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告訴美國:拳頭我有!

楊風

中國於日前往太平洋方向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在國際間引起了一些漣漪,尤其是美日兩國。

如果說美國對此關切,這很容易理解,因為美國本身就是核大國。但是你日本關切什麼呢?洲際導彈試射是核大國之間的事,核大國在試射洲際導彈的時候會通知其他的核大國,避免引起誤會,這一次中國試射洲際導彈在事前就知會了美國。

但你日本又不是核武大國,分量不夠,沒有必要通知你。但是日本還是關切了,其實這是好事,這更加凸顯了此次洲際導彈試射的意義,我們就先從日本說起。

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很快就站出來說話,質問中國此次洲際導彈試射通知了相關國家,卻沒有通知日本。

林芳正這是很技巧地想要抬高日本的身份,要把日本抬高到與中美俄三大核武強國同樣的水平,或是說僅次於中美俄三大核強國的地位。

如果是十餘年前,日本這樣的想法還算有些道理,畢竟在2010年之前,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撇開核武力量不談,日本在傳統軍事武力方面也算是一流,尤其是在海空軍力方面。

但是如今的日本,與中美兩國的差距太大了,日本現今的經濟規模還不到中國的1/4,軍事武力也遠不如中國。

但是,日本仍然想要跟中國叫板,希望中國不要忘了日本的存在。但還是那句話,日本不是核武國家,洲際導彈試射沒日本什麼事。

1、能否關切是實力問題

不過,林芳正後面還有一句話,比較「像樣」一點,林芳正認為日本是太平洋的重要國家,因而對中國在太平洋方向的軍事活動加劇表示擔憂。

林芳正這句話其實應該修正一下:

第一,日本雖是太平洋國家,但中國此次試射是往南太平洋海域發射,一方面距離日本國土很遠,二方面,日本軍力不夠,達不到南太平洋,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第二,然而日本的確應該要擔憂,因為中國軍事力量太強大了,而且是越來越強大。

首先,日本早該正視中國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的強大,日本正是因為對此還沒有充分的理解,沒有切實體會自身實力和中國的差距,因而從拜登上任後,大幅度地向美國傾斜,做出不少不利於中日兩國關係的措施。

其次,日本忘記了,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也不是美國的,是有「能」者,有「力」者為之。幾十年來,日本跟著美國在太平洋的頻繁軍事活動,把太平洋當作是美國和日本的內湖。

當中國在太平洋的海空軍事力量逐漸強大後,非但日本需要適應,美國也需要適應,美日兩國都需要調適,是無可避免。

嚴格來說,沒有什麼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問題。當美國力量強大的時候,可以硬生生畫出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但是當中國力量崛起,之前所謂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也將慢慢消失,最後將形同虛設。

還是那句話,太平洋屬誰,有沒有島鏈問題,最後都是實力問題,是有「能」者,有「力」者為之。

日本這次還伙同澳洲與新西蘭,一同對此表達了擔憂。可見日本、澳州與新西蘭都還沒有適應過來。

事實上,美國試射洲際導彈的次數遠比中國頻繁。就從這幾年說起,2017年5月,美軍從加州往太平洋方向試射一枚義勇兵3型(Minuteman III)洲際導彈。

2018年4月,美國又試射了義勇兵3型洲際導彈。有外媒說美國試射義勇兵3型是為了震懾朝鮮。

2022年8月,美國再次在太平洋上空試射義勇兵三型洲際導彈, 此次導彈試射飛行了6700多公里。那麼這一次的試射是為了震懾誰呢?

接下來的2023年9月與11月繼續試射義勇兵三型,只不過11月那次失敗了,導彈在太平洋上空提前引爆。稍微提一下,11月的試射失敗有點令人意外,因為義勇兵三型是技術很成熟的洲際導彈,不應該失敗的。

看看美國頻繁試射義勇兵洲際導彈,卻從未聽聞剛剛說的幾個國家站出來,表達關切。但中國幾十年才往太平洋試射一次,日本、澳洲、新西蘭就表示了關切,沒啥道理吧?

事實上,美國都沒有如此表達關切,這幾個「跟班」國家有什麼好關切的?

2、美國倚靠試射維持信心

美國試射洲際導彈是用什麼理由,什麼目的呢?不外乎震懾與讓盟友安心。

震懾我們理解,但美國的震懾有多重用意。某些時候,美國試射洲際導彈表面上是為了震懾朝鮮,但基本上還是為了震懾中國。

但什麼是讓盟友安心呢?不就是美國想要向盟國展示,美國仍然具備強大的核威懾力量,讓盟友們不要因為中國或俄羅斯的核武力強大而憂心,美國要向盟國表示,美國仍然能夠保護盟國。

這也夠累的,為了向盟國展示美國仍然強大,需要幾乎每年試射一次,而且每次都是義勇兵三型,就不能夠來一點新的洲際導彈嗎?

還真沒辦法,因為義勇兵三型是美軍目前僅有的一種現役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自從2005年美軍LGM-118A導彈退役後,義勇兵三型就是僅存的唯一的陸基洲際導彈,約還有450枚。

義勇兵三型是從上世紀1970年開始服役,已經超過50年的老型號了。是以,美軍不常常試射還真不行,這麼多年的老型號,難以保證能夠切實執行任務。這就是為什麼2023年11月那次試射失敗,導彈本身老了,零部件也都老了。

但是美國陸軍又無法及時開發新的洲際導彈,因為開發新型導彈又要花一筆大錢,曠日廢時啊!而且還要花大把錢建造,那還不如湊合著用。反正這是核導彈,幾十年下來除了試射之外,沒有哪一個國家將洲際導彈投入「實戰」用途,幾乎都只是作為威懾對手之用,誰會在乎導彈老舊,零部件老舊,與可靠性的問題呢?

是以,不要以為美國軍費多,近90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嚇壞人了吧?但這麼多的經費仍然輪不到美國陸軍更新戰略核武。

3、中國為什麼這時候試射?

現在來談,中國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試射洲際導彈?

一,是時候了。

中國試射洲際導彈多數是在自己「家裡」,上一次往太平洋方向試射是在1980年,距今44年了。

都已經44年了,是時候向外界展示一下中國的戰略核武打擊力量。

有意思的是,美國經年累月試射這麼多次都不是加劇區域緊張,中國44年來試射那麼一次,就震動了美國與其盟友,指責中國此舉是加劇了區域緊張。

況且,美軍在今年6月已經試射過一次義勇兵三型洲際導彈。俄羅斯也在前幾天9月21日試射薩馬爾特洲際導彈,不過這一次俄羅斯失敗了。

美俄兩國都試射過了,中國身為核大國,當然也是時候試射一下洲際導彈。

如今國際局勢波譎雲詭,俄烏衝突持續2年多了,北約與俄羅斯也劍拔弩張,衝突有擴大的可能。俄羅斯官方也不斷宣稱,衝突有可能演變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就在美國領導的北約集團與俄羅斯氣氛緊張之際,中國適時地試射洲際導彈,無疑是一個晴天中的霹靂,提醒美國和北約中國核武大國的存在,不要輕舉妄動。

第二,中國洲際導彈夠先進,夠厲害。

根據9月26日《解放軍報》公佈洲際導彈發射過程的高清圖,這次發射的洲際導彈是東風31AG,曾經於2017年的閱兵式中對外展示,是東風31A的改進型號(G表示 「改進型」),不是東風41,外界都猜錯了。尤其是台灣所謂的軍事專家還信誓旦旦地說,大陸試射的洲際導彈是東風41。

東風31AG是公路機動發射洲際導彈,擁有3級火箭助推器,可攜帶6~9枚核彈頭,射程約12000公里。

依照這些數據,東風31AG雖然不是全球最先進的洲際導彈,但性能足夠了,足夠令對手害怕。

這是公路發射的洲際導彈,機動性夠高,打完就撤。美國在俄烏衝突中援助烏克蘭海瑪斯火箭彈,也是機動性能高,打完就跑。的確,海瑪斯火箭彈讓俄軍傷腦筋,但那也只是傳統武力,如果是具機動性能的戰略核打擊武器呢?那豈不是傷透了腦筋?美國也無法利用衛星監控,有效探測東風31AG的發射地點與時機。

4、多國洲際導彈試射失敗

更重要的是,中國洲際導彈性能「穩定」。

參考一下這幾年,幾個核武大國的洲際導彈試射成績。

2023年11月1日,前面提到的美國義勇兵3型洲際導彈發射失敗,在太平洋上空爆炸。

2023年11月18日,法國M51.3潛射洲際導彈發射失敗。

2024年1月30日,英國三叉戟2潛射洲際導彈墜海爆炸。

2024年9月21日,俄羅斯RS28薩馬爾特陸基洲際導彈發射失敗。

這四次分別是美、俄、英、法的洲際導彈試射失敗。美、俄、英、法也是聯合國五常中的四個國家。可別以為洲際導彈是那麼容易建造,也不要以為技術都已經成熟了,因而名為一次的試射都會成功。

然後就是中國於2024年9月25日,成功發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

差別就在這裡。如果要像美國一樣,幾乎每年試射義勇兵三型洲際導彈,但也需要年年成功才是,否則一年不成功,向對手威懾意義就打了折扣。

俄羅斯也是如此,俄羅斯想要利用號稱是全球威力最大,射程最遠(達18000公里)的薩馬爾特洲際導彈,以此威懾美國與北約。但由於發射失敗,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似的,態度軟化了,沒之前那麼強硬。

反觀中國不跟你美國與俄羅斯一樣,經年試射,常常試射洲際導彈。但只要一出手,自然顯出威懾力。這才是高手風範,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勢必驚動。

1980年,解放軍試射東風5「運載火箭」,也是一鳴驚人。

再說了,中國甚少展示最先進的武器,這點又跟美俄不一樣。中國有句俗話,「牛刀小試」。這次的試射說不上是小試,但更厲害的東風41還沒展示出來。

東風41的射程超過15000公里,可以攜帶10個分導式核彈頭。

剛剛說的,美國從2005年以來只能試射義勇兵三型洲際導彈,沒有新意,沒有新洲際導彈。這方面可不如俄羅斯與中國,這些年中俄兩國都有新型洲際導彈。

據美國聲稱,更新型的洲際導彈得要等到2030年。屆時,中國除了東風41外,還可能會有其他的洲際導彈,或是改進型號。

這方面的傳說也不少,例如,中國正在發展射程超過15000公里,最多可搭載14個分導彈頭的東風-51。

此外,有人說中國試射洲際導彈是為了即將來臨的10月1日國慶。

這個說法也可以,但不需要過度強調。中國的確多次在十一,或臨近十一的時候展現新式武器,但這不是一成不變。如果外界,尤其是一些台灣民進黨的「專家」們,老是想要用同樣的模式找尋其中的規律,那恐怕是瞎子摸象。

高手出手,哪會讓你摸得一清二楚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