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為啥突然搞事?

貓哥的視界

1、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原因

5月14日,老美公佈對中國部分產品的新關稅清單,對電動車、鋼鐵、半導體、電池、醫療產品加徵關稅。

為啥老美突然搞事?

首先這是耶倫訪華後續相關聯的行為。

耶倫訪華之前就指責我們產能過剩的問題,隱含的威脅就是如果中方不做出妥協滿足美方的訴求,老美就要針對我們「產能過剩」進行報復;

然後耶倫訪華同時對中俄貿易說三道四,這些都是老美慣用伎倆,在與中方談判前虛空製造籌碼,中方當然不吃這一套,耶倫訪華其主要訴求都沒有實現;

回國之後就要報復,包括對37家中國企業制裁,以及本次加徵關稅。

這是第一層原因。

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拜登目前還有6個月就要大選,目前拜登政府必須要為大選做準備,所以這一次對華加徵關稅,很大程度還是為未來大選服務的。

首先共和黨一直指責拜登政府對華軟弱,現在拜登政府又是制裁30家中國企業,又是對華部分產品加徵關稅,顯示對華強硬,從而討好選民。

其次可能也是最為重要,這是拜登爭取搖擺州選票的重要手段。

美國大選有6個關鍵搖擺州,一個是賓夕法尼亞州,這個州主要製造業就是鋼鐵業,其中匹茲堡就號稱美國的鋼鐵之城。

在上個月拜登跑到該州拉選票的時候就承諾會對華輸入的鋼鐵加徵4倍關稅,換取了美國鋼鐵工會宣佈支持民主黨11月份的大選承諾。

這一次鋼鐵關稅落地,就是兌現這個承諾。

另一個關鍵搖擺州是密西根州,這個州支柱產業就是汽車。

拜登政府現在一口氣將對華輸入的電動車關稅從25%加徵到100%,就是討好這個州的選民,爭取在11月份大選中拿下這個關鍵搖擺州。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插曲,特朗普在去年同樣為了爭取密西根州的選票,曾經公開放話,一旦他當選總統,將對華採取更加強硬的關稅政策,其中將會對華電動車加徵100%關稅。

拜登一看特朗普這麼承諾,乾脆也不等特朗普上台了,直接就將特朗普競選承諾兌現——等你來加不如我來加!

美國兩黨政治為了大選就這樣螺旋式比拼對華政策的強硬。

實際上拜登這些關稅政策作秀的成分遠遠大於實際的作用。

原因很簡單,去年中國一共對北美出口鋼鐵也就是30幾萬噸,出口汽車也就1.3萬輛,就算是未來全部丟掉美國市場對我們這兩個產業的直接影響也微乎其微。

別看老美氣勢洶洶,但是本次加徵關稅總計也就是180億美元的商品,去年我們對美國出口商品是5000億美元,180億美元也就佔比3.5%左右。

那麼為啥拜登不對更多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呢?

因為通脹!

目前美國通脹又有抬頭趨勢。

如果大面積對華產品加徵關稅,勢必將進一步推升美國通脹,這將會導致美聯儲更加難受,同時也是給自己競選連任製造麻煩;

所以,本次拜登看起來氣勢洶洶,但是選擇的產品以及加徵關稅的幅度與時間都是有所考慮的。

鋼鐵、鋁、電動車本來中國產品出口規模很小,又為了爭取搖擺州的選票,那就大幅度提高關稅,即刻執行;

太陽能電池老美也有類似的產業,但是競爭力遠不如中國,那麼就將關稅從25%提高到50%,即刻執行;

儲能電池,這個中國產品遙遙領先,老美自己沒有這個產業,日韓雖然有,但是與中國相比技術差距很大。

所以給了2年豁免期,2026年開始將關稅從7.5%增加到25%;

醫用產品比如注射器、針頭、呼吸器、面罩、橡膠醫用手套這些產品根據老美國內產業的情況下也是區別對待,有的是2024年執行,有的是2026年執行;

可以這麼說,在最大程度避免對國內通脹產生負面影響的前提下,這一次拜登將能加徵的中國產品關稅基本已經加到極致了。

未來特朗普即便上台,除非老美通脹已經降到2%以下(不用考慮通脹的影響),否則也就尷尬的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關稅牌可用。

所以,目前拜登為了大選,設計的策略包括:

——打關稅牌爭取選票,特別是爭取搖擺州的選票;

——用掌握的行政資源直接買選票;

最近老美的學生運動看起來很熱鬧,實際參與的學生也就幾萬人,但是前段時間,拜登一口氣減免了33萬學生的貸款,這個力度相比學生運動參與的學生人數普及面更大。

最後,拜登還有一個隱藏的殺手鐧,這就是郵寄選票。

美帝選舉有個明顯的漏洞:

美帝選民是以人口普查為基礎的,所以問題就在於如何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局會給居民發一封正式信函,可以通過在線、郵寄、或者電話之類的方式回復。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點:人口普查局絕不會要求提供社會保障號碼、密碼或銀行賬號。

所以人口普查局是根本無法知道被調查人是否是美國公民。

所以,只要是有住所,實際上美國的非法移民也是可以投票的,就是通過郵遞方式投票就可以規避在現場投票查驗身份證明的問題。

而且,就算是共和黨要求必須是美國公民才能投票,這事實上也是辦不到的。

如何確定呢?

一般要人口普查局去調查才行,民主黨可以輕鬆的以人權隱私為藉口駁回。

拜登執政4年,一口氣放了超過800萬非法移民入境,其中大部分是從德州進入的。

這800萬人即便有相當一分部分進入其他州,留在德州還有幾百萬。

德州一共也就3000萬人口,雖然德州是共和黨的傳統勢力,但是支持共和黨的民眾領先也有限。

現在如果有幾百萬非法移民加入,未來就不好說了,搞不好今年大選德州是有可能翻船變藍的。

所以,現在老美看起來勢均力敵的兩黨政治從長遠來看是很難持續的,原因就是人口因素。

傳統白人生育率持續下降,只要民主黨執政每年都能搞幾百萬非法移民入境,一旦今年再讓拜登乾一屆,德州這個關鍵的邊境州又被民主黨拿下來。

那麼2028年之後,總統大選兩黨的力量對比就可能會失衡。

現在特朗普得意洋洋認為自己已經穩操勝券,已經安排助理起草當選後怎麼加強總統權力(比如對美聯儲主席增加一個任免權);

然後各國政要也陸續開始朝拜特朗普,包括卡梅倫、米萊、歐爾班、麻生太郎。

實際上拜登還是不能等閒視之,未來美國總統大選還有變數。

2、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影響

老美對華加徵關稅的一系列影響分為三個方面:可能導致的連鎖效應、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以及對美國相關產業的影響,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是可能形成連鎖反應。

老美對中國加徵關稅雖然對中國電動車與新能源產業直接影響不大,但是怕就怕歐盟跟進。

畢竟現在歐盟也對我們電動車與新能源展開反傾銷調查。

雖然歐洲之行,我們盡力在爭取法國。

但是現在老美開了一個很壞的頭,接下來歐盟反傾銷調查能否落地變成報復性關稅——

關鍵就是歐盟翹首以盼的我們能否在俄烏戰爭中發揮關鍵性的勸和促談作用。

但是,這個事很難辦。

為啥?

因為俄羅斯恰恰在我們出訪歐洲之時對澤連斯基發出了通緝令,通緝令就是不以烏克蘭現政府為談判對手,只要烏克蘭不變更政府,俄羅斯就會一直打下去。

然後紹伊古也被拿掉了,換了一個負責搞經濟的副總理當國防部長。

俄羅斯明顯就是擺出一副要精打細算打長期消耗戰的態勢。

這讓我們怎麼勸和?

難道我們能對俄羅斯提議,要不你與你的通緝犯再談談?

俄羅斯將澤連斯基以及烏克蘭政府高層搞成通緝犯(時間恰恰就是我們訪問歐洲的時候)——

很明顯就是預判了歐盟的預判。

所以,我們要在俄烏戰爭中施加影響力達成歐盟的訴求,對於這個問題我是不樂觀的。

如果無法勸和,那麼歐盟的關稅報復大概率會落地的,現在就是爭取一下歐盟未來加稅的幅度不要太高。

因為我們電動車與新能源競爭力很強,只要歐盟報復性關稅在30%以內,那麼我們電動車在歐盟還是有競爭力的。

如果考慮到在匈牙利有比亞迪工廠,在法國上汽未來可能也會投資建設電動車工廠,那麼歐盟電動車市場還是能想辦法突破的。

北美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基本就是對我們徹底關閉了。

其次談談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本次老美對我們加徵關稅,影響非常惡劣。

商務部發言人明確指出,這是違背了拜登總統「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鈎斷鏈」——

對於一貫含蓄並且留有餘地的中方,現在直接點名拜登總統違背承諾還是很罕見的。

這不僅是中方公開向全世界表明老美的政治信譽形同狗屁,更為重要的是,這也代表著中美雙方最高層元首級別的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已經被美方破壞殆盡。

未來即便拜登能連任,中美關係也很難改善。

美方連一把手的反復承諾都可以隨時毫無理由的毀諾,這讓中美未來怎麼合作?中方怎麼可能還會相信老美為了合作而做出的承諾?

最新消息,5月14日,在瑞士舉行了中美首次人工智能政府對話,這個對話剛剛結束,立馬就發生了一件事情——

微軟將中國AI團隊集體打包去美國,涉及人數高達幾百人;微軟則回應聲稱,這只是微軟一小部分員工得到可以選擇「國際輪崗」的機會。

說實話,這個解釋反而證實了市場傳言不是空穴來風。

微軟這個行動表明,中美人工智能政府對話大概率是沒有成果的。

所以,這一次拜登為了連任而不顧一切加徵關稅來討好選民付出的隱形代價還是很大的。

政治信譽這玩意可能很多人覺得無所謂,其實這也是軟實力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毀壞政治信譽,最終傷害最大的還是自己。

所以這一次美方對華加徵關稅罕見出現底氣不足的現象。

拜登在宣佈對華加徵關稅之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預計中國會採取報復行動,但應該不會導致國際衝突。

過去老美搞我們的時候,什麼時候會主動「預計中方會報復」過?

拜登的經濟顧問伯恩斯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得更加直白,這一次美方加徵關稅只佔中國對美出口產品不到4%,因此美國希望(中方的報復)是成「正比」的——

這個發言明顯就是表達出美方並不希望與中方擴大貿易戰,希望中方報復也控制一下尺度。

過去美方搞我們的時候,什麼時候公開希望我們報復是「成正比」的?

拜登與他的經濟顧問的言論說明,美方自己也覺得這輪加徵關稅是非常不道德的背信棄義的行為,多少有點心虛。

最後就是對美國相關產業的影響。

一般來說,只有發展中國家才需要用關稅壁壘來保護弱小的民族產業的發展。

現在情況好像顛倒過來,老美過去是開放的,現在又要閉關鎖國用關稅壁壘來保護自己的核心產業。

但是這種開歷史倒車的方式真就能保護老美的核心產業做大做強嗎?

給大家講一個案例。

歷史上老美為了保護自己的造船業搞了一個瓊斯法案。

美國的瓊斯法案立法原意是限制外國商船在美國運營,保護美國利益。

法案的核心內容是:經營美國國內航線的商船,必須使用美國材料,在美國建造,美國人擁有,美國人運營。

該法案後來成為美國商船法第20條。

從此外國商船進入美國只能停靠一個港口裝貨,然後必須離開美國才能卸貨,不得在美國進入另外一個港口卸在美國裝的貨(那就算國內航線了)。

相當於國際班輪到中國來,在深圳、廈門、上海、天津一路裝卸貨,然後又倒著一路裝卸貨,最後駛往歐洲或美洲——這種沿途掛港的做法在美國就算犯法。

最後達成什麼效果呢?

由於美國造船成本高,船員費用高,船經營稅高,直接導致為了專門跑美國國內航線的造船成本和運行成本都非常高。

高到什麼程度呢?

一個集裝箱從洛杉磯運到夏威夷,算國內航線,運費5900美元。

同樣一個集裝箱從洛杉磯運往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運費1900美元。

這麼高的國內水運運費,就逼著美國人不得不採用傳統成本更高的公路運輸而放棄水運。

所以美國公路貨運異乎尋常的發達。

本來水運是物流成本最低的模式,但是因為老美的騷操作,反而讓老美內部的公路貨運替代了水運。

結果就是老美國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極大削弱了老美製造業的競爭力。

美國水運的衰落還直接導致美國民船造船能力和運營能力喪失殆盡。

跑國內航線的都是老船,新船都在外國造,掛希臘旗利比亞旗運營。

造船能力喪失之後,船舶技術水平也大幅滑坡。

因為老美船舶技術水平也大幅滑坡最後不但導致美國軍艦造船成本居高不下——大概是中國的8—10倍。

而且效率極低,一艘大型軍艦正常檢修時間動輒就是幾年時間,這也極大削弱了美國海軍的戰鬥力。

這就是一廂情願顧頭不顧腚的愚蠢政策帶來的惡果。

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法律和政策災難,比如為了照顧弱勢群體而出台了很多保護政策,結果反而讓弱者徹底失去了飯碗。

2018年特朗普對華發起貿易戰,將太陽能電池關稅提高到25%,最後造成什麼結果呢?

目前美國太陽能電池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企業,第一太陽能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3.6GW,能量轉化率是19.7%。

因為關稅保護,所以美股給這個企業估值是1400億人民幣。

我們隆基綠能,第一季度出貨量是12.89GW,是第一太陽能的3.5倍,能源轉化率是26.8%,也超過第一太陽能的30%+。

但是我們是市場充分化的自由競爭,目前A股估值也是1400億人民幣。

很有趣吧,現在拜登為了討好支持自己的新能源產業資本,將太陽能電池關稅從25%提高到50%。

幾年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預計第一太陽能與我們隆基綠能出貨量與能源轉化率等等關鍵指標的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大。

就讓老美肆無忌憚加徵關稅去保護自己的核心產業吧。

保護保護就保護沒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