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正名是很重要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冠錯名,說的話就會讓人費解,以下,就是一個非常貼切的例證。
有一班人以前名叫「泛民」,全名「泛民主派」,經常把「民主」二字掛口邊,以為冠個「民主」名就可瞞天過海。日久尾巴現,盲都看得出那民主是貨不對辦,連他們自己也愧對「民主」二字,於是靜雞雞改名做「非建制派」,企圖用「建制」的光環來掩飾自己的醜陋。
但我從不中計,這些年寫文章,一直拒用此詞,非建制議員?每個月從庫房拿十幾萬薪津的竟然算是非建制?對不起,不敢苟同。
拿政府人工、享政府特權、掌財政撥款、左右大局、控制民生、掌控發展……手握大權,事事問準,他們根本就在建制內。這些社會得益者,高高在上、玩弄程序、有權用盡,我看不到他們哪一「忽」非建制?
一個壞人總會為自己配個威猛外號,賊佬不會稱自己做「悍匪」,寧願叫「大盜」;強姦犯不會叫自己「淫魔」,頂多用「採花賊」形容。所以,政府也好、建制派也好、傳媒也好,別再被反對派牽著鼻子走叫「非建制」了,這三個字太中性、太正面了,根本與反對派言行完全不符。
其實嚴格來說,「反對派」已不能形容這批議員的所作所為,因為他們不僅反對,還破壞,甚至毀滅。
所以,正名真的很重要,名導演李力持曾在臉書說這幫人應該改名做「破壞派」,雖貼切,但不夠順口。朋友建議叫他們「造反派」、「反枱派」、「泛獨份子」,接近事實,但難登大雅之堂。
忽發奇想,我一直相信高手在民間,不如大家一起集思廣益,來個網民命名選舉,為反對派、反枱派、破壞派、毀滅派想一個貼切新名字,別讓他們繼續用「非建制」這語言偽術來自我美化。■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