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崩潰了的新聞,我相信大家都看了,也沒什麼好廢話的,概括就是這個國家經濟來源斷了、物資、外匯全部耗盡了。
我看見有很多人分析說,這是「拉賈帕克薩家族」亂搞導致的,有部分道理,但對這個事的看法,還是說淺了。
任何事情是要放在大環境下看的,環境不同,很多事情的邏輯就不一樣。
現在全世界有很多小國家,他們經濟、政治其實沒什麼自主權,但是人均GDP和收入,比很多大國還要好,過去生活那叫一個滋潤啊。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北歐五國: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冰島。
我們來做個數據對比吧。
2020年,中國總人口14.1億,人均GDP是1萬美元。
2020年,美國總人口3.3億,人均GDP是6.3萬美元。
美國是中國的6倍。
再來對比一下北歐五國,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2020年,瑞典總人口1千萬,人均GDP大約是5.1萬美元。
2020年,挪威總人口5百多萬,人均GDP大約是6.7萬美元。
2020年,芬蘭總人口5百多萬,人均GDP大約是4.9萬美元。
2020年,丹麥總人口5百多萬,人均GDP大約是6萬美元。
2020年,冰島總人口30多萬,人均GDP大約是5.9萬美元。
西方大哥美國人均GDP才6.3萬美元,小弟挪威居然人均GDP足足有6.7萬美元!
別看美國平均GDP是高於大部分北歐國家。
但是要知道美國國內貧富差距極大,而且美國人口放在全球不算少的。這注定了美國老百姓實際收入和生活水平遠遠低於北歐五國。
下圖,西方發達國家貧富差距對比,美國是最高的。
美國貧富差距是大於英國、法國、德國的。
而英、法、德的貧富差距又是大於北歐五國的,你就能想想看北歐五國人均生活水平有多高了。
說個典型例子吧,美國民主黨有一個左派叫桑德斯,很多美國年輕人喜歡他,當年2016年美國大選,桑德斯是除了特朗普之外,政壇最大的黑馬。
他主張就是:美國向北歐學習,施行北歐式的全民醫保、「劫富濟貧」、公立學校免費等政策。
美國政客公開提議向北歐五國學習,也就相當於美國自己間接承認了,美國人均生活水平是遠遠不如北歐五國的。
那說這些和斯里蘭卡有什麼關係?
大概是從冷戰開始,全球出現了一種人類歷史罕見的局面,就是幾個大國爭先去討好各個弱國、小國,宛如凱子一樣,給錢、給工業援助、給產業鏈。
1947年至1991年的冷戰時期,就是典型:
在1947年開始的「馬歇爾計劃」實施期間,美國以金融、技術、設備等形式向西歐各國提供約130億美元援助,幫助西歐國家恢復了在戰爭中受損的國民經濟。
不僅僅對歐洲援助,當時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也非常的大氣。
比如1959年,艾森豪威爾訪問了阿富汗。一出手,就是許諾借款1000萬美元修建阿富汗的喀布爾機場,這錢阿富汗沒能力、也沒打算還的。
後來爆發了阿富汗戰爭,美國佔領阿富汗以後,在當地扶持了一個親美政府,那美國花了多少錢?截至2018年底,美國為阿富汗提供的援助年均高達450億美元!
這錢的規模,是阿富汗經濟總量的兩倍,還高於俄羅斯同年的軍事預算。
再比如美國軍事控制的日、韓兩國。
冷戰期間美國為了體現資本主義的優越性,對日韓都展開的產業分配,把兩個國家打造成為了發達國家。
2016年特朗普上台的時候,他心心念念的一句話就是,美國保護盟友,完全是自己吃虧了,盟友不給錢美國就應該撤軍。
這話不完全正確,但確實有部分道理的,比如很多歐洲國家節約了大量軍事費用,可以全力發展經濟,他們的人均收入高、貧富差距極小、社會福利完善,比美國還過得好,這你說美國怎麼能忍?
算時間的話,是對得上號的。
冷戰是1947年至1991年,這期間美蘇爭霸,相互都對外當凱子,給小弟各種紅利,達到籠絡人心的目的。
1991年以後雖然蘇聯解體了,但是因為冷戰結束,全球化成功飛速發展,還有互聯網科技革命浪潮的來臨,一下子把整個人類經濟拉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高潮。
所以大約從1991年到2008年,中美關係都總體穩定的。同時因為全球經濟騰飛的紅利,讓美國也手裡不差錢。
在這個背景下,才會發生,雖然冷戰結束了,但是美國總體對小弟來說,還是一個算較為寬容的狀態,就算我們說美國那是在裝,至少當年人家是願意裝的,畢竟人有錢的時候,都希望維持自己體面人的模樣。
理解了上面這些事情,才能明白,為什麼現代世界,全球會存在人均收入極高的小國寡民。
比如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下面是2017年,人均GDP全球排名在前10的國家:
第一、盧森堡人均GDP:10萬美元
第二、瑞士人均GDP:8萬美元
3、卡塔爾人均GDP:7.8萬美元
4、挪威人均GDP:7.6萬美元
5、美國人均GDP:5.5萬美元
6、新加坡人均GDP:5.3萬美元
7、澳洲人均GDP:5.1萬美元
8、丹麥人均GDP:5.1萬美元
9、冰島人均GDP:5.1萬美元
10、聖馬力諾人均GDP:4.9萬美元
看見沒?除了美國和澳洲,大部分都是一堆芝麻大的小國家。
這其實是一個完全不合理的事情。
就是說,如果現代是19世紀秩序的話,是不會存在一堆非常富裕的小國,和幾個相對貧窮的大國的。
因為但凡存在這種情況,大國就馬上會開啓征服運動,我不是說這種事是對的,我只是在描述歷史的殘酷性。
只要發展的代差不夠大,小國根本不可能抵御大國的征服運動,而大國在征服小國以後,人口、土地、財富全部都會得到全新的拓展,能變的更強、更富、更遼闊。
可能有人會說了,現在是21世紀,不是19世紀了,這種殘酷的歷史已經是過去式了吧?
我希望如此,但是我正在看見很多不利的因素。
就比如大環境正在改變,現在人類的科技紅利已經很久沒有爆發了。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在2010年,是不是那時候創業爆發的機會還很多?那是因為當年移動互聯網科技創新的紅利,處於爆發期。
在2010年的時候,國內人人都在談奮鬥和創業。
但是在2022年的今天,是不是內卷這個詞就越來越火了?
要知道我國經濟放在全球看,還算非常亮眼的。我們自己都會感覺到這種科技紅利停滯的內卷痛苦感。
新冠疫情以後,全球陷入經濟長期低迷之中,很多國家經濟是完全撐不住了的啊。
小國如斯里蘭卡,就是疫情直接衝垮了旅遊業支柱,最後全國沒外匯收入了,只能原地崩潰挨餓。
如果全世界就像斯里蘭卡這樣,自己接受自己經濟崩潰的現實,就好了。
問題就在於歷史來看,全球有很多國家,在遭遇嚴重的經濟危機後,他就會放棄以經濟帶動增長的方式。
而採取以掠奪外部其他國家,來帶動自己的經濟發展,達到緩解自己的內部矛盾的效果。
二戰就是這樣爆發的,德國自己內部撐不住了,他不像斯里蘭卡,一旦一個武力值不錯的國家開始挨餓,那麼和平是否還是主旋律,就會成為一個問號?
就比如印度,這次斯里蘭卡危機以後,印度馬上就露出了對斯里蘭卡主權的渴望。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印度人民黨高級領導人、前內閣部長「斯瓦米」發佈推文稱:
「戈塔巴雅(即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和(前總理)馬欣達·拉賈帕克薩都是在自由選舉中以壓倒性多數當選的,印度怎麼能夠放任暴徒推翻如此合法的選舉?那麼,我們附近的任何民主國家都不會安全。如果拉賈帕克薩想要印度提供軍事幫助,我們必須給予。」
大白話意思就是,印度應該趁機打著保護斯里蘭卡的旗號,出兵佔領斯里蘭卡。
雖然這個話後來被「印度駐斯里蘭卡高級專員公署」否認了。
但是這種否認給人更多的是一種口是心非的掩蓋,因為你自己官員確實是這樣發推了啊。
印度現在經濟非常不好,俄烏衝突導致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印度國內的通脹居高不下。印度的高通脹已持續5個月,零售物價指數已經連續數月超過7%。
在這種老百姓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對莫迪的質疑肯定也會越來越多,這時候如果莫迪選擇了出擊斯里蘭卡,印度老百姓的焦點就會轉移了。
如果印度真的吞了斯里蘭卡,那搞不好開疆拓土的戰績,會極大地緩解印度老百姓對印度政府的不滿。
還有,我們雖然和俄羅斯是友好的,但是客觀說一句,俄羅斯打下來的烏克蘭領土,是不可能再回到烏克蘭這邊了,也就是說,事實上俄羅斯已經進入了拓土模式。
至於這個究竟是什麼性質,那是別國內政,與我們無關。
說這些的意思就是一點,時代變了。
21世紀之所以是「文明的21世紀」,並不是說人類就進步了很多。
其實只是我們全球恰好趕上了好時候。
冷戰時期,美蘇相互對峙,都要拉攏小國、弱國。冷戰以後,全球又剛好遇見了幾輪科技革命的紅利,讓全球經濟處於增量的上升期。
而到了2020年疫情爆發後,一切大環境的邏輯都改變了。
現在全球進入了存量搏殺的狀態。
歐盟已經事實上正在被兩個大國瓜分。一個國家會得到財富和高質量人才,一個國家會得到土地與需要增加的人口。
而全世界蠢蠢欲動的不止這兩個國家。
亂紀元真的來了,我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但更要意識到,和平是需要捍衛的。現在全世界豺狼越來越多了。
某位作家曾經說:「我不在乎『大國崛起』而只在乎『小民的尊嚴幸福』」。
這話曾經是對的,在順風局沒毛病。
但是現在逆風局來了,從這一點看,芬蘭和瑞典選擇加入北約,是雞賊的。過去之所以有騎牆、左右逢源的空間,那是因為大環境好。
斯里蘭卡還不是很富裕的國家,只是一個破產的小國,結果因為現在全球進入了存量搏殺的狀態,導致周圍都有大國想吞了他。
要是放在以前環境好的時候,搞不好他破產以後,還會有一堆國家排著隊去幫他。
這就是時代邏輯的變化。
斯里蘭卡沒什麼錢,但如果是富裕小國呢?周圍地區強國餓瘋了會怎麼樣?
本來疫情就給了全世界經濟很沉重的打擊,現在俄烏衝突又極大的抬高了全球大宗商品原材料的價格,很多國家可能會撐不下去,而撐不下去後不是所有人都會原地等死的。
就好比俄烏衝突一樣,對美國來說,能搞死俄羅斯自然是最大收穫。但是如果吃不了敵人,也可能接著俄烏衝突,去一起瓜分歐盟,總之錢不夠了,很餓,吃不了敵人就吃盟友。
這也是為什麼,會是現在,安倍突然死了。
過去是全球環境好,有騎牆空間,現在是美國這樣的大國已經餓瘋了,他要日本怎樣,日本就得怎樣,要你日本制裁俄羅斯,你就得制裁,哪怕這對於資源貧瘠的日本是經濟自殺。
不過這也不算對中國完全不利的消息,因為說到底,日本問題的核心是中美問題。我們可以盡量去爭取日本中立,但是更要做好即使日本不中立,也就解放地區和平的準備。
無論如何,歷史的車輪,正在無情的前進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