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輪新的搏鬥

史客郎

這兩年,「熬鷹」這個詞挺流行,我之前講過:現在其實,已經不是熬鷹,而是烤鷹,而且用慢火,慢慢地由外而內地,來烤。

最近又有這麼一條「熬鷹」的消息:9月16日,普京簽署命令,宣佈俄羅斯將進行兩年來的第3次擴軍,將俄武裝力量人員編制,擴展到從221萬人,擴到約239萬人,再次擴軍18萬!

這條消息,意味著什麼呢?

俄羅斯人在歷史上,一直就存在的那種強烈危機感,又再次被激發了!

北約的軍事力量,不斷向它邊境施壓;

數千公裡邊境線大部分是平原地帶;

門戶大開!

無線可守!

無數歷史經驗證明:一旦這種危機感被激發,美國誰當總統都一樣!

為啥這麼說呢?

我們從三個角度來看這件事背後的門道。

第一個角度是:一個國家的軍隊是多是少,通常有個數字,叫作兵民比例。

簡單來說,就是現役武裝力量總人數除以國家總人口數。

我們這裡,可以簡單地,來做個對比。

先從我們說起:我們兵民比例其實挺低的,大約只佔總人口的千分之二。

之前我們文章裡,老是說歐洲不少國家,冷戰之後是好像不怎麼樣,但其實如果按照兵民比例來算,它們其實還比我們要高的。

為啥呢?

因為我們的人口基數,實在是太大了,就算這個兵民比例,也穩坐世界規模第一。

再說美國:它的兵民比例,就比我們要高多了,差不多是千分之五。

但它人口基數少啊,所以就算這個數字,也只有我們的一半左右。

它的攤子,實在是鋪得太大。

所以從表面上,好像全世界,遍地都是美軍基地,其實遍地漏氣,處處薄弱。

到這裡,就可以說俄羅斯了。

它這次擴軍後,兵民比例其實相當高了。

到1.66%了。

快有美國的3倍了。

畢竟俄羅斯現在,所以在烏克蘭打仗,但它進行的,還是「特別軍事行動」,不是戰爭,雙方也並未宣戰,所以還算在和平時期。

在和平時期,這種兵民比例,挺高的。

第二個角度是:看俄羅斯最近這兩年,是怎麼擴軍的。

這兩年,它擴軍速度,非常得快!

從2022年8月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三輪擴軍!

第一輪是在2022年8月,普京簽署法令,宣佈2023年1月1日起,俄軍增加13.7萬人,編制總數略高於200萬人,其中現役軍人115萬。

第二輪是去年12月1號,俄羅斯再次擴軍,規定俄武裝力量人員編制約為221人,其中現役軍人132萬。

第三輪就是9月16日了。

如果認真去看,就會發現:俄羅斯這幾次擴軍,都非常不尋常!

俄羅斯武裝力量,其實五花八門,種類挺多,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但這幾次擴軍,都非常明顯地,朝著一個方向:現役部隊。

也就是擴充一線部隊作戰人員!

這事為啥值得注意呢?

因為一般來說,一支部隊,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參加戰鬥,裡面有大量的文職人員,之前看到個數字,說俄羅斯武裝力量編制大約200萬時,文職人員有89萬。

這三次擴軍,讓俄軍擴充了大約50萬的作戰人員,這塊「膨脹」了大約40%。

才兩年多一點時間,就擴這麼多,這速度有點恐怖了。

第三個角度是:我們回過頭,去看看俄羅斯之前的部隊規模。

到這裡,又不得不提起俄羅斯的這個稱號:戰鬥民族。

其實如果看俄羅斯人的戰爭歷史,你會發現它經常吃敗仗,而且經常敗得稀爛,和「戰鬥民族」這稱號,真是一點都不搭邊。

之前就不說了,就看這將近100年,俄羅斯人仗打得怎麼樣?

先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英法算是主力,俄羅斯主要負責動線戰場,起配合和牽製作用。

當時的俄羅斯,還是沙皇在位:它在戰爭巔峰時,動員的總兵力,超過了900萬,再加上後勤支援人員、各種預備役什麼的,總規模達到了1500萬人,極其恐怖!

結果呢?

它在東線的仗,簡直打得是一團稀爛:像坦能堡會戰,德軍13萬人,俄軍出28萬人,武器裝備差不多,明明是2倍的兵力,居然被德軍各個擊破,傷亡13萬餘人,被俘14萬人。

幾乎全軍覆沒。

之後的仗,更是爛到沒法看:到1917年時,俄軍已經有超過200萬人陣亡,受傷人約500萬,超過300萬人被俘。

但這還不算,之後俄羅斯人打仗,又連丟了兩次大臉。

一場是1920年蘇波戰爭,因為反蘇反得很厲害,一戰後波蘭剛一獨立,就搶先動手,攻入蘇俄境內,之後先勝後敗,蘇軍南北兩路大軍,一度兵臨華沙城下,沒想到波蘭人在極度劣勢的兵力下,大敗蘇軍,並轉入反攻。

之後,蘇俄被迫向波蘭求和,並向波蘭人,割讓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還以不是戰爭賠款的名義,向波蘭人付了3000萬盧布。

啥概念呢?

當時的盧布,是用黃金鑄造的,1盧布約等於0.86克黃金。

所以這3000萬盧布,約等於77.4噸黃金。

連剛建立不久的波蘭,都打不過,還被打得,在實質意義上割地賠款。

之後1939年蘇芬戰爭,更是慘不忍睹:蘇聯投入120萬大軍,差不多相當於當時芬蘭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芬蘭人七拼八湊地,弄出了將近20萬人迎戰。

結果蘇聯打出一場慘勝:將近38萬人傷亡,芬蘭人約10萬。

怎麼說呢?

蘇聯投入巨大兵力卻損失慘重,連國家聲譽也受到很大傷害。

還讓小鬍子從此,對幹翻蘇聯,充滿了信心。

之後是蘇德戰爭,其實也是一場慘勝。

蘇軍傷亡高達近3000萬,德軍傷亡將近1180萬。

蘇德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最血腥的戰場,地面戰鬥比其它二戰戰區的總和還要多,所以大家都以為俄羅斯人挺能打,其實不知道它損失有多慘。

二戰之後,就更不說了:除了1950到1960年代,全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高潮時,乘這股時代大潮,有點送武器彈藥,之後人家打了勝仗的事。

它參加的好幾次局部戰爭,要麼慘勝,要麼乾脆就敗了,比如說阿富汗戰爭。

怎麼說呢?

最近100多年,俄羅斯人如果和強國交手,基本都落在下風,就算贏了,也是慘勝,比對方損失好幾倍的人,不管是和德國人的兩次交手,還是日俄戰爭和日本人作戰。

如果和中等國家交手呢?

也基本是敗多勝少。

它基本的優勢,就是「血條厚」,靠著廣袤的縱深、完備的工業基礎,還有龐大的人口,來和對方硬拼,它的對手,一旦陷入和它拼血條的狀況下,通常結局會比較慘。

再看看美國,我們又會發現一個新世界:它其實也是極度地不能征善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它先坐山觀虎鬥,等德國和英法打到油盡燈枯時,眼看德國要敗時,才趕緊要揚美國之軍威,全國擴軍到400萬,派出200萬人,進到歐洲去打仗。

結果被德國人打成狗:比如說阿爾崗戰役中,美軍在一個月時間內,就傷亡了12萬人,德國人的損失卻是微乎其微,結果還得讓英國人和法國人來救陣。

後來連英國人和法國人,都特別嫌棄美國人,覺得這幫傢伙來,簡直是幫倒忙的,充滿了各種鄙視和嘲笑,不肯要他們上場,結果就這樣,美軍陣亡總數,居然還高達11萬。

怎麼說呢?

一戰它算戰勝國,結果桃子被摘到,反而露出真實的能力:除了工業能力強外,啥都不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又玩了個「坐山觀虎鬥」,直到被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後,它才下場。

結果呢?

這次它賺大了:日本人其實,早就被我們,死死地拖在抗日戰場很多年了,雙方都進入相持階段;德國則是被蘇聯用巨大的傷亡給拖住。

到這裡,有人要說了:美國不是搞了很多大規模的海戰嗎?

像珊瑚海之戰、中途島之戰什麼的嗎?

人家可是殲滅一整支日本海軍啊!

但大家想過沒有?

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海軍在幹嘛?

也在跟我們打!

尤其是那些航母,空襲過很多城市!

結果呢?

在整個二戰,美軍死亡人數是40萬,其中29萬陣亡,11萬其它原因死亡。

這次被它下山摘桃,摘成功了。

能征善戰的美軍,都在好萊塢。

之後呢?

二戰之後,美國就是一路敗仗,基本沒怎麼勝過:

朝鮮戰爭,它其實是敗了;

越南戰爭,它也敗了;

最近20來年,它阿富汗戰爭,最終也敗了;伊拉克戰爭,也不得不撤軍,其實也敗了。

這次拱火烏克蘭,又搞成這副模樣。

所以美國並不能征善戰。

它其實是靠著遠隔重洋,還有亞歐非大陸,也就是世界島這幾百年紛擾不斷,才能從中漁翁得利,等到它真下場,想在世界島打一仗,搞一塊地盤時,基本會輸。

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俄羅斯擴軍這事,為啥是「烤鷹」了。

它這次又擴軍18萬,是因為它發現:隨著烏克蘭越來越撐不住,美國和北約會繼續加大援助烏克蘭,甚至乾脆直接自己派兵,換身皮,就以「雇傭兵」的身份入場,投進烏克蘭這個大血肉磨盤里。

而且偏生在烏克蘭這地方,俄羅斯偏生更能發揮它廣袤的國土,各種龐大的資源,再加上完備的工業基礎,還有龐大的人口,再加背靠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優勢。

美國反而要越過大洋,越過一兩千公里,才能援助到烏克蘭,在地緣上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它將會被迫,深陷泥沼,不能自拔。

俄羅斯要解決自己的地緣困境,就必須把美國人困死在烏克蘭!它不能退,也不能讓美國人退,必須死死纏住它!

因為它已經退無可退!

只能這麼幹!

之前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現在則是要千方百計,要把美國拖在烏克蘭這個對它最有利的戰場,慢慢地烤它!

東歐大平原

到這裡,可以來個總結了:「烤鷹」這事,是個技術活!

它有翅膀,巢穴又遠在西半球,來了就不能讓它飛走!

我們就等著看好戲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