島運到台灣,每人給白銀三兩、三人給一頭牛,讓他們努力開荒,把台灣打造成鄭氏海商的根據地。
可以說,正是鄭芝龍的一己私心,促成了漢人第一次成規模、有組織的進入台灣。
就在鄭芝龍試圖把台灣打造為根據地的時候,荷蘭殖民者也盯上台灣了。
因為荷蘭殖民者為了爭奪香料、瓷器、絲綢、茶葉貿易的利潤,已經深入到東南亞,他們就覺得,台灣緊鄰福建漳州的月港和廣東汕頭的南澳港,佔領台灣就可以控制中國商品的貨源,進而打開對華貿易的大門。
此外,台灣向北可以到日本和朝鮮,向南可以到東南亞諸國,而西班牙殖民統治的菲律賓,又和墨西哥、南美洲開闢了一條穩定的太平洋航線。
於是,荷蘭殖民者就認為,控制台灣是控制世界貿易、建立世界商業帝國必不可少的一環。
和荷蘭殖民者一樣,西班牙、日本都有類似的想法,都試圖征服台灣。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元1624年,荷蘭殖民者自澎湖列島登陸台灣,然後用軍事和外交手段,擊敗西班牙和日本的侵台計劃,於公元1642年,把荷蘭的勢力擴張到台灣北部,獨佔台灣。
荷蘭殖民下的台灣,控制著6萬左右的土著人口,也就是最初進入台灣的「番人」,佔台灣土著人口的40%—50%之間。為了擴大統治基礎,荷蘭殖民者也不斷招募福建飢民到台灣開荒,累計招募了3.5萬人左右。
這是中國大陸的漢人第二次成規模、有組織的進入台灣。
3
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入關,兩年後,鄭芝龍到福州向清朝貝勒博洛投降,被帶回北京編入漢軍正紅旗,封為一等精奇尼哈番。其子鄭成功,開始統領鄭氏的兵馬和商船。
那時的鄭成功年僅23歲,是初露頭角的青年,極需時間來鞏固自身地位,自然顧不上鄭芝龍經營多年的台灣根據地。
於是,荷蘭殖民者順勢把鄭芝龍的台灣根據地納入治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荷蘭殖民者事實上締造了台灣的第一次經濟騰飛。
嘉南平原的赤崁地區(台南市),原本就是大陸和台灣往來的主要港口,同時也是台灣各種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荷蘭殖民者的統治中心就設在這裡,並修建了一座赤崁城。
剛得到赤崁地區,荷蘭殖民者就開始做利潤極高的砂糖貿易。
最初,他們每年從大陸收購200萬斤砂糖,其中一部分運到日本銷售,大部分運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部巴達維亞(印尼雅加達),然後運回歐洲銷售。這些砂糖的收購價是每百斤13—15荷蘭盾,銷售價是每百斤34荷蘭盾,利潤高達2—3倍。
與此同時,荷蘭殖民者還在赤崁地區大力收購甘蔗,培養台灣的砂糖產業。
那些開拓台灣的漢人移民被他們的收購價吸引,便順勢大力種植甘蔗,到了1645年的時候,赤崁地區就能年產150萬斤砂糖,再過幾年,就基本替代了大陸的砂糖市場。
水稻方面,荷蘭殖民者以每拉斯特40里爾的價格收購水稻,引導台灣的水稻產業。
拉斯特是荷蘭的重量單位,里爾是貨幣單位,1里爾相當於0.73兩白銀,40里爾就是29.2兩白銀,比大陸一戶普通人家的年收入都多。
受這樣的價格影響,漢人移民便大力開墾水田種植水稻,到公元1655年,赤崁地區就有將近3000甲的稻田。
1甲等於11.31畝,3000甲就是33930畝,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皮貨出口方面,荷蘭殖民者發現台灣的鹿群非常龐大,捕鹿是土著番人的重要生存方式,於是他們向土著番人收購鹿皮,每年向日本出口10萬張左右。
除此之外,他們還從大陸收購絲綢和瓷器,經台灣銷往日本或運到巴達維亞,然後自巴達維亞運來胡椒、香料、琥珀或者歐洲貨物,經台灣銷往大陸。通過這種轉口貿易,荷蘭殖民者不僅賺到豐厚的利潤,也把台灣打造成東亞的貿易樞紐。
不過,荷蘭殖民者開拓台灣的階段,隨著鄭成功收復台灣,結束了。
鄭成功收復台灣,除了民族大義以外,其實主要是三個目的——
1、清朝的統治日漸鞏固,鄭成功抗清屢戰屢敗,地盤僅剩廈門一帶,急需建立新的根據地,做為長期抗清的基地。
2、鄭氏海商集團是鄭成功的重要財政來源,荷蘭殖民者在台灣的經營,極大影響了鄭氏海商集團的利益。
3、鄭成功認為,台灣是鄭芝龍給鄭氏打下的地盤,荷蘭殖民者侵佔台灣,不僅是侵佔中國的領土,也是侵佔了鄭氏的領土。
公元1661年4月,鄭成功統帥2.5萬名官兵、400艘戰船自金門出發,順利抵達澎湖列島,然後兵鋒直指台灣的鹿耳門(台南市、赤崁西北)。截止到次年2月,鄭成功便擊敗荷蘭殖民者,結束其38年的殖民統治,建立「明鄭政權。」
隨著鄭成功收復台灣,台灣也迎來第二次經濟騰飛。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候,前前後後累計帶過去三萬左右的官兵,後來其子鄭經移居台灣,又帶過去一萬餘人。
而聽聞鄭成功收復台灣,清朝為防止沿海地區的人民群眾接濟鄭成功,便下令「遷界」,大陸海岸線30里內不允許有人來往。這項政策導致大陸有數十萬人流離失所,鄭成功聽說以後,便派船渡海,到大陸的沿海地區招了大量的人口前往台灣。
統計下來,鄭成功收復台灣以後,台灣的漢人達到史無前例的12萬。
有了人,就要開荒。
荷蘭殖民者撤退的時候,留下將近一萬甲的肥沃田地,這些原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田地,被鄭成功直接划為官田,由明鄭政權直接管理。
至於文武官員和東征官兵,鄭成功下達兩條命令,允許他們隨意開墾荒田——
「各處地方或田或地,文武各官隨意選擇,創置莊屋,盡其力量,永為世業。」
「各鎮及大小將領官兵派撥汛地,准就彼處擇地起蓋房屋,開闢田地,盡其力量,永為世業。」
一句話,你們開荒吧,開出來的都是你們自己的。
那這部分田地有多少呢?
據《台灣府志》記載,文武官員開墾的「文武官田」是兩萬甲左右,各鎮官兵開墾的「營盤田」是1.5萬甲左右。
這麼算下來,鄭成功收復台灣以後,台灣逐漸有了4.5萬甲、51萬畝左右的田地。
這些田地中,文武官田的稅率最低,只有6%左右,官田和營盤田的稅率最高,都是30%。但台南屬於熱帶,田地以水田居多,水稻能一年兩熟,所以畝產能達到5石以上,賦稅交的多,官兵和佃農留存的也多。
正是憑借賦稅和糧食,明鄭政權才能以12萬的人口,組織起6萬大軍。
當然,台灣是東亞的貿易樞紐,明鄭政權也沒有放棄祖傳的海洋貿易。
明鄭政權設立了仁、義、禮、智、信等五路商號,每個商號下轄12艘遠洋大船,共計60艘。這些遠洋大船和明鄭文武官員的商船一起,組成明鄭政權的貿易船隊。
他們每年在海洋上來回奔波,向日本和東南亞各國銷售鹿皮、砂糖、絲綢等日用品,然後從日本購入銅、黃金、白銀、盔甲、兵器等軍用品,從東南亞各國購入香料、蘇木、象牙、燕窩、布料等生活必需品。
儘管大陸施行禁海令,但沿海地區的走私貿易始終沒有停止,明鄭的船隊可以到大陸沿海地區收購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轉手高價賣到東南亞各國,賺取豐厚的利潤補充軍用——
「凡中國貨,海外人皆仰資鄭氏,於是通洋之利,惟鄭氏獨操之,財用益饒。」
而明鄭政權開拓台灣,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項政策,便是宣揚文教,把原始落後的台灣帶入文明世界。
早在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候,很多不願意歸順清朝的文人士大夫,也跟著一起到了台灣,後來他們幫助鄭經修建孔廟,設立學院、府學、州學、社學,並親自在各級學校任教,逐漸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教育體系。
為了鼓勵土著番人子弟入學,鄭經下令,凡是符合入學資格並正式入學的,一概免除繇役。
經過多年的教化,隨鄭成功進入台灣的那批官兵子弟,有了基本的文化修養,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能參加明鄭的科舉,進入文官梯隊。
土著番人也分化出一批漢化程度較深的部族,稱為「熟番」,剩下那些沒有漢化的土著番人,則稱為「生番。」
總的來說,繼宋元明三朝的初步開拓之後,荷蘭殖民者和明鄭政權幾十年的開拓,給台灣的發展按下加速鍵,為清朝徹底開拓台灣,奠定了重要基礎。
4
隨著明鄭政權大力開拓台灣,清朝也基本平定大陸的內憂外患,自然不能容忍不願歸順的明鄭政權孤懸海外。於是在公元1683年7月,康熙皇帝命水師提督施琅統帥2萬兵馬、200艘戰船,東渡海峽收復台灣。
施琅先攻克澎湖列島的望安島,一戰奪取台灣的門戶要地,摧毀明鄭政權的戰鬥意志,到了10月初,施琅便親自登陸台灣,接受鄭克塽的歸降。
關於台灣的去留問題,清朝有不同的意見。
很多大臣認為,台灣孤懸海外,離中國太遠,不方便治理,不如放棄台灣,和宋元明一樣駐守澎湖列島,控制台灣的門戶要地,就可以了。
但閩浙總督姚啓聖堅決反對,他認為台灣是蘇、浙、閩、粵四省的門戶要地,如果清軍不能實控台灣,那麼荷蘭、西班牙或清朝的反對勢力,仍然會重新攻佔台灣做根據地,威脅沿海四省的安全。
最後,姚啓聖提出自己的結論——以澎湖制台灣,以台灣衛中國,澎湖和台灣不能偏重偏廢,要兼而有之。
姚啓聖的分析,實在是深諳地緣政治的謀國之言,康熙皇帝非常贊賞。
公元1684年4月,康熙皇帝下令設立台灣府,下轄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台灣縣又下轄澎湖列島。而這一府三縣,都歸屬福建布政使司。
台灣歸屬清朝管轄以後,因為清朝嚴格控制海外貿易,台灣的東亞貿易樞紐地位自然不復存在了,但台灣島內迎來第三次經濟騰飛。
原因只有一個——
在高產作物和龐大人口基數的推動下,自康熙末年開始,大陸迎來了人口大爆炸,人地矛盾更加激烈,那些沒有土地卻有冒險精神的人,必須另尋出路。
福建、廣東一帶的人,目標便是台灣。
最初的時候,清朝撤銷了禁海令,允許沿海居民自由前往台灣,但後來清朝發現,前往台灣的人良莠不齊,身份太複雜,那些清朝的反對勢力極有可能夾雜其中,到台灣煽動叛亂。
於是在康熙末年,清朝重申禁海令,沒有向官府申請牌照的,一律不准渡海。
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絕不是一道禁海令能阻止的。他們不能通過正常渠道前往台灣,便想方設法繞開監管,用偷渡的方式去台灣,經過常年累月的發展,偷渡甚至成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清朝巡台御史黃叔璥寫的《台海使槎錄》就說,廈門是偷渡赴台的起點,每艘偷渡船最多能載客200餘人,其中一家男女九人的偷渡費是31兩白銀,平均每人3兩多一些。
經過百餘年的偷渡赴台,截止到公元1811年,台灣已經有漢人移民190萬。
台灣人口越來越多,荷蘭殖民者和明鄭政權開拓的台南地區,便不足以容納這麼多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那些新到台灣的漢人移民,就以台南地區為起點,不斷的向四周擴散,把嘉南平原的剩餘部分和荒無人煙的屏東平原、宜蘭平原、台東平原,開闢成稻菽千重的沃野良田。
隨著漢人移民不斷深入,那些深度漢化的熟番基本被同化了,沒有被同化的番人只剩下兩種——
原本就不願漢化、駐守深山的生番。
開闢田地導致鹿群的生存環境崩塌,以捕鹿為生的番人便追隨鹿群,向山裡撤退,和生番合流。
等到平原地區開拓完畢,漢人移民的目光轉向山裡的丘陵台地,不可避免的和這兩批番人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這是開拓台灣最慘烈的一個階段。
因為生番有個習俗,稱為「獵頭」,過程非常血腥——
他們的青年男性為了展現勇武,經常離開部族到外地殺人,殺掉之後就把頭割下來帶回家,然後挖去皮肉、放進大鍋裡煮掉剩餘油脂,再塗上金色顏料,最後在院子裡專門擺放一個展架,把人頭掛上去,給街坊鄰居們觀看。
哪個青年男性院裡的人頭多,他就是整個部族最靚的崽,能得到極高的社會地位和擇偶優先權。
可想而知,漢人移民開拓丘陵台地的過程中,肯定經常遇到出來獵頭的生番,以及保護鹿群的熟番,隨時面臨著生命威脅。
但漢人移民為了保護已經開闢的田地,並爭取丘陵台地可能帶來的利益,其實也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可以說,這是一場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漢人移民勝利了。原因很簡單,番人滿打滿算只有十餘萬,除去已經同化的熟番,剩下的人口並不多,最多幾萬人,漢人移民則慢慢漲到190萬。
在漢人移民巨大的人口優勢下,山裡的生番沒有任何優勢,慢慢的,台灣的丘陵台地也被漢人移民開闢出來了。
5
那清朝開拓台灣的成果怎麼樣呢?
據台灣官員給清朝皇帝的奏報,施琅收復台灣以後,漢人移民新開墾的田地將近7萬甲、79萬畝,再加上明鄭時期的4.5萬甲、51萬畝田地,台灣就有了11.5萬甲、130萬畝田地。
這些田地每年的產出,除了供台灣的漢人移民使用以外,還能向大陸輸出50萬石稻米、60萬石蔗糖,一定程度上補充了閩粵的糧食不足問題。
而台灣的手工業不夠發達,漢人移民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又必須從閩粵購買。
這就意味著,台灣和大陸形成互相依賴的產業互補,台灣成為中國全產業鏈的重要環節。
而在人口方面,台灣的漢人移民以福建漳州、泉州最多,佔到70%左右,廣東東部的客家人佔30%左右。
具體的人口分布,則是台灣西北部的桃園、新竹、苗栗和西南部的高雄、屏東以廣東客家人為主,其他地方基本都是福建漳州、泉州移民。
因為福建的移民較多,他們便把福建的宗教神祇,也帶到台灣。
這種請神、移神的舉動,稱為「分香。」
例如遍布台北、台南、高雄、彰化的龍山寺,裡面的神像都是從福建泉州「分香」請過來的。
除了分香請神,他們還修建了26座大型書院,並從福建聘請名儒講授儒學知識,書院祭祀的精神領袖,也是出生於福建三明尤溪縣的儒家理學宗師——朱熹。
總的來說,「鴉片戰爭」爆發以前,台灣已經遍布大陸的漢人移民,台灣的文化是大陸移植過去的文化,台灣的宗教是從大陸請過去的宗教,台灣的經濟更是和大陸緊緊捆綁在一起。
開拓台灣,到這就徹底完成了。
如果沒有明末清初的兩百年開拓,進入歐美列強瓜分中國的近代以後,那個滿是番人和鹿群的台灣,大概率是守不住的。
而經過明末清初的兩百年開拓,台灣有了190萬的原始人口,有了比較雄厚的經濟基礎,有了大陸移植過去的文化,即便此後台灣的命運一波三折,但終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人,有文化認同,就有回家的希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