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法國似乎正回到第四共和國,這對歐洲來說是個壞消息

王愷雯

法國中間派和左翼「不情不願」的聯手,成功逆轉了極右派在首輪投票中的領先局面。

雖然阻止了極右翼政府上台,但法國面臨更棘手的問題。由於沒有一方能夠拿下絕對多數席位,法國即將迎來「懸浮議會」。眼下,三個規模差不多的聯盟彼此不肯妥協,讓政府組成面臨困境,也為未來議會的工作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外媒紛紛以「混亂」「撕裂」「動盪」等詞彙描述法國的政治前景。

「左翼聯盟出人意料地贏得勝利,但艱難的時刻才剛開始。」法蘭西24電視台(France 24)網站在7月8日的報導中直言。 《金融時報》則指出,法國似乎正在回到第四共和國時期,面臨長達數月乃至數年的不穩定的政府,這對法國及其歐洲夥伴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法國到了難以管治的地步」

在6月初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極右派「國民聯盟」的大勝和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的慘敗,促使馬克龍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大選。而在一週前的首輪投票中,「國民聯盟」以34%的得票率位居首位,法國眼看將迎來二戰以來首個極右翼政府。但7日第二輪投票的結果顛覆了外界普遍的預測。

當地時間8日,法國內政部公佈的最終數據顯示,國民議會577個議席中,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獲得182個席位,執政黨復興黨及其中間派聯盟「在一起」佔據163席,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拿下143席,右派政黨共和黨佔68席,其餘各黨派佔21席。

當地時間2024年7月7日,法國勒圖凱,法國總統馬克龍參加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視覺中國

「我們的人民顯然拒絕了最壞的情況。」極左翼領袖、「屈的法蘭西」領導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說,「公民動員的浪潮已經席捲全國!」

《金融時報》認為,「國民聯盟」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其沒有完全擺脫「毒癮」,派出的候選人有極端主義背景,或有發表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的記錄。但更重要的是,中間派和左翼政黨展現了合作的韌性,他們願意聯手阻止極右派上台,選民也隨了他們的意。

「很明顯,中間派和左翼在第二輪投票中組成『共和陣線』以對抗『國民聯盟』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紐約時報》評論道。

然而,報導指出,法國似乎已經到了「難以管治」(ungovernable)的地步——掌握大部分立法權的國民議會分歧嚴重,難以立刻組建執政聯盟。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被夾在互相厭惡對方,也厭惡馬克龍的極右翼和極左翼團體之間。

「法國現在面臨長達數月乃至數年的政治不確定和不穩定的政府,這對法國及其歐洲夥伴來說是個壞消息。」《金融時報》評論說。

7月7日,大批人潮在法國首都巴黎共和國廣場舉行集會。法新社

報導指出,法國似乎正在回到第四共和國(1946年-1958年),也就是二戰後那段政治動盪時期。當時,喧鬧的議會擁有最高權力,而總統的權力被削弱。 「在這幾週的選舉中,權力已經從愛麗舍宮轉移到國民議會,此前事無巨細的總統已經退居次要地位。」報導稱,馬克龍7日晚上沒有露面,而是發聲明稱,他將等待議會重組,然後再作必要的決定。

下一步怎麼走?

梅朗雄已經表示,應該由「新人民陣線」執政,「總統現在有責任號召『新人民陣線』來治理國家。我們準備好了。」梅朗雄表示,「新人民陣線」將尋求實施其競選宣言,包括撤銷馬克龍備受爭議的退休金改革,以及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梅朗雄還喊話馬克龍「承認失敗」,並補充說任何阻止「新人民陣線」執政的「藉口、安排和組合「都是不可接受的。

但《華盛頓郵報》指出,左翼聯盟內部尚存在裂痕,有人認為梅朗雄過於激進。報道稱,聯盟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擊敗極右派陣營的瑪麗娜·勒龐,成員能否掩蓋分歧、形成同一陣線,還有待觀察。

就在此次投票前,「新人民陣線」另一重要人物、議員弗朗索瓦·魯芬(François Ruffin)與梅朗雄決裂,稱後者是「障礙」,若自己再次當選,將不會和激進左翼結盟。

當地時間2024年7月7日,法國左翼政黨「不屈的法蘭西」領導人梅朗雄(右)正出席競選集會。視覺中國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歐洲中心研究員、法國前駐美大使阿勞德(Gérard Araud)認為,未來幾週將考驗左翼和中間派能否合作,這可能會導致「新人民陣線」解體,因為同屬該聯盟的極左翼「不屈的法蘭西」和中左翼的社會黨已經在競選中展現了其脆弱性。

《金融時報》指出,馬克龍陣營希望左翼最終會在梅朗雄不肯妥協的壓力下分裂,這樣前者就可以嘗試和社會黨、綠黨及其他溫和派組成某種聯盟。

另一邊,「國民聯盟」也已經做好了「不合作」的打算,其主席巴爾德拉7日表示:「從明天開始,我們的議員接手他們的職位,確保我們反對移民和其他極左政策。 我們不會加入任何形式的聯盟或做出妥協,我們將和法國人民站在一起。

大西洋理事會歐洲中心訪問學者、曾在法國武裝部隊任職的阿拉德(Léonie Allard)指出,目前的情況下,組成執政聯盟似乎是出路,但和歐洲其他國家不同,法國沒有這種慣例,這意味著組成聯盟將非常困難,屆時法國的治理能力將會是一個大問題。

在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爐後,法國總理阿塔爾宣布將遞交辭呈,但表示將繼續領導看守政府,以便法國能在巴黎奧運期間維持穩定。

當地時間2024年7月7日,法國總理阿塔爾在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爐後宣布將遞交辭呈視覺中國

國民議會選舉結束後,法國總統通常會從贏得最多席次的政黨中任命一位新總理。 《政治報·歐洲版》8日發文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依然非常不確定,理論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可以決定總理人選,他不受選舉結果的法律約束,但由於國民議會有權通過不信任動議迫使政府辭職,因此按照慣例,總理人選必須符合議會多數派的意願。

《政治報·歐洲版》列舉了左翼聯盟四位潛在的人選,包括72歲的「不屈的法蘭西」黨領導人讓-呂克·梅朗雄、48歲的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弗朗索瓦·拉芬(François Ruffin)、48歲的即將離任的法國社會黨議會黨團主席鮑里斯·瓦勞德(Boris Vallaud),以及55歲的前法國工人民主聯合會(CFDT)秘書長洛朗·貝爾熱( Laurent Berger)。

對於下一任法國總理人選,報導認為,左翼聯盟內的兩支主要力量——「不屈不撓的法蘭西」和社會黨將在即將到來的談判中佔據話語權。

身為總統,馬克龍的地位暫時不會受到威脅,他將任職到2027年。阿拉德指出,議會在經濟和內政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總統在外交和國防政策方面發揮相當大的影響力,馬克龍可能會試圖根據憲法或慣例為行政部門開闢特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