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巴以衝突,既是以往巴以衝突的延續,同時又有顯著不同之處。本文不站立場,僅從軍事科學的角度對這次衝突進行一下簡單的分析。
一、以往五次中東戰爭中為什麼以色列佔優?
以往公認是有五次中東戰爭,並且以色列都打贏了。在人們的印象中,以色列軍事上是明顯佔優勢的。原因何在?人們普遍印象是以下這些差異造成:
齊心協力與步調不一
以色列從一開始就面對的是國家危亡的生存之戰,不僅以色列猶太人拼盡全力,全民皆兵,而且全世界的猶太人都團結一心地對以色列給予全力支持。反觀阿拉伯勢力,雖然人多勢眾,但步調不一,無法形成合力。表面上看的眾多阿拉伯國家都反以,事實上在軍事並不有利。因為他們並沒有形成統一指揮,平時也沒有在一起進行了協同訓練。到了戰時以色列只要抓住其中一種給予毀滅性打擊,其他各路就會深受震動,喪失士氣和軍心。
集中優勢兵力於主攻方向與目標散亂
以色列軍事力量從數量上說是很有限的,但這使以色列更善於集中優勢兵力於主攻方向,從而獲得有效的軍事成果。反觀阿拉伯軍隊,在主攻方向的選擇上非常散亂,甚至沒有明確的主攻方向。
軍事素養差異普遍認為以軍的軍事訓練嚴格,軍事素養很高。而阿拉伯軍隊普遍訓練不足,軍事素養較差。
外援差異
以色列在戰爭中總是獲得美國的全力支持,從軍事情報到武器裝備不僅更強,而且支持迅速。阿拉伯國家雖然也得到蘇聯的支持,但支持的力度、及時性、武器裝備的先進性等方面都稍微遜色一些。
突然襲擊與慢條斯理
這一條是非常關鍵的。以色列在絕大多數戰爭中都採用突然襲擊的戰術,首戰即決戰。以軍的突然襲擊往往在一開戰就給阿拉伯軍隊造成毀滅性打擊,從而快速奠定戰爭勝利的結果。五次中東戰爭的持續時間如下:
第一次:1948年5月15日 至 1949年3月10日。10個月。
第二次:1956年10月29日 至 1956年11月7日。一周。
第三次:1967年6月5日 至 1967年6月10日。六日戰爭。
第四次: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21天,三周。
第五次:1982年6月6日 至 9月29日。差一週四個月。
從上可見,除了第一次中東戰爭打了10個月,第五次是不到四個月,其他第二、第三次都是一周,第四次是三周,交戰時間極短。
反觀阿拉伯軍隊,往往是慢條斯理。另外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受到美國在聯合國的制約,一旦是阿拉伯軍隊佔優時,就被故意拖延下來。這個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最初阿拉伯軍隊是明顯佔優的,但美國迅速在聯合國搞停火。阿拉伯軍隊遵守聯合國決議就停止軍事行動了,但以色列卻利用停火迅速集結軍隊和補充武器彈藥,然後再向阿軍反攻。以色列軍隊不利就停火,一旦集結力量就打破停火迅速向阿軍展開進攻。這樣做當然就總是處於有利的地位。
道義上的一鍋粥
長期的阿以衝突中,雙方都是過多地展示武力和殘忍。以色列是有仇必報,殺傷過很多平民。而阿拉伯的很多勢力不惜採用各種極限手段打擊以色列、美國和西方。甚至盡最大可能展示殘忍,尤其視頻直播對人質斬首過程。這使局外人既對雙方都有同情,另一方面又都很難完全接受任何一方。
二、以往持續性的巴以衝突中以色列為什麼佔優?
在不算「中東戰爭的」以往巴以持續性衝突中,基本的模式都是巴勒斯坦人往以色列零零散散地放幾枚火箭炮,甚至只是扔扔石頭,然後受到以色列正規軍隊的報復。這種模式的相互對抗,以色列顯然是會佔優的。
三、本次巴以衝突的顯著不同之處
本次巴以衝突,局勢出現明顯不同的情況:
突襲之利反轉
哈馬斯這次在10月7日率先使用了突然襲擊的戰術,一開戰就是5000枚火箭彈集中攻擊,1500名敢死隊利用動力滑翔傘深入突襲以色列內陸,多路軍隊攻破隔離牆俘虜以色列軍官和軍民。正是因為採用突襲戰術,第一輪攻擊就造成了以色列至少1400人以上的傷亡。有320人包括以色列軍官在內的人質被俘虜帶回加沙。從第一輪攻擊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周多,以色列才正式大規模攻入加沙。從這個持續時間來看,已經超過以前的三次中東戰爭。
展示人道
哈馬斯釋放第一批兩名美國人質,是一對母女。兩名人質對哈馬斯贊揚有加,顯然她們在被俘虜期間並沒有受到任何虐待。其他俘虜情況如何現在還不知道,但從釋放的這少數人質情況來看,的確讓人稍感寬慰。這種「優待俘虜」政策是需要極強的紀律保障的,因為要讓關押俘虜的士兵嚴格執行優待俘虜政策是極為反人性的。尤其在面對以色列大量殺害巴勒斯坦婦女和兒童的同時,要讓關押俘虜的士兵放棄仇恨、還會嚴格執行優待俘虜的政策,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精神折磨和痛苦。哈馬斯現在能夠做到優待俘虜,從一個側面證明他們受到極為嚴格的訓練,並且整體上已經有很強的紀律性。
反過來,以色列軍隊不斷攻擊加沙的平民目標,尤其是攻擊多家醫院,大量殺傷婦女兒童,在國際道義上處於很不利的位置。雖然在造成最大傷亡的加沙浸信會醫院事件上,以色列不承認是自己所為,但加沙醫院受到攻擊的已經遠不止一家,聯合國人員也因以色列的攻擊而出現很多傷亡。這些讓人非常痛心。
但是,在主攻方向的選擇上,這次哈馬斯依然有值得商榷之處。10月7日的突襲並沒有特別明確的主攻方向。如果哈馬斯能夠選擇以色列某一軍事目標,給予毀滅性打擊,那麼對以色列的軍心士氣的打擊會有效得多。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尤其在遭受到襲擊後,以色列軍隊在邊境大規模集結,哈馬斯沒有後續力量進行集中打擊。這可能也是與其實力太有限有關的。如果能夠有效集結數千枚火箭彈選擇以色列營級以上的坦克集群進行毀滅性打擊,會有大得多的成效。馬但是,在主攻方向的選擇上,這次哈馬斯依然有值得商榷之處。10月7日的突襲並沒有特別明確的主攻方向。如果哈馬斯能夠選擇以色列某一軍事目標,給予毀滅性打擊,那麼對以色列的軍心士氣的打擊會有效得多。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尤其在遭受到襲擊後,以色列軍隊在邊境大規模集結,哈馬斯沒有後續力量進行集中打擊。這可能也是與其實力太有限有關的。如果能夠有效集結數千枚火箭彈選擇以色列營級以上的坦克集群進行毀滅性打擊,會有大得多的成效。
從目前軍力對比看,阿拉伯國家可能還是難以在速戰中完全戰勝以色列。善戰者,立己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如果其他阿拉伯國家軍隊避免正規軍隊的正面作戰,採用大規模游擊戰方式襲擊中東的美軍和以色列軍隊目標,這樣就可避免造成軍事失敗的事實。同時,這種打法美軍和以色列軍隊就很難有效應對。就像在阿富汗戰場那樣,美軍即便可以贏得所有的戰鬥,但塔利班軍隊只有損失,不會有戰役的軍事失敗。即使阿拉伯軍隊不斷遭受美以報復性的打擊,無論成什麼樣,都不能看成是他們的軍事失敗。這樣的局面就會使美以陷入極為被動的地位。
哈馬斯和阿拉伯勢力如果採用非對稱的、非正規軍方式的、大規模戰略性的游擊作戰方式進行持久戰,就會使阿-以-美陷入長期互相消耗的狀態,以色列和美國就會非常麻煩。現在,美國已經陷在俄烏戰爭的泥潭中,雖然他自己表面看是置身事外,但事實上卻已經越來越難以自拔。俄烏戰爭之所以已經是持久戰,是因為目前狀態幾乎是無法和談的。和談一般是在現有雙方實際佔領的土地為基礎進行,但如果烏克蘭承認現狀,就得放棄烏東地區,澤連斯基政府就得下台。而要讓俄羅斯放棄現有已經吃到嘴裡的領土和談,普京政府就得下台,俄羅斯國民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現在的俄烏戰爭無解。而現在中東地區又很可能陷入另一個無解的狀態。因為讓以色列遭受了太大的損失,以色列如果不能打出一個結果是無法咽下這口氣的。目前以色列的目標就是佔領加沙北部,把現有110萬人趕到加沙南部。目前看他已經正式開始攻入加沙北部執行這一戰略。這個不是沒有可能成功,但更容易陷入持久戰的戰爭泥潭。就看整個哈馬斯和阿拉伯勢力是否採用正確的戰略策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