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安理會改革,這話題又熱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上提議擴員,還呼籲限制常任理事國否決權,瞬間引爆國際舞台。這齣戲看似簡單,實則暗流湧動,誰都想分一杯羹,但結局可沒那麼輕鬆。
安理會擴員:全球治理的「宮心計」
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真是全球治理的經典連續劇,年年喊,年年演,每次開場都似乎掀起巨浪,但大結局呢?總是遙遙無期。今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第79屆聯大發言,支持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提議讓德國、日本、印度、巴西和兩個非洲國家入常,外加限制常任理事國在「大規模犯罪」情況下的否決權。聽起來,這似乎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國際治理大改良,然而,別高興得太早,這其中的彎彎繞可多了去了。
首先,馬克龍的這番話乍一聽像是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但仔細琢磨一下,這不就是個外交手段嘛。你瞧,法國提議的四個「入常」候選國德國、日本、印度、巴西,恰巧都是法老哥的好朋友。這話說得再漂亮,也有為自己人站台的意思。尤其是提到限制否決權,馬克龍顯然是在暗指俄羅斯,畢竟這「入侵」烏克蘭的事兒,大家心知肚明。可法國真想徹底撼動否決權這個大殺器?恐怕也未必。
美國:一石三鳥的否決權算盤
接著咱們來看看美國的反應。美國代表倒也支持兩個非洲國家入常,還順帶提了個太平洋島國入非常任理事國的「加分項」。聽起來挺和諧,但重點來了,美國可明確表示,新入常的發展中國家不該擁有否決權。呵呵,這可夠精明的吧?發展中國家高興地以為自己能「升級打怪」,結果卻被「閹割」了最核心的權力。
說白了,美國這一手可謂一石三鳥。一方面,捧了非洲國家的場,顯得自己「多邊主義」滿滿;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分化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印度、巴西是發展中國家,入常沒否決權;德國、日本是美國的鐵桿小弟,進來了可以有權有勢。再順帶,還能暗諷一下中國:你不是一直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嗎?那好,要不要也一起放棄個否決權呢?
俄羅斯的「直接簡單」風格
再看看俄羅斯這邊。老毛子倒是乾脆,支持印度和巴西入常,沒提日本德國的事兒,避開了這些西方國家的麻煩。至於否決權,俄羅斯不說話——你們想改,那是你們的事兒,反正咱們一票否決隨時可以掏出來。俄羅斯這個立場看似「佛系」,實則是穩穩站在自己利益線上,誰也別想在這事兒上佔便宜。
中國的「老練」外交平衡術
最後再來談談中國的態度。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一直強調的,是增加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的代表性。聽起來沒錯,全球治理嘛,非洲的確需要更多發聲。但咱們仔細品品,具體「擴誰」這事兒,中國並沒有明確表態。特別是針對日本、德國這些曾在二戰中犯下大規模戰爭罪行的國家,中國可不太會支持他們「升級」。另外,關於否決權,中國似乎並不打算完全附和美國的立場,畢竟,否決權可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的核心武器之一,怎麼可能輕易拱手相讓?
話說回來,中國也深諳國際博弈之道。如果美國真的堅持發展中國家入常沒有否決權,中國很可能順勢支持部分國家入常,反正你們沒有否決權,那就不妨給個面子,但真要是讓日本、德國、印度這種有區域影響力的國家擁有否決權,咱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G4和C-10:改革派的「獨角戲」
再看由印度、巴西、德國和日本組成的「G4集團」,他們可是安理會改革的急先鋒,年年在國際場合呼籲自己入常。非洲的「C-10集團」也沒閒著,致力於為非洲爭取更多代表權。可是,這兩個集團在安理會的「喊話」也只能算是場「獨角戲」。各國利益千絲萬縷,現有常任理事國又不會輕易鬆手,想要在現有框架下搞大動作,還得費一番工夫。
未來改革:大國博弈的持久戰
這麼多國家扯來扯去,安理會改革看起來就像一場「宮心計」。美、法、俄、中都各懷心思,發展中國家則在一旁盼著「翻身」。現實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不會輕易讓權,新入常國家要權沒權,要票沒票,注定是個「二等公民」待遇。短期來看,折中方案大概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擴員是擴了,但別想搞什麼否決權,大家湊合著過日子吧。
國際舞台上的利益盤算
總的來說,安理會改革這事兒,就是各國借著聯合國的舞台,玩一場「利益交換」的大戲。看上去風光無限,實則每一項提議背後都是利益的算計。正如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不論是法國的擴員提議,還是美國的否決權算盤,最終能走到哪一步,還得看這些大國在博弈中如何取捨。至於那些心心念念想要入常的國家,還是別急著高興,能進去就已經燒高香了,真要想跟五常平起平坐?那可得耐心等下一個「紀元」了。
這場安理會改革,看似波瀾壯闊,其實不過是各國利益的一場「合縱連橫」。馬克龍、美國、中國、俄羅斯,個個都心懷鬼胎,而非洲、印度、巴西的夢想,看起來也並沒有那麼容易實現。這戲,遠沒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