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上解構美國——美國崛起的十大密碼

牟林

美國建國後用了74年時間使其工業生產達到世界第4,用了100年時間使其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1,用了200年時間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我們應該知道拜登政府為啥緊張了。2010年新中國建國51週年,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2,到新中國成立100週年呢?到200週年呢?

請記住前三個數字,據此可知,美國的崛起是迅速的。

那麼,美國崛起的密碼是什麼呢?我認為:

密碼一:厚實的原始積累

美國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獨立前,獨立後到南北戰爭時期,南北戰爭後的重建期。

十七世紀初,英國開始向北美移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艱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也有落魄貴族、沒落地主和資產擁有者、還有契約奴、乞丐及罪犯。

1607年, 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一路奔波抵達了維吉尼亞一個河口,建立了詹姆士鎮, 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開啓了殖民者通過自治團體進行自我管理的歷史。1620年「五月花號」載著102名殖民者到北美並在船上制定《五月花號公約》。該公約之所以被奉為美利堅的「聖經」就是因為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殖民者自治公約。英國皇室長期未能在殖民地建立有效的統治。換句話說,英皇室「放任」殖民地「自由」發展,按美國對歷史的敘事,正是這種放任「培育」了美利堅精神:崇尚叢林法則——爭勇鬥狠、勝者為王、資本做主、掠殺自由。其結果是:資本得到了充分的原始積累。對這血跡斑斑的原始積累,英皇室眼紅了,便給各殖民地派駐總督,希望對殖民地的資本原始積累進行二次掠奪。

殖民地的資本擁有者為保住原始積累的成果,十三個殖民地聯合起來展開了反對英皇室「殘暴統治」的獨立戰爭。《宣言獨立》就是一份對英皇室的宣戰書,目的是把獨立戰爭合理化、合法化與合道義化。站在殖民地資本擁有者的立場上看,這份宣言達到了資本擁有者的目的。站在印第安人、黑人和白人中的無產者的立場上看,這份宣言好像在同時控訴資本擁有者自己的罪狀。

密碼二:弱勢政府效應

美國建國後,資本擁有者一方面需要借政府之手進一步進行資本擴張,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政府權力過大使資本擁有者駕馭不住被政府搶去財富。所以,利用了孟德鳩斯的理論精心設計了一套「三權分立」的政體,以便資本擁有者以人民的名義操控政治,繼續釋放美利堅精神:「資主(以民主為名的資本主導)發展」和「自由掠奪」,繼續進行無節制的資本原始積累。正是這種「資主(民主)」和「自由」使得美國南北經濟朝不同方向發展和擴張,北美洲中段幾乎都被美國佔據,向南還吞掉了墨西哥的幾個州。

與此同時南北矛盾不可調和,導致南北戰爭爆發。這時北方資產階級逐步成熟,南北戰爭中既表現出新興資產階級的勇於進取,又表現出有深厚的奴隸制基因的資產階級的軟弱無力——南北戰爭中對奴隸主階級的革命的不徹底性。尤其是戰後像約翰遜《大赦宣言》這樣的對奴隸主階級的「默默溫情」,導致資本主義遲遲難以脫離原始積累的殘酷。

密碼三: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雖然美國錯過了,但它的原始積累程度並不亞於歐洲。到南北戰爭前,美國資本擁有者在北美大陸大規模地進行土地擴張(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之一)。同時北方發展海上貿易,引進工業生產,開始了工業化。南方莊園經濟,奴隸制度也發展到頂峰。儘管整體實力還較弱,但在南北美洲大陸它是第一個宣佈獨立的殖民地,這本身就對美洲各殖民地爭取獨立是個鼓勵,美國因此在美洲大陸具備了話語權。也因此,美國政治精英們的大國意識開始覺醒。它的第五任總統拋出了門羅主義,奠定了美國政府後兩百年外交政策格局。南北戰爭後,美國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在從南北戰爭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 美國從一個農村化的國家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 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 全國性的鐵道網, 增進了貨品流通。 應大眾的需要,許多新發明應市了。 銀行業提供貸款, 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 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最終形成了壟斷集團托拉斯帝國主義,大資本利益集團基本操控美國政治,國內新興工業畸形發展與生產過剩,使國民經濟各部門比例嚴重失調,生產和消費脫節,農業長期陷於慢性危機,1929年10月美國首先爆發經濟危機,隨後資本主義各國陸續陷入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

密碼四: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新政,說白了就是增加政府對經濟直接或間接干預的方式,在資本主義制度不變的前提下植入了社會主義因素——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從而加強了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大力興建公共工程實行「以工代賑」。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和保險,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

建立急救救濟署,為窮人發放救濟金(請注意,美國建國後到羅斯福新政這180年美國沒有這些制度)。此新政大大緩解了大蕭條所帶來的經濟危機與社會矛盾。可以這樣說,羅斯福新政是社會主義拯救了資本主義。通過羅斯福新政,使總統權力全面擴張,逐步建立了以總統為中心的三權分立的新格局。羅斯福是總統職權體制化的開拓者,資本暫時對政權做出了妥協。

密碼五:優越的地理位置

美國完成了在北美大陸的領土擴張,獲得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理優勢——南北各有一個鄰國,東西分別是太平洋和大西洋。這使得美國無需花費多少精力處理鄰國關係,兩大洋對美國形成了天然的巨形「護城河」,也就是說誰都不會對美國構威脅(美國相當於在自然界沒有天敵的物種)。美國佔領的土地不僅礦藏豐富,而且平原廣大宜於耕種。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給美國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適合對歐亞非大陸搞離岸平衡。利用或者挑起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矛盾,利用或引發戰爭,再從中漁利。別的國家很難威脅到美國,而美國可以肆意威脅其它國家。最典型的就是發生在歐亞大陸的兩次世界大戰,戰火遠離美國。戰前,美國聲稱自己保持中立,並同時與戰爭雙方做軍火生意。待到戰爭雙方都精疲力竭時,再下注有道義優勢和實力優勢一方。

故,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戰勝國。此後的冷戰時期,美國利用蘇聯威脅控制歐洲,使得歐洲一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都成了美國的附庸國。在中東利用宗教矛盾,使中東戰火不斷。在亞洲,利用或挑起邊界爭端或乾脆赤膊上陣,使局勢長期動蕩不安。相對自己的穩定和別人的不穩定,自己的安全和別人的不安全,迫使各地資本、人才向美國轉移。美國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了資本和人才的安全島。

密碼六:兩次世界大戰給了美國絕佳機會

相對美國而言,戰火總是在別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的地理優勢發揮到極大限度。就軍火供應一項美國賺得盆滿鉢滿,戰爭雙方的軍火需求不僅促使美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還促使全球經濟嚴重依賴美國,大量的各種資源流向美國。最重要的是,二戰後,歐洲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相繼衰落,美國獲得了國際事務主導權。所謂聯合國,實際上被美國控制,淪為了美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工具,美國以聯合國的名義糾集十六國強行介入朝鮮內戰就是證明。

蘇聯的存在使美國以反對共產主義為藉口,以保護附庸國安全為名義,迅速將自己的軍事力量部署到五洲四洋,控制了大部分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尤其是蘇聯解體,使美國成了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全世界橫衝直撞、再無顧忌。美國利用自己獲得的優勢地位,使美元成為國際貨幣並替代黃金成為財富的代表,這使得美元不僅成了美國掠奪全球財富的工具,成了美國實現金融霸權的工具:用金融制裁強迫他國服從美國利益。

密碼七:科學技術使其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矛盾得以大幅度緩解

資本家為賺取利潤不擇手段,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月,資本家選擇用殘酷的手段榨取勞動者的血汗。所以美國早期資本擁有者留戀奴隸制,他們乾販賣黑奴的生意、屠殺印第安人眼睛都不眨一下。美國社會給了資本最大的自由度,也使得科學技術有了巨大的生長空間:科學技術成了資本家願意投資的領域。資本家願意投資科學技術不是因為他們熱愛科學,而是科學技術可以成倍地提高生產力。

這比單純地壓榨工人划算得多,還可以少背負道德上的罪惡感甚至獲得道德優勢。羅斯福新政的成功本質上是依賴於科學技術進步的。科學技術創造的巨額財富使政府和資本有條件達成了某種和解:政府取得對大資本利益集團來說微不足道的財富來緩解社會矛盾。經濟大蕭條讓資本家認識到,長遠看這對資本也是有利的——在資本眼裡大眾就是池塘里的魚,經濟大蕭條告訴資本家,竭澤而漁是不行的,還需放水養魚。

二戰使得美國成了全球尤其是歐洲科學技術人才的流向地,資本對科學技術的投資熱情因高額回報而積極性空前高漲,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大發展,美國變成了新科學技術的原生地。美國政府也認識到,科學技術才是支撐美國的全球霸權的根本。美國的發展充分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推動美國的社會變革,緩解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延長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壽命。同樣,科學技術很可能催生出社會制度的新形態以代替資本主義制度,關於這一點似乎已經出現端倪。

密碼八:美國政治精英的作用不可忽視

被美國人尊為「國父」的幾位開國元勳及他們的衣鉢的繼承者確實堪稱資產階級的政治精英。他們可以把一部血跡斑斑的歷史描述得正氣凜然、蕩氣回腸。販賣奴役黑人、屠殺印第安人、壓迫少數族裔、剝削無產階級,對他們來說不算個事,要算也只能算「文明」消滅「野蠻」。他們成功地把自己的強盜行為合理化,披上正義和道德的外衣,引來無數的追捧者。他們干涉別國內政、對他國進行軍事入侵、經濟制裁、政治顛覆、文化洗腦,都是被說成是符合國際法的,都是「正義」在懲罰「邪惡」,「民主」在懲罰「威權」。他們設計的一整套資本主義制度,都用他們的所謂「普世價值觀」包裝得天衣無縫。政治精英們精心設計的這套理論給美國大資本利益集團的全球擴張穿上了金鐘罩,至少他們自己以為無懈可擊。

密碼九:建龐大的附庸國體系

二戰後,帝國主義列強集中的歐洲衰落了,包括戰敗國在內的昔日的列強都需要依附美國,美國趁機將其附庸化,並以組建軍事同盟組織(例如北約)的方式將之牢牢地捆綁在自己霸權主義的戰車上。這些國家(例如北約國家)至今仍然是美國霸權機器上的螺絲釘。美國振臂一呼,都會有幾個到幾十個國家應和,這就形成了美國掌控的所謂國際輿論的基本盤。這次美國使用群狼戰術圍攻俄羅斯,就是一個典型例證。哪怕是攻擊南聯盟、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這樣的小國,美國都要約一幫附庸做打手。

特朗普對此認識不夠深刻,他差點毀掉美國的附庸體系。所以,拜登上台立刻力輓狂瀾拯救美國的這個附庸體系,這時候美國歷代政治精英打造的那套「普世價值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意意味著背叛,這是被徹底洗腦了的附庸們不可承受的道德譴責。所以我們看到,這些附庸們即便為美國利益而血流成河也甘之如飴——可見一旦被洗腦有多麼可怕。

密碼十:善於製造敵人

前文說了,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自己成了安全島,使它可以長袖善舞,對歐亞非大陸搞離岸平衡。而搞離岸平衡的基本手段就是製造一個「公共」的敵人,搞陣營對立。在美蘇爭霸時代,蘇聯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美國就把共產主義說成是資本世界的死敵,是洪水猛獸。以此加強其附庸國體系的團結壯大,使其嚴重依賴美國。蘇聯解體後,美國一家獨大,俄羅斯竭力討好美國,按道理美國政府可以高枕無憂地享受霸主的尊榮。但它不放心,因為歐洲共同體變成了歐盟,大有形成「歐洲美利堅」的趨勢,必須給歐洲製造一個敵人,這個敵人非俄羅斯莫屬,於是演變成了今天的態勢。

中國崛起是美國政府意想不到的事件,美國政府的如意算盤是把中國打造成一個給美國供應低端生活用品的生產基地和垃圾傾倒地,哪裡知道中國一夜之間衝到了自己的屁股後面。美國政府緊張了,於是趕緊把中國樹立成亞洲的敵人,所以就有了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

為什麼是再平衡?因為此前也是把中國作為亞洲的威脅在塑造,也是在對亞洲搞離岸平衡。但在美國政府看來中國的實力相對較弱,故效果不佳。現在中國雄起來了,故需要「再平衡」。美國政府對中國崛起估計不足,它當年對蘇聯解體也估計不足,不然尼克松就沒有必要採用「聯華抗蘇(中國沒有上當)」的策略了。當下,美國政府力求把俄羅斯和中國同時塑造為全世界的敵人。這兩個敵人中,俄羅斯是可以被收買的(比如犧牲烏克蘭,特朗普就是這樣想的,他也可能這樣做),中國是不可以被收買的,所以,中國成了頭號敵人。

好了!如果再深入挖掘,或許還可以發現美國崛起的更多密碼。說到這裡我倒很想問,對美國的這些崛起「密碼」中國可以搞點「拿來主義」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