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遼寧號航母編隊,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練完,返航不是原路返回,而是從南海直接進入台灣海峽,從台灣海峽再回到母港。
針對此事,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肯定不想看到任何武力展示或任何形式的提升緊張。
台灣輿論界開始在擔心海峽再次出現軍事危機,有的自我壯膽說國軍能一舉殲滅敵軍,有的寄希望於第七艦隊。
從1950年至今,台海出現過三次軍事鬥爭,台灣視大陸軍事行動為「台海危機」,但對大陸而言,軍事鬥爭也可以用來化解危機。
武力統一,是方式之一,可選,但非必選,如果台灣一定要逼着北京用武力解決,那求仁得仁,皆大歡喜。
從曾經三次軍事鬥爭來看,其大背景都是中美關係惡化或者處於極不穩定狀態。
特朗普上台前,向台灣發出了煽動性信號,比如破天荒的和台灣島主通電話,而在蔡英文過境時,美參議員非但不顧中方反對去會見,而且還挑釁「美國做什麼事不必經過北京同意」。
第一次軍事鬥爭
1954年炮擊金門到1955年解放一江山島,一系列軍事行動,只是解放軍奪取沿海各島的手段實施,並非鬥爭目的。當年,中國要達之目的是:
一,徹底粉碎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妄想,將艾森豪威爾在1953年推行的「放蔣出籠」政策,直接掐滅。
二,配合中共中央的「一定要解放台灣」的號召,讓這種信念在中國人民心中牢固樹立起來。
栗裕總參謀長在給華東軍區命令中,明確指示各相關部隊須積極作戰,以迫使美台《共同防禦條約》不能適用於蔣佔島嶼。
因此解放一江山島戰役迅速展開,否則,美軍在條約簽署後有可能阻礙浙江沿海島嶼的解放。
這一階段,解放軍收穫是實實在在的(浙江沿海奪島成功),另一個收穫是宣示新中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之決心。
第二次軍事鬥爭
1958年,炮擊金門,馬島之前,1957年12月中美通過第三國的大使級會談破裂。會談中斷後,美國加大在台灣的地對地導彈部署,而毛澤東也在重新考慮如何進一步推動統一台灣的戰略。
1958年6月30日,中國向美國發出了限期恢復大使級會談的聲明,同時決定實施軍事鬥爭計劃。
毛澤東關於炮擊金門的指示是「直接對蔣,間接對美」、也很直接了當的說過「要整美國一下,美國欺負我們多年,有機會為什麼不整它一下?」「偵察美國人的決心,考驗美國人的決心」。
炮擊金門,是政治鬥爭與軍事鬥爭完美結合的創舉,既打慌了台灣,又沒有不惜代價去佔領金門馬祖,更重要的是留着金,馬,使蔣介石擁有反對美國要求其困守孤島(謀求獨立)的一張牌。
對台灣本島,在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發起總攻並不現實。空軍是在1958年才部署在福建。
1月19日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提出以戰機,戰艦,火炮封鎖金馬,將國民黨軍逼出金馬。彭德懷在軍委例會上也指出解放軍已經具備封鎖金馬能力。
毛澤東則更多從政治角度對炮擊金門進行思考和決策。整個炮擊效果非常顯著,
一,美國表明不願意捲入福建沿海衝突之中(考驗的結果),
二,北京將金馬與澎湖列島,台灣本島視為「一攬子」解決目標,將來一下子收回(老蔣總算喘了口氣)。
第三次軍事鬥爭
隨着中美關係和解,加深,建交,合作,一直到1993年,台海風平浪靜。但從1989年後中美矛盾也臨近總爆發。
最惠國待遇,人權話題,知識產權,核武器擴散(銀河號)等問題集中到了一起。從國際大背影下審視,這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後,美國霸權主義抬頭的必然結果。
最大的對手倒下了,中美馬上從合作者成了較量者。美國成了唯一超級大國,而中國則默默的「悶聲發大財」,低調得不能再低調。
1996台海軍事危機,就是在這種矛盾的體現,它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美國國務院同意鼓吹台獨論的李登輝於1995年5月22日訪問美國。
二, 1995年10月24日中美元首會晤到1996年3月,台灣「大選」結束。
中國儘管低調,但決不會在「一個中國」原則上作任何讓步,李登輝卻跨過了這條紅線。美國再次顯示其「毫無誠信的騙子本色」。
錢其琛回憶錄上透露過:李登輝訪美前的一個月,國務卿克里斯托弗還親口向他保證過,克林頓不會同意李登輝訪美,但一轉身就給李登輝發放簽證。對美國這種不講信用的做法,錢其琛感到了憤怒和震驚。
中美在這期間,雙方的互任基礎已經相當薄弱。在李訪美之後,中國仍抱着一絲希望,想說服美國通過外交方式去消除李登輝帶來的惡劣影響,但克林頓政府沒有意願這麼做。
北京認為華盛頓存在幻想,以為只要堅持強硬路線,中國就會在台灣問題上讓步,就像俄羅斯在一系列事關自身利益的問題一樣,只能作口頭抗議。
中國必須拿出更強硬舉措來應對這場危機,軍事鬥爭成了必然選擇,劉華清和張震都主張這種選擇。
1995年秋季,解放軍已經有過軍事演習,主要是針對台灣當局。
在第一階段,也就是李登輝訪美之後,中國想通過外交譴責和軍事演習來達到美國承諾以後禁止台灣領導人訪美,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但在1995年10月24日,中美元首會晤之後,中國完全看不到美國有這方面的動作,更談不上誠意。
白宮一直強調李登輝是私人訪問,將來也不會阻止這類訪問,只是在口頭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這次中美元首會晤,離中國期待的成果相差甚至,更不可能產生第四份「中美聯合公報」。
而台灣方面則歡欣鼓舞,李登輝領着「台獨」分子一路狂奔。95年七月解放軍隔海進行軍事演習,而在月底,台灣在北部也進行了炮擊演習。
李登輝宣布還要在9月,10月進行更大規模軍事演習,並提出建立「有效威懾和快速反應」部隊。
8月初,李登輝民意支持率暴漲至八成。
10月,李登輝揚言「大陸不敢進攻台灣」。
很多人在回顧這場台海危機時,自以為是解放軍的軍事演習,激發了台灣人逆反心理,使得李登輝繼續當選。
其實,當時台灣人認為李登輝得到了美國全力支持,而美國,日本的做法也暗示,只有李登輝才能給台灣帶來最大好處。無論軍事,經濟,安全上都不用擔心,大陸只能虛張聲勢。
北京準備將軍事鬥爭升級,設立了對台事務總參謀部,改南京軍區為戰區,由張萬年來負責接下來的演習。
相對於1995年秋季,1996的演習目標針對性更強,演點地點也離台灣所控島嶼越來越近,幾乎成包圍之勢。
這一年是美國大選年,解放軍的行動,令克林頓在共和黨對手面前處於失分狀態,他的對華政策也是輿論攻擊焦點。
在第二階段,美國轉變了原先策略,它必須把戰爭風險壓到最低,1996年3月,中國宣布第二輪導彈試射,並劃出了海域。
美國馬上進行了警告,「這種挑釁行為沒有任何益處。」並派航母前往該地區,但不進入台灣海峽,進行明碼發報,以避免解放軍誤判。
中國仍然按原計劃準備導彈試射。
五角大樓將軍們在3月10日與總統安全事務顧問舉行了會議,國防部長佩里主張派三艘或更多航母進到該地區,如果一艘則直接進入台灣海峽。
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沙利卡什維利和太平洋司令普里赫都反對這種做法,因為這很可能會變成真正的戰爭,中國人不會如國務院官員想像中的那樣撤退。
最終方案是,將地中海的「尼米茲」號派遣到台灣附近,把新聞記者空運到獨立號甲板上,以降低軍事氣氛。兩艘航母都不進入台灣海峽。
尼米茲號非常準時的於3月23日(台灣「大選」結束“)到達東亞海域。同時在這階段,美國警告李登輝,不要再挑釁大陸,美國不會為台灣的行為背書。說白了就是「你特么別把老子帶到戰爭裡。」
3月11日,白宮總統安全顧問塔諾夫秘密前往紐約,警告在此等候多時的台灣「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只有中美關係穩定,台灣才能安定。
解放軍的第二輪導彈試射,是瞄準了高雄港和基隆港,着彈區離兩港分別為40海里和26海里。
3月18-25日,在平潭島舉行海陸海三軍聯合軍演,人數達到15萬以上,發彈計劃在20枚以上(因天氣原因減少)。
之前在3月13日,解放軍將領能過香港媒體發聲「美國膽敢幹涉中國事務,我們將把他們擊敗」。
但導彈試射的真正效果並沒有達到。
劉連昆,原總後軍械部部長,1992被台灣策劃為間諜,在台海軍事演習時,不斷將解放軍絕密情報遞送給台灣。
如果不是李登輝在大選前一時發熱,說出「空包彈」一段話,估計劉連昆也不會這麼快被查獲。
雖然叛徒最終被正法,但對95-96台海危機博奕期間,給自己國家造成的不利影響已無法挽回。
雖然,解放軍軍事行動打了折扣,但我們的決心完全展現,白宮之後也開始往回縮。
克林頓在第二任期,在台灣問題走向軟化,到1998年拋了「三不」原則來約束李登輝,「不獨,不統,不武」是對台灣說的,根本不是我們要遵守的原則。將來,時機成熟,這話就是個屁。
中美在台海的較量,並不僅在台海,比如,1995年9月白宮請了老和尚進來,中國進行反制,本來白宮以為中國已經取消賣給伊朗兩個核反應堆的計劃,結果,中國馬上宣布之前的取消只是推遲。
當年,我們跟美國軍事力量懸殊極大,雙方都在刀鋒在行進,最終兩國還是認為利益大於損失,慢慢緩和了下來。
今天,遼寧艦進出台灣海峽,已是不可阻擋之勢,而且時間點是在美國新總統登基之前,美國也很難做出合理周密的應對手段。
蔡英文比起李登輝,都是一丘之貉。解放軍航母從無到有,整體軍力也在不斷提升,更不可能容忍台獨勢力氣焰囂張。
與1996年相比,美國要軍事介入台海,付出的代價只會更高,而且高到他們難以想像。
「空包彈」令李登輝得瑟了一陣,蔡英文如果再執迷不悟,今後三年,她要面對的可不會再是「空包彈」。
第四次台海軍事鬥爭,會在什麼時候來臨?要看中美關係走向。
但中國統一的步伐不會因中美關係起伏而變化,它是一個時間問題,實力決定時間的早晚。
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解放軍航母來到台灣海峽,當然還有戰機。
是春暖花開,還是一片火海?台灣的選擇權越來越小了,時候一到,誰也救不了你。
正可謂: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