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談,見所未見!

徐吉軍

2023年6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華,隨即獲得中方領導人陸續接見。

本次接見布林肯,有幾個場景見所未見。

一是布林肯抵達,中方只有兩人接機,地上沒有紅毯只有紅線。不要低估某些部門做事的細心程度,紅毯容易鋪,地面的紅線同樣容易划或者抹掉,關鍵看我們的心情!

二是王布會談,明確提出中美到了關鍵節點。關鍵節點的意思就是選擇決定未來。

三是領導人接見,氣場強大,布林肯低下傲慢的頭顱。接見座次顯示出大國自信。全世界能這樣安排美國國務卿乖乖坐在匯報工作的位置的,唯此一家。

在多輪次會談中,布林肯領教了不同的外交風格和表述、要求。

6月18日,秦布會談,秦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將不支持「台獨」的承諾真正落到實處。

6月19日,王布會談,王指出中美關係正處在一個關鍵節點,需要就對話還是對抗、合作還是衝突作出選擇。歷史總要向前發展,中美關係終究也要向前發展。開歷史倒車沒有出路,推倒重來更不可取。

6月19日下午,領導人接見布林肯。要求美方落實巴釐島會晤共識,並提醒布林肯作為國務卿,要為中美關係的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領導人強調: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各自發展、共同繁榮。

記得上次對美國講類似的話是十年前了。當時領導人對美國說寬廣的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這一次說的是,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

十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視野和覆蓋能力已經從太平洋到整個地球,博弈的區域也從亞太地區擴展到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

關鍵是中國攻勢如潮,戰果累累。

美國在中東建立的石油霸權搖搖欲墜,石油美元不僅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還有濫發濫印造成的信用危機。

正是這樣的背景,才有這樣的表述。

美國方面心焦如焚,卻又心懷鬼胎,不願放棄一系列反華伎倆,所以中美關係到底怎麼演變,關鍵還是看美國的選擇。

這次會談,美國發佈的公報隻字未提台海問題。

布林肯表示,美方遵守拜登總統作出的承諾,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制度、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

其實,拜登四不一無表述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有模板有老師的!

他的老師就是陳水扁。

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曾於台灣地區領導人就職典禮上發表「四不一沒有」言論。

「四不」是指: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一沒有」是指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陳水扁通過上述承諾,穩定了兩岸關係。但是,陳水扁任內毫不猶豫推進台獨進程壞事做盡罄竹難書。

因此,外交領域不是看對方怎麼說,而是看對方怎麼做。

2022年,俄羅斯發動俄烏戰爭,親自下場與美國北約對決。一國對抗反俄聯盟50國集團。鏖戰至今,俄羅斯佔領的四個州一個地區依然穩若磐石,烏克蘭國內軍事能力已經透支。

美國北約原本計劃利用烏克蘭問題解決了俄羅斯之後,集中資源長期對付中國。但如今,美國北約在烏克蘭戰場已經面臨歷史上多次出現過的窘境,繼續和俄羅斯對耗,中國自然穩步發展提升實力;放棄與俄羅斯對抗,美國北約自詡的國際聯盟將一文不值。

俄烏衝突,為中國創造了難得的窗口期,為下一步的行動進行各方面的調整,更好的做準備。

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電視直播節目上曾經表態,如果台海掀起波瀾,美軍將介入。

同樣的問題,拜登曾經多次表示美國絕不會與俄羅斯在烏克蘭直接作戰。

作為世界三大軍事強國,美國面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態度有明顯差別。

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另一個超級大國說會準備和你打仗。透露出來的信號其實就是蔑視。在這種局面下,除了自強備戰,其他所有的情緒都毫無意義。

我們經常對美國說「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予以挫敗,捍衛國家統一。」

其實,面對強敵沒必要談戰爭的代價,因為這種句式有弱勢角色定位之嫌。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完全可以直接說:我們將消滅一切敵人!吊打一切對手!

1956 年,蘇聯的赫魯曉夫在對西方外交官的一次演說中,說出震驚世界的名言:「我們將埋葬你們。」

1960年聯大會議,剛果代表想要控訴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壓迫,卻被大會主席制止。赫魯曉夫為黑兄弟主持公道,怒斥殖民主義。

赫魯曉夫這樣怒吼:

我們不是靠上帝的恩賜,也不是靠你們的恩賜!而是靠偉大的蘇聯人民和為爭取獨立而鬥爭的所有人民的力量與理智,生存在世界上。

你們扼殺不了人民的聲音,你們扼殺不了真理的聲音!

現在是埋葬殖民主義的時候了,打倒殖民主義奴隸制度!

(熱烈鼓掌)

我們終將把它埋葬,埋的越快越好,越深越好。

1961年的聯合國大會上,赫魯曉夫手持皮鞋敲打桌子震驚世界!

從赫魯曉夫的外交表現,足以見到蘇聯的實力與霸道。

赫魯曉夫對華戰略出了問題,但是他對美夠強硬。該狂的時候足夠狂。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蘇聯由於核力量處於劣勢,轟炸機和導彈都比美國少,最終吞下妥協的苦果。

但赫魯曉夫知恥後勇,蘇聯迅速調整軍事戰略,將發展核力量放到首位。1970年代,蘇聯核力量全面超過美國,實現了對美國在全球的壓制。這也是尼克松訪華求助的根源。

中國有些人,時常散布核武器無用論,這是極其荒謬的錯誤思維。

1965年,國際形勢十分嚴峻,美、蘇加緊了對中國的軍事威脅,世界大戰的危機籠罩在中華上空。

1965年9月29日,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時任外長陳毅發表了一番氣壯山河的強硬講話。

陳毅怒罵美帝,並放出豪言「美、蘇、英、日、印都一起打來吧!」周總理曾評價陳老總:「他(陳毅)比我講得好,大氣勢,很符合我們這樣一個大國的國威軍威。」

這就是中國外交的鐵血精神!

隨著中國國家統一進程的推進,中華鐵血精神必將在外交領域逐漸顯現。■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