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終於報復伊朗了。
我這樣說,不是因為我期待他報復伊朗,而是因為,他說他要報復,卻一直沒報復,在伊朗打他25天之後才報復,差點讓我這樣的中國網民覺得他說話不算數。
然而,這次報復更多是表演式的,基本上是按照伊朗為他設定的劇本來報復的。
我們先看伊朗的劇本是什麼?
在以色列10月26日發起報復的兩天前,10月24日,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伊朗官員透露,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經下令:
如果以色列襲擊伊朗石油和能源基礎設施或核設施或暗殺高級官員,伊朗肯定會作出回應。關鍵詞是四個石油設施、能源設施、核設施、高級官員。言下之意是,這4個對象不能碰。
不過伊朗也是話中有話。報導說,伊朗官員表示,如果以色列將其襲擊目標限制在幾個軍事基地和儲存導彈和無人機的倉庫,伊朗很可能什麼都不做。
說到底,伊朗說你可以打這裡、打這裡,但不可以打那裡、打那裡、打那裡。
然後以色列就打了哪裡呢?
以色列對伊朗的報復分三波:第1波,攻擊防空系統;第2波,攻擊導彈和無人機基地和生產基地;第3波,還是攻擊導彈和無人機基地和生產基地。
總之,都是攻擊的軍事設施,沒有攻擊伊朗說的那4個不能碰的對象。
最有意思的是,三波過去,以色列軍方立刻迫不及待地發表聲明,對伊朗的襲擊已經結束。意思就是,沒有第4波了,請放心。
與之相對應的,伊朗在26日凌晨受到襲擊之後先是宣佈關閉領空。然後立刻就宣佈,從當天上午9點開始航班恢復正常。
所以,以色列的這一次報復就是一個表演。
所以,關於以色列報復伊朗這事兒,確實沒有太多的話可說。
伊朗接下來會不會又反報復呢?我認為可能性很低,因為以色列已經很聽話了,而伊朗自身也不想升級事態。
那麼以色列這次為什麼這麼乖呢?
從最低層次上講,伊朗明確告訴了以色列,如果他這次不乖伊朗就會怎麼做。
還是在前面提到的《紐約時報》的那個報導裡,伊朗這麼說:
如果以色列襲擊他點名了的石油設施、能源設施、核設施和高級官員4個對象,那麼他將做下面三件事:
一是向以色列發射多達1000枚彈道導彈。
二是伊朗在該地區「代理人組織」的襲擊升級。
三是干擾全球能源供應,以及通過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航運。
這裡的起步價,是1000枚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的發射和攔截,質量很重要,數量也非常重要。
比如,對以色列來說,能夠攔截伊朗彈道導彈的系統就是箭2/3系統,可是這個系統它只有三套,每套4部發射車,每輛車上備彈6發,總共只有72發反導導彈。
攔截導彈通常要2:1的比例,也就是兩枚導彈攔截一枚。
我們假定以色列的這個系統非常厲害,攔截成功率100%,那麼他一次也只能攔截36發導彈。那麼伊朗上一次發射了200枚導彈,他就抓瞎了,因為還剩下100多枚導彈就砸在他頭上了。
有人可能會說,他攔截完了還可以再裝導彈,再攔截。是的,一點沒錯。可是人家伊朗的200發導彈是一次性發過來的,你72發反導導彈一次發完了之後,伊朗不會給你時間再去裝導彈。伊朗是在發導彈,不是在給小孩餵飯,等它吞下去這一口之後再餵下一口。
所以,上一次伊朗向他發射200枚導彈之後,美國戰區網站10月4日報導,衛星圖顯示以色列內瓦蒂姆空軍基地遇到襲擊後有33個彈坑。
那麼,伊朗這一次警告以色列,如果你打石油設施、能源設施、核設施和高級官員,那麼將會發1000枚導彈,那麼還是假定以色列的反導導彈很厲害,成功率100%,那麼他也只能攔截36枚,加上這段時間美國孝敬他的一套薩德系統,一次性可以裝彈48枚,按2:1的比例可以攔截24枚。
36+24=60。
伊朗如果發射1000枚導彈,他只能攔截60,你說,還有剩下940枚導彈咋辦?即便一千枚導彈分幾波發射,那麼也夠他喝一壺的。
所以,僅僅是這個1000枚導彈這個起步價,就夠以色列三思而後行的,所以以色列就乖了。
但是人們有一個疑問,以色列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兒子叫美利堅,他可是世界老大,如果他參與,伊朗的1000發彈道導彈還管用嗎?那就不好說了。
所以以色列這一次很乖,背後最深層次的原因是,他的美國兒子不想深度介入。
10月14日,也就是以色列報復伊朗的12天之前,美國《華盛頓郵報》就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已經告訴拜登,以色列將打擊伊朗軍事基礎設施,而非核設施或石油設施。當然他後面又補了一句要面子的話:「我們聽取美國的意見,但我們將根據國家利益做最終決定。」
那麼,美國這一次為什麼不想深度參與呢?難道他良心發現了嗎?我還是那句話:良心?他有那玩意兒嗎?
那美國為什麼不想深度參與呢?難道美國打不贏伊朗嗎?難道美國怕伊朗嗎?肯定都不是。
我們在看待美國這個國家的時候,有一個容易讓人導致精神分裂的因素:
把他和任何一個國家單獨對比,他不怕任何一個人。但問題在於,要拿出來跟美國對比的國家和因素,實在太多了,實在太多了,所以他似乎又是誰都怕
我們說事兒盡量簡單一點,就在過去的一個星期,我們看美國做了一些什麼事:
10月21日,美國聯合韓國、澳洲舉行代號為「自由旗幟」的大規模聯合空中演習,公開表示該演習完全針對朝鮮。為此,在10月26日(也就是以色列報復伊朗的那一天),朝鮮外務省對外政策室長還專門發表談話表示譴責。
兩天之後的10月23日,美國和歐盟共同商定了一個為烏克蘭提供500億美元的貸款計劃,其中美國出資200億美元,歐盟出資350億歐元。
又過了兩天之後的10月25日,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宣佈,對台獨分子出售價值19.88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包括11.6億美元的導彈系統和8.28億美元的雷達系統。這是拜登政府任內第17次對台軍售。
我們先不具體分析這每一個具體的事兒,我們就把這幾個事弄在一起分析,你看美國的事兒多不多?
美國只有兩只手,但是他要按住10個葫蘆、再加10個瓢。按住葫蘆浮起瓢,按住瓢浮起葫蘆。
這是美國的困境,更是美國的軟肋。
碰巧,我讀到了北京晚報官網官方賬號《北晚在線》2019年11月14日發佈的一篇文章,標注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文章標題是《讀完這個美國人的文章,毛澤東批了6個大字》,文章提到了一件事:
1959年3月4日,毛主席他老人家在會見美國共產黨中央書記傑克遜時說:
「美帝國主義看來好像很強,實際上也是帝國主義中最強的,但也很弱。它的兵力分散得很薄,它在歐洲要駐兵,在亞洲也要駐兵,如此分散,到處都有,結果是到處不頂事。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方面來看,美國都是擴張得非常大的。它越擴張得大,力量就越分散,反對的人也越多,這樣,事情就會向它的意願的反面發展了。美國就好像一個用雙手抱著一堆雞蛋的人一樣,雞蛋堆的滿滿的,可是一動都動不得,稍一動雞蛋就掉下來了。」
什麼叫高瞻遠矚?
我理解,所謂高瞻,就是看得很廣闊,放眼全世界,不要只盯著一地一事一人。當下中國人把這稱之為格局。
所謂遠矚,就是看得遠,通常是指空間上看得遠,但也可以延伸理解為時間上看得遠。幾十年過去了,老人家這段話裡面的一個字都不改,每一個字都可以用於分析當下的形勢。
讓我們耐心地看看,美國雙手抱著的那一堆雞蛋,哪一天會「哐啷」一下掉下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