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雅虎財經》報導,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瓦力·阿德耶莫得意洋洋地表示,「因為西方制裁,俄羅斯坦克工業的產能越來越差,俄軍能用的坦克越來越少了。俄羅斯兩個坦克工廠已經停工,制裁之下造不出坦克了。」
俄羅斯兩個主要坦克生產基地遭制裁
俄羅斯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坦克生產國之一,同時也是國際坦克出口市場上的一個有力競爭者,擁有大量坦克是俄羅斯陸軍最顯著的標誌之一。所以當西方說俄羅斯要造不出坦克來了,這不由得讓人打一個問號,造不出坦克的俄羅斯還是俄羅斯嗎?其實關於俄羅斯坦克工業受到損害這件事情的討論,從3月中旬就開始了。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戰爭之後,西方立刻對俄羅斯施加了嚴厲的經濟和技術制裁,其中對於和軍工技術相關的進出口,當然是首要制裁對象。
俄羅斯的兩個主要坦克生產基地,烏拉爾機車車輛廠和車里雅賓斯克車輛廠,自然被列入了制裁名單當中。那麼俄羅斯在製造坦克的時候,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西方技術呢?答案非常令人尷尬,俄羅斯要想造出一輛會跑會打的坦克並不難,可是要想造出現代化的主戰坦克,恐怕確實離不開進口貨。
一些重要部件依賴進口,容易被西方國家制約
根據現在已經查實的內容,俄羅斯坦克至今仍然在使用兩大類進口貨。
首先是從法國賽峰公司進口的凱瑟琳熱像儀。俄羅斯雖然是一個傳統的軍用光學強國,在熱像儀這個問題上卻一直沒有能夠取得突破。俄羅斯和法國之間有著傳統的軍貿合作關係,所以法國泰雷斯公司也成了俄羅斯採購軍用熱像儀幾乎唯一的渠道。當然國際市場上還存在著許多民用版本的熱像儀,中國也有不少出口產品,但是都不能作為坦克觀瞄設備使用。
依賴進口導致了俄羅斯坦克在火控系統上存在重大的缺陷。法國人願意給俄羅斯供貨就已經很好了,不可能深度參與火控系統設計。所以,俄羅斯設計師只能把熱像儀和瞄准鏡分開。炮長要想看熱像儀,必須把眼睛從瞄准鏡上挪開,扭著脖子去看熱像儀的鏡頭。而其他國家的炮長不需要動眼睛,只需要扳個開關,就能在白光和熱成像之間切換。然而隨著制裁的實施,俄羅斯坦克炮長們再也不需要扭脖子了,因為沒有什麼凱瑟琳熱像儀了。
另外一個受到制裁的項目就是各種軍用芯片。坦克雖然看起來就是一個鐵傢伙,但是在各種傳感器、彈道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當中,需要採用大量的芯片。讓人尷尬的是俄羅斯自己幾乎沒有能力提供任何芯片。據外電報道,俄羅斯境內有兩家芯片廠分別叫做埃洛巴斯公司和邁克爾公司,然而這兩家公司只有設計的能力,手裡只有一條20年前水平的生產線,無法滿足先進坦克需求。具體的生產要依靠中國台灣的台積電。然而戰爭剛一爆發,台積電也宣佈不再向俄羅斯出口任何芯片。
俄羅斯機床工業一落千丈,供應能力跟不上
既然如此,俄羅斯就製造一些鐵疙瘩去打仗好了,總比沒有強吧。然而,它連這件事情都不一定能做到。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機床工業一落千丈,目前為止就只剩下了大約80多家機床相關企業,無論水平和規模都遠不如西方和中國企業,實際上完全沒有先進機床供應能力。在2010年代後期,俄羅斯的機床工業佔GDP的0.02%,相比之下,中國是0.2%,日本是0.33%,德國是0.37%。而俄羅斯機床的79%要靠進口。
包括坦克在內的俄羅斯軍事工業,幾乎都在依靠進口外國機床維持生產。俄羅斯人最喜歡的當然就是德國數控機床了,佔了進口量的20%,基本都是高端貨。從中國進口,包括大陸和台灣,佔了25%,但都是中低端的產品。
數控機床並不是買來就能用到底的,它們和豪車一樣,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進口德國機床,有關的耗材和零部件也都要從德國進口,德國的制裁就會導致這樣的維護保養無法進行,能用的機床越來越少。當然就會造成坦克產能的逐步下降。
那麼俄羅斯就不能用傳統的手工機床來生產零部件嗎?這樣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中國早年在研制生產新一代陸軍主戰裝備的時候,也曾經出現工藝裝備趕不上設計要求的情況,比如發動機功率上不去,傳動系統容易出故障,液壓系統跑冒滴漏,嚴重影響了主戰裝備的批量化生產和服役。解放軍裝備部門和有關生產廠家痛下決心,完全更換了生產線設備,實現了全面的數字化和加工中心化,有效達成了設計師的意圖,實現了裝備現代化。也就是說沒有先進的機床,就不會有先進的陸軍裝備,其中當然也包括主戰坦克。
西方媒體並非危言聳聽
所以西方媒體說俄羅斯的坦克生產遇到重大困難產能下降,我們認為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至於俄羅斯坦克工業有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恐怕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