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在戰場上大量丟棄坦克,被摧毀的不如自己扔的多,這是為何?

科羅廖夫

關於俄羅斯軍隊在戰爭中扔了一地雞毛,嗯不,一地坦克裝甲車輛的事情。引發了公眾的熱議。在烏克蘭戰場上,尤其是一些公路和行軍必經之路上,經常能夠看到俄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輛歪斜地倒在路上。

對此不少人開始質疑俄羅斯的實際戰鬥力,認為其被打得潰不成軍,逃跑時留下一地裝備。也有人說俄軍財大氣粗,幾十年來就一直這樣打仗,坦克走一路丟一路。俄軍直接遺棄坦克裝甲車輛,可能跟他們一貫認為了坦克等武器是消耗品,可以輕易丟掉。這到底是為何?

俄烏戰爭開戰以來,俄軍採用了「大縱深突擊戰術」,利用機動部隊快速穿插到烏克蘭大後方,針對節點城市實施有效包圍,後續部隊快速跟進,最終形成一個針對烏軍主力的巨大包圍圈。這個戰術一開始的效果很好打懵了烏軍,但隨著戰爭的持續,俄軍的穿插明顯變緩,

大家發現,俄軍在烏克蘭戰場遺棄了大量武器裝備,有大量毫髮無損的坦克、裝甲車和各種作戰車輛被拋棄在路旁。根據3月初的開源情報數據,俄軍在戰場上 損失了555輛主要武器裝備。其中有227輛為戰鬥損失,8輛為負傷,其他320輛未經戰火,都是被俄軍遺棄的。

這些裝備從主戰坦克到步兵戰車,甚至是防空導彈和自行火炮。具體包括有72輛坦克,75輛步兵戰車,30輛裝甲運輸車,以及導彈發射車,工程車、運輸車和戰場保障車輛。這些武器裝備並沒有受到攻擊,與沒有戰損,但戰鬥艙空無一人。

有軍事專家分析認為,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在高速穿插作戰中導致機械故障,無法進行戰場修理,或者泥濘陷車,缺少裝甲搶救車,被迫拋棄的。不光是坦克,還有大量被拋棄的裝甲車,汽車和導彈發射車。

重裝部隊上百公里的履帶行軍,本來就會導致大量的故障車輛,就是美軍也不能避免。也有人說履帶式機械化部隊都這樣,我軍要是像俄軍這樣採取全履帶式高速進攻時,也會出現類似的大批車輛趴窩的情況。

不過,如果深入原始新聞資料,我們會發現解放軍做的還是比俄軍要好得多。

關於我軍裝甲機械化部隊履帶式行軍的車輛故障拋棄問題。最早是2014年朱日和「北劍-1405」實兵對抗演習,27集團軍某裝甲旅2晝夜履帶行軍234公里,有40輛裝甲車輛出現故障,但有85%進過搶修以後,在2小時內恢復了戰鬥力,重新投入戰鬥。

也就是現場修好了34輛,旅只有6輛裝甲車輛沒有在野戰搶修中恢復,需要後送維修,但也由軍屬保障力量在48小時內完成了修復。這個成績要比俄軍好得多。

在2014年的時候,尚未進行合成化改革,我軍的裝甲旅有4個坦克營,1個裝甲步兵營,1個自行榴炮營,1個高炮營,以及偵察,工化,修理,後勤等分隊。有坦克裝甲車等履帶車輛180輛左右。

這個裝甲旅2晝夜履帶行軍234公里,有40輛裝甲車輛故障,故障率為22%,這個故障率並不高。因為履帶式裝甲車輛是十分嬌貴的,長途履帶行軍發生三成故障也是正常的。即使是原來的蘇聯軍隊,也曾認為進行履帶式強行軍,損失20%左右的武器裝備是可以理解的。

這裡體現戰鬥力的是故障搶修能力,我軍這個裝甲旅在發生22%車輛故障以後,經過搶修大部分都投入戰鬥,只有3.3%的履帶車輛是完全不能戰場搶修的。從這個數字看,我們軍隊裝甲部隊的維護能力要超過俄軍。

為什麼俄軍在戰爭中會有如此之多的裝備被拋棄,主要還是俄軍的軍改不徹底,受到預算限制無法進行全面徹底的合成化,只能搞BTG這種偽合成營。

所謂的營級戰術群(BTG)等創新,但實質還是以一個摩托化步兵營為基乾,加強了超標準的炮兵的戰鬥群。以較小規模編制的部隊實現傳統旅級單位才能有的指揮、偵察乃至炮兵支援能力。這種新型營戰鬥群在介入烏克蘭、敘利亞等地的實踐中,展現出了比較高水平的戰鬥力

俄軍那種營級戰術集群(BTG),頭大身子小,火力很猛,但支援保障能力很差,打打火力戰還行,打打不要求機動的作戰還湊合。在長距離的挺近中,BTG根本跑不動,一條小河溝和少許戰損就麻爪了。如果在戰場上遇到天然或人工障礙,那麼這個營級戰術群(BTG)就需要停下來等待,因為他們並沒有太多工程和爆破分隊,需要等待師一級的保障部隊過來。諸如此類的麻煩在高度機動化作戰的戰場上會層出不窮,令手頭保障力量單薄的基層指揮員焦頭爛額。

營級戰術集群(BTG)的修理保障分隊很薄弱,只有1個修理排,1輛裝搶車和2輛卡車底盤的工作車。一旦進入高強度戰鬥行軍,弱點就暴露了,坦克壞了只能扔掉,有的坦克只是滑下路基,就拋棄了。裝搶車和保障分隊太少,根本忙不過來。

這就是差距,高度合成化的中國合成旅和合成營就可以輕鬆應對這些困難。尤其是我軍在軍改以後,合成作戰的保障能力更是上了一個台階,在合成旅有作戰支援營,在合成營有作戰支援連,戰場保障能力非常強大,與美軍毫不遜色。已經極大地將俄軍甩在身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