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通過的對朝制裁協議,堪稱「最嚴」,有些人認為中國在朝鮮局勢中順應了美國的意思,等於「輸了」一局。事實果真如此嗎?
制裁的「前戲」
2016年1月6日,朝鮮宣布成功進行了氫彈試驗,2月7日,又發射了「光明星4號」衛星。美韓日等紛紛強硬表態,美韓還將在3月舉行聯合軍演,韓媒聲稱「史上規模最大」,並將「強化內陸進攻作戰」。
2月23-25日,外交部長王毅訪美,一方面維持着和平姿態,另一方面又強勢維護國家利益,引發廣泛關注。
其實,早在17日,王毅在北京會見記者時就已經闡明了中方的基調,「提出實現半島無核化與半島停和機制轉換并行推進的談判思路」。王毅還說,當今世界,任何一個熱點問題都不可能僅僅通過施壓或制裁得到根本解決,軍事手段更不可取,只會帶來比問題本身更嚴重的後果。因此,中國政府始終主張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熱點問題,這也符合《聯合國憲章》有關和平解決爭端的規定,符合當事方與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王毅一下子拋開了美國「制裁」和「軍事施壓」的話語,提出了中國話語,叫作「停和機制轉換」,即把半島停戰機制轉換為和平機制。而且要在聯合國框架下解決爭端,不能在霸權框架下解決爭端。這次聯合國通過決議后,中方仍然強調,「制裁不是目的,安理會決議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半島核問題」,還是強調政治解決。
群龍無首,吉。解決朝核問題,中國不當頭,如果領頭也得是舉着聯合國的大旗「替天行道」。中國立場超脫,既不是為一己之私利,也沒有袒護朝鮮,不偏不倚,以中庸之道和皇道對霸道。在國際強權政治中,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朝核問題考驗中國能否在自身軍事能力範圍內實現新型國際關係。
中國同意在聯合國框架下制裁朝鮮,這並非第一次,不足為怪。中方對待制裁的立場也始終如一:不接受美國那種製造人道主義災難式的制裁。朝鮮就是聯合國框架下一個主權國家,不能以敵我論中朝。
朝鮮擁核是個「偽問題」
朝鮮有核無核不是根本問題,根本問題在於世界是美國霸權下的國際社會關係還是聯合國框架下各國平等的國際社會關係。中國在全球大局中的長遠戰略,是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是制定新的國際政治規則,是掌握國際政治話語權。朝核問題的解決當然要服務於構建國際新秩序大目標,對中國而言,這才是朝鮮半島局勢的核心。
而且,近代歷史證明,朝鮮半島歷來是海洋國家入侵遠東大陸的跳板,一旦失去朝鮮半島,中國東北和俄國西伯利亞就是國門洞開。
1895年甲午戰爭之後,《馬關條約》終止朝鮮和中國的藩屬國關係,失去中國庇護的朝鮮成為日本的囊中物。日本暗殺朝鮮內部的仇日派,左右朝鮮政局。日俄戰爭以後,日本於1910年製造「韓日合併」,直接統治朝鮮,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期間,朝鮮半島民間抗日運動始終沒有間斷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俄國誕生了蘇維埃,西方列強慫恿日本在遠東擴張勢力以牽制蘇俄。1919年巴黎和會把青島划給日本,引發中國「五四運動」。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三省,中國外交家在國聯據理力爭,但列強對日本的侵略不進行制裁,任由日本蹂躪中國主權,充實日本的實力以圖壓制蘇聯。
因此,中國不能容忍朝鮮出現親西方的反華政權,正如俄國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一樣。朝鮮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地區,中美遠東戰略緩衝區。美國已經在韓國有駐軍,中國不可能讓美國在朝鮮再有駐軍。無論朝鮮有核還是無核,無論朝鮮是社會主義還是其它什麼制度,朝鮮不能有美軍基地是底線,否則美國的尖刀就抵到了中國東北的咽喉。
朝鮮擁核對世界對周邊都不是好事,博弈各方在朝鮮半島不是爭奪最大利益,而是爭取最小損失和最小風險。朝鮮擁核增加了中國安全的風險,對中國不利。但朝鮮擁核也極大降低了美日在遠東攪事挑起戰爭的能力,對美日更加不利。這有如盤面兌子,以馬兌車,雙方各有損失,中國損失一匹馬不利,但美日損失一隻車更加不利。比的不是誰佔的利益多,而是誰的損失少。面對2016年朝鮮的核爆和衛星,應該是美日更加着急,而中國可以讓子彈繼續飛。
美國瞄準朝鮮,是要切割中韓
美國對朝核反應激烈。2月10日,美國從關島派遣B-52戰略轟炸機直抵三八線南邊。奧巴馬於2月12日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進一步制裁朝鮮的法案。美國「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艇「北卡羅來納號」參加了2月13日至15日的朝鮮半島附近海域的美韓聯合軍演。2月17日,美國四架F-22飛機被部署到韓國。
F-22被部署到韓國
所有這些戰略重武器,真的只是針對朝核的嗎?這些重武器布置到韓國,既是對朝鮮的重大軍事壓力,也是對中俄安全的重大威脅,更是壓韓國就範的重兵駐守。正所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恰恰在美國部署F-22到韓國的節骨眼上,標準普爾放風說中國主權債務信用面臨降級風險。美國亞太再平衡的目的,就是遏制中國發展,製造中國周邊和內部動亂,以驅趕中國資本外流。
軍事和金融就是美國全球戰略左右兩隻手。大家都知道朝鮮所謂氫彈基本不靠譜,更沒有能力威脅到美國,唯一的用處就是威脅韓國安全,以三八線北邊的核武平衡三八線南邊的優勢常規武器,增加了朝鮮的安全性。朝鮮安全性增加,也是中國東北安全性的增加。朝核在軍事安全上是對中國有利的,但是美國在韓國的軍事存在程度強烈增加,使得韓國市場被迫與中國市場割裂的風險也驟然加劇。
2004年10月,中日韓俄蒙五國商界政界要員在威海市舉行了東北亞經濟合作論壇,孕育了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胚芽。到2012年9月6日第六屆東北亞經濟合作論壇之時,已經是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提速的勢頭。正當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僅差臨門一腳之際,9月11日日本政府演出一場購買釣魚島鬧劇,迫使中國政府對釣魚島主權採取強硬立場,9月20日公布釣魚島周圍地理實體坐標和名稱。中日四十年來擱置爭議的東海和平環境蕩然無存,日本從此被綁上美國戰車,成為美國亞太再平衡在東海南海的打手,日本被生生從東亞經濟圈中割走。
如果激活釣魚島熱點是美國精準手術,把日本從東北亞經濟圈切割出去的話,那麼朝核熱點就是美國要切割韓國、對東北亞經濟圈動的第二刀。
2016年初的朝核危機中,美國積極推進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系統,就是要把韓國烏克蘭化,和2014年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如出一轍。也同烏克蘭戰亂把俄歐經濟割裂一樣,美國重兵壓境朝鮮半島就是假途伐虢,要把韓國獨吞入TPP。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一而再、再而三撕毀與朝鮮達成的協議,頻繁在朝鮮半島周邊軍事演習,才迫使朝鮮鋌而走險核爆。朝鮮提出以停止核試驗換美國停止在朝鮮周邊軍事演習,以棄核換美國保證不攻擊朝鮮。對於朝鮮的合理建議,美國卻置若罔聞,一意孤行要制裁和軍事施壓。
2016年的朝核問題是美國亞太再平衡生出的枝節。朝鮮有核無核只是表面現象,本質是美國破壞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美元政治,而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時間在中國一邊
中國希望朝鮮成為聯合國框架下的正常平等國家,這對朝鮮有利。朝鮮沒能成為正常國家,外因是美國強勢的軍事壓力和制裁措施阻礙了朝鮮進入國際社會,內因是自己對內對外政策的僵化。
中國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干涉朝鮮內政,但維護朝鮮成為聯合國框架下正常國家的權利。中國正在構建超越意識形態和超越制度的國際關係。這種關係是沒有敵我分別的國家關係,不是非黑即白的國家關係。這種關係下只能就事論事,不能因國廢事。
在朝鮮半島局勢上,論朋友,中美經濟利益的捆綁肯定比中朝要強得多,中美高層互訪比中朝頻繁得多,中美比中朝更朋友;論敵人,中美博弈對峙烈度也遠高於中朝意見分歧,中美比中朝更敵人。
中國的國際政治目標與美國亞太再平衡的目的針鋒相對,就是保障中國經濟發展的和平環境。在朝鮮半島政治博弈中,中國既沒有具體的敵對國家,也沒有顯性的盟友國家。中國有的只是處理具體事件的立場,那就是在聯合國框架下和平解決爭端。
判斷朝鮮半島局勢走向的風向標中,韓國能否保持中韓自由貿易是重要的一條。這是考驗中韓關係能否保持在中國新型國際關係框架內,而不回到美國冷戰思維關係的標準。
朝核問題的解決也一樣,是美國霸權國際關係和中國平等國際關係的交鋒。如果不能在中國構建的新型國際關係內解決朝核問題,那還不如不解決。
圍繞2016年的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美國大動干戈,調兵遣將,消耗大量政治資源和軍事資源,而中方只使用了外交資源。孫子兵法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朝鮮半島博弈中,中國還在伐交,美國已經在伐兵了。美國會走到攻城的最下策嗎?
中國在這場博弈中的切身利益,是要中國經濟體量繼續做大,不斷縮小中美差距。無論朝鮮半島還是東海南海的博弈,中國都是低成本應對,美國都是物質密集型挑釁。美國疲師遠伐,開銷巨大;中國以逸待勞,以外交斡旋應對美國軍事挑釁。只要風險在可控範圍之內,這種中國低成本美國高消耗的博弈,拖得時間越長對中國越有利。
中韓經濟紐帶不被撕斷,中美沒有撕破臉,守住這兩點就基本滿足了中國政治意圖。朝鮮攪事要挾中國不成會功,美國離間中韓關係也沒有成功,這就是王毅訪美成果。
中方提出實現半島無核化與半島停和機制轉換并行推進的談判思路,等於是又出了一張牌,等着美國接招吧。只要聯合國的制裁符合中國的立場,那麼中國就可以脫先,到南海繼續經營旅遊業了。
作者簡介:郭曉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風雲學會研究員,曾任滙豐證券信息安全副官、貴州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加拿大勞里爾大學商學院和物理計算機系兼職教授。
致謝:感謝風雲學會會長袁嵐峰博士和研究員黃操博士等人提供的寶貴意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