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改革動了利益集團的蛋糕 卻被百姓趕下了台

滄海一笑

意大利修憲動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反對派又用了對普通選民頗有煽動性的口號,稱讚成修憲就是縱容獨裁、和民主做對,「改革」就這樣成為「民主」的犧牲品。

italy-politics

雖然早已「心灰意冷」,意大利總理倫齊還得站好最後一班崗。這個被公投逼下台的「有為青年」,在意大利總統的勸說下,暫時收回辭呈,拖着疲憊的身軀和受傷的心靈回到略顯蕭瑟的總理府。

起碼在2017年預算法案獲得議會批准前,他還得繼續擔任政府首腦一職。「我本將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此刻的倫齊恐怕只有苦笑而已。

公投

不到20小時前,總理府前聚集的民眾在得知倫齊宣布敗選辭職後,那場面,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倫齊的反對者們高舉標語,齊聲高唱:「倫齊回家!倫齊回家!倫齊回家!」

眼前的一切將島叔帶回了1年5個月前。

那是在希臘首都雅典,憲法廣場上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同樣是嘹亮的歌聲:「退出歐盟!退出歐盟!退出歐盟!」。

不過,一年多過去,希臘還是老老實實呆在歐盟里,而倫齊真的要下崗了。

「民主的勝利!」這是當時贏得公投後,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喊出的響亮口號。同樣,「民主的勝利!」又一次成為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後,反對派領袖貝盧斯科尼、格里洛、薩爾維尼等人高舉的大旗。

希臘和意大利發起的兩場公投,看似一勝一負,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犧牲者,那就是「改革」。

按道理說,改革是為了破除利益集團的壟斷,增進全體人民的福祉,與民主並不對立。但在這兩場公投決定的改革進程中,「改革」卻成了「民主」的犧牲品。

要「改革」還是要「民主」?當然,在向來標榜「民主」的西方人眼中,這道選擇題其實並不那麼難選。

改革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用6個月時間抗拒國際債權人的改革要求,最終選擇通過全民公投的極端形式說「不」。賴賬的結果讓希臘錯過了改革的時機和條件,還釀成了債務違約的悲劇,讓此前的改革努力化為泡影。在最終達成第三輪救助計劃後,改革只能重頭來過。

在過去的3年裡,倫齊推動意大利結構性改革,卻遇到對等兩院制的掣肘而進展緩慢。無奈之下,倫齊求助於「民主」。但可惜,意大利民眾並沒有準備和他一起「壯士斷腕」,6成選民在公投中對改革說了「不!」

雖然,誰都知道意大利這個「美麗的國家」需要改變,年輕人們更是對腐朽的政壇不滿已久。而當真正的改革降臨之時,骨子裡依舊極度保守的意大利人選擇了退縮。特別是在反對黨們舉起民主大旗,宣稱倫齊此次修憲是為了達到「獨裁」時,曾經高喊改革的人民「反悔」了:「民主勝利了!萬歲!」

修憲

其實,只要閱讀下意大利媒體對修憲的總結,不免生出這樣的疑問:一次為了提高立法和行政效率而進行的修憲,怎麼到最後卻成為了人民的敵人?

倫齊主導的這次修憲,為了結束戰後意大利實行的對等兩院制政體,並重新劃分地方與中央的權限。計劃裁撤的意大利省級行政區劃、意大利經濟和工作委員會,更是長久以來都飽受民眾詬病。舉個例子,如意大利經濟和工作委員會成50年了,只向議會提交了14份議案!這工作也真箇「淡出鳥來」。

奇葩的是,意大利現行憲法規定,意大利議會參、眾兩院行使對等立法權,任何法案想要最終生效,均需要「以相同文本」請議會兩院投票通過。也就是說,在任何一院獲得投票通過後,在另一院進行討論時,出現哪怕一個標點符號的修改,都需要「從頭來過」。意大利議會的立法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倫齊政府的行政效率也大受掣肘。

所以,倫齊要不惜一切代價推動修憲。

自2014年4月正式提起修正案,至2016年最終獲得議會批准,兩年的時間裡,意大利議會在幹嘛?據意大利安莎社統計,兩院共進行了4500次討論和5600次投票,並對修正案文本進行了8300萬處修改,才最終形成了包含122條內容的修正案最終文本。看到這組數據,真叫人匪夷所思。

安莎社報道里,提到了這組匪夷所思的數據

由於無法在議會兩院中獲得超過2/3的絕對多數支持,修憲案只能在236天之後由公投來裁決。而早於修憲提出的選舉法改革,卻深陷各黨派的不斷爭吵,直到現在都沒有通過。

民主

本次修憲的目的,正在於使意大利擺脫兩院對等的“內耗”政體,使眾議院成為一般情況下的唯一立法機構,從而提高議會的立法效率,進而提升意大利政府的行政效率。而未來意大利議會參議院除修憲外,將不再繼續擁有和眾議院對等的立法權,但可以向眾議院提起立法建議,眾議院則有權不予採納。

此外,經過改組的參議院將不再由民選直接產生,而是採用由地方政府或議會進行推舉的間接方式產生,人數也將由目前的230人減少至100人,僅此一項就將使中央財政支出減少百萬餘歐元。因為,在月平均工資僅為1300至1400歐元的意大利,議員月收入卻可以輕易突破1萬歐元,可謂高薪階層。另據此間媒體統計,連同取消省級行政區劃,撤銷意大利經濟工作委員會在內的其他改革措施,每年將為中央財政節流超過4000萬歐元。

但很明顯,修憲動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奶酪,遭致抵制也是意料中的事了。只不過,反對派必須要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口號把修憲搞下去。

是什麼?民主!

反對派說,修憲是「意大利民主空前威脅」,包括前總理貝盧斯科尼領導的意大利力量黨、極右翼政黨北方聯盟和反建制政黨五星運動在內的幾大反對黨強烈抵制。執政的意大利民主黨內部也因此產生分歧。倫齊「腹背受敵」。

倫齊在敗選演說里就暗指,自己在公投中的失敗,是因為動了太多人的蛋糕:「我想要搬走的椅子太多了,結果卻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椅子」。而意大利媒體們也笑言,其實這場修憲公投的真正贏家是意大利經濟和工作委員會主席納波里利奧內。

但這樣赤裸裸的黨派爭鬥真的是「民主的勝利」嗎?

誰輸了

意大利現行對等兩院政體之下,議會兩院的每次投票都為自家政黨爭取更多利益的籌碼。意大利力量黨在2014年3月眾議院就選舉法改革投票時,就旗幟鮮明的站在倫齊政府一邊,卻在不足一年後的參議院投票中唱起了反調,「反目」的原因正是未能在總統選舉等問題上從倫齊政府手中討得便宜。而新的參議院產生,將使130名參議員資格被剝奪,讓他們放棄曾經的高薪?對不起,動我們的蛋糕?沒門兒!

普通選民並沒有興趣去了解,如果議會從兩院制變成一院制會有什麼不同,他們所關心的是,以後參議員不會由他們投票直選。但很多人忽視了自己仍是大區議會和政府的主人。於是,反對黨告訴他們:選擇贊成修憲就是縱容倫齊獨裁,就是和「民主」作對。

這樣的口號當然很有煽動性,比費勁解釋為什麼要修憲更討巧。

所以,當投票站中眾多選擇向修憲說「不」的選民中,只有千篇一律的「維護民主」口號。好不容易遇到一位法官,說自己選擇否決修憲的原因,是出於對修正案具體內容存在異議時,竟讓筆者一時無語凝噎。而在民調中,46%的反對者竟然毫不避諱地承認,自己並不是對修憲本身有什麼想法,只是想通過把倫齊趕下台的方式宣洩不滿。

而在5日凌晨的總理府前,有選民直言自己選擇反對修憲,其實是反對倫齊政府及其前任的緊縮政策!倫齊聽了,真會大呼「冤枉」。要知道,倫齊自上台以來始終反對緊縮政策,不斷在歐盟內和默克爾「作對」,為意大利贏得了財政預算上的彈性。

以偏見和無知支撐的一場公投,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個結果的公正。這些年,歐洲一些國家政府治理失效,往往訴諸公投。但公投涉及的複雜的專業話題,如修憲、脫歐,早已超出了絕大多數民眾的知識範圍,所以,很多民眾不是投票給了理智,而是直覺,甚至情緒。這種因情緒而生的「民意」,往往非常脆弱。英國公投脫歐,不少人第二天就後悔,所以,哪天才是真正的「民意」?

壯志未酬的倫齊算是倒在了民主大旗之下,他沒辦法做任何辯駁。在5日晚召開的最後一次內閣會議前,他通過推特感謝了自己的同事們,同時還附上了一條視頻連接。視頻的開頭是這樣一組數據:在倫齊政府執政的1000多天里,失業率從12.8%降至11.7%,就業人數增加了65.6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家庭收入增加3.6%,家庭消費增加3.3%,財政赤字由2.7%降至2.3%,出口增加7.4%,工業產值增加2.3%……

好吧,民主贏了,但意大利是不是輸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