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開啓核戰,誰能把誰滅掉?

觀雨大神經

9月25日,我火箭軍向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發射了1枚攜載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

該導彈飛行了12000多公里後準確落入預定區域。

當時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還專門為此表了個態:

「我們確實收到了一些關於洲際彈道導彈測試的提前通知,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它確實會防止任何誤解或誤判。」

可以說是十分乖巧了。

畢竟12000公里是真的可以打到美國本土。

那麼美國人的心裡到底慌不慌呢?

這就看他們手中有沒有能攔下這個大殺器的「法寶」了。

他們有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先瞭解一下洲際彈道導彈的特點。

「省油」的導彈

在人類歷史上,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戰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人們終於打出了一場波及全球80%人口的超級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不過在此之後,戰爭升級之路就戛然而止了。

儘管後來的生產力仍在狂飆突進,但人們再也沒有開啓過二戰那種規模的超級戰爭。

是大家都變善良了嗎?

想多了。

二戰後的人類之所以「老實」下來,主要因為有一個大殺器降臨了世間:核武器。

在「一發帶走一個城市」的核彈面前,所有的戰爭理論都成了過家家。

什麼閃電戰、陣地戰、消耗戰、游擊戰…

老子直接消消樂!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誰也不會大規模入侵擁核國家。

而隨著擁核國家的數量越來越多,江湖上就形成了大佬們互相用槍指著對方腦袋的和諧場面。

於是世界大戰自然也就打不起來了。

可以說核武器才是真正的「和平天使」。

不過對於這些擁核國家來說,光有核彈其實是不夠的,他們還需要解決這麼一個問題:

怎樣才能把核彈安全快捷的送到對方家裡?

在歷史上唯一一次核彈實戰案例中,擔當「快遞任務」的是轟炸機。

1945年,美軍通過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扔下了「小男孩」和「胖子」兩枚原子彈,讓身在輻中不知輻的日本人喜提了4000℃極端天氣。

不過此次的行動雖然比較普天同慶,但從技術上來說難以複製。

美軍之所以敢派轟炸機大搖大擺的帶著原子彈直插日本腹地,主要是因為當時已是二戰末期,日本防空力量早已處於油盡燈枯的狀態。

如果對手是一個狀態正常的大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正常的大國都擁有完善的防空體系,即使是先進的高空高速或者隱身轟炸機,也不可能輕鬆進出他們的領空。

所以這種「轟炸機下蛋」的模式注定只能虐菜。

那要如何實現對正常大國的核打擊呢?

最好的辦法是讓核彈自己飛過去。

理論上這並非難事,只要把核彈裝進導彈裡就行。

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國之間的距離一般都比較遠,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公里。

這就比較費勁了,因為:

  • 如果想要突破對方的防空網,導彈的速度就得足夠快,至少幾倍甚至十幾倍以上的音速。
  • 而要用這種速度飛他個幾千上萬公里,就意味著要使用極其強大的發動機並消耗巨量的燃料,成本直接上天。
  • 而如果為了降低成本去使用廉價發動機並抑制燃料消耗,那速度肯定起不來。
  • 到時候只能和普通飛機一樣慢慢飛,最後的結果不過是給對方防空網送績效而已。

這是物理層面上的矛盾,基本無解。

不過人類一旦殺瘋了,潛力根本無法估量。

冷戰中的美蘇兩國很快就想出了一個解決矛盾的狠招:

讓導彈飛出大氣層。

傳統導彈之所以耗能高,本質上是因為它在飛行時需要一直對抗巨大的空氣阻力。

而一旦把導彈射到太空,空氣阻力就歸零了。

這時候導彈不要說不用「燒油」了,甚至連發動機都可以直接扔掉。

扔掉發動機後,整個導彈就只剩個核彈頭,接下來它只需要依靠慣性繼續飛下去就行。

也就是說這類導彈只有在升空階段是需要「燒油」的,一旦進入太空就可以「空擋溜車」,那當然是非常「省油」的。

當然了,油門轟得越大,升空的速度就越快,最終能達到的射程也就越遠。

這就類似於我們扔鉛球,出手的時候扔得越快,球就飛得越遠(角度相同的情況下)。

當投擲速度達到7.9公里每秒時,物體飛行的距離就能達到4萬公里,即地球的周長。這時候扔出去的東西就可以繞地球轉圈圈,不用下來了。

所以7.9公里每秒也被稱為「第一宇宙速度」,我們平時發射的人造衛星都是高於這個速度的。

反之,如果發射速度小於7.9公里每秒,那麼扔出去的物體必然會落回地面。

這就是剛才提到的「省油導彈」。

因為它們的飛行軌跡特別像炮彈打出去的拋物線,所以被稱為「彈道導彈」。

而「洲際彈道導彈」(簡稱「洲際導彈」)顧名思義就是指能飛越幾個大洲的,打得特別遠的彈道導彈。

這個「特別遠」一般指8000公里以上。

為了實現這一射程,洲際導彈的發射速度往往會達到音速的20倍左右,

這種速度的物體幾乎無法瞄准和跟蹤,對於所有傳統防空系統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人們常說的速度達5倍音速以上的「高超音速導彈」,一般是指全程在大氣層中飛行的普通導彈。

在大氣中長時間維持5倍音速確實很困難,但對於大部分時間都在大氣層外飛行的彈道導彈來說,5倍音速只是小兒科。

另外,彈道導彈飛行的頂點高度大致相當於其射程的一半:

也就是說如果要打1000公里,就會飛到500公里高空;如果要打10000公里,就會飛到5000公里高空。

而大氣層和外太空的分界線是海拔100公里處。

所以當洲際導彈出現在人們的頭頂時,看上去會很像從太空中飛來的流星。

有這玩意在,往大洋彼岸丟核彈就容易多了。因其極快的速度,即使是一萬公里開外,也能半小時送貨上門。

不過彈道導彈也有一個缺點:

因為大部分時候都是靠慣性飛行,所以中途不能大幅調整方向。

這意味著它的最終落點在發射的時候就基本固定了。

所以彈道導彈只能打固定靶,而且精度也有限。

那些動輒飛幾千上萬公里的洲際導彈,誤差一般都在幾百米左右。

不過這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洲際導彈里裝的是核彈頭。對於「一發帶走一個城市」的核彈來說,幾百米的誤差根本無關痛癢。

那在實戰中有沒有可能用洲際導彈攜帶常規炸藥呢?

伊朗在10月1日朝以色列扔過去的就是攜帶常規炸藥的彈道導彈,不過那些都是只能射一兩千公里的中短程彈道導彈,並非遠程洲際導彈。

現實中沒有哪支軍隊會在自己的洲際導彈里安裝常規炸藥。

因為實在太虧。

畢竟是飛越半個地球的大殺器,再怎麼「省油」也是貴貨。

一發洲際導彈的價格至少是幾億甚至幾十億,不幹掉一座城市哪來的性價比?

所以現實中的洲際導彈就是核武器的代名詞。

當幾個大國都擁有了洲際導彈後,世界就達到了更高級別的核威懾平衡,於是大家就又和諧了。

只這世間哪有萬世不易的平衡?

弄死你,無所不用其極

世界上能玩洲際導彈的國家不到10個,具體來說只有五常和印朝。

但儘管如此,這條賽道依然很卷。

因為五常從來就不滿足於當下的平衡。

他們一直在導彈技術和發射方式上推陳出新,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常上常」,至少也不能淪為「常下常」。

比如說在普通人看來,「一發一城」的核武器已經足夠恐怖,但在冷戰時期的美蘇看來,這只是剛入門。

他們後來在一枚洲際導彈中裝入了十個左右的核彈頭,直接把核武器從「一發一城」升級到了「一發多城」。

對於普通國家來說,這就是「一發一國」了。

不過這個大殺器實在太過分,搞出來後連美蘇自己都開始發慌。

在最巔峰的時候,美國準備了2.7萬枚核彈頭,蘇聯準備了4.5萬枚核彈頭。

這些彈頭只需要幾千枚洲際導彈就能全部打出去,然後大家就可以展望石器時代了。

這誰受得了?

想來想去,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避免自己被對方一波帶走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先發制人,不給對方開火的機會:

只要我一開始就用大量核彈核平掉對方所有的城市和核彈發射設施,那我就安全了。

然後問題就來了:萬一對方也是這麼想的怎麼辦?

這個猜疑鏈一旦形成就停不下來,不過解決方案也是有的:

把自己的核彈發射設施藏好,讓對方沒有辦法一次帶走自己的所有核彈,這樣對方就會因為害怕我的反擊而不敢下手。

所以美蘇兩國就把發射設施從地面轉移到了地下,從「露天發射架」升級為「地下發射井」。

不過這仍不保險,因為發射井雖然不容易被發現,但位置是固定的,難保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因為情報洩露而暴露坐標。

所以最好還是搞成可移動的發射設施,這樣就能到處躲了。

於是可以在鐵軌上進行機動的核彈列車便閃亮登場。

然而這個方案仍不完美。

火車雖然可以到處跑,但鐵路路線是固定的,對方完全可以把你的鐵路全部核平了。

而且火車目標太大,很容易被敵方特工在鐵路線上伏擊。

怎麼辦呢?

那就繼續把導彈縮小,直接裝到卡車上。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洲際導彈發射車。

導彈車可以在全國的公路上到處溜達,這就比鐵路靈活多了。

按理說到了這一步已經基本可以保證導彈的安全,畢竟核平公路網比核平鐵路線難度大得多。

你總不能把對方的每一段公路都犁一遍吧?

美蘇看了看自己核彈庫存,覺得還真可以。

很好,繼續卷,一直卷到天上去。

字面意義上的「天上」。

冷戰期間一度出現了帶著核彈輪流在天上值班的核轟炸機。

其作用是萬一哪天國土突然被人犁了,飛在天上的轟炸機還可以立馬反擊。

然而這個模式還是有漏洞。

正如上文所說,轟炸機很難突破大國防空網,所以對方未必怕。

而且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連續派飛機在天上不間斷值班,成本太高。

最後美蘇兩國終於卷出了一個終極大殺器:

戰略核潛艇。

這玩意可以帶著洲際導彈長期隱藏在全球海洋的任何一個角落裡。

這下徹底踏實了,因為你總不可能把全球的海洋都犁一遍吧?

平時在海底值班的船員就如同《三體》裡的執劍人,他們會時刻盯著核按鈕,一旦自家被核平了,就馬上從水下向對方發射核彈。

以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為例:

在冷戰期間,每艘俄亥俄級核潛艇裝可載24發三叉戟II洲際核導彈,每枚導彈又有12個分導核彈頭,算下來總共288枚核彈頭。

也就是說只需一艘戰略核潛艇,就能核平一個大國的所有主要城市。

這是一種「你先下手為強,我後拉你殉葬」式的恐怖平衡。

在這種強大的威懾下,大家睡得更安穩了。

那麼中國的洲際導彈是個什麼水平呢?

新卷王

中國的洲際導彈發展起步較晚,在1980年才首次向南太平洋試射了一枚射程超過一萬公里的洲際導彈,即東風5號彈道導彈。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們才算是把槍口戳到了美國的腦門上。

但客觀的說,當時的這把槍只是在理論上能射出子彈。

東風五號導彈需要依靠固定的火箭發射架來發射,且發射前還要先花幾個小時加註液體燃料,十分麻煩。

如果真到了核大戰那一步,美蘇這個級別的對手是不會給你這個時間的。

他們的導彈飛過來只需要幾十分鐘。

造成這個被動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東風五號用的是偏二甲肼(jǐng)液體燃料。

這類燃料有毒、有腐蝕性且易變質,沒法一直封裝在導彈裡。

所以該導彈的燃料箱平時只能保持「空倉」狀態,確定要發射的時候才會臨時加註燃料。

另外該導彈十分笨重,所以只能依賴固定的發射架或發射井,沒有辦法用其他載具帶走進行機動,在實戰中很容易被對手團滅。

所以相對於當時已經卷到海底的美蘇來說,我們的這個威懾能力還處於「幼兒園」水平,只能說聊勝於無。

不過再小的孩童,也有長大的一天。

在東風五號之後,中國又繼續進行了小型化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的攻關,並在1988年成功用戰略核潛艇發射了使用固體燃料的彈道導彈。

到這一步,我們才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二次核反擊能力。

只是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我們從潛艇里射出來的彈道導彈只有2000多公里的射程。

所以戰略核潛艇必須潛伏到距離敵國2000公里以內的地方才能實現有效威懾,風險是很大的。

不過畢竟是有了一戰之力,我們的威懾能力也從抽象走向了具體。

而且所有人的心裡都清楚,中國人歷盡千辛開闢一條賽道出來,不是為了淺嘗輒止的。

十一年後,在1999年的國慶大閱兵上,中國首次展出了可以在公路上進行機動的「東風31」洲際導彈。

實現了公路機動後,中國的核反擊能力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台階。

不過前文不是說過在公路上機動還是不夠安全麼?

所以很快我們又推出了搭配重型16*16全輪越野底盤的東風31AG和東風41。

搭配越野底盤的導彈車就不用受制於公路網了,它可以直接開到野地裡去,在我們廣袤國土的任何一個角落裡隱藏。

所以對方就算核平公路網也沒用了。

我們此次試射的是東風31AG。在官方公佈的官圖裡,其發射地點就是荒郊野外。

另外因為冷戰後美俄都大幅裁減了核彈頭數量,對大國進行「核犁地」已經不太可能,所以能夠在陸地機動的核彈車就有了足夠大的生存空間。

據公開數據顯示,東風31AG的射程是8000公里~12000公里左右,東風41則超過12000公里,上限不明。

這就可以覆蓋美國全境了。

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為了保證國民的絕對安全,我國還是要繼續升級基於戰略核潛艇的終極威懾體系。

2011年,射程達8000公里的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成功完成了水下發射試驗,標誌著中國的終極威懾體系基本成型。

據公開媒體報導,中國目前在潛射洲際導彈方面除了擁有射程8000公里的巨浪2外,還擁有射程更遠的巨浪3(估計1.2萬公里以上)。

也就是說現在無論是從陸地出發還是從海底出發,我們都已經把美國全境納入「包郵區」,成為了世界和平的頂樑柱之一。

對於大多數普通國家來說,大國之間實現核威懾平衡是好事,因為這樣就不會出現一個超級力量欺負他們。

但對於美國這樣的全球霸主來說就不那麼舒服了。

據相關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擁核國家在核武庫上的總花費是910億美元,而其中僅美國一家就花掉了515億美元。

也就是說美國一國的核武支出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之和。

老子花了這麼多錢,不是為了和你們平等談判的。

美國希望的是永遠保持「只有自己能威脅別人,別人威脅不了自己」的大好局面。

但在現實中他又阻止不了其他大國進行核武研發,怎麼辦呢?

很簡單,只要他有本事把別人的洲際導彈攔下來就行。

於是就回到了本文開頭提出的那個問題,美國防得住我們的洲際導彈嗎?

美國之盾

為了打破平衡,美國專門建設了一套彈道防禦系統,全名叫「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ational Missile Defence,簡稱NMD)。

這套系統有5個部分組成:

預警衛星、預警雷達、地基雷達、地基攔截彈和作戰管理指揮系統。

預警衛星可以在太空中探測出導彈發射時噴射的煙火和紅外輻射信號。然後通過這些信息把導彈的發射地點和預計落點計算出來。

目前NMD系統有24顆低軌道衛星和6顆高軌道衛星,可以全天候無死角的捕捉對手導彈的紅外輻射信號。

不過衛星只能發現對方發射了導彈,要對導彈進行鎖定還得靠雷達。

這時候預警雷達就登場了,NMD系統的預警雷達能夠偵測到4000~4800公里遠的目標。

目前美國不僅在本國境內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和馬薩諸塞等地部署了預警雷達,還打算在亞洲地區建立早期預警雷達。

不過前面說了,彈道導彈的發射裝置不一定是固定的,也可能是裝在車上或潛艇裡到處跑。所以光靠固定雷達肯定做不到面面俱到。

於是美國又在海上建立了可移動的浮動平台,上面搭載海基X波段預警雷達。哪個地區有情況就開到哪裡,隨時準備鎖定升空的導彈。

在預警雷達鎖定對方的洲際導彈後,美國就會放出攔截導彈。

GBI地基攔截導彈是NMD的核心,它由助推火箭和攔截器(彈頭)組成。

當然,攔截彈在攔截的過程中也是需要雷達引導的,這就是地基雷達的工作了,它會把攔截彈引導到作戰空域。

等攔截彈接近目標後,助推火箭就會分離,剩下的攔截彈頭會自動調整方向和高度撞向目標。

這個攔截過程看起來很簡單:發現→鎖定→發射→撞擊,搞定!

不過實際情況遠比看上去複雜得多,因為彈道導彈實在太特殊。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這類導彈並不是一直老老實實的在大氣層裡飛行,而是會在大氣層和太空之間來回穿梭。

這就比較頭疼了。

攔得住嗎?

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跡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初段,導彈剛發射,還沒飛出大氣層的階段;
  • 中段,導彈飛出大氣層,在太空中靠慣性滑行的階段;
  • 末段,導彈再次進入大氣層,從天而降衝向目標的階段。

由於導彈在不同階段的飛行特性完全不同,所以攔截方就不得不針對三個階段分別進行不同的攔截操作。

從理論上來說,初段是最容易攔截的。

導彈剛發射的時候會有一個加速的過程,速度一時半會還起不來,就類似於我們經常看到的火箭剛點火時緩慢升空的狀態。

這時候去攔截肯定是一攔一個准。

但如果要抓住這個機會,你的反應速度就必須足夠快。

因為一枚洲際導彈從發射到飛出大氣層總共也不過3到5分鐘,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導彈剛剛發射的時候,往往還處在發射國的領空中。

你如果要攔截這個階段的洲際導彈,那就只能把攔截彈的發射基地建在對方領土的旁邊。

這有問題嗎?

平時確實沒啥問題。

但如果真到了核大戰的那一天,你猜那些有能力發射洲際導彈的核大國會不會先把自己身邊的敵方導彈基地給洗了?

而且就算你及時發射了攔截彈,該彈也會因為進入對方領空而遭到對方防空體系的攻擊,很可能還沒追上目標自己就先被打下來了。

所以初段反導雖然在技術上很容易,但實戰中並不靠譜。

不靠譜的事最好不要做,如果實在想試試,那就讓狗子們去試。搞成了皆大歡喜,搞砸了也傷不著自己。

這時候美國相對其他國家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帳下狗多。

2016年9月30日,韓國國防部宣佈將樂天集團的星州高爾夫球場設為「薩德」系統的最終部署地點。

薩德系統就是美國的初段攔截系統,最高能打到180公里高,可以對起飛階段的洲際導彈進行攔截。

此舉在當時不僅遭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各國的強烈反對,也遭到了韓國本地居民的強烈反對。

因為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這玩意到了戰時就是第一波被照顧的對象,正常人誰願意去惹這個麻煩?

但沒辦法,誰叫韓國政府對主人忠心呢?

而二狗上了,大狗自然也不會閒著。

日本在2022年推出了「BMD」2萬噸級驅逐艦計劃,這其實也是美國初段反導體系的一部分。

該艦基本上沒什麼海戰能力,主要作用就是攔截從東北亞起飛的洲際導彈。

它用的是美制「標準3」導彈,性能和薩德差不多,可以理解為一個「水上薩德」。

值得一提的是,該計劃最近已經因為成本過高而砍成了1.2萬噸。

不過不管是韓國的「薩德」還是日本的「水上薩德」,其射程都十分有限,只能算是「戰區級」反導,對我國的影響微乎其微,其主要針對的是朝鮮。

對於美國來說,這些玩意在平時唬唬人還湊合,真到了大國決戰的時候是指望不了一點的。

相對而言,末段反導就沒那麼局限了。

因為此時對方的彈頭已經飛進你的領空,抬頭就能看到流星雨了。

既然是進入了自己的地盤,你自然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所有工具進行攔截,不用像初段攔截那樣束手束腳。

只有一個問題:這時候的核彈離你太近了。

不同於初段的緩慢加速,末段進入大氣層的核彈頭是處於高速飛行的狀態的。即使被空氣阻力消耗了大量動能,仍有七八倍音速的水平。

這超出了絕大多數防空武器的能力範圍。

所以雖然你可以無限制的使用工具,但真正管用的東西很少。而且留給你的反應時間只有幾十秒,稍微有點閃失就核平了。

而且就算你的武器足夠厲害、反應足夠快,也不見得能攔下來。

因為一些高端的洲際導彈具備末段機動能力,其核彈頭在進入大氣層後可以利用空氣「打水漂」,在最後的衝刺階段改變飛行軌跡。

錢學森彈道:

這很可能會導致你的攔截彈在最後時刻撲空,那就真的萬事皆空了。

另外現在的洲際導彈並不會只裝載一個核彈頭,「一拖十」都是正常的。

所以它再入大氣層前就會仙女散花,直接讓你的攔截系統過載。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你成功實現了攔截,核彈也依然會在你的領空爆炸,照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和污染。

所以末段反導雖然操作起來比較容易,但風險極大。

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盡量不要等到看見流星雨了才開始攔截。

綜合評價下來,最合理的攔截窗口是中段。

也就是洲際導彈在太空中飛行的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的彈道長度佔全部彈道的80%,攔截起來是比較從容的。

而且遙遠的太空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怎麼打都沒啥影響。

所以中段攔截一直是反導系統的核心發展方向。

但同時,難度也是最大的。

因為這個階段的洲際導彈飛得又高又快。

彈道導彈的軌跡接近於一個拋物線,這個階段正好處於拋物線的頂點。

上文提到過,射程1萬公里的洲際導彈的頂點高度能達到5000公里,就算飛一段時間後降下來一點,也有兩三千公里的水平。

要知道國際空間站的高度也就400公里左右。

而且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這個階段的洲際導彈會依靠慣性保持著最高速度飛行,一般能達到20倍左右的地表音速。

你要把這麼個又高又快的東西攔下來,你自己也得又高又快。

所以中段攔截彈的成本非常高,不比它要攔截的洲際導彈便宜多少。

更令人頭疼的是,高端的洲際導彈還有很多躲避攔截的辦法。

最常見的就是臨時改變飛行軌跡和釋放干擾誘餌。這些手段一使出來,你射出去的攔截彈就很容易抓瞎。

說到底,中段反導其實拼的就是雙方導彈的飛行性能。這就好比武將單挑,誰的功夫高誰贏。

如果要提高攔截成功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射幾枚攔截彈上去。

三英戰呂布,就不信拿不下你。

但你能多射攔截彈,對方也能多射洲際導彈,打到最後你會發現其實拼的是誰的錢包厚。

人類的終極對決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不過因為要發射多枚攔截彈才能確保攔下一枚洲際導彈,所以攔截方的成本壓力會比攻擊方大得多。

如果湊巧攻擊方是一個什麼東西都能做成白菜價的「成本控制大師」,那勝負就沒有懸念了。

美國目前負責中段攔截的戰略級武器是GBI超遠程反導攔截彈,射程5000公里、射高2500公里。

從數據上看勉強可以夠得著進入下降軌道的東風,不過因為成本太高,全美上下總共也就幾十枚。

這點火力頂多虐個菜,碰到大國決戰就是個擺設。

所以美國人在看到我們的東風快遞「真人秀」後突然變得十分乖巧也就不奇怪了。

結語.地球執劍人

2023年,中國國防部發佈了這麼一則消息:

2023年4月14日晚,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

這已經不是中國第一次進行中段反導試驗。從2010年到現在,中國僅公開的試驗就進行了7次,成功率百分之百。

相比之下,美國同類試驗的成功率僅為百分之五十。

因此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除美國以外唯一一個掌握中段反導技術的國家。

而正是由於中國的存在,美國在攻防兩端都無法突破現有的核威懾平衡,他們建立「單方面核威懾」的企圖徹底破產。

當然了,我們在「秀肌肉」方面一直都很低調。

中國自1980年向南太平洋試射了一枚東風五號後,就再也沒有公開展示過自己的洲際導彈,直到今年的9月25日。

而現在我們秀出肌肉的原因也很簡單:世界安全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刻。

  • 一邊是北約在歐洲蠢蠢欲動,企圖利用烏克蘭向俄羅斯本土發射導彈。而俄羅斯已對此發出核警告。
  • 另一邊是以色列在中東陷入戰爭泥潭,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手指已經摸到了核按鈕的邊緣。

我們離核戰並不遙遠。

越是動蕩的局面,就越需要「和平天使」站出來維持大局。

所以五常在近期都紛紛秀出了自己的「核肌肉」,就是效果比較捉急:

  • 2023年11月1日,美國試射「民兵3」型洲際導彈失敗;
  • 2024年2月21日,英國核潛艇試射三叉戟II型潛射洲際導彈失敗(英國沒有自己的洲際導彈,三叉戟II是美國造);
  • 2024年9月23日,外媒稱俄羅斯試射「薩爾馬特」洲際導彈失敗。

被寄予厚望的「和平天使」一個比一個瘸,再這麼秀下去,台面就真要壓不住了。

法國倒是在2023年11月18日成功試射了M51.3潛射洲際導彈。

不過M51系列導彈的射程和威力都不夠頂級,在「五常法寶箱」裡只能算二流貨色。

有這些「豬對手」的襯托,「東風快遞」於今年9月25日在太平洋砸出的水花就顯得更加耀眼了。

這時候可能會有朋友發出一個疑問:

為了「世界和平」這種虛無縹緲的目標砸出去幾個億,虧不虧呢?

當然不虧。

人類社會中的所有關係都是建立在暴力平衡的基礎上的。我們平時發展經濟,最基礎的條件就是安全:

  • 只有證明自己的市場不會遭到外力攻擊,才可能吸引到願意深耕這個市場的資本。
  • 只有保證自己的資本出海後不會遭到外人打劫,才可能實現自身市場規模的擴張。

做到這兩點的辦法有很多,但當著所有人的面開一槍無疑是見效最快的。

在現實中,你射出去的洲際導彈越強,你市場發展的想象空間就越大。

這就是東風的意義,成本雖然幾個億,但一本萬利。

那麼這個世界上的核威懾平衡會一直保持下去嗎?

不一定。

洲際導彈是高精尖武器,它的發展需要先進的生產力來支撐。

所以核威懾在本質上其實就是生產力威懾。

未來誰的生產力更高,誰的核武器和防禦系統就更厲害。

如果幾個大國都堅持埋頭發展生產力,那麼核威懾自然可以平衡下去。

但如果有些大國選擇躺平,大搞「去工業化」,那麼他們的生產力被甩開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到了那個時候,各國的核武系統就會出現代差,核威懾就會失衡。

「龜兔賽跑」其實是這個世界的常態。

1964年2月,毛澤東主席在會見錢學森等科技專家時對研發反導系統做出了指示:

「有矛必有盾,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飯不做別的事,專門研究這個問題;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總要搞出來的。」

一個月後,中國研發洲際導彈反導系統的「640工程」啓動。

其內容包括了反彈道導彈系統、超級炮系統、激光炮系統、預警雷達系統和彈頭再入物理現象研究等五大部分。

該項目一直持續到1982年,後被停止。整個項目為我國的反導工程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基礎和人才儲備。

1986年,中國開始實施旨在推動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的「863計劃」。在該計劃中,之前被停止的反導項目得以繼續。

2024年9月5日,中國正式發佈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方案。

在該方案中,中國將採用「伴飛+動能撞擊+伴飛觀測」的模式對近地小行星進行防禦。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有多大我說不好,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小行星在太空中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洲際導彈的兩三倍以上。

所以,雖然核威懾在未來的某一天可能真的會失衡,但我們並不需要擔心。

因為先輩們六十年前種下的樹苗已長成擎天巨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