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亂出現了,以色列越打國越亂,內塔尼亞胡的政治豪賭可能要失敗

北極鐵錘

以色列爆發了大規模遊行示威,最後暴力指數增加,竟然成了騷亂

很奇怪,加沙還未完全打下來,以色列國內社會卻是越來越亂,根據《環球時報》的說法,特拉維夫又爆發了大規模遊行抗議示威浪潮,隨後示威活動演變成了「騷亂」。《環球時報》在報導援引以色列媒體的話稱,這是去年10月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國內抗議中爆發的最暴力的一次衝突。

從這些描述看,看來以色列國內確實很不平靜。說來也奇怪,加沙的地面戰事已經持續數個月,以色列雖然佔據著優勢,但自己卻是越打越亂,此前以軍在加沙地帶展開行動期間就有一系列的抗議浪潮的出現,而現在抗議浪潮正變得越來越激烈。內塔尼亞胡的地位已經變得非常不穩。示威者在抗議聲中再次打出了讓內塔尼亞胡下台走人的聲音。

在以色列國內社會不穩的背景下,加沙戰事會何去何從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越打越亂的以色列。

(一)加沙戰事久拖不決,以色列國內竟然越打越亂,甚至還發生了騷亂

以軍打了幾個月,加沙戰事遲遲沒有結束的跡象,反倒是以色列國內開始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據《環球時報》的報導道稱,當地時間2月24日,特拉維夫爆發了大規模遊行抗議示威浪潮,隨後警察與示威者爆發了暴力衝突。《以色列時報》在報導此事時提到了這麼一句話:抗議活動隨後演變為了「騷亂」。

「騷亂」可是一個很敏感的詞彙,這就意味著社會局勢已經到了一個很令人不安的程度。從特別嚴重的角度分析,「騷亂」可是社會動蕩,乃至分裂、內戰的開始,曾經的也門、敘利亞、利比亞都是從大規模騷亂開始的,最終變得一發不可收拾;2022年初的哈薩克斯坦也是出現了大規模騷亂,最後如果不是俄羅斯等國緊急出兵的話,後果會非常不堪設想。所以看到「騷亂」一詞,對社會而言都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徵兆。

此外,《以色列時報》在報導此事時還做了這麼一個描述:這是最暴力的一場騷亂。警察與示威者爆發了嚴重的肢體衝突。都上升到暴力程度了,這次的騷亂恐怕就更加令人關注了。

不過如果單單從以色列社會體制做分析的話,即使出現如此大規模騷亂的話,它恐怕也很難會像利比亞、敘利亞那樣演變為內戰或國家分裂。以色列的社會體制與利比亞、敘利亞等國不同,它是一個選舉社會,軍方是從屬於文人政治的,即使國內出現大規模騷亂的話,恐怕也很難滑向分裂和內戰。

儘管如此,這次的騷亂同樣也說明了目前以色列社會內部矛盾已經到了一個尖銳的程度。那麼這次以色列民眾抗議的是什麼呢?很明顯,還是和當下的加沙戰事有關。

抗議者打出了這麼幾個旗號,要求內塔尼亞胡下台,議會重新選舉;要求使用外交手段與哈馬斯進行談判,並解決人質問題。

說來也奇怪,在已經持續數個月的加沙戰事中,以色列可謂是有著巨大戰場優勢,但現在的情況卻是戰事越持續,以色列國內就越亂。這又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其實分析起來也很簡單,這背後折射出的是以色列民眾對加沙戰事久拖不決,以及對以色列人質安全的擔憂。

這一輪的巴以衝突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的,隨後過了一段時間,以色列開始了對加沙的地面軍事行動。以色列開展加沙地面行動的目標很明確,消滅哈馬斯,消滅自己身邊的這顆「不定時炸彈」,再不濟也要把哈馬斯趕出以色列;在這一過程中,解救被哈馬斯劫持的人質。

以色列軍隊進入加沙展開地面軍事行動,誓要拔掉哈馬斯這顆「不定時炸彈」

不過地面戰事開始後,以色列雖然佔據軍事優勢,但這些優勢卻受制於加沙地帶特殊條件無法得到完全發揮,導致戰事久拖不決。其實這也不意外,因為在以色列發動這場地面戰事前,外界都有普遍的預估。

加沙地帶的情況很複雜,這裡平民和建築物非常密集,而哈馬斯在這裡經營了十幾年,在加沙地下建造了很多四通八達的地道。以色列如果要展開加沙地面戰事的話,那就意味著一場巷戰,而且還是一場很耗時耗力的巷戰。一般提到巷戰,這是現代戰爭中一個很無解的難題,它對進攻方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且一般巷戰過後,城鎮都會變成一片廢墟。

相關的案例簡直數不勝數,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經歷了長時間、很殘酷的巷戰才拿下了車臣首府;在敘利亞內戰中,敘利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在阿勒頗展開了數年的巷戰,當2016年阿勒頗戰役結束後,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2017年伊拉克政府軍經過大半年的巷戰,終於從伊斯蘭國手中收復了摩蘇爾;同樣也是在2017年,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經過數月的巷戰終於拿下了拉卡。

而在當今的俄烏衝突中,巷戰更是成了一種主流。在馬里烏波爾,俄軍經過數月的攻擊,終於拿下了這座城市,隨後的北頓涅茨克、巴赫穆特、阿夫傑耶夫卡都經歷了很長時間殘酷的巷戰。

所以毫無疑問,對進攻方而言,打巷戰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加沙地帶密集的建築物、龐大的平民基數、四通八達的地道讓以軍的進攻面臨非常大的阻力。

除了地面戰事推進有阻力外,加沙地帶的戰後管理也是非常大的難題。退一萬步講,拿下加沙後,面對加沙數百萬貧窮的民眾,以色列應該如何應對呢?這可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拿到讓自己掏錢去供養這數百萬民眾呢?以色列自己肯定不樂意這麼做;難道把這些平民驅出加沙,如果這麼做的話,以色列的國際輿論壓力可就非常大了,甚至美國都不敢在這件事上站在美國一邊。所以對以色列而言,如何處理戰後的加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加沙地帶的人口、建築物非常密集,對以色列而言,這是一場殘酷的巷戰,對加沙民眾而言,這是一場災難

這也是之前為何哈馬斯經常使用火箭彈襲擾以色列,而後者僅僅通過空襲做回應,卻從不討論展開地面攻勢的兩個重要原因。而這次情況則不同,以色列很憤怒,一定要拔出哈馬斯這個「不定時炸彈」,而且以色列在展開地面攻勢前也做足了輿論攻勢,從另一方面看,哈馬斯自然也做了充分的應戰準備。所以當以色列發起地攻勢後,哈馬斯充分的準備以及加沙複雜的巷戰讓以色列軍隊進攻速度非常緩慢,所以直到現在,以色列也未能結束加沙戰事。

對以色列而言,加沙戰事的久拖不決會讓他不斷地在增加戰爭成本,至少以色列政府需要為這場戰事投入更多、更大的資金。而對以色列民眾而言,他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人質的安全,隨著戰事的久拖不決,以色列民眾很擔心人質的安全,尤其是這些人質的親朋好友,更是如此。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軍戰鬥的不斷深入,這只會讓人質的安全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所以在此背景下,他們在抗議中喊出要求政府在人質談判中取得進展。

(二)無論最後的戰事結果如何,內塔尼亞胡下台的命運似乎難以避免

當然這場抗議活動喊出的另一個口號就是與總理內塔尼亞胡有關,簡單而言,他們希望內塔尼亞胡下台,重新組織一場議會選舉。

事實上,以色列國內要求內塔尼亞胡下台的聲音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內塔尼亞胡第三次上台後,首先做了一個大動作,那就是要進行所謂的司法改革,這場改革引起了以色列國內巨大的抗議浪潮,反對者認為,這是破壞了以色列的司法獨立,讓執政聯盟的權力變得更大,從而無法制約。示威人群甚至還認為,內塔尼亞胡所進行的這場司法改革很有可能與他所面臨的幾場官司有關。當時在以色列國內的抗議浪潮中也曾喊出要求內塔尼亞胡下台的聲音。不過當時這一聲音畢竟不是主流,主要的聲音還是反對司法改革。

當前內塔尼亞胡的壓力很大,因為以色列民眾正要求他下台

但哈馬斯發動突襲後,以色列國內的聲音開始變了,要求內塔尼亞胡下台的聲音越來越高。之所以會如此,其實原因很簡單,由於歷史和地緣政治原因,以色列特別注重本國安全,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比經濟發展更重要。過去內塔尼亞胡和它的利庫德集團之所以能夠在選舉中接連獲得勝利,主要是在以色列選民看來,他們的強硬作風可以維護以色列的國家安全。

但去年10月份,哈馬斯向以色列發起突襲後,內塔尼亞政府事前竟然沒有任何準備,事後又表現得很慌亂,導致很多人質落到了哈馬斯手中。在此背景下,以色列選民們對內塔尼亞胡政府的表現感到非常失望,內塔尼亞胡本人的支持率更是暴跌。值得注意的是,相關的案例在以色列歷史上也曾出現過。1973年10月,同樣也是猶太人的贖罪日,埃及和敘利亞從南、北兩個方向突襲以色列,後者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一度處於非常危急中。後來憑借以軍的能徵善戰、美軍源源不斷的軍援和情報支持,最終以軍穩住了陣腳,先敗後勝。即使如此,在戰事結束後,時任以色列總理的梅厄在朝野的指責下還是被迫下台。

梅厄夫人的案例,內塔尼亞胡自然很清楚,他也很清楚安全對以色列選民的重要性,在這種背景下,身處輿論漩渦的內塔尼亞胡只能盡全力將功補過,消滅哈馬斯,救回人質。

但前線戰事久拖不決讓以色列國內的一些民眾失去了耐心,他們擔心內塔尼亞政府再打下去會威脅人質的安全。事實上,從當前以色列國內的政治環境看,內塔尼亞胡的政治生命很有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再不濟,這一屆的總理生涯可謂是岌岌可危。目前以色列正處於戰時內閣狀態,朝野團結一致應付加沙戰事,但一旦加沙戰事結束後,內塔尼亞胡很有可能會像當初梅厄夫人一樣被追責,即使以軍將哈馬斯加沙後,恐怕內特尼亞胡依舊無法擺脫下台的命運。

而這次國內的遊行示威恰好反應了這一點,隨著遊行抗議活動演變為騷亂,這背後折射出的恐怕是隨著戰事的久拖不決、人質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越來越多的以色列民眾對內塔尼亞胡政府失去了耐心。

(三)無論加沙的最終結局如何,巴以和平依舊任重道遠

對當前在國內面臨嚴重困境的內塔尼亞胡而言,接下來他會如何出牌呢?加沙戰事會向何處發展呢?現在只能做兩種可能性的評估:其一,內塔尼亞胡政府可能會更加註重外交談判解決,例如在美國、卡塔爾、埃及等第三方的斡旋下,達成加沙地帶的停火方案,同時力爭在人質交換方面達成一個協議。

不過從內塔尼亞胡和他所在的執政聯盟的右翼意識形態下,即使有停火協議的話,估計也很難是永久停火,更可能是短暫停火。而且哈馬斯的這次突襲打亂了內塔尼亞胡的很多計劃,甚至讓他的政治生命面臨終結的風險,在此背景下,內塔尼亞胡自然對哈馬斯是恨之入骨,必欲拔之而後快,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通過談判想要達成加沙戰事的永久停火很難,內塔尼亞胡政府消滅哈馬斯的態度很堅定。

所以這就有了第二種可能性情況:內塔尼亞胡政府會走「兩條腿走路」,一面會繼續讓以色列展開地面進攻,持續推進戰事;另一方面則是通過談判解決人質的問題,通過人質交換,讓一部分以色列人質被釋放,這樣可以部分緩解內塔尼亞胡在國內的壓力,當然從上一次人質交換的協議內容看,不排除以色列會短暫停火,讓人道主義物資進入加沙。

總之,加沙,內塔尼亞胡政府是拿定了,至於說加沙戰事還會再持續進行多長時間,這恐怕就要看以軍如何在加沙的地面戰鬥的推進速度,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美國也將不得不繼續為以色列頂住國際壓力,沒辦法,猶太人和以色列的遊說集團在美國社會的影響力巨大。

不過對內塔尼亞胡而言,下台似乎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概率事件,無論加沙戰事的最終結果如何,內塔尼亞胡恐怕難以逃脫戰後的朝野追責,即使在野陣營退一步,要求重新進行議會選舉,對內塔尼亞胡而言也是一個大麻煩,以色列國內接二連三的抗議浪潮已經預示著內塔尼亞胡的個人支持率已經難以讓其繼續再執政下去。至於說未來能否捲土重來,這就要看以色列政壇的變化和內塔尼亞胡個人的運氣了。

此外,無論這場加沙戰事的最終結果如何,和平的種子沒有播下,反倒是仇恨的種子可能會更加蔓延。以色列的進攻給加沙數百萬民眾帶來了沈重的人道主義災難,這一點連美國的很多盟國都頗有微詞。在這場戰事中,當加沙民眾看著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戰事中陸續失去生命,他們會如何看待以色列呢?所以未來加沙數百萬民眾與以色列之間敵意只會螺旋上升,巴以和平還為時尚遠。■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