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含恨驚退,特朗普完勝?更大的混亂才剛剛開始

風留痕

拜登剛剛含恨宣佈「退選」,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的可能性大增,而特朗普這個「麻煩和混亂製造者」再次執政,也必將給世界局勢、中美關係製造更大的不確定性。

在美國的法院一審做出有罪裁決之後,特朗普的選情看漲,拜登在首次辯論上的糟糕表現,就幾乎斷送了自己的總統連任前程,而一次「暗殺未遂」事件,又給了特朗普的「神助攻」。

三大事件相繼發生,逼得民主黨不得不臨陣換帥,而臨陣換帥顯然不是萬能神藥,也救不了民主黨,甚至於民主黨可能輸得更慘。因為,在選戰進入白熱化的關鍵時刻,民主黨卻要忙著展開新候選人之爭的內鬥。

一切似乎都在按特朗普近4年來設計運作進行和發生的,自然也就預示著特朗普可能將取得完勝。

從特朗普近4年來動作來看,誰還能說他是一個「政治素人」?他簡直就是一個善於運籌帷幄、高明的政治家。

特朗普一直被外界視為是一個「麻煩製造者」,更具有極端的不確定性。隨著其獲勝可能性大增,全世界都隨之緊張起來。而他的狂妄言論則預示著世界局勢會進入另類的混亂狀態。

特朗普當選後,可能引發或嚴重涉及到的重大關係轉變如下:一是烏克蘭戰爭與中東戰亂,二是中美關係、美俄關係以及美歐關係的調整,三是中歐關係、中俄關係的變化,四是其它國家的選邊站隊情況等。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又是千絲萬縷或牽一髮而動全身,必然引發連鎖反應,對世界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從他目前公開的言論和競選綱領來看,首先要應對的就是烏克蘭戰爭問題,這是其一。

近一段時間以來,特朗普一直揚言當總統之後就會立即結束烏克蘭戰爭,或者說停止對烏克蘭的軍援支持。

而共和黨最新公開的競選綱領中的第8條: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讓歐洲和中東重現和平,並建立一個保護全美國的偉大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且全部在美國製造,這顯然主要針對的是烏克蘭戰爭。

其二,「讓歐洲和中東重現和平」,就是停止戰爭,可讓中東重現和平的主動權卻不在美國手中,而是在以色列手中。

重要的是,美國可以拋棄烏克蘭,但絕不會丟下以色列,這是美國最大的政治正確之一,所以,這一句暗指的是要盡快結束烏克蘭戰爭。

減少在烏克蘭戰爭中的消耗與牽制是一回事,戰爭外溢的風險也確實在不斷提高,這確實是美國的一大心病,所以才有「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之說。

這也正是歐洲人最為擔心的事情。儘管這是美國挑起的戰爭,表面上看是美俄之間的代理人戰爭,可實際上卻是二戰後歐洲最大的安全危機,也意味著歐洲安全秩序徹底被打破。

在沒有削弱俄羅斯的情況之下就結束這場戰爭,讓歐洲無法直面俄羅斯的威脅,畢竟歐洲人最大最直接的威脅是俄羅斯。

如果就這樣讓俄羅斯順利實現其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即使俄不會變得更加強大,卻會變得更加強勢。

歐洲最大的心病是:一方面想要戰略獨立,另一方面卻又必須依靠美國來制約俄羅斯。當然,更不敢真的與俄進入完全的「敵對」狀態,所以是左右為難。

讓美國的戰略重點完全轉回歐洲,這才是歐洲人的戰略設想,而這恰恰是違背了美國的戰略構想,這就是美歐之間的矛盾之一。

一旦美國停止對烏的支持,要麼就是烏克蘭投降,讓俄順利實現不利於歐洲的行動目標,要麼就是歐洲自己支持烏克蘭,而歐洲又無能為力。

而美國減弱了牽制和消耗之後,就可以騰出手來集中更多力量應對中東亂局和打壓遏制中國,世界局勢也就自然發生了巨變。

特朗普若真如此,等於是卸下了沉重的「負擔」。

也正因為歐洲不會接受俄羅斯的勝利,所以美國也不擔心失去對歐洲控制權,只是此舉坑了歐洲,也就更加增強歐洲對其戰略依賴或保護。

不管怎麼說,歐洲是美國挑起的烏克蘭戰爭的最大犧牲品,而停火後歐洲的犧牲會更大。因此,特朗普此舉也是對美歐關係的重大考驗。

如果特朗普真的停止或減弱了對烏克蘭戰爭的支持,歐洲為了自保,在調整其烏克蘭戰略的同時,也會做出其它方面的相應調整,也就是對華關係的調整。

就算不會完全加強對華合作關係,也不會與美國一道與中國作對。

重要的是,特朗普停止對烏克蘭戰爭的支持,北約可就真的會像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說的那樣「腦死亡」了。

這將徹底打破美國的合縱連橫戰略,這應當是美國最大的損失。

因此,特朗普停止烏克蘭戰爭的舉動,有可能改變美俄關係,但同時也將改變中歐關係和中俄關係,此舉最關鍵的就是俄羅斯如何看待中俄關係。

而中國突然發力推動巴勒斯坦兩大敵對派別哈馬斯與法塔赫之間和解談判,同時也在加強協調伊斯蘭世界各國各派別勢力的戰略統一,顯然是意在強力推動甚至是主導中東和平進程,可以間接牽制和消耗美國,絕不能讓美國輕鬆卸去負擔。

其三,不管特朗普想做什麼,其對外政策的核心是強推「美國優先原則」,對內是重振美國製造業。打貿易戰是第二個重要的任務,這是他認為可以「讓美國再一次偉大」(MAGA)重要手段。

特朗普談論最多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關稅,同時也強調要對所有國家的商品加徵關稅,這樣才能體現「美國優先」。

而共和黨競選綱領的第五條就是「停止外包,讓美國成為製造業超級大國」。重振美國製造業,這是特朗普上一任期內的主要任務之一。

美歐關係撕裂,最主要的就是源自於「美國優先」,儘管拜登想極力修復,可也並不成功,如果特朗普繼續強推「美國優先」,也就意味著也會與歐洲發生貿易戰,美歐關係面臨更大的撕裂。

歐洲經濟一直不景氣,還要受到烏克蘭戰爭的拖累。我早就說過,與中國合作是拯救歐洲衰退的唯一出路。歐洲再不情願也不得不與中國合作。

因此,特朗普對華政策可能的脫鈎傷害,很可能因為中歐合作的加強而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

而在世界巨變或供應鏈斷鏈加劇的情況之下,發展中國家也會加強對華合作關係。

因此,如果特朗普對華發起新的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程度就決定於美歐關係以及中歐關係會發生什麼變化。

正因為貿易戰是特朗普對華政策的主打方向,所以在南海和台海的挑釁方面應當不是重點,這倒是對中國有利的地方。

當然,或許特朗普會拿南海、台海甚至朝鮮半島問題做經貿談判的籌碼,這是特朗普最喜歡或擅長的打法。

雖說在經貿方面打壓中國是一定的,但因此說特朗普上台後中美脫鈎會加速也不一定。

與中國脫鈎是在特朗普上一任期最後一刻提出來的,但他卻並沒有實施。相反,儘管當時中美貿易戰激烈進行,可畢竟還是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未來,特朗普可能接手的美國,通脹危機依然未過,經濟衰退的風險卻在提高。同時,美債危機、金融危機、「去美元化」,始終是美國的心病。

與中國脫鈎也好,打貿易戰也罷,又或是阻止「去美元化浪潮」,都會因與中國的脫鈎而惡化。如何對華?相信特朗普也會認真思量。

重新執政後採取什麼樣的對華政策,還真的很難說。特別是這些年中國在高科技與核心製造領域里得到極大的提升,以及中國經濟狀況明顯向好的情況之下。他的貿易戰理論根據已經不適用了。

其四,除了烏克蘭戰爭以及對華商品加徵關稅之外,特朗普說得最多的是封鎖邊境和驅逐非法移民。而這也正是他競選綱領的第一條,也是他上一任期的重要任務之一。

而這正是民主共和兩黨內鬥的焦點之一,也是美國社會撕裂的重要一環。

如果再一次強力封鎖邊境,強力驅逐非法移民,不僅會引發美國政治社會的極化對立,也是對美國民主自由價值觀的挑戰。

上一任期特朗普的政策就處處受制,這一次民主黨恐怕會變本加厲掣肘。

儘管選情不利,可拜登畢竟還是有不少的擁躉,在最後一刻被民主黨內部相逼退選,肯定會引起不少的人不滿,也會更加痛恨特朗普。

特朗普之所以得勢,並非他是最佳的總統人選,而是美國選民沒得選,他畢竟已經被一審定罪,畢竟是一個「麻煩製造者」。

特朗普的內政外交政策,會因為內鬥加劇而受到極大的牽制。白宮的「內鬼」、地下「倒特組織」或「影子政府」還會重新冒出來。

也就是說,內鬥不止,外戰是很難有效發起。相信這一任期將是美國內鬥的加劇期。美國「內戰」又將成為美國最熱門的詞。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總之,從目前的情形來看,特朗普幾乎鐵定會如願再一次入主白宮,而從特朗普目前一些表態和競選綱領來看,停止烏克蘭戰爭以及發動新一輪的貿易戰,應當是主打方向。但這將對中美俄歐以及北約內部之間的關係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對中國來說是有利有弊。最關鍵還得看歐俄作何選擇,而美國政治內鬥肯定會加劇。特朗普的內外政策會受到民主黨的重大牽制。

至於說到特朗普選的搭擋萬斯,不能因為他的一句「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威脅」就把他視為強硬的反華派,這人看上去更像一個投機分子。

他曾經一度非常看不起特朗普,只是眼看著特朗普越來越得勢才轉投門下。他是在2022年之後才不斷在公開場合表示「特朗普很偉大」,此後萬斯就一直忠誠地跟隨著特朗普。

萬斯稱「中國為最大的威脅」,但他也強烈反對支持烏克蘭,或許把停止烏克蘭戰爭視為第一要務的特朗普正是看重了他這一點。

重要的是,有了前車之鑒,特朗普不想再選一個強勢的、有能力的人做副手。因為怕其在背後搗鬼。■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