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信息露玄機 中國洲際導彈能打衛星

刀口談兵

二戰時,德國的一個著名的情報專家說過一句名言「百分之九十的情報來自公開信息」,這個專家領導的間諜機構從英法以及歐洲各國的報紙和電台廣播的公開信息中「撈出」許多至關重要的軍事情報,使德軍在戰爭中佔了不少便宜,這句話也在後來成為世界各國情報界的牆紙。

_Public-information-revealed-the-secret

據了解,美國單單搞監聽、竊聽的從業人員就有十幾萬人,斯諾登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中國媒體報道在北京的美國大使館樓上的白色盒子就是搞竊聽的,有媒體還真看了一下美國大使館,原來美國在世界各國的大使館的樓上都有這個「白盒子」。

220348ecnd0ympyddy6mng

2013年斯諾登爆料美國竊聽默克爾手機,美國不僅監聽了默克爾的手機,還將駐柏林使館當作監聽站,通過樓頂的神秘裝置「白盒子」來監聽德國政界通訊。美國政論網站“TheBlaze”報道還指出,美國使館這種疑似監控裝置的「白盒子」其實遍布全球。

據介紹,利用美國駐外大使館從事監聽活動的是美國特殊情報搜集部(SCS),由美國國安局(NSA)和中情局(CIA)共同指揮。據德國《明鏡》周刊爆出的一份2010年的「絕密」文件顯示,SCS在全球80多個美國使領館都設有監聽站點,其中19家位於歐洲,包括莫斯科、巴黎等地。此外,中國的香港、北京等也都在列。

220525rftz98fgtmf17uq8

據報道,美國駐德大使館屋頂上裝有一套特殊的竊聽裝置,該裝置實際上內部隱藏了被用於複雜電子監視的技術,其上覆蓋了一種「甚至能被微弱無線電信號穿透的」材料。而SCS成員極有可能就在這個無窗的閣樓內工作。

消息傳出后,德國震怒。他們派出了直升機對美國駐德國大使館進行「掃描」。對大使館的熱成像掃描證實了這一點,屋頂溫度明顯高於該建築物其他區域。

記得有一本老牌間諜寫的書,書名一時忘了,但是扉頁上的一句話記得清清楚楚,這句話是這樣寫的:各國的大使館,在金碧輝煌的國徽下幹著不可告人的勾當。

這就是說,許多真實情報的來源是來自公開信息的,就看你會不會分析,動不動腦子。西方媒體主要是為政治服務的,有時候貌似真實,其實也是有選擇的發布所謂的真實消息,對自己不利的即便報道了,最後幾句總是能從有利於自己的政治取向上饒回來。

有的公開信息具有極高的情報價值,根本用不着美國駐外大使館從事監聽活動的特殊情報搜集部(SCS)這樣的詭秘機構去深度挖掘。

比如下面這則報道,仔細分析解讀,就曝光了中國戰略核力量一個極大的秘密。

220713awggjrwve3r4eee3

根據CCTV報道:長征十一號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一院)抓總研製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主要用於滿足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應急情況下微小衛星發射需求。

2015年9月25日9時41分,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首飛,成功將浦江一號和另外3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

中文名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外文名 Long March 11 Solid Launch Vehicle SSO運載能力 700KM軌道達350kg LEO運載能力 700kg 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單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飛時間2015年9月25日9時41分40秒推進方式固體燃料 火箭全長 20.8米直    徑 2.0米 起飛重量 58噸 起飛推力 120噸/1176KN。

長征十一號有兩個性能追求點,除了24小時內完成發射準備外,還必須具備全天候、無依託發射的能力。所謂無依託發射,就是不需要專門的火箭發射場,不需要勤務塔、不需要臍帶塔、不需要導流槽,連發射台都不需要,只要有一片平地就可以了。

為了實現這種能力,長十一採用了能夠自主移動、完成測試準備的發射平台──即機動戰略導彈的發射平台。可以說,整支長征十一號火箭都是在遠程戰略導彈的基礎上開發的軍民兩用經濟版。

長征十一號在設計上與戰略導彈有幾點不同,首先是對成本的控制要求更高;比如在火箭殼體結構上就比較省錢,沒有採用複合材料結構,而是採用金屬鑄造工藝。還有就是,比如第四級的控制艙,結構是沿用原來長征系列火箭的老式設計。

另一方面,長征十一號也不完全是降級的縮水版。軍用戰略導彈設計一旦定型,以後變更設計就非常難,要很多年才有一次改型的機會,而且改進幅度不一定很大。改進頻率和深度的不足,使很多新技術和新設計得不到驗證和實用化的機會,不利於科研能力和產品技術水平進步。

長征十一號火箭同時承擔新型技術驗證平台的角色,比如它的第一級火箭,是中國推力、燃燒室裝藥量、柔性噴管尺寸等方面最大的型號,刷新了中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製歷史的多項紀錄。這方面的性能和成本,就比現役的東風31甚至是東風41都要高。

讓我們簡單的從以上的字面上分析一下,我們想知道的秘密就已經躍然紙上。

一、長征十一號火箭是東風31洲際導彈的軍用技術轉民用型,說白了就是中國在用洲際導彈技術打衛星,甚至很可能是用已經退役的洲際導彈打衛星,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過時洲際導彈的剩餘價值,真正做到物盡其用,避免浪費。

二、用已經相對過時的洲際導彈打衛星,或者說用這些相對過時的洲際導彈技術打衛星說明已經有更新的洲際導彈技術來替代已有的技術,新型號的導彈將更加先進。

三、新型號洲際導彈技術先進可以參考以下報道「比如它的第一級火箭,是中國推力、燃燒室裝藥量、柔性噴管尺寸等方面最大的型號,刷新了中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製歷史的多項紀錄。」我們不能想象這樣的先進技術不用在新型號的洲際導彈上,而只用在民用型號上。有國內論文顯示,中國在N15推進劑上已經應用在有關裝備上,而N15推進劑的比沖比美國現役的民兵3和三叉戟D5的更高,特別是有報道,比N15高性能推進劑也試驗成功,這些先進技術都會用在我國新型號的洲際導彈上,這符合我國一貫的裝備規律。如果誰還相信這些已經公開的民用技術比軍用技術還先進,就過分天真了。

四、可以通過長征十一火箭一次發射4顆小衛星,推測東風31的某種發展型號是多彈頭再入重返大氣層的洲際導彈。長征十一號火箭首次發射的4顆小衛星都是在不同高度,不同軌道上以不同射角發射的,這就是多彈頭再入重返大氣層的洲際導彈最基本的特徵。

五、報道中提到「所謂無依託發射,就是不需要專門的火箭發射場,不需要勤務塔、不需要臍帶塔、不需要導流槽,連發射台都不需要,只要有一片平地就可以了。」展示了中國新型洲際導彈技術已經跨越了2015年9月3日勝利大閱兵的技術水準,一般認為勝利大閱兵展示的東風31A洲際導彈還不具備「無依託發射」技術,以上報道證實了中國已經具備了在新型洲際導彈上具備了「無依託發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確保陸基洲際導彈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機動性和隱蔽性,可以在任一地點發射,避免了事先設置發射陣地容易暴露發射坐標的問題,極大的增強了洲際導彈的可靠性和威懾力。

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本次發射,證實了中國洲際導彈的生產能力。一般認為,保持一種產品的產能就要保持這種產品的生產線運轉。簡單的說,保持履帶式運輸工具的生產也就是保持坦克的生產線和產能,道理是一樣的。所以,長征十一的發射仍然象徵著中國洲際導彈的產能規模,根據各種需求維持生產線是保持產能的總需求,一旦需要仍然可以迅速轉化為一種產品的生產,並迅速形成規模。

最近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了題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在亞洲開打」的文章,推演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的可能性。美國媒體公然鼓吹第三次世界大戰,反映了美國對華焦慮派的焦慮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但是也不排除是為了網站的收視率和點擊率的商業炒作,什麼抓眼球就吹什麼。

不管這樣的炒作有多麼不嚴肅,但總是反映了美國一部分熱衷冷戰思維的人頭腦發熱到了多麼令利智昏的程度。中國有關長征十一成功發射的報道會給這些人潑上一盆冷水,真的打三戰,美國有的能力中國也有。單就洲際導彈的生產能力和技術儲備我們中國都有,一旦形勢需要,中國會在短時期內滿足需求,而這樣的能力通過公開信息開誠布公的告訴了全世界包括美國,美國可以裝作不知道,但總有裝不下去的那一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