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狂想 香港恐慌

麥國華:前政府新聞處助理處長

2016年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如火如荼,前年參選台北市長拿下第三高票的趙衍慶再度挑戰立委選舉,提出其中一項政見是「反攻大陸」,為選舉增添一點煩亂。

HK-panic

蔣介石直至去世前,一心想「反攻大陸」甚至多次提出方案研究,心之切切,不容任何人潑他冷水;台灣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雷震的《自由中國》雜誌提出「反攻無望論」,結果坐牢10年,雜誌被封。數十年瞬間過去,看看國家國力的發展以至在國際舞台上的成就,「反攻」顯然是沒有基礎的狂想。

除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複雜卻不可迴避的另外一個地方便是香港。香港近年極端本土主義抬頭,懷鬼胎者一味的自我保護或唯我獨尊,貶低整體大陸人,甚至以暴力排他手段解決。所謂本土派刻意把本土文化與本土主義混為一談,以文化差異為據點,製造市民對大陸產生恐懼,為的還是要把香港與國家切割。

保護本地居民的利益是應有之義,但對於任何與內地聯繫的事務都加以政治化,事事諉過內地人,讓港人杯弓蛇影,既沒有道理,對香港也只會有害無益。最近的例子是銅鑼灣書店股東失蹤的事件,在政客、傳媒和觀眾的演繹下把事件無限放大,最扭曲解讀的說法是 「公安跨境執法」,真實情況仍然不被掌握,僅憑零碎的謠言便借題發揮,刻劃一齣動搖兩地信心的場面,目的亦不過是營造對內地的恐慌。香港警方已立案偵查,涉事者亦證實平安,為何不多待一點時間,找出實情才作定奪?

再有爭論數年的港珠澳大橋工程和廣深港高鐵工程,反對者的王牌依然是大規模製造港人對「中港融合」的恐慌。當前社會爭論高鐵「一地兩檢」,本應是法律問題,也遭提升到所謂破壞「一國兩制」的層面。涉及千億元的基建和社會重大利益,便在「恐懼」聲中給拖下去。

台灣大選的答案即將揭曉,鐵樣的衙門,流水的官,勝負眨眼已過,而社會發展卻是人民的長遠利益。兩岸關係有說不清的曖昧,「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仍是逃不開的主題;國台雙方的底線,是任何一個當選總統所心知肚明的。變是總統換人,新人來做;狂想改變不了的是,兩岸保持溝通和良性互動必仍是未來的政治路向。

於香港亦然,歷史趨勢難以偏離。2016的新年鐘聲響過,一路走來,不論有多少崎嶇跌宕,以理智克服恐慌才是正道。 ■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1月8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