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總體戰:北約北擴,美國的損失必將大於俄羅斯

恆星通訊社

今天我們來把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事情講透,釐清幾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1、俄羅斯的損失大嗎?

這兩天我看了一些分析,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俄羅斯遭受的重大戰略挫折,俄烏衝突幫助美國強化了北約,得不償失等等,其推導邏輯是這樣的:

  • 本次俄烏衝突就是因烏克蘭謀求加入北約而起,說明俄羅斯對北約擴大到邊境線是不可接受的;
  • 現在芬、瑞加入北約了,北約同樣擴大到俄邊境,北約和俄羅斯的接觸線不減反增,說明這場衝突已經產生和俄羅斯目標完全相反的結果;
  • 面對這個事與願違的新事實,俄羅斯沒有像在烏克蘭一樣強力反制,說明俄羅斯的實力已經跟不上了,只能無奈接受、進退兩難。
  • 一句話,美國亂拳打死老師傅,普京慫了。

這樣的推導和結論對嗎?

還是老問題,只看眼前不看歷史,只看現象不看本質,更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此似是而非,是不對的。

它最大的錯誤,就是在推導過程中忽略了北歐問題的特殊性,我們分兩點來說:

第一,對俄羅斯來說,北約從北歐方向施加的壓力早已長期存在。

認為「芬蘭和瑞典一直不想加入北約,是這一次俄羅斯大打出手才導致民意發生急劇變化」,這種觀點叫陳述部分事實,是不全面的。

真正的情況是:

冷戰結束之後這兩國和北約的關係一直都非常密切,從事實層面早已經是准成員國的級別,多年來只差捅破組織層面最後一層紙。

以芬蘭為例:

  • 1994年,參加北約首批和平夥伴計劃(PfP);
  • 1996年,首次參加北約軍事行動,出兵波黑地區(儘管完全沒必要,但芬蘭還是派了一個營加入北約駐軍SFOR,澳洲更積極,連PfP成員都不是也派兵);
  • 2001年,芬蘭國防軍加入PfP培訓體系;
  • 2002年,參加北約阿富汗軍事行動;
  • 2006年,加入北約戰略空運能力協議;
  • 2009年,升級北歐防務合作組織,實現與北約實現兼容(北歐防務合作組織五個成員國中除了芬蘭和瑞典,其他三個丹麥、冰島、挪威都是北約成員);
  • 2012年,加入北約快速反應部隊體系;
  • 2014年,加入北約互操作性倡議;
  • 2017年,和北約合作創建赫爾辛基歐洲應對混合威脅卓越中心;
  • 2018年,參加北約伊拉克特派團。

這一路走來的結果就是,自2014年起,芬蘭和瑞典雙雙成為北約夥伴關係互操作性倡議(PII)下所謂「增強型機會夥伴」,幾乎年年參加北約舉辦的「三叉戟接點」軍事演習。

這個演習沒有別的國家,就是北約成員國加上芬蘭和瑞典,你說這是什麼關係?

關於北約的互操作性倡議及其他一系列機制的形成歷史,目前它的「增強型機會夥伴」總共有六個,除了芬蘭和瑞典,另外四個是澳洲、格魯吉亞、烏克蘭、約旦。

大家看得出來,這四個是各自地區的導火索型國家,北約這種佈局的目的很容易理解。

而芬蘭、瑞典二國卻是一向存在感不高的北歐國家,這種佈局的主要目的又是什麼呢?

當然就是用於牽制俄羅斯。

2020年11月25日,北約發佈《北約2030:團結面對新時代》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在北歐和南歐地區的雙線軍事部署,迫使俄羅斯進行多重防禦消耗,即所謂「抵近鉗制」戰略。

抵近?往哪抵近?

在歐洲已經基本被吞完的情況下,還能往哪?

南線只能是烏克蘭,而北邊,自然就是和俄羅斯有著漫長邊境線的芬蘭,以及能封鎖波羅的海的瑞典。

圖中粉色為北約國家

也就是說,北約對這三個國家的擴大是一個長期的既定戰略,而非現在因應俄烏衝突才出現的最新變化。

這充分說明一點:

不管芬蘭和瑞典有沒有實質性加入北約,俄羅斯在西北方向其實一直都面臨著北約的壓力。

而現在,這個壓力並沒有因為這兩個國家跨過正式成員門檻而出現質的變化。

這就是普京指出二國加入北約本身不構成威脅的原因,絕非給自己找台階下。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這個壓力會出現新的質變,那就是北約在二國部署高規格進攻性武器。

屆時俄羅斯必然需要加強在歐洲方向的反制力量。

這就是普京又強調必然回應北約擴大軍事部署的根本原因。

不懂上面這個來龍去脈和內在邏輯的人,自然就說普京這是自相矛盾,只剩嘴硬。

俄羅斯對北約擴大軍事部署的反制真的只是「嘴硬」嗎?

但凡這些人靜下心來讀一讀歐洲的地緣政治史都不會這樣說。

實際上俄羅斯的回應手法是有的,只是以前刻意保留而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全面升級在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的軍事力量。

歷史上,蘇聯就曾有過多次關於加里寧格勒軍事化的討論,最後均為了避免引起軍事中立的北歐的反彈而被摁下。

現在隨著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這個顧慮已經不復存在,俄羅斯還有什麼理由克制呢?

而這也是4月9號——北約做出北擴表態之後第三天——俄羅斯迅速在這裡舉行軍事演習的原因。

斯托爾滕貝格4月5日表態
加里寧格勒4月9日軍演

5月4號,俄羅斯又舉行一次核打擊模擬演習,這次是在哪舉行的?

還是加里寧格勒。

這次核演習非常硬核,內容是可攜帶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移動式彈道導彈系統的模擬「電子發射」,演練科目是對敵方導彈發射裝置、機場、受保護的基礎設施、軍事設施和指揮所等目標實施單次和多次打擊,以及在輻射和化學污染環境下作業。

為什麼要這麼硬核?

因為只有這樣,力度才夠。

吸收芬蘭和瑞典之後,加里寧格勒將真正成為北約歐洲版塊的心腹位置,這個位置受到如此嚴重的威懾,難不難受北約應該冷暖在心頭。

尤其是美國,在北約內部已經為軍費而鬧得相當不愉快的情況下,長期存在這樣一個必須嚴防死守的漏洞,究竟是得了面子還是得了裡子,它心裡也應該有數。

因此,用「無可奈何」和「嘴硬」來評價大國間的政治表態,相當於把一個融合歷史、政治、軍事和地緣的問題看成過家家,這是國際關係觀不成熟的表現,我們應予以改進。

至此,我們就可以看出開頭講的俄羅斯重大挫敗論的第二、三個,也是最核心的觀點,即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重創了俄羅斯的軍事國防佈局、而俄羅斯無力反制的觀點,是不成立的。

芬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的負面影響是有,那就是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加大對大西線的投入,同樣是長期失血點,但這個影響談不上重創。

受到重創的,應該是北約的既定戰略和軍事佈局。

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那麼,其第一個觀點,即俄烏衝突中俄羅斯所反對的北約逼近,現在在北歐變成現實,這總算事與願違了吧?

這個觀點同樣似是而非,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點:

第二點,北歐二國加入北約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最大的不同,就是烏克蘭加入北約之後必然失控,而北歐二國不會。

對比烏克蘭和北歐二國的國內政治,烏克蘭有一個什麼特點?

毫無疑問,那就是「舉世聞名」的寡頭政治。

這個政治結構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外部勢力具有極強的依賴性,因而當本國成為大國角力前沿時,必然帶來不穩定性,政治鬥爭也必然失控。

不管是親俄的東部寡頭集團,還是親歐美的中西部寡頭集團,都體現出這兩個特性。

這就是我們看到烏克蘭的政局從庫奇馬之後便迅速滑向動蕩、總統總理輪流出事無一例外的根本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必然導致兩個後果,第一個是親俄勢力將承受長期壓力,第二個,就是對北約的軍事部署將變得毫無底線。

而這兩個後果,再結合更根本的歷史、民族問題,屆時將使得烏東問題變得更加災難性,局面更加無法收拾。

因此普京最終只能在現在早打小打和將來晚打大打之間做出選擇。

這個問題,在政局穩定且外部因素較少的北歐就不會出現。

事實上,這三十年來北歐二國之所以始終沒有邁過成為北約正式成員的門檻,恰恰就是因為內部對加入北約之後必然帶來的俄羅斯反制力量具有很深的忌憚。

而本輪俄烏衝突結束之後,從過去數十年的實證經驗來看,反對長期軍事對抗的民意在傳統保守主義氛圍濃厚的芬蘭和瑞典大概率都將重新回歸。

這種民意,就是未來制約北約在此處部署高規格軍力的決定性因素。

這種成熟度和穩定性,正是北歐二國和烏克蘭國內政治最大的不同,因此決定了兩個問題不可同日而語。

另一方面,從地緣上看,烏克蘭鎮守歐洲大陸東大門,事關俄羅斯的歐洲生命線。無論從歷史、經濟還是民族、文化角度,只要俄羅斯的國家定位還是歐亞國家,它就必須保證這個大門不能關上,否則將更加徹底被排除出歐洲。

而北歐二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俄羅斯在此方向沒有必須保證的生命線。

也就是說,對俄羅斯而言,阻止北約擴散到烏克蘭才是根本,至於能不能阻止北約進入北歐根本不是原則性問題。

再結合上述第一點的分析,在北約的既定計劃是南北夾擊的情況下,可以說俄羅斯抓大放小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看懂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知道俄烏衝突的影響其實是俄羅斯瓦解了北約的既定戰略,而非俄羅斯成就了北約的計劃。

既然如此,何來的事與願違?

以上這兩點,國內政治和地緣,就決定了烏克蘭加入北約和北歐二國加入北約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問題。

把這兩個問題等同起來談,是一種對國際政治問題不熟悉、不嚴謹也不認真的觀點和態度。

歸根結底,北歐二國加入北約,對俄羅斯而言相當於只是把一個長期壞賬進行確認和銷賬,談不上是新的重大損失,因此並非重大挫敗。

綜上所述,所謂俄羅斯重大挫敗論從專業和實踐角度來看,是不能成立的。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這種輿論逐漸起來呢?

主要原因還是要回到輿論戰,這種論調的發起者的根本目的並不在俄羅斯,而是在中國身上。

大家想一想,如果沿著這種論調繼續推論下去,將出現什麼結果?

毫無疑問,它接下來的推論一定是:

  • 因為俄羅斯重大挫敗了,而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嚴重,所以俄羅斯最終只能在投降認命和徹底失控中間做選擇。
  • 如果俄羅斯選擇投降認命,則中國從利益上應盡快和俄羅斯割席;
  • 如果俄羅斯選擇徹底失控,則中國從道義上應盡快和俄羅斯割席;
  • 因此,無論結果如何,中國都應該盡快割席,越早越好。

顯然,這才是它最終想說的話,現在它還不好意思明說,我們就替它說出來了。

大家看,這是不是就是變種的割席論?

關於割席論的本質,我們之前就分析了,其本質不是要孤立俄羅斯,而是要孤立中國。

而這,就是俄羅斯重大挫敗論的真正意圖所在。

也因此,我們才有必要詳細搞清楚它的錯誤和目的,不能任由其發展。

更進一步的,我們還要指出它不敢說的話:

美國才是這一局真正的輸家。

美國政府對此心知肚明。

2、美國的損失

盤點完俄羅斯,我們來說說始作俑者:美國。

北約的南北兩線夾擊目標,現在只能實現北線,南線希望已經破滅,但這並非美國的損失,它只是比原計劃多付出的同時少得到了一些東西而已。

那它真正的損失在哪裡?

答案就兩個字:

北極!

大國角力是一種全局博弈,一個方向上的變化必然帶來其他方向的政策調整。

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和其他國家加入北約是不同的。

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標誌著:

北極理事會八個成員國中除了俄羅斯,另外七個(美、加、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冰島)全部是北約成員。

這就意味著,俄羅斯與北約在北極的局部對峙將不可避免升級到全面對抗。

隨著這個變化而來的,便是美國依託北約、在北極展開戰略競爭的戰略壓力會急劇上升。

前幾天俄羅斯已經宣佈退出波羅的海理事會,按照目前的局勢演化,如果局勢進一步升級,不排除俄羅斯在本次輪值主席任期結束後退出北極理事會的可能性。

搞不好甚至連輪值主席都可以不要了,直接對全球開放北極地區的相關合作。

一旦這種局面出現,美國推動北約全球化的策略將被打斷,不得不集中精力應對在北極業已落後的競爭局面。

因為北極,是它絕對輸不起的地區。

為什麼它輸不起?

我們從北極的重要性和美國的北極戰略兩個角度來講:

一、北極地區的重要性。

北極的重要性,用我們2018年發佈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的話來說就是:

「北極問題涉及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攸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共同命運,具有全球意義和國際影響」。

攸關人類生存與發展,這就叫份量。

它主要體現在戰略、經濟、科研、環保、航道、資源幾大領域無可替代的價值。

由於篇幅有限,我們今天重點講最容易理解的資源和航道兩點,其他的以後找時間再專門分享。

資源: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估算,北極擁有世界未發現、可開採資源總量的22%。其中石油儲量佔世界總量的13%,約900億桶;天然氣儲量佔30%,約1670萬億立方英尺;液化天然氣儲量佔20%,約440億桶;煤炭佔25%,僅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兩地就超過11000億噸。

除了能源資源,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也舉足輕重,如黑色金屬類的鐵、錳、鉻和釩,有色金屬類的銅、鎳、鈷、鉛、鋅、錫、銻、鉍、汞、鋁、硒和碲,稀有金屬類的鈦、鎢、鉬、鈹、鋰、鈮、鉭、鋯和鑭系元素,貴金屬類的金、銀和鉑族金屬,非金屬礦產類的金剛石、石墨,以及戰略性礦產類的鈾和鈈等。

在世界能源和礦產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北極可以說直接事關人類未來一百年發展動力會不會枯竭的問題。

誰掌握北極,誰就掌握人類本世紀後半葉的戰略主動權。

航道:

北極地區共有兩條航道,一條是歐洲到北美的西北航道,線路為歐洲-格陵蘭島-加拿大北極群島-阿拉斯加北岸,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最短的航道。

另一條是歐洲到東亞的東北航道,線路為西歐-北冰洋-白令海峽-東亞,因為主要航程在歐亞大陸北邊,因此也稱為北方航道。

北方航道比傳統的歐洲-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航道整整節省了40%的航程,平均減少約一周的運輸時間和每船65萬美元的燃料費用。

除了節省時間和成本,北方航道還事關歐亞大陸的貿易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問題:

在去年蘇伊士運河堵船導致歐亞供應鏈發生紊亂的突發事件之後,保持一條通暢的備選航道就成為擺在整個亞歐大陸面前的迫切日程。

以前俄羅斯乃至蘇聯也曾多次考慮過開闢這條航道,但由於北冰洋常年堅冰覆蓋導致開航成本非常高,只能作罷。

現在這個問題被氣候變暖解決了:

1979年-2021年,在北冰洋冰面最小的九月份,海冰面積以每十年13%的速度迅速下降。

2007年的時候,北冰洋突然毫無預兆地加速縮小,於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做了一個研究,然後就得到一個驚人的結論:

到21世紀末,北極海域在夏季將迎來無冰時代。

未曾想,更大的震驚還在後面。

2013年,科學家們又根據最新數據模型做了推演,然後瞠目結舌地發現:

北極的無冰時代將再往前推整整半個世紀,大約2050年前就要到來。

這些數據都還不夠直觀,我做了一張衛星圖對比,變化就一目瞭然:

怎麼樣,大家是不是跟科學家們一樣震驚?

一向冰天雪地的俄羅斯,現在夏天的北方海域居然變成波光粼粼的海水了!

更搞笑的是,冰現在全在格陵蘭和北美這邊,這種事情你讓美國找誰說理去?

到了去年,北方航道的適航天數已經達到150天左右。

(這對於去年貨物進出口貿易39.1萬億元、90%貨物運輸依靠海運的我們國家來說意義有多麼重大,相信大家都懂。)

有了上述這些重要價值,北極無疑就成了美國眼中的超級肥肉。

於是就來到我們說的第二點:

二、美國的北極戰略

美國人在北極問題上屬於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早在1983年,列根政府就頒布了《美國北極政策指令》,以國家正式戰略的形式出台北極政策。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此後冷戰迅速退潮,很多為蘇聯準備的東西都派不上用場,北極計劃就和當時的自由號空間站計劃一樣隨即擱淺。

美國再一次推出稍微正式的北極戰略,要到2013年5月奧巴馬政府的《北極地區國家戰略》,這個戰略明確提出美國在北極的核心利益包括國家安全、資源和商業自由流通、 環境保護、 原住民問題以及科學研究等。

此時美國在北極的重新起步,不僅已經落在俄羅斯等傳統北極國家後面,而且連中國都比不上了。

但即便落後,美國人仍然未能全力追趕,因為此時的它正忙著滿世界反恐和搞顏色革命。

於是正事就給耽擱下來了。

又到了2017年5月,美國國會開始意識到不對勁,於是參議院對外關係委員會出台《北極必要性: 加強美國第四海岸戰略》報告,要求美國政府必須增加對北極地區的戰略投入來保護2013年戰略中闡述的核心利益。

從這個時候開始,美國對北極的投入才開始猛增,但為時已晚:

它開展北極戰略最急需的重型破冰船,第一艘要在兩年後的2019年才能走完撥款程序,第二艘更是要等到四年後的2021年。

沒有破冰船,美國在北極寸步難行。

我說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寸步難行:

2018年,也就是參議院報告出來一年後,美國在北極冰原2018軍事演習中,堂堂洛杉磯級核潛艇哈特福德被冰層卡住,動彈不得,差點沒把俄羅斯人笑死。

而俄羅斯,在此時就已經坐擁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十艘破冰船隊,甚至還擁有多艘核動力破冰船。

在美國這個報告出來的時候,俄軍在北極地區437個軍事基礎設施的建設已基本完成,空中和水下戰略巡邏已經開展了四年,第一個北極大陸架資源開發項目普里拉茲洛姆油田也投產了四年。

至於中國,更是從2012年開始便不聲不響投入北極相關研究和能力建設,到美國國會報告出來之前,已經累計投了800億美元,一舉完成了在北極問題上的彎道超車。

當然,有了俄羅斯的軍事投入,我們在北極就可以更加側重經濟價值:

2012年7月22日至8月3日,我們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就穿越北方航道進入北冰洋大西洋扇區開展海洋綜合考察並訪問冰島,完成了中國船舶對北方航道的首次穿越。

2013年8月8日,中遠航運旗下總載重量19461噸的「永盛」輪從大連出發,僅用35天就到達鹿特丹,比傳統航道節省了整整13天,成功拉開中國商船經由北方航道抵達歐洲的序幕。

此後,中國在北極的光芒越來越盛,等到美國人反應過來的2017年,我們的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已經搭乘「雪龍」號科考船成功穿越西北航道,開闢出東北亞經濟圈到北美的新航線。

這在美國人看來,就是直接打到家門口了。

於是,在國會報告的催促要求下,美國海軍苦心準備一年多,於2019年1月拿出《北極戰略展望》,總算制定出未來在北極「維護美國安全等利益的戰略行動計劃」。

三個月後,美國海岸警衛隊也發佈了《北極戰略展望》,重申要「通過夥伴關係、 合作和創新實現美國在北極地區領導地位的承諾」。

「實現」領導地位,就是在委婉承認自己已經落後了。

面對這個落後,美國人想的不是怎樣迎頭趕上,而是動起了歪心思:

隨後5月份,其國務卿蓬佩奧在北極理事會正式會議前發表火藥味十足的《向北看:突出美國的北極焦點》演講,公然聲稱北極已成為戰略競爭時代大國權力和競爭的競技場。

這個演講,標誌著美國政府已經完全轉變北極戰略立場,正式走上以大國競爭為主基調、規則制定權為主戰場、軍事競賽為主手段的全面對抗路線。

一個月後,美國國防部發佈《北極戰略》,揚言要「維持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歐洲的競爭性軍事優勢,保持對北極地區的可靠威懾」,以此「保護美國在北極地區的國家安全和利益」。

至此,美國的北極戰略3.0版本粉墨登場,概括起來就是:

軍事化、對抗化、全面化。

2018年5月美國宣佈重建第二艦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第二艦隊的轄區範圍,就包括整個北極圈。

在這一年8月舉行的恢復建制儀式上,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格雷迪高喊:

「海上競爭的日子和對美國海上安全的挑戰又回來了,我們國家安全的兩個重要因素——海上控制和力量投射,正受到兩大復興力量的挑戰,即俄羅斯和中國。在冷戰結束的最初近30年里,我們作為一個國家,從未面對過這樣的競爭」。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查森則一唱一和,呼籲盟國與第二艦隊合作,「在開拓新的和實驗性作戰概念中發揮更大作用」。

隨後,美國空軍也在北極地區部署戰鬥機、 太空跟蹤系統和雷達站等,拉開北極軍備競賽化的大幕。

發展到最後,還是覺得進度太慢的懂王甚至腦洞大開,直接向丹麥政府獅子大開口要強買格陵蘭島。

這事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大背景。

強買格陵蘭不成後,惱羞成怒的美國國會共和黨人直接祭出令人智熄的操作:

把格陵蘭島印在美國地圖上,然後在官網出售。

這些荒誕不經的鬧劇背後,其實就是美國人對最終失去北極的恐懼和擔憂。

一方面是對北極的渴望,一方面是嚴重落後的競爭局面,怎麼辦?

美國人再次想到了北約這個工具。

為什麼說是再次呢?

因為美國第一次推動北約介入北極事務是在2009年的北約斯特拉斯堡-凱爾峰會,當時通過了聲明,但進一步的提案沒通過,因為被加拿大一票否決了。

加拿大為什麼態度如此堅決?

因為北約不介入,北極就還是北極理事會八個國家的北極。

一旦北約介入,不但會憑空多出二十多個國家參與到北極事務中,還會給更多想進入北極的國家和組織提供理由紛紛入局,這讓視北極為自己後院而又力不從心的加拿大絕對無法接受。

舉個例子,2009年12月,加拿大國會就表決通過一項專門提案,單方面將我們上面提到的「西北航道」 更名為「加拿大西北航道」,並強制所有試圖通航的船隻都必須經加拿大當局批准並註冊,想以此做實該航道為其「內部海峽」的圖謀。

2012年,時任加拿大總理哈珀在與到訪的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會談時說得更加直接,他說:

「北約在北極不應扮演任何角色,那些非北極地區的北約成員國希望北約在北極扮演角色,以此來增強自身在北極的影響力」。

後來加拿大人和蓬佩奧還多次就北約介入北極的問題互噴。

有了這層因素,北約一直無法正式出台有關北極的完整官方戰略或政策。

美國人沒辦法,只能回過來繼續單幹,比如2015年的時候就在阿拉斯加開了一個所謂「北極全球領導力大會」。

但是,正如上面指出來的,美國在北極已經落後太多了,又不想拿出太多的好處來給大家分,因此這些動作多數不了了之——除了在挪威,因為挪威和俄羅斯在北極有大陸架劃分和傳統漁場爭奪的糾紛,十分希望北約能介入。

到了去年2021年,美國人實在忍不了了,於是強壓加拿大,推動北約在6月份布魯塞爾峰會上首次正式宣佈北極的主要戰略地位,並明確提出要介入北極事務,要求盟國集體制定出一個總體戰略。

至此,美國人總算走完推動北約進入北極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目前北極對峙雙方的大致背景。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 美國在北極已經明顯處於下風,因此不得不借助北約的力量;
  • 現在隨著北約北擴,和俄羅斯在北極攤牌的局面不可避免要提前到來。

然後問題來了:

我們在前幾天分析了北約內部的兩個根本性矛盾,即第四輪改革後與歐盟功能重疊造成的歐美矛盾,以及對華關係定位矛盾,美國解決了嗎?

沒有解決!

在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強行推動內部尚未形成北極共識的北約進入北極,同以逸待勞的俄羅斯開展一場長期、高強度、高投入的競爭,究竟是有利於化解北約內部的矛盾,還是會激化這些矛盾?

毫無疑問,必然激化!

如果俄羅斯再放開北極地區的雙邊合作,早已對北極垂涎三尺的歐洲大陸國家會怎麼選擇?

毫無疑問,它們不可能再錯過這個機會,因為這些領域不是短期忍一忍就能不合作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未來數十年自己國家還能不能持續發展的問題。

那麼,俄羅斯會放開嗎?

會,因為這就是俄羅斯用以瓦解北約的既定計劃。

2020年3月,普京簽發《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政策原則》,半年後的10月份,又簽發《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這兩份文件都明確提出:

積極吸引北極區域外國家參與俄屬北極地區的互利經濟合作,合作方式多種多樣,包括:

  • 勘探並開採大陸架能源和資源;
  • 極地航道的國際貨物運送;
  • 極地、海洋科學技術國際合作;
  • 節能減排項目;
  • 海上搜救系統;
  • 極地旅遊觀光發展;
  • 極地氣象水文研究等。

範圍之大,規格之高,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

俄羅斯已經做好拿出北極來跟美國攤牌的準備了!

請問,美國的哪個盟友能頂得住這樣力度的開放?

美國能提供什麼利益來壓過俄羅斯這一步?

如果壓不住,隊伍會不會徹底分崩離析?

一旦隊伍分崩離析,亞洲這邊怎麼辦?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美國心裡應該有數。

事實上,這些答案個個對美國來說都是傷筋動骨,它一個都接受不了,卻又只能無奈接受。

因為在它的計劃中,這種最終攤牌本來應該是要在五到十年之後,等它完成北約的第四輪變革、充分整合起一支像樣的隊伍,最終再以吸納烏克蘭和北歐二國的形式迫使俄羅斯攤牌,把俄羅斯牢牢牽制在歐洲,方便它騰出手來跟中國進行終極對決。

現在,這一切計劃都隨著俄羅斯主動出擊烏克蘭而被整個打破,它能怎麼辦?

當然只能硬著頭皮頂上,走一步算一步。

這就是為什麼拜登硬是拖到北約的歐洲國家都表態支持北歐二國加入之後才肯松口的原因。

本來在北極的局面就落後,現在更是倉促應戰,請問美國有贏的可能嗎?

沒有,因為天底下沒有這個道理。

看懂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看懂全局的邏輯和趨勢演變,也就能更深刻的理解為什麼俄羅斯明確提出俄烏衝突的根本目標是推翻美國的秩序。

看懂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明白那些對俄羅斯冷嘲熱諷的觀點其實是目光短淺、不能成立的。

我建議相信這種觀點的人:

與其把精力放在怎樣諷刺我們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不如好好靜下心來,看看自己是不是因為對問題的來龍去脈瞭解得有限,所以才輕信了這些片面的觀點。

因為散布這種觀點的國家,正在這場全面較量中輸掉整個比賽。

這就是問題的本質。■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