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刺案疑雲重重,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

猫哥的视界

這兩天被特朗普被刺事件刷了屏,但是看了一下,大多數分析文章都沒有什麼營養。

有一些猜測也是捕風捉影,根本沒有可靠的證據與邏輯支撐,也就是蹭熱點收割流量而已。

今天我就來提供一些深層的分析給大家。

1 槍手是誰?

首先我們複盤本次事件的一些關鍵訊息:

——事件經過。

特朗普在演講時突然響起槍聲,特朗普摸了摸耳朵,發現一手都是血,這個過程大概有三秒左右;

然後連續又有兩聲槍響,也就是在特朗普蹲下去之前槍手開了三槍;

特朗普蹲下去,接著是密集的槍聲。

事後統計,搶手在特朗普蹲下去後還開了5槍,最後才被特勤該人員擊斃。

——槍手開槍地點距離特朗普演講位置約180公尺左右,是一棟建築屋頂;

——槍手使用的是一把AR15自動步槍,子彈口徑約5毫米。

依據上述現場關鍵訊息,以下我就用縝密的邏輯給大家推理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第一個問題,是本案非常重要且關鍵的問題(卻被大眾忽略了),槍手是否是職業殺手?

這個問題我基本上可以肯定回答——不是。

為什麼?

三點理由。

其1,槍手非常不專業。

在超過150公尺距離去狙擊一個人物,槍手選擇的居然是一把小口徑的自動步槍。

常看電影的都知道,要遠距離狙擊,一般都要選擇專業的狙擊步槍,與自動步槍相比,專業的狙擊槍彈頭更大,彈道更穩定。

專業狙擊槍一般口徑都在7.6毫米以上,包括9毫米,甚至最大的口徑會達到12.7毫米。

我們都知道,子彈飛得越遠,越容易受風力影響,所以彈頭口徑越大,那麼風力的干擾就越小。

殺手選擇的僅僅只有5毫米左右的小口徑自動步槍是非常不適合遠距離狙擊的,

這就是特朗普躲過第一槍之後,雖然殺手連續開了兩槍,但是子彈都不知道飛到那裡去了,後兩槍讓特朗普毫髮無傷。

如果是一把專業狙擊槍,即便特朗普無意識擺頭躲過第一槍,後面兩槍也足以讓特朗普爆頭。

其2,槍手在現場反應較為反常。

正常情況下,如果槍手是職業殺手,那麼他的目標就只能是特朗普。

連續開槍狙擊特朗普之後——特別是特朗普蹲下去之後,槍手已經失去了狙擊的目標,​​在這個時候,作為職業殺手最正常的反應就是停止射擊趕緊跑路。

但是這個殺手偏偏還要繼續向特朗普周圍的人群射擊——

說實話,後面這5槍毫無意義,恰恰是因為搶手後面連續開了5槍然後才被特勤擊斃。

其3,槍手選擇的狙擊地點也很蹊蹺。

如果是職業殺手,就是拿錢辦事,狙擊並不是職業殺手的終極目的,幹掉目標任務後跑路拿錢才是終極目的。

所以任何職業殺手在策劃暗殺計畫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狙擊地點是否安全,特別是狙擊之後能夠安全撤離。

這個狙擊手特朗普的槍手選擇的狙擊地點偏偏就是一棟建築的屋頂上,周圍沒有任何遮蔽與掩護。

這樣的狙擊位置就算是順利完成狙擊目標,眾目睽睽之下怎麼跑路?

基於上述三個理由,所以我們可以排除槍手是職業殺手的可能性。

2 最大疑點

一旦槍手是職業殺手的可能性被排除,那麼很多自媒體臆想的陰謀論就不攻而破。

首先如果槍手不是職業殺手,那就可以排除拜登與民主黨的嫌疑。

邏輯很簡單,拜登與民主黨如果真是幕後策劃的真兇,那麼策劃這次事件就一定要確保幹掉特朗普,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因為一旦無法幹掉特朗普,那麼拜登與民主黨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事實也是如此,因為這次暗殺事件,讓特朗普的支持率從四十幾個百分點飆升到71%,而拜登則降到16%——

未來大概率會在總統大選中慘敗。

所以,如果是拜登與民主黨策劃了這次事件,怎麼可能胡亂找一個這麼不專業的殺手——

這簡直就是拿著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

拜登還是目前在任總統,掌握美國國家機器的全部資源。

真要是拜登與民主黨策劃的這次事件,以拜登目前的權力,難道還找不到真正的職業殺手?做一份縝密的暗殺計畫?

再不濟也得幫殺手配一把專業的狙擊步槍啊!

排除了拜登與民主黨的可能性,那麼會不會是特朗普自己導演的苦肉計?

這個可能性也是可以排除的。

原因有兩個。

其1,有記者拍到第一槍的彈道,那真是衝著特朗普腦袋去的。

如果不是特朗普剛好偏了一下頭,那麼特朗普就可以領盒飯了,如果是特朗普自己導演了苦肉計,怎麼可能這麼幹?

其2,如果是特朗普導演的苦肉計,那麼刺殺最好的時間不是當下,而是要放到10月份也就是美國大選投票前面一個月之內,這個時間點效果最好。

當下距離美國大選還有4個月,有時間就代表可能會有變數。

還有人說,這是猶太資本策劃導演的戲,目的就是助力特朗普贏得大選。

這個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原因同上——

子彈都擦著特朗普的臉過去了,稍微偏差一點點特朗普就要領盒飯,哪有演戲做到這個份上的。

如果排除拜登與民主黨的嫌疑,排除特朗普自己的嫌疑,結合槍手在暗殺過程中各種不專業的表現,看起來整個事件就是一個狂熱的反特朗普分子的自發性行為。

事件的真相真是如此嗎?

不!

還有疑點。

整個事件最大的疑點恰恰是特朗普安保團隊的表現。

負責為特朗普提供保全服務的是美國特勤局戰術小組,這不是一般的野雞團隊,而是經驗豐富且非常專業的安保團隊。

但是這個專業的安保團隊卻在這次事件中犯下了一系列低級不可思議的錯誤。

首先,特朗普演講的地點附近一共只有兩棟建築,但特朗普的保全團隊卻只在一棟建築屋頂佈置了狙擊小組,另一棟建築根本沒有安排任何人員。

這是無意的疏漏還是有意為之?

如果我們把這個情況認為是無意的疏漏,但是槍手為什麼事先卻能掌握到某一棟建築屋頂沒有任何保全人員的情報?

槍手是大搖大擺來到現場,然後爬上屋頂,這個過程中甚至都有民眾能看到。

民眾也向現場的警方反應了有人攜帶槍枝爬上了屋頂,而現場也有安保責任的警方卻直接無視了民眾的舉報。

最後,槍手在屋頂上從容不迫的搭建三角支架,把自動步槍架在三角支架上瞄準。

一共向特朗普以及特朗普身邊的民眾開了8槍,最後才被現場的特勤小組擊斃——

也就是說,槍手在狙擊特朗普之前在眾目睽睽的屋頂上一系列危險的動作沒有受到任何干擾。

這一切已經不是可以用麻痺大意來解釋特朗普安保團隊的低階失誤了,甚至可以說是保全團隊有意縱容。

以上就是這次事件最蹊蹺也是最大的疑點。

3 幕後是誰?

槍手從爬屋頂以及做狙擊準備,現場的安保團隊不論是特勤人員還是警方都是一路綠燈,毫無干擾,這就有點陰謀論的感覺。

偏偏實施暗殺的又是一個二百五的貨色,既沒考慮撤退路線,連把專業的狙擊槍都沒有,拿著一把小口徑自動步槍,對著特朗普就噠噠噠開火。

如果把搶手的暗殺行動解釋為一個狂熱的反特朗普分子的自發性行為,那麼特朗普安全團隊現場蹊蹺的反應就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

如果把特朗普被刺殺事件認定為有幕後的推手,那麼這個幕後的推手根本就不在乎特朗普的死活!

特朗普被幹掉當然很好,同時特朗普躲過刺殺好像也能接受!

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在保全團隊如何配合的情況下,偏偏找了一個二百五槍手擔任主角!

所以特朗普被刺事件真相更大可能是這樣:

某個勢力找到一個狂熱的反特朗普人員,承諾提供情報與保全支援;

讓槍手事先得到特朗普演講現場有一棟建築屋頂是安保的空白點的關鍵情報,然後搶手大搖大擺來到現場,實施刺殺行動。

這個幕後的勢力除了提供情報與安保支持,對於槍手的計劃,作案的槍枝一律不管,任由槍手自行解決,讓整個刺殺行動更像是一個狂熱的反特朗普人員的自發行為。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有某個幕後勢力策劃了這次事件,那麼它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策劃了這次行動,卻又毫不在意特朗普的死活呢?

如果我們緊扣這個關鍵點,幕後策劃者根本就不在意刺殺行動成功與否,也就是不在意特朗普死活,那麼這個幕後的勢力基本上就呼之欲出了。

這就是美國「深層政府」。

所謂美國的深層政府由資深政治人物、職業官僚組成,這才是真正操控美國政治的力量。

所謂兩黨輪換更多是一種政治表演,並不會改變美國由「深層政府」統治的事實。

英國有部著名的政治劇《是,大臣》就深刻揭示了深層政府的職業官僚是怎麼操弄政治的。

深層政府之所以策劃了這次刺殺特朗普事件,原因就是特朗普一旦擔任總統後準備推出的官僚體系改革方案嚴重侵犯了這群美國政治菁英的利益。

以下改革方案內容引用自公眾號《洋愷宏觀》文章《特朗普得罪了誰》部分內容,在此感謝!

特朗普準備推出的官僚體系改革方案的核心內容包括:

改革方案內容1:限制國會議員接受利益團體遊說,禁止國會議員炒股。

特朗普團隊給出理由很充分,一半的國會議員在卸任後會加入遊說公司,領取數百萬美元的薪水,依靠與前同事的人脈關係為各大利益集團遊說,促使出台一些有利於它們的法案。

對許多美國議員來說,他們根本不關心國家利益,從政只是他們致富的跳板,是從國會山和K街之間的「旋轉門」(K街位於華盛頓,是美國大部分遊說公司總部所在地) 。

不僅如此,美國至少有20%的國會議員,透過內線消息炒股獲取暴利,其中一部分人投資報酬率竟然超過股神巴菲特。

例如著名的國會山莊裴洛西利用議會的內幕消息,大舉買進英偉達買權,獲利高達數百萬美元。

特朗普這個改革措施直接對華盛頓資深政客的財路開刀,這如何不讓這票政客恨得牙癢;

改革方案內容2:將聯邦機構大部分從華盛頓遷移至各州,包括國稅局、FBI、農業部等等,讓聯邦的權力部分下放至地方。

此舉將導致10萬以上的聯邦僱員遷出華盛頓,透過薪資調整可以為美國納稅人每年節省14億美元。

特朗普團隊對此作出了解釋: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大部分都集中在華盛頓特區,與一般民眾嚴重脫節,對實際國情缺乏了解,無法反映人民的真實意願。

不僅如此,聯邦公務員的收入過於豐厚,其待遇不僅遠高於地方公務員,甚至比頂級私企員工的收入還多17%。

以至於華盛頓成為美國最富裕的地區,全美最富裕的7個縣裡面,有5個集中在華盛頓都會圈。如此龐大的資源消耗是對納稅人的褻瀆。

特朗普這個改革措施相當於讓在華盛頓中央拿著高薪,過著舒服日子的聯邦政府官員們不但要降薪,還要下放到偏僻的地方去,這也是很招人憤世嫉俗的。

改革方案3:將公務員制度從終身製改為聘用制,允許美國總統罷免不稱職的官僚。

這一條是美國官僚體系改革的核心內容,特朗普團隊對此作了詳細論述。美國分為政務官與事務官,政務官由選舉產生,對選民負責;

事務官(主要是公務員)透過考試/推薦/特招/內定等方式上任,通常採取終身製,負責具體執行。

美國公務員大多是終身製,被視為「鐵飯碗」,只要不犯嚴重錯誤基本上不會被開除。

對此特朗普團隊給出了數據:2020年美國有160萬終身公務員,但只有4,000人因為重大過失被解僱。

特朗普認為美國的公務員效率太低,官僚主義太嚴重,缺乏淘汰機制。

如果他開啟第二任期,將把美國公務員從終身製改為聘用制,並加強考核機制,裁掉10%不合格的公務員。

將美國公務員的鐵飯碗變成泥飯碗,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深層政府的職業官僚對特朗普恨之入骨。

簡單的總結一下,特朗普準備上台的官僚體系的改革措施,把華盛頓資深政客、官僚全部都得罪個乾淨。

這就是這些美國政治菁英團結起來策劃安排了這次刺殺事件的根本原因。

那為什麼又安排一個二百五槍手來實施這次事件呢?

原因有二。

其1,安排無關痛癢背景乾淨的小人物實施刺殺,只要在現場將其擊斃,事後就很容易撇清關係,不會牽連​​甚廣;

其2,美國政治精英們雖然對特朗普恨之入骨,但是對於特朗普死活是不在意的,能夠幹掉特朗普當然很好,幹不掉也能接受,因為這也是對特朗普的一次嚴重警告——

如果你上任之後真敢動官僚與政客的蛋糕,你還能躲過幾次暗殺?

美國深層政府勢力透過這次事件其實就是向特朗普展示,我們真是敢動手殺人的。

最後,這次刺殺事件我看到很多媒體都在稱讚特朗普表現得很英勇,特別是最後特朗普在一群特工簇擁下揮舞拳頭的畫面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景點。

但是這個事嘛其實還是比較特別的。

因為事件來得太快,而且槍手又被迅速擊斃,所以對特朗普而言基本上就是還沒來得及害怕,危險就已經清除了。

後面的表現不過是個政客作秀的本能而已。

但是,特朗普的底色就是一個慫貨,2021年國會山莊事件就是一個典型。

在關鍵時刻特朗普的慫貨本質暴露無遺——

既要煽動支持者去衝擊國會山莊,又不敢承擔責任站出來領導支持者。

典型的色厲而膽薄,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亡命——

三國演戲中郭嘉評價袁紹的判詞用在特朗普身上是再貼切不過了。

這次刺殺事件,深層政府勢力至少向特朗普展示了兩個事實:

其1,只要特朗普敢於觸動職業官僚與資深政客的基本利益,這票人是真敢掀桌子殺人的;

其2,一旦深層政府勢力發動,特朗普身邊的安保系統也是不可靠的。

以特朗普慫貨的基本底色,在看清了上述兩點基本現實之後,大概率會退縮的。

也就是說,透過這次刺殺事件,即便未來特朗普當選成為總統,其前期準備的官僚體系改革方案基本上會胎死腹中。

這次特朗普上台後準備以內政為主,官僚體系改革是對內施政的重點。

現在出了這麼一檔子事,特朗普的內政改革基本上沒戲,大概率未來還是會回到對外極限施壓撈取好處的路子上了。

4 見微知著

最後再囉嗦幾句。

說實話,特朗普擬定的官僚體系改革方案一般民眾看了可能覺得很爽,但其實太激進了。

縱觀歷史,要對官僚體系啟動改革,從來都要循序漸進,要分化拉攏,要拉一批才能打一批,要有高明的政治手腕與耐心才有成功的可能。

特朗普的改革方案完全不考慮可能的反彈,沒有過渡措施,直接對政客與官僚的根本利益動刀子。

將自己變成所有的政客、官僚的對立面,這樣的改革方案成功的可能性基本上是0。

所以特朗普還沒上任,就已經觸發嚴重的反彈,直接誘發這次的暗殺事件。

如果特朗普上任還要強行推自己的這個改革方案,屆時是一定會有流血事件,會死人的。

以上就是本次特朗普暗殺事件的分析與推理。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