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法國總統訪華,為何遭中國媒體冷待?

雲石

法國雖不能與俄美相比,但在世界範圍內依然是響噹噹的大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安理會五常、歐盟二元核心之一,憑着這份江湖地位,法國總統訪華,完全應該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但這次奧朗德之行,卻似乎並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雖然在接待方面,中國恪守外交禮儀,給予了符合法國總統身份的高規格禮遇(比如作為奧朗德訪華首站的重慶市,便啟動了相當於一級保衛的最高規格安保措施,以確保奧朗德在渝期間的安全和順利),但在輿論層面,媒體和自媒體,對奧朗德行程的關注都十分有限。官方喉舌類媒體基於政治主導的定位,尚能夠保證給奧朗德訪華足夠的版面,而商業化主導的市場型媒體和自媒體,對這次中法重大外交活動的關注度實在不高。

French-president-got-less-attention-in-China

就在奧朗德抵華的11月2日當天晚上,幾大商業門戶網站,在新浪和網易的新聞頭條,基本上都是C919商用大客機下線的報道。鳳凰網時政氣息濃厚些,當晚資訊版面的頭條倒還是留給了奧朗德,但標題卻是:

5042825797

這實在有些不合常理。畢竟最近中外重大外事活動頻頻,習大大訪美時的熱鬧姑且不說,訪英時,輿論的相關報道也是鋪天蓋地。甚至,就在奧朗德抵華之前剛走的默克爾,雖然她每年一次的高頻度訪華,已經使媒體和公眾對中德外交的新鮮感大大降低,加上訪華期間又趕上五中全會閉幕和二胎重磅新聞出台,被搶了輿論的風頭,但即便如此,默大媽帶來的輿論關注度,依然比奧朗德要高上一籌。

以法國之國際地位,雖然不能和美國相比,但與英、德還是同一檔次的。為啥中英外交能引發中國舉國關注,中德也能保持正常水準,到了法國這裡,大家的熱情就直線下降了呢?

這與法國與中國這些年的相對疏遠有着直接關係。

早些年,法國是西方大國中與中國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個;但這些年,中法之間的交流雖不能說倒退,但與英、德相比,卻顯得大大落後。正是這種相對的疏離,使法國,這個本應該有足夠影響力的二流世界強國,到了中國人這裡,更多的只剩下旅遊、留學和法式大餐這些生活性印象(好吧,年紀大點的中國男人還會記得蘇菲瑪索),真正決定兩國關係的政治、經貿層面,反而被大家無意識的忽視了。

為什麼中法關係裹足不前?是中國方面的抵制么?當然不是。僅憑國人對巴黎美化的遠遠超出實際的完美印象,就知道中國國內絕無反感法國之情緒;中法之間也沒有什麼重大政治矛盾,所以政府層面也不可能專門對法國有什麼抵制。

既然如此,那中法關係的停滯,就只能是法國方面的原因了。

這就有些奇怪了。畢竟法國與中國頗有歷史淵源。在那個中國被世界孤立的年代,法國是世界主要國家中,唯一堅持與中國友好交往的國家,戴高樂總統甚至是現代西方領導人中,最受中國官方認可和尊崇的一位——即便他一生都沒到過中國。直到本世紀初,希拉克總統執政期間,中法關係依然十分親密。為什麼到現在,在中歐合作日趨親密的大背景下,法國對中國反倒冷淡下來了呢?這與法國國情、國家發展戰略的變化,以及歐洲內部政治格局密不可分。

首先說國家發展戰略。長期以來,法國都尊奉戴高樂主義——即法蘭西民族主義。在此意識形態框架下,法國長期堅持獨立自主的國家戰略,極力反對美國霸權,甚至一度退出北約(1966-1992),成為西方陣營中的異類。

但自薩科齊當權開始(2007),法國國家戰略發生重大轉向,法國逐漸放棄了戴高樂主義所堅持的「獨立外交」方向,轉而開始追隨美國。奧巴馬甚至用「兩個女兒」的方式來形容美國與法、英兩國之間的關係,將法國的地位抬升到與英國相等同的地步,足見法美關係之親近程度。

法國這種親美轉向,不可避免的會對中法關係構成影響。在中美博弈日趨激烈,美國遏制中國之意愈發明顯的今天,法國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在處理對華關係上,自然要多有顧忌。雖然這並不意味着法國就要幫着美國遏制中國,但至少在政治層面,中法之間的合作必然會受到限制。

其次則是法國國情。近年來,法國經濟空心化態勢加重,工業體系日趨萎縮;高福利制度下,法國企業的生計日趨艱難;而對穆斯林和非洲移民的過度吸納,也對社會穩定構成嚴重威脅。這一切,都意味着法國的國力嚴重下降,傳遞到中法關係層面,便是法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變化:

首先,對中國製造的反感情緒增加。近年來,中國製造橫掃全球,法國也成為中國產品的重要市場。許多法國工業產品由於競爭力不夠,逐漸被中國產品取代,這對法國工業體系造成了一定衝擊。

當然,在市場競爭環境下,這種優勝劣汰是正常的,法國產品之所以不濟,歸根到底還是其自身的原因(高福利,高稅收、工會影響力過大等等)。但不管怎麼說,法國工業品是被中國工業品取代,這種直接的轉換過程,自然不會讓法國感到舒服。

當然,中法經貿交流是雙向的。中國製造可以進入法國,法國的優勢產業也可以佔領中國市場。

但問題是,工業體系日趨萎縮的法國,已經拿不出什麼好東西了。以汽車為例。本來,中國的小客車市場基本由外國品牌瓜分,如果能在這裡面分一杯羹,也足夠法國滋潤的了。可是,法國雪鐵龍雖然也進入中國,但由於實力不濟,在與德、日、美系車企的競爭中始終處於下風,雖不能說一無所獲,但所得也實在談不上豐厚。

至於空客飛機,雖然空客公司是由法國主導創立,總部也設在法國,但由於工業體系萎縮,生產基地逐漸移向德國,法國政府所擁有空客的股權也逐漸減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這次中國與空客簽訂的價值170億美元大單,是在默克爾訪華期間,而非緊隨其後的奧朗德。這表明什麼?這表明空客飛機的最大受益方和實際主導者,已經不再是法國,而是轉移到了德國手中。

汽車競爭不過,飛機又失去了主導權,這麼一算,法國還能讓中國看得上眼的,就是奢飾品、葡萄酒和巴黎的人文美景了。但這些行業畢竟盤子有限,不足以彌補法國對華貿易的巨大逆差。基於這些原因,在法國人看來,中法經濟合作,自己失大於得。

當然,話又說回來,法國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東西。在高科技,尤其是軍事科技領域,法國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只不過此類技術對華禁售是美國給歐洲盟國劃下的紅線,當年法國動不動就跟美國鬧彆扭時,都不敢越此雷池,現在開始一門心思追隨美國,那就更不用說了。

總而言之,工業體系的嚴重萎縮,使法國在中國市場掘金的能力不足,反而自家市場被中國製造佔據。所以法國在看待中法經貿合作時,認為自己處於吃虧的一方。基於此,法國也沒有推進中法關係的經濟層面驅動力。

最後,法國認為中國的國家戰略,會影響到自身在歐洲的地位。歐洲向來是英、法、德三雄並立。圍繞歐洲的主導權,三家也一直或明或暗的較勁。因此,中國因素,也不可避免的會納入法國對這種歐洲內部競爭的考量中來。

但在法國看來,中國因素對在歐洲內部的地位構成了衝擊。

當前中歐合作主要有兩大戰略方向:一是人民幣國際化、二是「一路一帶」。

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由於卡梅倫政府的「識時務」,以及倫敦金融城的先天優勢,英國基本上搶得了其中的最大蛋糕。

至於「一路一帶」,固然這項戰略的實施,會讓歐洲在整體上受益。但具體到各國,受益程度是有差別的。德國由於工業體系完備,經濟實力雄厚,且處於歐洲地緣中心,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這條紐帶,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歐洲核心地位,並拓展東歐、近東、乃至中東的影響力。而法國,由於位置地緣區位偏西,而且工業體系嚴重萎縮,缺乏拓展自身影響力的基本實力,所以這條戰略紐帶對它雖不能說毫無益處,但也實在作用有限。

甚至,這條紐帶建成后,不僅會有助於中國製造進一步開拓法國市場,更重要的是,德國會因此進一步拉大與法國的差距,歐盟二元核心將進一步失衡,這會反過來,削弱法國在歐盟中的領袖地位。

人民幣國際化肥了英國,「一路一帶」爽了德國,法國的收益相對最低。這意味着,歐洲三駕馬車中,英、德兩國的速度會在法國之上。基於這種被甩下的恐懼,法國對中國的抵觸,也就情有可原了。

政治、經濟、歐洲內部競爭,三大因素,決定了法國對中國的冷淡態度。

但是,這時候問題又來了:既然法國對中國崛起這麼不開心,那奧朗德為啥還要來中國呢?

原因很簡單:法國沒有辦法。對於中國崛起,法國無力阻擋;對英、德與中國的合作,法國也無法阻攔。甚至,在歐洲一體化框架下,法國想獨自關起門來,把中國製造拒之門外都做不到——除非它首先搞定歐盟。

既然無計可施,那法國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跟中國打交道——合作一下,還多少能分些好處,不合作,那就啥都沒有,便宜反而全讓英、德佔了,這對自己來說更糟糕。

所以,奧朗德此次訪華,實際上頗有些隨波逐流的無奈。也正是因為這種無奈,加上法國家底有限,拿的出手的東西實在不多,所以奧朗德訪華的意義也自然大打折扣。

根據媒體報道,此次中法首腦會晤,中方主打議題,是與法國在核能、環保等技術領域的合作——這些都只是一般意義上的生意,不具備國家戰略層面的高度;而法方主打議題,則是即將在法國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希望得到中國的支持——雙方彼此間的看法與期待有一定程度偏差。既然如此,這種會晤的價值也自然無法與中英、甚至中德首腦會晤相提並論了。

國與國關係,永遠是國家利益主導。法國既不能給中國多大好處,又不會給中國造成太大傷害。這樣的國家,即便聲名赫赫,也不值得引發輿論熱炒。奧朗德此次訪華的波瀾不驚,其內中玄機正就在此。■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