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瘋狂下注,把美、法都氣瘋了!中國穩坐釣魚台,誰還敢跟?!

占豪

印度太慘了,現在美法都氣瘋了!

莫迪這真的是開大了!騎虎難下,到底還想不想打?敢不敢打?

印巴爆發衝突,這事是印度計劃了好些天的軍事行動,結果讓全世界大跌眼鏡,印巴軍事上一對線,印度慘敗,直接被巴基斯坦擊落了6架戰機,其中5架戰機都是從法國、俄羅斯購買的主力戰機。印度的這個損失,可就太大了。

當然,印度的導彈巴基斯坦是攔不起的,哪怕他裝備了紅旗-9防空導彈他都不敢攔截,因為用完了補給會很困難,巴基斯坦財政困難,巴基斯坦的紅旗-9必然是為了保護更重要設施而部署,所以印度的導彈炸毀了巴基斯坦一些民用設施,巴方沒有攔截。印度沒敢對巴基斯坦軍事設施下手,是因為擔心爆發全面戰爭而無法收場,由此可以看出,印度這次軍事行動,其目的是想用一場對巴基斯坦的教訓向美國納個投名狀,然後美國就高高興興地向印度做產業轉移,大家都高高興興。當然,印度的進一步反應也是想看各方反應後再做進一步決策,也包括巴基斯坦的反抗能力。

在這種思維的推動下,印度用導彈打擊了巴基斯坦的民用設施,同時出動空軍試圖對巴基斯坦進行轟炸,其本質是狠狠地教訓一下巴基斯坦,然後以一個勝利者姿態向各方交換利益。結果讓印度猝不及防的是,巴基斯坦從中國購買的殲-10CE戰機太猛了,直接以0損失擊落了印度五架主力戰鬥機,其中包括3架法國的「陣風」戰機,1架俄羅斯的蘇-30戰機和1架俄羅斯的米格-29戰機。

印度本來是想奪得制空權後,再考慮是否動用地面部隊,這樣就可以在是否發起對巴基斯坦的全面戰爭和狠狠教訓一下巴基斯坦之間,根據形勢做有利於印度的政治選擇。當然,如果有機會搶佔克什米爾地區,從而形成對巴基斯坦的戰略優勢,那是最好的結果。然而,印軍顯然不太行,面對裝備中國先進裝備的巴基斯坦損失慘重。有戰友說也可能是紅旗-9打的,現在巴基斯坦軍方證實就是殲-10CE的霹靂-15導彈,之所以紅旗9的可能性低,不是不能,而是巴基斯坦用不起和不划算。用紅旗-9打下來,巴基斯坦得不到什麼利益,但如果用戰機打下來,證明中國戰機和導彈更好,那中巴聯合生產的JF-17就可以賣個好價錢了,甚至未來中巴可以聯合生產殲-10CE對外出售,巴基斯坦都是有算盤的。

現在印度是真的慘,除了上述被擊落5架戰機和1架無人機的一大慘外,印度開局不利,至少還有另外兩大慘一個巨大陷阱:

一是遭到特朗普痛罵。你能想像嗎?印度是在美國慫恿下打的這場戰爭!若非美國背後策劃和外交慫恿,印度怎麼可能出此昏招?若非美國用產業轉移為誘餌,讓萬斯親自訪問印度做引導,再通過恐怖襲擊挑起印度民族情緒,接著再由國務卿兼安全事務助理魯比奧打電話支持「反恐」打氣,沒有這一系列操作,莫迪不會出此昏招。

然而,印度的軍事行動卻遭到了特朗普的痛罵。特朗普在回應印度軍事行動時表示「這太可恥了」, 並希望事態升級能盡快結束。試問,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怎麼就不可恥了呢?所謂可恥,不就是因為印度打得不好並且不想放開打嗎?如果印度戰場上獲勝了,相信特朗普就會表示遺憾了,而不是氣急敗壞地說「可恥」!所謂「可恥」,兩個原因:一是沒有達到美國的預期,印度遭受了挫敗;二是美國從印度的通報中,看到的軍事計劃不是全面戰爭,而只是一場衝突,這讓特朗普很不爽,所以痛罵!真正的秘密在於,特朗普在沒有通知以色列的情況下直接宣佈「胡塞武裝投降了」,所以美軍不打了!

二是遭到法國「禁飛」。印度是購買的法國「陣風」戰機大戶,裝備了36架,而且現在印度剛剛又購買了法國26架「陣風」艦載機,所以印度可謂是法國戰機的大客戶。但是,印軍裝備36架,一開場就被巴基斯坦揍下來3架,巴基斯坦啥損失沒有,這可把法國嚇壞了。

面對這樣的形勢,如果印軍繼續打,估計會有更多陣風戰機會被打下來。巴基斯坦方面明確說了,他們本來可以擊落15架,是考慮到政治影響,所以擊落了5架意思意思。如果巴方真的擊落15架,估計其中得有一多半都是「陣風」。印方據說起飛了80架戰機,本來是想教訓巴基斯坦的,結果沒想到被巴基斯坦教訓。

為啥損失最終的是「陣風」?因為印度認為法國的「陣風」戰機是世界上最好的戰機,印度防長曾做過這樣的表態,而且剛剛印度選擇購買26架陣風艦載機,好鋼當然要用在刀刃上,所以這次「陣風」戰機當了印軍打擊巴基斯坦的先鋒。所以,現在形勢很不利,法國當然急了,要求印度立即停飛其「陣風」戰鬥機,意思是讓印度把俄羅斯戰機擺在前面,不要用「陣風」。這事是不是得把莫迪的鼻子氣歪?買了你戰鬥機關鍵時刻你愛惜羽毛不讓用?那豈不是成了擺設?面對這種情況,你說莫迪糟心不糟心?如果莫迪不聽,說不定法國還暫停新的「陣風」戰機交付呢!

其實,美國和法國都氣瘋了,根本的原因就是印度這仗打得太差了!如果反過來,那你看美國和法國是不是會很興奮?!現在,印度打得很差,這兩個國家都不想認印度這個朋友了,這才是根本原因。

但是,對印度來說,更大的陷阱是,他想上來狠狠教訓一把巴基斯坦,然後巴方投降服軟這事就完了。現在的情況是,他一會斷水源一會放水,這事巴方恐怕很難接受,如果印度長期這麼搞,持續衝突是必然的。另一方面,美國不會幹,看看特朗普的行為就明白了,他在不通知以色列的情況下直接停止了攻擊,直接宣佈「胡塞武裝投降」自己不打了。「胡塞武裝投降」這事顯然是特朗普自己編的,他的目的是先不打了。為啥不打了?因為他看到了更大的機會,印巴戰爭打起來了,他很可能優先推動和支持印度,也就是說暫時先放過伊朗,全力推動印巴衝突。美國的目標轉向了,這對印度來說才是最危險的,因為戰爭的發條一旦上了,局面就不是自己可控制的了。

莫迪瘋狂下注,中國穩坐釣魚台,誰還敢跟?!

印巴開戰印度就遭到重創,印度這次受的是內傷,內傷其實比表面上幾架戰機的損失還大得多,這一點從特朗普稱印度「可恥」和法國要求印度停飛「陣風」戰機就可以窺斑見豹。說白了,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交手後,美法對印度都表現出了沒有足夠的信心。

尤其是特朗普,他的擔心絕對不是印巴衝突,而是印度這一戰不但吃了虧,還不想打大,不想打大美國就撈不到好處,還成了中國武器的廣告,這可就讓美國難受了。

法國立場相對還不夠清晰,但法國非常擔心,自己的「陣風」戰機如果讓印度這麼用,繼續打會被大規模擊落,那豈不是要了法國高端產品出口的命?法國也就是陣風戰機和空客客機還能賣得好點,如果被印度把牌子給玩砸了,那以後法國還怎麼混?

但是,莫迪甘心嗎?莫迪肯定不甘心,因為如果按現在的結局看,以後印度出門都要矮一頭,吃飯都要到小孩那一桌!這種能力印度還想入常?那不是做夢嗎!所以,雖然很多軍事專家都說,印巴大打不起來,印巴衝突不過小打小鬧。但是,就像印巴衝突爆發前很多軍事專家認為印巴不會衝突那樣,其實這次戰爭有大幅擴大規模的風險。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一則印度不甘心,更重要的是,背後有美國在忽悠和推動。甚至,包括普京也明確表態支持印度「反恐」,這就意味著俄羅斯想從印巴衝突中獲利。但現在估計普京也會有點猶豫,印度顯得太拉垮。另外,普京也要看看與中方領導人會晤的情況,要聽聽中方的態度。當然,俄羅斯更想看看,到底能從中國得到什麼好處,普京一定會做權衡。

事實上,莫迪之所以沒有一股腦地上來就全面開戰,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力量平衡的考慮。印度背後是真的沒有大國會全力支持,巴基斯坦背後是真的有大國會全力支持,這是莫迪最擔心的。然而,莫迪依然在加大賭注,一方面宣佈了為期兩天的空軍軍演,這是隨時準備再次發起攻擊的意思。另外,印度的陸軍也正在向印巴邊境運動,海軍也可能發起對巴基斯坦的攻擊。

巴基斯坦是真的不想打,原因很簡單,國力不行,經濟不行,財政不行,打起來心裡發虛。為啥巴基斯坦總理和總統接連會見中國駐巴大使?大家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面對衝突,中方也只出了大使,然後就是外交發言人的表態:勸和促談。說白了,中國不想打。中國非常清楚,這是美國的一計,就是想在中國周邊開戰,給中國製造麻煩,中國是真的不想印度上美國的當,但中國管不了印度,所以只能既對巴基斯坦承諾,又不去拱火,看情況再考慮下一步,這就是為什麼巴基斯坦為啥反擊凌厲但又表現克制的根本原因。中巴都不想打,印度是在嘗試,背後真的想打的就是美國,俄羅斯則是一邊表態「支持反恐」,但也沒有實際行動。譬如印巴衝突後,俄羅斯相對沈默,就是他也要與中國協調立場,看看中國的態度再做進一步權衡。

面對中巴衝突,中國心裡非常清楚形勢,中國是堅決不上美國的當,不去拱火澆油。但是,中國也不能硬攔著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面對印度的軍事行動必須得反擊,所以中國是支持巴基斯坦反擊,現階段卻並不支持巴方大打出手。中國是想通過穩坐釣魚台,來等待各方的最終態度,然後再看情況做選擇。

中國之所以穩坐釣魚台,那是因為中國心裡非常有底,只要需要,中國通往巴基斯坦的喀喇崑崙走廊上可以排上運送物資的車隊,運-20運輸機可以頻繁起降巴基斯坦,中國根本不怕戰爭升級,只是中國不想周邊開戰,想和美國耗下去。真正想打的就是美國,所以接下來他必然是要積極刺激印度。莫迪大規模軍演,準備更大的軍事打擊巴基斯坦,就是在瘋狂下注,他要獲得美國更多承諾和軍事上的支持,他要等待看看俄羅斯的實質性支持,他還要看中國的態度和立場。

中國穩坐釣魚台,就要看看誰敢跟這件事,中國都拿著小本本在記!也準備著自己到底該如何處理。其實,中國現在非常超然,中國可以用實際行動充分保障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在政治上一直會是超然角色,會扮演調停者角色,而不是參與者角色,中國永遠會給印度留一線,也就是說印度後退的時候中國給留著台階,原因就是中國深知,美國才是中國的心腹大患,真正能對中國產生戰略性威脅的就是美國,所以中國需要真正防備的是美國而非印度。

現在,就看印度怎麼選擇了。俄烏衝突後,戰爭已經連番外溢,中東的巴以戰爭、黎以戰爭等這些都是俄烏衝突的外溢。本來,繼續外溢的地方並沒有印度,因為印巴之間但凡冷靜是打不起來的,兩個核國家,這個風險還是更大,只要印度不衝動,南亞就很和平。原本最危險的地方是朝鮮半島,結果韓國小西八還是很聰明的,寧願把總統抓了也不上戰場。另一個危險的地方是伊朗,伊朗本來沒危險,前面有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和也門胡塞武裝頂著呢!結果,伊朗自己把小弟放棄了,美國和以色列正在計劃打擊伊朗,結果印度上桌了。

印度上桌了,中國還是給了他下桌的機會的,但美國會給嗎?特朗普停止打擊胡塞武裝不就是暫時放棄打擊伊朗嗎?而且都沒有與以色列打招呼就停了。美國放棄打擊伊朗,不就是想全身心繼續挑印巴戰爭嗎?所以,印度上桌了,特朗普怎麼可能那麼輕易讓他下桌?現在,關鍵就要看莫迪的戰略定力和俄羅斯的最終態度,如果美俄都想他打,莫迪也繼續衝動,這戰爭繼續擴大到全面戰爭,中國就得做好幫助巴基斯坦拿下克什米爾的準備,讓印度徹底失去在未來大國鬥爭中爭鋒的機會。說白了,你印度雖然沒有坐在桌邊,總的來說還是站在桌邊的,未來就是吃不了肉,喝點湯總還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要上桌,那是必然要成一道硬菜的。莫迪接下來是繼續上桌,還是順著中國給的梯子下來呢?

印巴戰爭,那是美國給中國設置的一場代理人戰爭。這樣的代理人戰爭,如果美國只是想消耗中國,那中國是不會下場的。反過來,如果美國下場了,那中國也就不得不大力支持巴基斯坦。所以,特朗普先不要痛罵印度,你自己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魄力下場吧,莫迪也在等美國的態度!

印巴這一槍已經開了,沒那麼容易結束,但各方都在等各方立場,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莫迪和特朗普如何勾連!■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