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晚間,沙特首都利雅得,一場極其重要的談判剛剛結束,談判的一方是執政時間長達33年的也門總統薩利赫,另一方則是也門的兩個主要政黨,全國人民大會黨和伊斯蘭改革集團黨。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薩利赫同意下台,由副總統哈迪接任總統職位,作為交換,新總統哈迪和兩個主要政黨均保證,薩利赫及其親屬將獲得豁免權,不會被追究。
薩利赫早在1978年就成為了北也門的領導人,後來南北也門統一,他繼續執政,在任的33年間,薩利赫及其家族積累了大量財富。
外界估計超過600億美元,而也門今天的GDP還不到300億美元。由於腐敗嚴重,薩利赫的聲望不佳,他能夠長期執政的關鍵,在於親美。
在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問題上,薩利赫長期追隨美國,作為回報,美國將薩利赫捧為「中東民主先行者」,每年還會給好幾億美元,名為幫他反恐,實為鎮壓國內。
「阿拉伯之春」爆發後,薩利赫原以為自己能像過去那樣,在美國的幫助下過關,誰曾想,捅他一刀的正是美國。
薩利赫很親美,不過在美國看來親的還不夠,在國企改革、放開基礎商品價格管制等關鍵問題上扭扭捏捏,乾脆換一個更親美的上台。
本來薩利赫雖然不得人心,卻手段圓滑,能在各勢力間玩平衡,反對派又不團結,推翻他的希望並不大,但此時美國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2011年3月,希拉里公開呼籲薩利赫下台,無奈的薩利赫明白大勢已去,3月22日同意交權,不過不是立即交權,他希望爭取豁免權。
在美國的穿針引線下,薩利赫和兩個主要政黨在利雅得展開了長達一年多的談判,於是有了開頭那一幕。
薩利赫的下台被美國視為「阿拉伯之春」的重大成果之一,按照計劃,接下來將出現一個更親美、全盤美國化的也門。
然而,美國沒有想到,在也門的這步棋,會給日後的自己帶來大麻煩。
副總統哈迪轉正後,完全沒有薩利赫那樣的手腕,來自小部落也讓他缺乏根基,被當成空氣的哈迪政府連稅都收不上來,政府軍長期欠薪,士氣低落。
於是各路諸侯看到了機會,紛紛擴大地盤,北部的胡塞武裝在薩利赫時代,被薩利赫的軟硬兼施壓制得死死的,只能長期待在山溝溝裡,現在終於等到了衝出去的機會。
從2013年初開始,胡塞武裝大舉南下,一路攻城掠地,哈迪政府軍儘管得到了美國和海合會國家的大力支持,依舊節節敗退。
2015年3月,已經拿下首都薩那的胡塞武裝進一步南下,包圍了重鎮亞丁,哈迪狼狽到坐著小舢板逃往沙特。
這事讓沙特深為震怒,一個月後,沙特拉上海合會國家組成聯軍,出兵也門。
2014年時,沙特僅軍費就高達808億美元,比也門GDP還多幾倍,對付區區胡塞武裝還不是小事一樁,所以這被視為沒有懸念的戰爭。
但戰事的進展令人大跌眼鏡,沙特的王爺兵戰鬥力低下,在游擊隊性質的胡塞面前不僅沒能佔到便宜,還被攻入了國內,一度佔據了奈季蘭省全境和吉贊省的一半。
2019年9月更是出現了名場面——奈季蘭戰役,在戰役中,沙特聯軍三個旅被擊潰,死傷500人,被俘2000餘。
此戰過後,沙特領導的聯軍事實上瓦解,小薩勒曼再也沒有心氣獨自對抗胡塞武裝了,轉而尋求美國出面打擊,只不過,美國不願意幫忙。
此時的胡塞武裝已經發育完成,擁有10多萬直屬武裝力量,海陸軍兼備,還有導彈上千枚,無論是川寶還是拜登都明白胡塞武裝不好對付,這個坑能不跳絕對不跳。
實在沒辦法的沙特,只能尋求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
眾所周知,伊朗是胡塞的後台,不改善與伊朗的關係,沙特就很難實現與胡塞的全面停火。
2023年3月10日,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實現和解,同意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對於兩國歷史性的復交,中國固然在其中發揮了牽橋搭線的作用,但要是雙方沒有和解的意願,那再怎麼搭線也是沒用的。
伊朗被制裁多年,經濟萎靡,有明顯的和解意願,而沙特早被胡塞打得沒心氣了,還被佔了不少國土,更想和解。
和解是怎麼來的,不是談出來的,是打出來的,準確來說,是胡塞打出來的,打不過可不就得和解。
兩國在北京和解僅僅一個月後,沙特就成功與胡塞武裝達成了全面停火協議。
沙伊的和解,讓以色列在中東的局面空前惡化,內心產生了深深的生存焦慮,進而加快了在約旦河西岸的擴張步伐,試圖用最快的速度,吃下最多的土地。
以色列的加速擴張,引來了哈馬斯的報復——阿克薩洪水行動,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
衝突初期,IDF信心滿滿,準備對加沙進行犁庭掃穴,快速消滅哈馬斯。為了打擊以色列,中東各路武裝均以自己的方式,對加沙進行了支援,胡塞武裝對以色列南部的埃拉特地區發射了多枚彈道導彈,不過因距離太遠,起不到什麼效果。
於是胡塞改變思路,轉而利用也門瀕臨紅海,扼守交通要衝曼德海峽的區位優勢,對以色列的路過船隻展開襲擊。
11月19日,胡塞武裝扣押了「銀河領袖」號,以色列政府起先否認該船隻和以色列有關聯,不過客觀地說,胡塞武裝並沒有抓錯。
這條船雖然不是以色列在運營,但所有權屬於一名以色列富豪,只是暫時租出去罷了。
12月9日,胡塞武裝進一步宣佈,打擊目的地為以色列港口的船隻,並陸續襲擊了幾艘船,這讓航運界一片驚慌,地中海、赫伯羅特、達飛和馬士基這四大航運公司,先後宣佈不走紅海航線了,改走好望角。
為了維護航道暢通,美國防長奧斯丁在18日宣佈將組建一個護航聯盟,發起代號為「繁榮衛士」的護航行動。不過詭異的是,這個護航聯盟的組建結果,卻不盡如「美」意。
一開始,美國宣佈的聯盟名單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意大利、丹麥、挪威、荷蘭、西班牙、沙特、巴林和阿聯酋。
如果沙特和阿聯酋參加,那將是極具震撼性的,尤其是沙特,才和胡塞武裝簽署停火協議不久,現在又站到胡塞的對立面,中東局勢可能更加複雜化。
不過很快,沙特和阿聯酋就宣佈不參加,西班牙也不參加,丹麥、挪威、荷蘭和加拿大雖然參加,卻不派軍艦,只是派了幾名參謀人員,到美國第五艦隊司令部駐地巴林去指導,就算參加了。
意大利派了軍艦,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發,法國派了一艘軍艦,但堅持由自己指揮。
連數量都湊不齊,不得已之下,美國竟然拉上了塞舌爾,要知道塞舌爾的海軍實力,和蒙古海軍有得一拼。
12月23日,美國宣佈有20國參加護航聯盟,其中8個國家拒絕公開名字,這種操作無異於告訴外界,護航聯盟組建不起來了。
護航聯盟竟然組建不起來,美國沒有號召力了嗎?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網絡上於是出現了一種熱門的說法,認為胡塞武裝卡斷紅海航道是美國所期望的,因為這樣可以打擊中歐貿易,讓歐盟通貨膨脹,打擊中國供應鏈。
護航聯盟組建不起來的原因,一定是美國故意不組建,那些不參加的國家,本來就是在配合美國演出,一切都是美國在下大棋。
那麼,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真的是美國在下大棋嗎?
首先,好望角航道一直都有使用,蘇伊士運河由於水淺、疏濬成本等原因,是無法通行16萬噸以上船隻的,而超過這個噸位的船隻又很多,所以好望角的重要性本來也不低。
以原油貿易為例,紅海的原油貿易運輸量約佔世界的12%,而好望角是9%,並不低多少。
其次,想利用航道的改變來讓歐洲大幅度通脹,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容易。
因為蘇伊士運河的通行費是很高的,目前單價200萬人民幣上下,埃及官方的定價標準,向來是卡著繞行好望角的成本上限出的,什麼意思呢?
假設繞行好望角成本是205萬,蘇伊士運河通行費就故意收你200萬,讓你成本的確省了一點,但又沒省多少,多少年了都是這樣。
從這裡可以反向推導出,即使大家都不用紅海航道,全部改走好望角,成本也不會增加太多,多出的那一點是不足以引起大通脹的,何況運費在現代商品總成本里佔比本就不高,俄羅斯的天然氣威力都比這個強得多。
美國要是指望靠這個打擊中歐供應鏈,讓歐洲大通脹,完全是天方夜譚,不如多琢磨一下怎麼打擊俄羅斯天然氣。
再之,紅海航道受阻,對以色列影響是很大的。
以色列有30%的進出口貿易需要經過紅海航道,現在改走好望角,歐洲家大業大,採購量也大,通脹未必上漲多少,而以色列可沒有這種抗擊打能力。
本就是世界上物價最高的國家之一,一瓶可樂要15-20元人民幣,要是再漲一波,以色列哪裡受得了?以前IDF的義務兵津貼勉強能買300瓶可樂,未來搞不好只能買兩百瓶,軍隊戰鬥力會進一步下降。
這大棋有沒有打擊到中歐不好說,反正以色列是結結實實被打擊了。下大棋敢下到以色列頭上,我覺得拜登雖然年紀大,但不至於這麼沒眼力見。
最重要的是,胡塞卡斷紅海航運的做法,是會嚴重衝擊美國海上霸權秩序的。
海上霸權是美國的最大利益,通過海上霸權,美國衍生出了一大堆產業,比如保險、數據,還有眾所周知的鑄幣稅(美元)等等。
世界航線就好比公路,現在美國控制了公路,充當世界警察,那麼大家就得給它交各種買路錢,比如收費站、用它的車輛年檢,時不時還要承受它的罰單。
這是直接紅利,還有大量間接紅利,比如為了不在路上被刁難,大家私底下肯定得和美帝這個警察搞好關係,逢年過年孝敬幾個紅包,定期請他吃個飯,按個摩啥的。
這個產業鏈上還有加油站,養路費,路邊的修車行等等,分包給了各路盟友,在這些產業里,美帝這個警察雖然不直接下場,但通過入股也有許多收益。
現在,路上冒出個路霸,攔著不讓某些車輛通過,你說警察要不要管?
不管的話,以後可就沒人找你這個警察了,你無法發揮警察的職能,那大伙兒只好自己找別的警察,自己成立警察部隊,自己辦團練了。
而且被攔的車可是你親爹的,你不幫別人就算了,自己親爹總不能不幫吧?所以胡塞武裝對紅海航線的阻斷,橫竪都不可能是美帝的大棋。
「護航聯盟」搞成這個樣子,也是真的,沒有任何演戲成分,比如沙特,不想參加護航聯盟是因為有顧慮。
前面說了,沙特打不過胡塞,要是參加護航聯盟,那肯定又得挨揍,胡塞打不了遠隔萬里的美帝,還打不了你?除非美國下定決心,把胡塞連根拔起,不過這又是不可能的。
網上有一個胡塞的閱兵式視頻,讓傷殘軍人走在前面,這很好地說明了胡塞是一個有信仰的組織,再加上大量導彈,別說沙特的王爺兵打不過,就算美帝親自下場,也得承擔不小的損失。
實力夠強,根基深厚,也門又窮得叮噹響,你去打它得不到什麼收益,連航母的油錢都賺不回來,比較合理的辦法就是暫時護航一下,至於後面的事,後面再說。
既然如此,對沙特來說參加護航聯盟就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了,小薩勒曼才沒那麼傻。
如果到最後胡塞沒有挨打,那麼世界局勢的轉變將到達一個臨界點,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
在新一輪巴以衝突發生後,中東各路武裝一直在對美國的底線進行測試,先是不斷用無人機、火炮對美軍基地進行打擊,
面對數百次的打擊,美國為了不破壞「重返亞太」的大局,堅決不承認被打了,哪怕有人員死亡,報告上的死因也是「突發心臟病」。
於是中東各路武裝明白,打美軍基地是可以的。
然後是胡塞在海上直接對美軍軍艦進行了攻擊,發射的導彈雖然被美軍攔截了,但這麼大的事,美國政府竟然異常低調,連口頭上的譴責都沒有,於是外界知道,美國的底線還可以繼續下降,膽子進一步大了。
胡塞開始攔截以色列相關船隻,自己當起了警察,這原本應該是要挨揍的,結果還是啥事沒有,接下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就會想,這攔路的事胡塞做得,我做不得?憑啥繼續給美國交鑄幣稅?
當這麼做的國家越多,海權就被徹底撕碎了,就像大草原上一頭倒下的雄獅,所有食肉動物都會過來,分食它的屍體,這對中國乃至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舊秩序崩塌之時,混亂將會到來,混亂是階梯。
在美國體系下,你再怎麼發展,也是不可能超過美國的,因為它不可能允許你超過它,所以很多產業會限制你發展,只有當這個體系被打破,許多原先不能做的事,才能去做。
回顧這一年來中東發生的事情,會發現其中有趣的規律。
先是胡塞把沙特給打服了,迫使其和伊朗復交;
接著是以色列在生存焦慮下加速擴張,引來了「阿克薩洪水」,封鎖牆防線被打穿,不得不進入動員狀態,中東各路武裝受到鼓舞,開始對美國和以色列進行攻擊。
然後是IDF進入加沙後戰事不利,傷亡慘重,深陷泥潭,戰事進入相持階段,胡塞為了支援加沙,先攻擊美軍軍艦,後打擊路過的以色列相關船隻;
美國為此組建護航聯盟,但是聯盟事實組建不起來,海上霸權出現了明顯的鬆動,當然美國不是沒有辦法阻止,只要它願意在也門投入大軍打擊胡塞武裝,是可以延緩這一進程的。
不過也門的坑太大,不敢跳,那麼舊秩序的崩塌將正式從量變邁入質變。
看到沒有,胡塞武裝在其中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它強悍的戰鬥力是最大的資本,伊朗這個徒弟可真的沒白培養。
而就在十多年前,他們還是山溝溝裡的「拖鞋軍」,在薩利赫的鐵拳下朝不保夕,別說影響歷史走向了,明天能吃飽就不錯了。
他們能夠衝出山溝溝,走進大城市,走進歷史的大棋局,還得感謝美國,是美國搞出「阿拉伯之春」,把強人薩利赫給拉下馬,才給了胡塞壯大的機會。
不知道當年做出決策的希拉里和奧巴馬,以及深度參與了「阿拉伯之春」的拜登,今天會不會在內心感到後悔。
啥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就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