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又開始撒錢了!
當地時間12月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抵達基輔,開始訪問烏克蘭。行前,朔爾茨宣佈將在年內再向烏提供6.5億歐元軍事裝備。
援助清單相當豪華:坦克、防空系統、火箭發射器等「硬通貨」裝備一應俱全。這一決定讓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援烏金主」,累計援助金額已高達168億歐元,佔了德國全年財政預算的「好大一塊蛋糕」。
看起來,朔爾茨這是要做「歐洲大哥」做到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顯然對這筆援助欣慰不已,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澤連斯基不斷敦促西方盟友加大對烏軍援力度。而德國,作為歐洲經濟體的領頭羊,自然難逃這一「壓力圈」,德國的168億歐元援助,就是澤連斯基連番施壓的成果之一。今年年初,他還不忘抱怨德國「援助行動總是慢吞吞的」,擺出一副「捐款速度跟不上」的架勢。
而朔爾茨這次迅速掏錢,恐怕不光是為了援助烏克蘭,更多是為了給自己的形象「刷個正面值」,畢竟被盟友冠上「拖後腿」的帽子,在國際舞台上可是件丟面子的事。
但澤連斯基這種「催債式友情」,已經讓德國不少人心裡發涼,一位德國政界人士無奈吐槽:「感覺我們不是盟友,而是烏克蘭的提款機,想提多少提多少。」
然而,朔爾茨在國際上「大方」,換來的卻是國內的「怨聲載道」。根據德國《明鏡週刊》的調查,超過60%的德國人反對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原因很簡單:德國人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
德國如今正陷入通脹寒冬,物價飛漲,能源賬單讓人瞠目結舌。德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家庭電費同比上漲14%,工業用電成本更是達到歷史新高。不少德國網友調侃:「這賬單上的數字,可能只有烏克蘭人不覺得貴。」
與此同時,德國的經濟也在下行軌道上一路滑坡。最新數據顯示,德國GDP增長率僅為0.6%,創下近20年的新低。工業訂單減少、出口疲軟,讓德國這個「歐洲經濟引擎」顯得越來越吃力。德國工人聯盟更是直言:「政府不是想幫烏克蘭,而是想拖垮德國。」
援烏政策的負面效應,也在德國社會中引發了實質性的抗議。
截至今年11月,已有超過25萬人簽署請願書,要求德國政府立即停止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抗議者的理由不複雜:德國人交的稅,是為了改善本國生活,而不是用來買武器送到別人的戰場上。
一位德國市民在抗議中直言:「我們自己都在為買不起暖氣發愁,總理卻還在想著怎麼幫烏克蘭過冬。他有沒有問過,我們德國人是不是也冷得夠嗆?」
朔爾茨的大手筆援助,不光沒能提升德國的國際影響力,反而讓德國的經濟困境雪上加霜。
德國曾被譽為「歐洲經濟領頭羊」,但如今正被人戲稱為「歐洲病人」,一系列經濟數據更是讓人觸目驚心:工業產出下降6.2%,出口額同比減少12%,連德國賴以為傲的汽車工業都面臨訂單危機。
有經濟學家毫不客氣地指出:「朔爾茨政府對烏克蘭的援助,就像一個欠債累累的家庭卻還要借錢請客。這樣的經濟政策,只能把德國拖得更深。」
此外,德國在俄烏衝突爆發後迅速切斷了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轉而大量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這一政策的直接後果是:德國能源成本暴漲,企業紛紛抱怨無法承受高昂的生產費用。更有企業直接將生產線搬遷至能源價格更低的東歐國家,這進一步削弱了德國的製造業競爭力。
諷刺的是,德國自己為能源轉型買單,美國卻靠著賣高價天然氣大發橫財。有德國議員暗諷:「烏克蘭感謝我們,美國笑話我們,德國人買單。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外交勝利?」
朔爾茨在多次場合表示,德國會履行北約成員的責任,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2%。這些表態看似慷慨,實際上卻在變相承認德國是北約的「提款機」。
數據顯示,德國的軍費開支在過去兩年中增長了40%,成為歐洲軍事現代化的「領頭羊」。但這些投入有多少是為了德國本身的安全,有多少只是為了討好北約?答案顯而易見。
美國對此自然樂見其成,畢竟德國「頂上」去了,美國的壓力就減輕了。不僅讓北約成員國加大軍費開支,還成功推動了歐洲對俄能源的全面封鎖,使其液化天然氣在歐洲市場大受歡迎。
更讓人尷尬的是,德國在歐盟內部並沒有贏得預期中的支持與共鳴。法國、意大利等國家都在默默觀望德國如何承擔「歐洲領導責任」,卻並未效仿德國的大手筆援助。
顯然,其他歐洲國家並不打算和德國一起當冤大頭,反而希望從旁「分一杯羹」。
不可否認,德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出發點帶有一定的道義色彩。但從現實角度看,這種不計代價的援助行為,能否換來持久的和平與穩定?恐怕答案並不樂觀。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俄烏衝突是一個複雜的「無底洞」,無論砸多少錢進去,都無法輕易填滿,而德國此時的投入,很可能只是徒增自身的經濟負擔。
另外,朔爾茨政府試圖通過大手筆援助來維持國際「領導力」,但能否獲得持久的認可仍然存疑。從目前來看,國際上的掌聲多半是「場面話」,而國內的抗議卻是真正的壓力來源。數據顯示,朔爾茨的支持率在2024年已跌至35%,成為近年來支持率最低的德國總理之一。
朔爾茨這場援烏「大秀」,對外看似充滿道義,但對內卻顯得「嗆人」。救急還是作秀,成了德國人心頭的一大疑問。
從數據和國際評論來看,這種「不計成本」的操作,已經讓德國政府走在爭議的鋼絲上。
或許下一次德國再向烏克蘭掏錢時,朔爾茨要想清楚一個問題:是時候聽聽德國普通民眾的聲音了。畢竟,「慷他人之慨」的故事,終究不會長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