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敢把美國正在經歷的空前大分裂擺在台面上說了!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消息稱,美國前國務基辛格日前在接受該報的專訪時無奈的表示,越戰使美國陷入一種螺旋式下降的政治兩極分化,而如今的美國比起當年的越戰,分裂程度要更嚴重得多。
在70年代早期,(美國)兩黨還有一點合作的可能性,眼下這些已經結束了,當前每一屆政府都面臨著反對派的堅持不懈的敵意。
——基辛格
越南戰爭是美國兩黨制在19世紀40年代形成以來,面臨過的最大一次政治生態大分裂。而作為分裂的結果,一手奠定美國冷戰勝利基礎的尼克松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任期內辭職的總統。當然,前提是通脹纏身的拜登不會步他的後塵。
美國掀起越南戰爭是共和黨一手促成的,原因是太平洋戰爭時期,五角大樓判定美軍要打一場持久戰,所以軍火商卯足了勁瘋狂生產武器,但沒想到原本會消耗掉大量彈藥的日本戰場突然被橫空出世的原子彈截胡了,日本投降了,以至於這群戰爭販子的庫存堆積如山,虧損嚴重。
怎麼辦?
很簡單:用另一場或幾場的大規模戰爭繼續清空彈藥庫存。
千萬別懷疑那時美國軍火商們對白宮的影響力,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軍火生產資源被全面整合,一邊是大企業吞併小企業並與其他同行互通有無形成強大的軍工復合體,另一邊是傳統的旋轉門通過二戰極大的使美軍高層和軍工復合體之間的利益聯繫空前深化,於是前者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後者在華盛頓的代言人!
那會的美軍在美國政治生態中的地位,完全是現在的美軍不能比的,畢竟戰爭勝利後軍人權力膨脹的事古今皆有之。羅斯福總統尚在時,還能憑借著輓經濟危機和太平洋戰爭狂瀾於既倒積累的威望,鎮壓住這群驕兵悍將,他撒手人寰後就再也沒人能壓得住了。
朝鮮戰爭的爆發,其中便有美國軍部獨走的因素在。因此,軍火商聯合軍方炮製戰爭消耗庫存,壓根沒人攔得住!
這一點,毛主席曾在接待越南訪華代表時說道:
越南戰爭花了1200億美元,打了11年。一個不能講越南話的美國兵,離開美國多少公里,跑到越南送死,那個能持久啊?其所以能打11年,就是軍火要商人拼命消耗那些B-52之類。
但民主黨卻堅決反對把軍事重點再次轉回亞洲。從美國戰略利益上講,美蘇對峙的最前沿在歐洲,在柏林牆,美軍不宜大規模投向別的地區,上次朝鮮戰爭的失敗,就使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縮小了不少,具體表現為很多西方國家紛紛選擇跟中國建交,或者改變其敵視中國的政策,越戰要是再打輸了,那就不僅是影響力降不降低的問題了,而是美國極有可能丟掉爭霸的主動權!
從民主黨政黨利益上講,旨在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是他們的政治遺產,戰略重心轉向亞洲無疑會阻礙計劃的推進。
共和黨與他背後的軍事利益集團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在歐洲引爆一場戰爭的政治風險實在太高,操作不好分分鐘玩成末日核戰,責任太大背不起,況且蘇聯和北約的成員國也未必願意打。
亞洲就不同了,他們覺得,在該地區扮演著某種領導者角色的中國,一開戰閾值較高,通常不會輕易介入戰爭,二沒有核武器,有利於美國全程控制事態。
由於軍事利益集團的實力太過於龐大,民主黨別說阻止,甚至在肯尼迪和約翰遜兩屆民主黨政府時期,還不得不擴大戰爭規模,以滿足軍火商和軍方傾瀉庫存的訴求。
水門事件讓民主黨尋到反撲契機,最終尼克松下台了,民主黨在三年後的大選中成功上位。內訌到把總統都趕下去了,還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可見兩黨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何種無以復加的地步,不過這也算是美國政治生態進步的一種體現,畢竟人還活著嘛!
但即便如此,兩黨依舊在緩和對華關係以打敗蘇聯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並願意勠力同心的整合各自的政府資源為該目標而奮鬥。
而今天的美國兩黨政治,卻要比越戰時期分裂得多,沒有人能找到一絲可以黏合兩黨摒棄成見的潤滑劑。他們之間的互相反對不再是為了國家利益而反對,而是單純的給對方製造麻煩增強本黨競爭力而反對,即為了鬥爭而反對,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身份而反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兩黨在金融政策上的多變的態度。
特朗普印錢的時候,民主黨說錢發得太多了,要加息,但拜登上台以後的發錢力度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下又輪到共和黨喊加息了,可拜登壓根沒有停手的意思,加息後現金回流銀行股市崩盤算誰的責任?
現在倒好,美國經濟猶如脫繮的野馬在通脹的道路上狂奔不止,2021年2月即拜登上任的第一個月,美國通脹是2%,三月是2.6%,四月漲到4.2%,五月直接破五,六月5.4%,十二月破7,今年一月7.5%,二月7.9%,三月破8,五月8.6%。這次民主黨終於幡然醒悟了,決定要再次加息,而且要狠狠的往上加,可一切早就晚了。
當地時間6月15日凌晨,美聯儲啓動第三次加息,一口氣加了75個基點,創近三十年以來最高紀錄。
對此美國學術界悲觀的認為,這劑針對美國高通脹的退燒藥,將遏制居民消費並打擊美國就業形勢,正成為未來美國經濟的毒藥。彭博社更是直言,美國即將面臨經濟衰退。雖說美國經濟衰退是結構性失衡埋下的禍根,但兩黨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內鬥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衰退風險。
另外還有對外戰略上的分歧,共和黨要聯俄反華,民主黨既反俄也反華,但反俄的優先程度必然置於反華事務之上。結果我們也看到了,民主黨反華的氣燄很凶,而反俄的氣燄更凶,反手就引爆烏克蘭戰爭打算讓俄羅斯重蹈前蘇聯在烏克蘭的覆轍,只是沒想到玩脫了,俄羅斯越打越有錢,制裁一百天俄羅斯倒賺930億歐元,搞得民主黨下不來台。
更令基辛格憂心忡忡的是,美國這種大分裂,不止存在於兩黨之間,還存在於兩黨各自內部和美國各行各業之間。
比如關稅問題:取消對華進口關稅於美國經濟於美國居民而言,都是一本萬利的事兒,但共和黨與民主黨卻有著自己的小九九。共和黨表面上嚷著取消關稅壁壘便是對華示弱,是讓美國在國際上丟臉的大事,並拉著一幫鷹派到處給民主黨施壓。
而真實情況是什麼呢?
11月中期選舉快到了,共和黨的優勢正盛,緬因州、得克薩斯州、內華達州等關鍵州均出現右轉傾向,只要美國的通脹能夠持續下去,共和黨勢必會在中期大選中全面勝出,從而獲得對國會的全面主導權。
民主黨希望取消對華關稅,至少拜登希望取消,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取消對華關稅有利於緩解通脹壓力。
現實情況則是美國通脹基本無解,取消對華進口關稅是治標,能在短時間內減輕美國的通脹壓力,長期仍需要美國自身有斷臂求生的勇氣,不過這對於拜登來說已經夠了,因為危機如果能延緩到中期選舉後爆發,確保民主黨可以順利渡過難關,他和他家族的政治生命就算保住了。
但取消對華關稅這件事不止是兩黨在分裂,民主黨內部也在分裂。
以貿易代表戴琪為首的白宮派持反對意見,一方面帶頭的戴琪是華裔,皈依者狂熱的心態大家都知道,另一方面白宮派那些人是務虛的,只在乎大國戰略利益或者國家安全,經濟問題是充耳不聞。
財政部長耶倫和以商務部長雷蒙多為首的國務院派沒法這麼想,國家經濟出現大問題,政府部門是頭號責任人,不想背鍋,就要想盡一切辦法,並將一切可能付諸於實際行動。
再比如能源問題:共和黨是化石能源利益集團代言人,民主黨新型能源利益集團代表人。
在化石能源利益集團裡,又有傳統化石能源派和頁岩油能源派的矛盾。
新型能源利益集團的分裂還要大,產業界傾向於用鋰電池做動力源,因為鋰電池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並且相關行業如汽車行業的供應鏈,全是圍繞鋰電池為核心打造的,輕易更換動力源,意味著整條產業鏈都得推倒重新做。
精英階層則傾向於在氫能源的燃料電池上另辟蹊徑,並與歐洲日本韓國組成產業聯盟,同時美國能源部還在本月啓動了80億美元的清潔氫中心項目。
他們的理由同樣很充分:在鋰電池汽車領域,中國早已掌握從鋰礦原材料開採到電池再到整車的全產業鏈優勢,特斯拉這幾年之所以能通過把價格做得越來越低而暢銷全球,正是在於其上海臨江超級工廠背靠中國全產業鏈的優勢將成本壓得足夠低。
因此,美國再繼續向鋰電池動力領域砸錢砸人砸技術,沒有任何意義了,除非製造業空心化的美國具備全產業鏈,但可能嗎?
與其跟在中國後面亦步亦趨,橫竪等個汽車產業鏈被橫掃的結局,倒不如梭哈一把氫燃料電池來個換道超車,萬一成功了呢,那就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豐功偉業。
像以上類似的例子,在美國重點行業多如牛毛,不勝枚舉!
換言之,今天的美國分裂不單單是兩黨政治生態的分裂,而是美國從政府到商界再到社會自上而下的系統性分裂。基辛格自然是無奈的,因為他親手把美國送上了世界最巔峰的位置,多年以後又親眼見證了美國從神壇悵然跌落,人世間的痛苦莫過於此!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或許是基辛格此時此刻最真切的感受!
一代傳奇風雲終將隨歲月的凋零而老去。
而與他一同老去的是那個曾在內戰時期,一戰二戰時期,冷戰時期,眾志成城一致對外的美利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