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一件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實挺大的一個機會:我們已經開始在湄公河修建一條長180公里的運河,這條運河將從柬埔寨首都金邊開始,然後連到暹羅灣的一個柬埔寨深水港。
先上圖。
本來沒怎麼注意到,最近發現美國人不斷在BB,認真想了一天,覺得該跟大家講一下。
這為啥是個不小的機會呢?
先得從這條運河說起:它是湄公河通往海洋的一個便捷通道,而湄公河呢,大家也都知道的,它在我們這邊的名字叫瀾滄江。
對東南亞地區來說,它是一條「寶河」,經濟價值非常高,重要得不得了。
為啥這麼說呢?
先得說一個名詞:湄公河三角洲。
這個三角洲農業條件非常好,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因為有湄公河從上游帶來的泥沙,所以和一般熱帶平原比較貧瘠不同,它土壤深厚、肥沃,非常適合種水稻。
湄公河三角洲面積還非常大,有4.4萬平方公里,這是個啥概念呢?
在全世界的三角洲中,它排名第三。
世界第一大三角洲是恆河三角洲,由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我們這邊叫雅魯藏布江沖積形成,它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大部分歸孟加拉國,少部分歸印度,別看地方好像不大,但它養的人口卻著實不少:將近2億人。
第二大三角洲是我們的長江三角洲,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長江三角洲的地位大家也都知道的,不光是江南水鄉,還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有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等一堆大城市,同時也是中國最富庶的地方。
湄公河三角洲人口也挺多的,它大約80%歸越南,人口超過2000萬,大約20%歸柬埔寨,當地人口比越南那邊要稍微稀疏一點,但也挺稠密的。
順便說一下,為啥說到越南,總要提到北方和南方呢?
因為越南這個國家,它南北各有一個大平原,北邊的叫紅河平原,南邊的就是湄公河三角洲,全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但中間隔了1000多公里,全是些山地和沿海小平原,大家隔得太遠,風俗就有點不一樣,所以南方和北方,就相互不怎麼看得起。
另外南方也就是湄公河三角洲一帶,平原面積比北方大,人口比北方多,它的核心城市胡志明市也比首都河內大,經濟條件還比北方好一點,所以就更不怎麼看得起了。
但湄公河給越南和柬埔寨帶來的,還不止三角洲一塊平原,三角洲的上游也被它衝出一塊大平原來,大約12萬平方公里,農業條件也非常不錯,但很多地方還沒開墾,如果開墾好,搞出1億畝良田是沒問題的。
光農業這一塊,就很不得了。
但這還不止,湄公河或者它的上游瀾滄江,它的航運條件也相當不錯。
從我們的橫斷山區,衝出國境的,主要有兩條大河:怒江和瀾滄江。
怒江很沒出息,出境後一直在荒山野嶺里轉,沒接到什麼很牛叉的支流,所以別看它長度挺長,但水量還不如比它短的伊洛瓦底江,也沒衝出什麼大的平原來,然後就「呼啦」一下地,在緬甸東南部入海了。
所以經濟價值,最多也就是搞搞水電站。
但瀾滄江不同,它出境之後,廣納百川,年徑流量搞到長江的快一半,每年4000億立方米,水量大就可以搞水電站,但好處主要落在老撾,它以後水電這塊會非常厲害。
還衝出了一大塊平原,三角洲加上游平原,差不多有17萬平方公里,還是一大整塊,差點蓋過長江,因為長江在中下游各處,只有些零零星星衝出的平原,再加上三角洲,一起加起來,才差不多20萬平方公里的樣子。
但湄公河畢竟還是不如長江:航運條件要差很多,長江可是全世界航運價值最高的一條河流啊,絕對的黃金水道。
像密西西比河、萊茵河之類的,根本沒法和它比,至於尼羅河、恆河、亞馬遜河,則是根本沒啥航運價值,也就空頂著一個大河的名頭。
雖說不如長江,但矮子裡拔將軍,瀾滄江的航運條件,還是挺不錯的,像2年前就有報道說瀾滄江244界碑到臨滄港的四級航道建設工程,已經開工了,項目按照四級航道標準建設,建成後常年可通行500噸級船舶。
因為湄公河能通航,2011年才在上面發生慘案,然後搞出個大家都知道的大動作來嘛!
這運輸能力,其實挺可以的。
因為浙江的杭甬運河,在「四改三」前的2020年,吞吐量就達到1600余萬噸,還有近10萬標準集裝箱。
什麼概念呢?
就算整條湄公河都只是四級航道,它的運輸能力,也一點都不亞於一條鐵路,而且我之前講過很多次,不要說和鐵路運輸相比,就算和海運相比,內河航運都要便宜得多!
更何況從我們臨滄到界碑這一段,還只是瀾滄江的上游呢?
在老撾的中游,柬埔寨和越南的下游,航運條件只會更好。
這種航道整治工程的投資,和建鐵路相比,還要少一個數量級,實在是太划算了!
到這裡,大家看出什麼來沒有?
這條運河建好後,說不定有些船,就直接在柬埔寨的這個港口卸貨,然後裝上內河船,先過運河,之後再進瀾滄江,一路可以直通我們雲南的臨滄市!
雲南可是內陸腹地啊,能多這麼一條運輸大通道,還是能直通海港的,這條航道的經濟價值就非常大了,因為這等於給雲南找了個出海口!
附近有些地方的經濟想不飛,恐怕都不行。
但是這裡有一點要點出:現在從雲南直接,航行到柬埔寨,還不行,因為在柬埔寨和老撾交界處,有個相當有名的大瀑布,名字叫孔恩瀑布,落差約10多米,沒法航行。
但這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因為等到運河開通,通過湄公河,直航到雲南的經濟價值顯現出來後,怎麼打開這個瀑布,肯定自然而然地,提上議事日程。
運河都能建,在瀑布上開一條航道,實在不是什麼大事!
這前景,大家想想看:2023年,光長江幹線港口,貨物吞吐量就有38.8億噸,湄公河也不是什麼小河,它的水量也有長江的一半哦。
就算將來航運量,能達到水量比它少一點的珠江,也很不得了!
畢竟去年珠江乾流航運量,就超過15億噸!
相當於好幾十條鐵路!
但這樣就算了嗎?
沒有!
伴隨著這條運河的開通,還會非常有可能,帶來一樣東西:海量的鉀肥!
這我們都知道:鉀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它的作用挺大,像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作物產量,提高抗寒、抗病能力、防止植物枯萎等等等。
化學元素中,對農作物,氮磷鉀最重要,這大家都學過的嘛!
但是我們很要命:我們是農業大國,但我們缺鉀,現在自己生產的鉀肥只能滿足國內需求的30%,而且這種生產,已經是拼了老命在搞的,在勘探上沒有新突破的話,現在已經探明的鉀鹽礦儲量,恐怕維持不到30年。
為啥會這樣呢?
因為鉀鹽礦這種東西,它是分海相和陸相兩種。
什麼叫海相呢?
就是在地質史上,某個地方曾經有個封閉或者半封閉的海盆,然後被太陽曬過後,海水蒸發,慢慢地就變得有點像死海那樣,鹵水開始濃縮,然後結晶。
但這種結晶很有意思,因為因為不同鹽類物質有不同的溶解度,所以隨著鹵水逐次升高,按照不同的溶解度,不同的鹽會依次從水里析出,然後結晶。
先開始是碳酸鹽,之後是硫酸鹽,然後是氯化物,比如說食鹽……在這些鹽中,鉀鹽的溶解度是最高的,所以它最後才會析出。
怎麼說呢?
等到鉀鹽開始析出,這片遠古「死海」,也就要徹底變乾,真的要死了。
鹽類這麼一層層地析出,就成礦了。
這種一層層地,鹵水裡的鹽因為蒸發,而濃縮析出鉀的模式,被人弄了個很形象稱呼:「牛眼式」成鉀模式。
但地球挺喜歡給人開玩笑的,比如說有的古代「死海」,剛到析出碳酸鹽、或硫酸鹽,並形成礦物這一步,而且這些礦也被厚厚的岩層給埋了,水突然又進來了,整個過程停止了!
有的則是到形成食鹽這一步,過程停止。
像波蘭就有個維利奇卡鹽礦,就採了將近800年。
在古代,海水曬鹽屬於高科技,因為海水里各種鹽很多,有不少對人體有害,很容易搞出毒鹽來,所以我們在宋朝,都還是找口大鍋,倒進海水來煮出鹽,直到明朝中國人才完全掌握了這門技術。
歐洲更晚,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鹽是當時的奢侈品。波蘭坐擁一個超級鹽礦,等於老天爺給它賞了座寶山,於是就拼命地挖,瘋狂地賺錢,有錢之後瘋狂擴軍,搞出翼騎兵這種極其花哨還費用挺大的兵種來。
翼騎兵之所以出現,其實靠的是波蘭有個超級大鹽礦。
手頭有錢有兵,所以波蘭人還猛搞了一波「平獨鎮露」,把西邊的德意志各邦,東邊的俄羅斯人,都整得夠慘。
結果萬沒想到,就在波蘭超級得意,四處結怨時,歐洲突然實現了技術突破,不知道他們自己搞出來,還是傳教士從我們這裡偷去,反正是搞定了海水曬鹽這個高科技。
波蘭突然一下子就變得沒錢沒兵,然後四面挨揍,被三次瓜分,頓時就悲劇了。
扯遠了。
波蘭這個維利奇卡鹽礦,也是遠古死海沒徹底曬乾,中間突然遇到變故的那種,因為它的食鹽礦挺大,最深的地方都能到地底下230多米,卻沒有鉀鹽礦。
所以怎麼說呢?
出個鉀鹽礦,其實真的很不容易。
那陸相怎麼搞出鉀鹽礦呢?
其實和海相差不多,把封閉或半封閉的海盆,改成鹽湖就行了。
然後是一樣地,按照溶解度,一層層地析出,最後一層是鉀鹽。
像我們的已發現的鉀鹽礦,就主要來自柴達木盆地、新疆的鹽湖,如羅布泊和察爾汗鹽湖,但這種鹽湖析出的那點鉀,和那種海盆里析出的鉀比起來,在那個量上,就差得實在是太遠了。
另外還有一塊地方,那就是青藏高原,當地的鹽湖中,含鉀的也不少,但開採難度太大,現在基本沒怎麼採。
而且和海相的比起來,這種陸相的鉀鹽,要搞出來,成本要高出很多。
所以中國雖然是全世界鹽湖最多的國家,但還是缺鉀。
看這個數據就明白了:
世界已經探明鉀鹽資源,以海相鉀鹽為主,估算總儲備量超過1400億噸,主要分布在德國、俄羅斯、加拿大這些國家;
我們的鉀鹽礦以陸相為主,主要集中在青海和新疆,已探明工業儲備量就有點不好意思了,只有約4.99億噸,佔全世界的2.5%都不到!
大海到底是浩瀚無比啊!
說了這麼長一段,有人可能要說了:你說了這麼長時間鉀礦,和這條運河有啥關係啊?
當然有關係啦!
大家還記得吧?
上面我講到:這條運河,可是能通進瀾滄江,之後能連到我們雲南臨滄市的哦。
但這瀾滄江兩邊,正好有個世界級的超級大鉀礦!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大約在早白堊世晚期,差不多是1億1千2百萬年前,我們雲南思茅盆地到泰國呵叻盆地、老撾這一帶,出現了上面講的那種超級死海。
但老天爺對我們非常不公:在思茅盆地,這個超級死海都到鉀析出的程度了,它就突然一下子,往南縮了好幾百公里,跑泰國和老撾交界處去了。
結果給思茅盆地留下了不少岩鹽礦,卻只留下了很少一點鉀鹽礦,現在探明的儲量只有1700萬噸!
當然,現在不少人也說:都有這種條件了,應該不止這麼一點點鉀鹽礦啊,我們是不是可以換個辦法,再勘探試試看,說不定哪個地方,藏了一大堆呢?
能不能找到,今後再說,至於現在,反正就只找到這麼多。
我們這邊不行,泰國和老撾那邊,就中超級大獎了:泰國、老撾一帶的呵叻盆地,現在已經被確認,這裡有全世界上最大之一的鉀鹽礦床!
泰國、老撾加起來,氯化鉀遠景儲量有可能超過266億噸!
這還不算,還有更巧的事:瀾滄江正好流過這個超級鉀礦!
正好,這個鉀鹽礦體量夠大,正需要便宜又運量大的物流!
這樣一來,意味著的事情就多了!
一是上面說過啊,一條好的內河航道,比鐵路運輸量可是大很多倍啊,運費還是最便宜的,這鉀礦就在湄公河兩岸啊,採出或者經過加工後,不就直接裝上內河船,上面往雲南運,或者下面往柬埔寨運?
為啥運柬埔寨呢?
又有兩件事:
一件事是上面說過,柬埔寨現在還沒開墾的平原面積很大,搞出一億畝良田沒問題,柬埔寨人口不多,它又在熱帶,一年可以幾熟,正好就缺肥料,等上游泰國和老撾的鉀肥大規模開採,肥料自己送上門來了。
柬埔寨如果產出糧食,誰要?
我們啊,正好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
另一件事是:上面說的這條運河,是直通海港的,老撾、泰國產出的鉀肥,可以用內河船,直接運到海港,再裝上海輪,往我們這裡,甚至全世界運啊。
然後柬埔寨產的糧食,也可以分兩頭運:沿河直接上雲南走,或者過運河進海港,用海輪運出去。
還有一種可能性,有些貨物從馬六甲海峽那裡來,可以在這個海港卸貨,再用內河船,運到雲南去;雲南那邊來的貨,也可以從上往下,直接下來,裝船海運。
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條運河通了之後,再自然而然地,帶動整條湄公河都通了,這從我們到東南亞的一整盤棋,突然一下子,就都活了?
還有更有意思的事,有消息說這次運河不涉及任何債務:我們這邊的公司投資,作為交換,中國公司將通過收取50年的運河通行費,來獲得利潤,期滿後再將運河的管理權移交給柬埔寨政府。
所以前段時間,美國人在瘋狂地,對這件事BB個不停。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越南人之前,對這條運河,也挺不爽的,因為之前它在湄公河下游,可以收柬埔寨船和貨的出海費,每年能賺很多,現在突然之間,柬埔寨自己開運河了,這錢它收不到了,所以有點惱火。
但近段時間,它似乎想通了:一是它阻止不了;二是損失是暫時的,等這一盤大棋慢慢下好後,對它的利益,反而可能更大!
到這裡,就可以跟大家說了:這件事才剛開始進行啊,但大家得注意著點,背後是不小的一盤棋,大家如果手頭有資源的話,不妨盯著點,中間的花頭可能不小呢!
這裡就來個總結吧!
隨著德崇扶南運河的動工,今後的10到20年,必將會是我們西南地區,尤其是雲南省,還有中南半島一起快速飛速發展的時期。
這是東南亞這些國家老百姓的歷史機遇,也同樣是我們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歷史機遇,這潑天的富貴,能沾點邊,都不得了。
有心的,應該好好去關注,認真去珍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