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號驅逐艦對耀武揚威的美艦鐘雲號驅逐艦執行了合情合理合法的攔截驅離任務。
據披露的影像畫面判斷,蘇州艦首先從鐘雲號艦艏左舷至右舷方向切斜,此時美艦並未改變航向,但迫於我艦攔截行動,將航速降至10節左右。
此後我艦繼續從美艦艦艏右前方向左前方進行斜切機動攔截,美艦最終改變航向。
事件發生後,美發言人柯比無理指責我們沒有必要這麼強勢,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受傷。
顯然,他們並沒有就此作罷的意思,而是可能選擇繼續來我方海域耀武揚威。
在此番攔截行動中,兩艦最近距離約140米,對於海上航行的艦艇而言,這已經屬於極限距離,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撞擊。
其實,這並非雙方艦艇首次以極限距離接近。早在五年前,蘭州艦就曾對美艦迪凱特艦進行過更為勇猛的攔截行動。
那一次攔截行動與近日攔截鐘雲號的戰術動作非常相似,也是從其艦艏前方以極限距離接近斜切的方式進行攔截,當時兩艦距離更近,僅有約41米。
這兩次攔截行動表明我們已經形成對美艦成熟的攔截戰術,那麼,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發生走火事件,怎麼辦?
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正如五年前蘭州艦向迪凱卡特艦發出的警告:如不改變航向,後果自負。
顯而易見,我們對於他們所謂的「自由航行」,不僅有成熟的攔截戰術,而且已經將對峙行動進行時的事態決策權交給了一線任務部隊,也就是說,我們不會再自縛手腳,不論事態進展到何種程度,我們都有針鋒相對的辦法。
那麼,如果走火,如何才能保證我方不吃虧?
對於此類事態,我們也早有準備。就在一個多月前,央視報導了海軍兩艘艦艇在伴隨航行狀態下的對攻演訓科目:
貴陽艦與齊齊哈爾艦在黃海某海域開展基礎強化訓練,當時兩艦保持的是伴隨航行態勢,原本配合訓練的齊齊哈爾艦突然大角度轉向,主炮炮口直指貴陽艦,數發炮彈瞬間出膛。
針對齊齊哈爾艦的突然襲擊,貴陽艦大幅提速機動規避,並以最快速度展開火力反擊。
從報導中可以看到,我們已經將此類因對峙誘發的事態升級情況納入到了常態化的基礎訓練科目中,也就是說我們做好了處置此類事態的能力準備。
那麼,以蘇州艦攔截鐘雲號為例,在實戰條件下,我艦有沒有能力做到不吃虧?
先來看兩艦如果發生撞擊的情況:
蘇州艦是052D型驅逐艦第三批次服役的第3艘艦,在今年海軍系列開放日活動中,官宣展板公開了同為052D型驅逐艦第三批次的開封艦相關數據。
該型艦全長159米,寬18.4米,高41米,最高航速30節,滿載排水量約7500噸。
鐘雲號屬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中較新的伯克2A型,全長155.3米,寬20米,最高航速30節,滿載排水量9500噸。
蘇州艦比鐘雲號艦體長度更長,但從滿載排水量數據來看,鐘雲號噸位比蘇州艦多出約2000噸,然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艦體設計存在先天缺陷,該型艦曾被爆出存在嚴重的結構缺陷,其大部分艦船由於在海上受到了比原設計設想更高的負載,因此導致結構屈曲。
主要是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追求更高的舷寬比,加之噸位限制,在寬大艦體設計框架下,艦艏部分不得不採用大外飄設計,如此設計可以獲得更多的甲板面積,以佈置更多的導彈垂直發射單元,還可獲得更佳的遠洋航行適航性。
設計想法是好的,但設計師沒有充分考慮到艦艏部分在長期的遠洋航行中所承受的超負荷的衝擊負載,進而導致十幾艘伯克級驅逐艦在十幾年前就出現了艦艏結構和外殼受損情況,損壞範圍包括甲板橫梁、外殼腹板框架、外殼縱梁等部位的局部屈曲,有一二十釐米的永久變形。
當時公佈的受損艦艇有:DDG-51阿利伯克號、DDG-54柯蒂斯·威爾伯號、DDG-55斯托特號、DDG-60保羅·漢密爾頓號、DDG-63史塔森號、DDG-64卡尼號、DDG-66岡薩雷斯號、DDG-68蘇利文兄弟號、DDG-71羅斯號、DDG-74麥克福爾號、DDG-76希金斯號、DDG-81溫斯頓·S·丘吉爾號、DDG-82拉森號。
其中DDG-81溫斯頓·S·丘吉爾號、DDG-82拉森號與此番被攔截的DDG-93鐘雲號同屬伯克2A級驅逐艦。
雖然在發現結構屈曲問題後進行了系統性的修復加強,但設計缺陷並沒有得到根除,隨著該級艦艦齡的逐漸老化,這一問題也會更加突出。
蘇州艦以及此前的蘭州艦均從艦艏方向接近被攔截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顯然也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缺陷。
我們在發展大型導彈驅逐艦時則完美地規避了他們所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小步快跑的發展策略,052D型驅逐艦艦體設計繼承於052C型驅逐艦,而052D是在052C首艦服役9年之後才開始大批量建造,在長達9年的服役時間里,艦體設計的各種缺陷都可以得到充分暴露,進而完善052D型驅逐艦的設計方案。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問題本質其實是小艦抗大炮,「小艦」並不是說其9500噸的滿載排水量小,而是這一噸位難以有效支撐其武備與電子系統。與之對比,滿載排水量超過1.2萬噸055型驅逐艦就有更大噸位的艦體,在設計上有更多的冗餘。
再來看蘇州艦與鐘雲艦的武器配置,由於兩艦是近距離接觸,因此主要看近戰武器。
不論是052D還是055,很多人的直觀感受是,為什麼兩艦的主炮尺寸顯得很大,而美艦則是小巧玲瓏看起來挺精緻。
這其實是二者能力差異的體現,052D型驅逐艦三個批次型號均配置有130毫米口徑艦炮,採用彈鼓供彈,一分鐘可以發射至少30發炮彈,幾乎相當於一個榴彈炮營的火力,能勝任反艦、對陸支援、防空反導等多樣化任務。
反觀鐘雲號的MK-45 Mod4型艦炮,不僅127毫米口徑小於我們,而且射速也僅有我艦的三分之二,備彈量也遠低於我艦。
關於主炮射擊還有這樣一則趣聞,十四年前,我們派出052B型導彈驅逐艦168廣州艦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參加 「和平-09」多國海軍聯合演習,在實彈射擊環節,我艦接連發射4發炮彈,並取得了首發命中的好成績,然後我們發現,在廣州艦之前還有其它國家7艘軍艦,他們都沒有命中這個浮動靶標,緊隨廣州艦之後的美艦 「張伯倫湖號」眼見連靶標都沒有了,最終只得悻悻而歸。
張伯倫湖號屬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滿載排水量一萬噸左右,配置有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等先進武備。
在主炮射擊科目進行之前,廣州艦駕駛室有艦員看到了張伯倫湖號巡洋艦,當即就感嘆,什麼時候我們也能有這樣強大的軍艦,話音剛落,另一名艦員隨即回應,強大有什麼了不起,只要它敢進入我的主炮射程之內,我就有把握將它擊沈!
廣州艦當時能創造出首發命中靶標且讓他國軍艦無靶可打的優異成績,除了得益於平時扎實嚴格的訓練,估計當時這番對話所產生的刺激作用也不小。
當年我們是處於「鋼不太多,而氣多」的發展階段,然而僅僅十餘年之後,052D、055萬噸大驅相繼批量生產,尤其是8艘055萬噸大驅的相繼入役,使得我們一舉抹平了與強敵之間的裝備代差,甚至已經開始引領世界海軍艦艇的發展潮流,目前已有多國推出類似055萬噸大驅的艦艇發展計劃,因此也有人說,055萬噸大驅是人類21世紀的無畏艦。
除了主炮,還有速射武器系統可用於近戰,蘇州艦配置有被譽為萬發炮的近防武器系統,該系統有11根炮管,是加特林式機炮,射擊速率相當於每分鐘超萬發,而且有獨立的搜索瞄准系統,可對海對空對陸,只要在射程之內,皆可打擊。
再看鐘雲號,該艦配置的是密集陣近防炮,該炮射速僅為4500發/分鐘,連我們的一半都不到。
簡單總結一下,兩艦若接觸撞擊,基於鐘雲號艦體設計劣勢但噸位稍大,以及052D設計優異但噸位稍小等因素考慮,二者能力在伯仲之間,但若發生「走火」近戰事態,那麼毫無疑問蘇州艦將憑借裝備優勢完勝鐘雲號。
除裝備優勢外,鐘雲號是勞師遠徵孤軍深入,美軍雖然仍有較為龐大的存量海軍裝備資產,但由於他們戰線太長,且整體維護維修能力持續下降,經常面臨無艦可用的狀態,因此不得不讓所剩不多的在航艦艇延長部署時間,艦員的疲勞狀態是顯而易見的,比如,他們頻繁發生的撞船事件也證明瞭這一點。
他們曾在一年之內連續發生4起撞船事件,其中有兩起間隔時間僅有兩個月,在這一年當中有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與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受損。
其中DDG-62菲茲傑拉德號與DDG-56麥凱恩號兩艘伯克級驅逐艦受損最為嚴重,菲茲傑拉德號右舷側面大面積損壞,撞擊造成3名水兵受傷,另有7名殉職。麥凱恩號左舷被油輪撞出大洞,撞擊以及大量湧入的海水直接造成5名水兵受傷、10名水兵失蹤。
以前人們都以為藍水海軍的艦艇就應該保持較高的在航時間,以海為家嘛……但任何事都有一個限度,超過了限度本來是正向的能量也能成為負面能量,在撞船事件發生後,他們的水兵在網上這樣抱怨道,人員缺額20%,經常連續20多個小時執勤,每天少於4小時的睡眠,經常借酒澆愁……
長期疲於奔命還只是顯性問題,這種任務狀態也導致他們的水兵訓練不足,由這些水兵操控的軍艦在海上搞力量存在,那就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狹路相逢勇者勝,蘇州艦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除了單艦裝備及保障優勢,艦員隊伍能力優勢,在近海海域我們還有更加強大的體系能力支撐,這正是我們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底氣所在。■
習大大期待國民堅持「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