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印齊聚上合,開演「三國演義」?

毛克疾

俄羅斯小城烏法,風雲際會。繼7月8日在此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之後,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也於7月9日至10日召開。在這次雙峰會上,除了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取得的新進展之外,最令人關注的話題莫過於上合組織正式打開擴員大門,有望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觀察員國為正式成員國。

20150716-three-kingdoms

雖然面對各路媒體的關切,印度外交部門多次表示,「仍在靜候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討論結果」,但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印度正式成為上合組織成員是大概率事件。在去年9月舉行的杜尚別峰會上,各個成員國就通過了《給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地位程序》和《關於申請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義務的備忘錄範本》兩個修訂案,為接納新成員做了程序準備。而後簽署的《准成員國義務備忘錄》,則直接為印度在2015年加入上合組織創造了可能性。包括中國外交部、俄羅斯外交部在內的權威聲音近來也多次表態,歡迎印度和巴基斯坦這樣「有條件」的國家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

至此,關於印度能否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的議論就不再切題,問題已經變為印度這種關鍵的身份轉變會為中印關係和上合組織本身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從中印雙邊關係的角度看,印度加入上合組織可以從多方面的促進兩國關係。首先,從戰略層面說,中俄、印俄兩對強關係將會帶動中印這對弱關係發展。與中俄、印俄關係相比,中印關係不管從親密程度還是從穩定性上說都難以望其項背。而一旦印度加入,上合組織就可以把這三對關係置於同一框架內,使三者之間產生良性互動與約束。比如與中印兩國關係都相對較好的俄羅斯就可以發揮「穩定器」的作用,這樣印度國內關於中國的焦慮就可能會減輕。假設中國果真「欺壓」印度,就違反了上合組織的友好精神,等於同時冒犯印、俄兩個最大鄰國,也失信於上合中的其他國家,因此中國在可預見的將來幾乎不可能冒着破壞上合體系的風險打印度的主意。

如果印度明白這一點,也就會大大打消對「中國威脅」的疑慮,緩解了中印「互信赤字」。上世紀70年代,印度就曾通過和蘇聯結盟對衝來自中國的戰略壓力,而今,俄羅斯則有可能再次成為印度緩解對華焦慮的促進因素。有趣的是,在前一段關係中,蘇聯扮演了防止最壞情況的被動「保險」;而在後一段關係中,俄羅斯的角色則可能是更為主動的「穩定器」。然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俄印關係中權重最大的軍備關係正在被美印軍備合作所侵蝕,因此看似緊密俄印關係的可能會有所下降。

其次,上合組織有助於中印之間解決邊界問題,在防止邊界問題被過度政治化、情緒化解讀的同時,可以為兩國談判提供現成的平台和範式。中印之間存在事實上的邊界糾紛,而這一問題「目前處於隨時可激活的狀態」——在沒有最終劃定邊界、而雙方對實際控制線走向缺乏共識的情況下,印度媒體、利益集團可以隨意放出「中國越境入侵多達百次」這樣駭人聽聞的新聞。毫無疑問,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對兩國關係非常不利。而在上合組織的約束下,印方不負責任的炒作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管控——上合成員國之間不允許處於「軍事衝突狀態」,印方在宣稱所謂「中國入侵」時就必須三思,否則將承擔框架內的政治責任,還可能成為那個由於經常喊「狼來了」而失信於人的放羊小孩。上合組織的前身「上海五國」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勘定中國與原蘇聯國家之間的邊境,各國之間形成了公認有效的雙邊談判機制和範式,既「上合模式」;而一旦印度加入上合組織,中印雙方就可以沿用「上合模式」來處理邊界問題。可喜的是,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已經在這次烏法峰會期間舉行邊界會談。雖然利用上合平台的中印邊境會談能否成為常態現在還不得而知,但這無疑為兩國應對邊界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第三,上合組織將為中印經濟合作供新的框架。一直以來,印度對華合作採取的是「安全」高於「發展」的邏輯,而具有安全磋商機制的上合組織可以為中印兩國間的經貿合作進行安全和政治方面的兜底,從而大力促進雙邊合作。受制於戰略焦慮,中印經貿合作雖然有所起色,但遠非理想狀態,印度和中國的重大項目對接和區域合作也始終不溫不火。

例如雖然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與印度的「東向政策」、「季風計劃」、「香料之路」享有大量的共同利益,也存在對接的可能性,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因為印度擔心中國對沿線國家的影響力會與印度利益發生碰撞。在這種情況下,上合組織就為中印兩國就安全、政治話題提供了良好的多邊磋商平台,緩解印度的安全焦慮,從而減小「一帶一路」等戰略在南亞、印度洋地區可能遭遇的阻力。在這一點上,中俄合作為中印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範式:雖然中俄經濟地位懸殊,但兩國仍依賴良好的政治互信,用政治資本兜底經濟差異,着手進行「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合作。

此外,各方都能從印巴正式加入上合組織窺見羅生門式的好處。隨着俄羅斯因烏克蘭問題而對立加劇,中國並不希望俄羅斯將金磚和上合引向與西方針鋒相對。在這種情況下,引入行為溫溫吞吞、態度模稜兩可的印度,加上和中國關係緊密的巴基斯坦,似乎就可以中和俄羅斯的極端傾向。莫迪上台以來將兩頭下注、多方討好、絕不選邊的策略發揮到了極致,比如這位印度總理可以前一天和奧巴馬大談「美印是『天然盟友』」,后一天又和中俄一道高舉「世界多極化」的大旗。因為印度的這種屬性,使得它的加入能夠起到緩衝的作用,降低西方對上合組織「反西方傾向」的擔憂。

而站在俄羅斯的角度,引入印度這樣的大國,能夠稀釋、對沖中國的超額影響力,使得上合組織的合作能夠進一步深化。比如,俄羅斯將中亞視為傳統勢力範圍,對於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強大影響力多少有所忌憚。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印度就可以分化中國在上合組織中的超強經濟、政治權重,使得俄羅斯不至於單獨面對中國在上合組織內的強大影響力。在這一點上,俄羅斯對印俄聯手平衡中國是有所期待的。

然而,各種紅利背後隱含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印度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正式成員國,標誌着印度繼成為金磚國家集團和亞信機制的主要參與者、新開發銀行和亞投行的重要股東后,再一次與中國肩並肩,成為排除西方影響的多邊合作機制的主力參與者。然而,印度長期對中國抱有懷疑態度,而其在多邊組織中又以「不合作」聞名,因此上合組織引入印度就有可能沖淡中國的話語權,還很可能會拖累的整體效率和凝聚力。

一旦吸收印巴成為正式成員國,那麼上合組織在制定決策的過程中就勢必要考慮兩個新成員的利益和意見,隨之而來的風險不可小覷。首先,印巴在諸多問題上矛盾嚴重,比如阿富汗問題,因此印巴的對立意見可能引發上合組織的決策分歧,造成組織內部難以形成合力,決策效率低下。其次,一旦俄羅斯和中國發生意見分歧,印巴依照中俄對立進行選邊站隊的可能性就會加大,不利於上合組織形成強有力凝聚力。第三,印度因為國內的民主政體,使得其在多邊組織中顯得尤為「任性」,可能會做出一些違背多數成員國意願的決定——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印度2014年在WTO的貿易便利化協定談判中一意孤行否決了各國苦心經營多年的妥協成果,導致協定難以通過,WTO被進一步邊緣化。

正如最近發布的《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所言,「如何擴員是上合組織在『十字路口』的關鍵選擇,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是機遇也是重大挑戰。」雖然印、巴的加入可能是上合組織深化對內合作、擴大對外影響、促進世界多極化進程的重要契機,但是也必須將內部矛盾激增、分歧掣肘決策、凝聚力降低的可能性考慮進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