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計劃中香港「公務員學院」期望

在報章上看到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發表一篇有關「公務員培訓」文章,他指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中,宣布設立「公務員學院」,全面提升公務員的培訓設施,雖然「公務員學院」預計於2026年 方完成,至少令市民大眾有個盼望。

公務員學院料2026年落成

自香港回歸22年以來,至今仍可看到前朝(英國)留下的手影和痕跡,例如一些政府紀律部隊結業禮,仍沿用蘇格蘭式軍操,有很多公文報告和相互通訊,英文仍是主要語言,尤其是法律部門和法庭,連裝束和各種禮儀,均沿用英式体制。

香港是實行一國两制,和两文三語,為何偏偏弱化普通話(國語)。試想連新加坡國都是以華語(普通話)和華文(簡体字)為官方語言和文字,即使台灣的官方語言都是普通話而非閩南語,為何香港要推行國語,不論是在傳媒,教育和官方(尤其是法庭上)或在社會上,均遭遇歧視和弱化,這種現象絕不正常。

國內稱一些官員是「裸官」,就是家人全在海外,只是光棍一人留在國內,現在中央已明令要消除此現象,且在升遷和離境時加以規限。

香港究竟有多少高官有雙重國籍?和是「裸官」,甚至是拿着居英權正式英國護照,隨時可定居成為當地人,這些「裸官」有多少不得而知,他們是否仍是「人在曹營身在漢」?最明顯例子便是香港電台,政府以十億元計公帑養着一班主持和编導,不僅節目收視率奇低,而且終日製作節目是抹黑詆譭中央和特區政府,以及耻笑譏諷國內同胞和中華文化,他們未來在接受「政府公務員」培訓後,會否一改前非呢?

羅智光說,未來要加強公務員隊伍對國家「憲法」與「基本法」的認識,要了解中央與特區關係,這是重中之重。

他又說,未來要大力提升公務員對市民的服務,並且要政府作為「服務者」,「提供者」,「監管者」和「推廣者」的角色,如能達到此目標,則是廣大市民之福。

中央要推行大灣區這個偉大概念和計劃,如没有粵港澳三地官員充份理解,相互溝通和落實執行,以及有政策,法例和規章配合,這個美好計劃和願景,只不過是淪為纸上談兵,看看以千億元興建的港珠澳大橋,市民見到橋上汽車數目寥寥可數,便可見微知著,三地官員間溝通極為不足和嚴重官僚化,妨礙三地人民往來,所以要三地人民都可以在「一小時生活圈」內生活和工作,真是談何容易!

希望香港「公務員學院」成立,不僅有助提升本港公務員服務質素,甚至可促進和粤澳公務員間溝通及合作,未來大灣區是否運行成功,絕對與三地公務員的質素,合作和彼此瞭解和尊重有密切關係。■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