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整個西方世界在美國領導下強烈抵制,各種制裁就不複述了,連傳統中立的瑞士也加入了制裁行列,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的呼聲日高。美國贏麻了嗎?
好像是,但又不全是。
迄今美國領導的都是動口不動手的事情。譴責、抵制、制裁有人領頭當然一呼百應,沒人領頭也會自發而起。俄羅斯這回是在歐洲觸犯了眾怒,群起而攻之是必然的。這是「你怎敢」的條件反射。
但這把野火在迅速走向失控,慕尼黑愛樂樂隊著名指揮瓦萊里·捷傑耶夫因為拒絕譴責普京而被開除,著名歌劇女高音安娜·奈瑞貝科(不知道為什麼,國內移民都把「t」忽略了,俄文裡是怎麼發音的?)也受到抵制,若干俄羅斯芭蕾舞團的演出也被取消了。北京冬奧的俄羅斯女子花滑「三套娃」好像後面的賽事也遇到阻礙。據說連俄羅斯的貓也被制裁上了。
有說法門捷列夫週期表被抵制,柴可夫斯基音樂也被抵制,如果屬實,托爾斯泰、普希金也該快了。
「文明」的歐洲人不是第一次幹出這樣的荒唐事。在一戰前夜,英法反德情節甚囂塵上,海涅、貝多芬也是政治不正確,尼采、叔本華更是罪惡之源。由於瓦格納的反猶情節,至今在以色列受到抵制。好奇的是,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里的反猶情節不遑多讓,莎士比亞倒從來都是政治正確的。
這股邪火或許迎合了當前歐美的憤怒情節,但不再是針對普京,而是針對整個俄羅斯民族,包括其歷史和文化。這是危險的,也是不智的。即使從地緣政治出發,也不能助長這樣「壯大敵人」的傻事。這樣把俄羅斯整個民族打入另冊,只能使得俄羅斯親歐美的政治反對派的生存環境極端困難,而他們才是普京最大的政治威脅。
把俄羅斯寡頭一起制裁也是很滑稽的做法。這些寡頭涉及黑金,可能在很多地方胡作非為,揮金如土又早遭人恨了,制裁很得民心。但這些寡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普京政治反對派的金主。西方真是狠起來,自己人也突突了。
不斷有人說,這些寡頭與普京的關係密切。其中個別有可能,整體不可能。與普京關係密切的話,政治和經濟基礎都應該在俄羅斯國內,跑到倫敦、日內瓦安營扎寨,這種輕易離開根據地的事情,寡頭為什麼要做?就算不知道現在會被西方制裁,普京與歐美反目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誰都沒有料到會翻臉這麼徹底,但對翻臉一點都不未雨綢繆,這種寡頭支持還是制裁都差不多。你看看中國巨貪有多少是因為「上面有人」而把資產轉移到國外的?都是看到形勢不妙才溜號的。
歐美這樣的無差別制裁和抵制是在為淵驅魚,這淵就是普京。
普京是個心計非常深的人,也善於學習。難說他是不是看到58炸館、南海撞機、美國在台海和南海作為對凝聚中國民心的作用。中國也曾經有過思想混亂的渙散年代,現在的人心是改革開放以來凝聚度最高的。這裡面有國家發展帶來的自豪感的因素,也有外部「壓縮」的因素。說起來,還是外部「壓縮」在先。
俄羅斯與歐美的對立在近些年加劇了,但還是不足以凝聚俄羅斯人心。普京會是在用戰爭來破釜沈舟、逼著俄羅斯在思想、文化上也與歐美脫鈎嗎?這樣的無差別反俄是最好的脫鈎動力。
從這一點上來說,美國不僅沒有贏麻,還輸了。一個齊心和充滿仇恨的敵人要比渙散的敵人難對付多了。
美國的領導只是在歐洲和「今夜歐美人」的日韓澳,不說中國、塞爾維亞、白俄羅斯,連印度都沒有拉上。土耳其、格魯吉亞、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巴基斯坦、非盟、東盟、阿盟都拒絕制裁俄羅斯。實際上,亞非拉國家很少有跟上的。他們未必支持俄羅斯,但拒絕跟著美國後面反對俄羅斯,這對俄羅斯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瑞士、瑞典、芬蘭這些傳統中立國家公開選邊,一方面顯示了西方的團結,另一方面也使得西方喪失了「誠實的中間人」。在冷戰時代,這些中立國提供了接觸渠道,也成為衝突的調停人或者事態的觀察員。失去中立地位後,這些獨特作用也一風吹了。
西方在不斷壓迫中國在烏克蘭事態中表態,中國始終拒絕支持俄羅斯或者支持烏克蘭,而是堅持中立立場。如果最後中國才成為各方能接受的調停人,這對中國的國際地位是極大地促進,對美國不是好消息。
「誠實的中間人」不僅需要持中立立場,還需要有足夠的國際影響,否則是沒人會接受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不可能接受湯加充當調停人,就是這個道理。中國可能被看作「同情的中間人」,但誰不是呢?二戰中瑞典就是這樣一個「同情的中間人」,同情的是德國,而不是盟國。
俄羅斯是贏家嗎?現在還在豪賭階段,最後要麼大贏,要麼大輸,但現在還不好說。
美國是贏家嗎?美國賭上的本錢也不小。美國和歐盟其實在悄悄爭奪烏克蘭事變得領導權。美國似乎在輿論上佔領絕對上風,歐盟並沒有閒著,出台的歐盟成員國蘇制戰鬥機捐獻給烏克蘭就是一步大棋,這是在挑戰歐洲安全的領導權。這事被美國攪黃了,因為美國不肯為歐洲的空白支票買單。據說「約好的」是波蘭、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把米格-29、蘇-25移交給烏克蘭,三國從美國(或者北約盟國)得到二手F-16作為補償。但這可能是歐盟一廂情願了。這意味著北約事實下場,引發的後果難料,而北約才是最終接鍋的。
還記得嗎,歐盟是「代表歐洲的歐洲」,北約是「代表美國的歐洲」。普京的烏克蘭戰爭也有意揭開兩者之間的裂隙,部分成功了。現在是「一致對敵」的時候,歐盟和北約的分歧都會掩蓋過去,但什麼時候會再次浮現?
美國最可能失去的是「自由世界保衛者」的信譽。美國對烏克蘭提供了所有想象得到的援助,唯獨不提供烏克蘭最急切需要的援助:美軍直接介入,保衛烏克蘭。不管後面的戰事怎麼樣,烏克蘭看來要被打爛了,美國的信譽要想完好無損,難。
現在世界上最緊張的是台灣。比照美國對烏克蘭和台灣的「義務」,台灣只能越比較心寒。美國派再多的「前國家安全高級官員」到台灣安撫都不頂用,蓬佩奧更不頂用。
中國是贏家嗎?中國在烏克蘭是「無本生意」,短期內也頂多是小贏。但長期就可能大贏了。烏克蘭戰爭之後,除非俄羅斯徹底失敗甚至被肢解,歐美很難從反俄的高台上下來。被推開的俄羅斯只有擁抱中國。老熊個子太大,抱別人也抱不住。世界工廠與世界寶藏背靠背,就開足想像力吧。
所謂中國向俄羅斯輸血輸不起,這是不必要的擔心。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就沒有乾過輸血的事。一帶一路有很多長線投資,但都是投資,是要回報的,而且是足夠豐厚的回報。西方壓迫中國免除對非洲的債務,中國堅決不肯,就是不想被迫輸血。
俄羅斯地大物博,人口既多又稀少,教育程度高。俄羅斯人不懶,莫斯科城外每家每戶的自留地種得青青綠綠的,勤快著呢。需要的是正確的政策和榜樣。用愛國主義和外來壓力凝聚人心,以中國的榜樣和資金拉動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這會是普京留給俄羅斯的政治遺產嗎?
不知道,20年後才能知道。■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