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生猛,就這樣,特朗普算是把三大盟國挨個痛罵了一遍。哪三大?毫無疑問,是德國、法國和英國。
德國就不用說了,不要忘了,特朗普不止一次公開痛罵:「德國人很壞很壞」;
至於法國,他可也曾嘲諷過:「當美國人來拯救時,巴黎人正在學習德語呢」。
現在,又輪到了英國。雖然美英一直被認為有特殊關係,但現在,再特殊都要涼涼了。特朗普徹底要翻臉了,用詞那叫一個狠辣。
誰叫英國人以特朗普最生氣的方式得罪了特朗普呢!
因為就在上個周末,一份泄密材料顯示,英國駐美國大使金·達羅克爵士,多次在內部報告中痛罵特朗普無能(inept)、不靠譜(insecure)、不稱職(incompetent)……
這種秘密,怎麼能公開呢?特朗普在忍了一天之後,最終爆發了。
7月8日,他連發兩條推特,大致這樣說:
我一直對英國和英國首相文翠珊處理脫歐的方式持批評態度,她和她的代表們搞得一團糟。我已經告訴她該怎麼做了,但她決定走另一條路。我不認識這個(英國駐美)大使,但他在美國既不受歡迎,也不受好評,我們以後不會再和他打交道了。對英國來說的好消息是,他們很快就會有個新首相了……
這還只是第一波。7月9日,他又連發三條推特,痛罵英國大使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傢伙」,應該多跟文翠珊說說災難性的退歐問題,而不是對美國指手畫腳;文翠珊也是不聽勸告,沿着她笨蛋的退歐道路,一條道走到黑。
聽出什麼弦外之音了嗎?
至少兩個方面吧:
第一,火力對準了英國大使。
對不起,你這個愚蠢的傢伙,我不認識你,你不受歡迎,也沒有好評。
最關鍵的是這句話,「我們以後不會再和他打交道了」。
一句話:這個大使到此為止了,以後他想拜會特朗普遞個國書什麼,白宮的門他肯定都邁不進。
第二,矛頭只聚焦英國大使?你也太小瞧了特朗普。
英國首相文翠珊也躺槍了。特朗普直接懟上了:叫你怎麼退歐你不聽,活該啊,你沿着你笨蛋的道路,一條道走到黑了吧。
最關鍵,還是這句話,「對英國來說的好事,他們很快就會有個新首相了」。
可以看出,特朗普心情的愉快。嘿嘿,你馬上就要下台了,再見了,您吶!
短短一段話,左批文翠珊噼里啪啦,右批大使誇嚓誇嚓。
在這個世界,政治家中誰罵人水平最高,特朗普敢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英國人竟然敢這樣罵特朗普,特朗普馬上就給你點color see see。
但文翠珊還沒下台,就這樣公開期盼文翠珊滾蛋,再沒脾氣的梅姨,估計也忍不住了。
也就在特朗普發第一波推特的同一天,文翠珊也發表評論,表示對英國駐美大使「完全有信心」,不會替換他,而且,大使們就該這樣「對其派駐國家的政治提供誠實、不加掩飾的評估」。
看到了吧:
特朗普:這個英國大使不受歡迎,是大笨蛋,以後不會打交道了。
文翠珊:我對他完全有信心,不會替換,就要這樣不加掩飾的評估。
就這樣,算精準杠上了。所以,才有了特朗普7月9日第二波更直接更猛烈的攻擊。
國際政治風雲激蕩啊。要知道,就在一個月前,美英關係似乎還在蜜月中,特朗普去英國國事訪問,英國41響禮炮隆重歡迎,白金漢宮國宴盛情款待,雖然也有各種抗議聲,但高興的特朗普說自己根本沒有聽到。
而且,他跟文翠珊關係好也是一個公開秘密。要知道,以前和文翠珊見面,哪怕當著他夫人和文翠珊先生的面,兩人都是要手拉手走紅地毯的。
但現在,真是「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再見面時,估計都要怒目而視了。
彷彿冥冥中一種固定的套路:開始時各種笑臉友好,好得恨不得是一個人;哪知道又突然翻臉,翻臉成幾乎不共戴天。
這種突然轉變,法國人早就領教了。
說起來,在幾大盟國領導人中,特朗普一度是最喜歡馬克龍的。
去年4月,馬克龍訪問美國,特朗普又是私人晚宴,又是白宮國宴,又是國會演講,全套「國事訪問+」規格招待。
要知道,這可是特朗普主持的第一次國宴,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國宴,就這樣獻給了馬克龍。
兩個人還手牽手,閃進了白宮房間,場面感覺比和文翠珊手拉手還要溫馨。
有一幅漫畫,更是特朗普緊緊抱住了馬克龍,旁邊是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感嘆:馬克龍總統,請原諒我的丈夫,唐納德(特朗普昵稱)是不那麼容易交到朋友的。
但所謂「秀恩愛,死得快」。果然很快,塑料兄弟情的本色就暴露了。
比如,去年美國和歐洲貿易談判,最後一刻達成了「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的協議,特朗普很高興,正大吹法螺宣稱成果:我們剛剛替美國農民打開歐洲市場……
但馬克龍立刻澄清,根本沒有這個事……
還有,去年一戰100周年之際,特朗普專程去法國參加活動,哪知道更受了一肚子氣。
當時,就在凱旋門下,當著特朗普的面,馬克龍警告,要警惕狹隘的民族主義,因為「民族主義是對愛國主義的背叛」。
馬克龍說得很藝術,也沒有點名道姓。但誰都知道,特朗普公開宣稱過,我就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你說,馬克龍這麼含沙射影,特朗普怎麼不憤怒?
所以,空軍一號剛剛離開法國,特朗普就在飛機上發飆了,兩個小時內,他連發了五條火爆推特。
就說第一條吧,特朗普是這樣說的:
馬克龍提議建立一支自己的軍隊,保護歐洲防範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但這是德國挑起的一戰和二戰,給法國帶來的結果呢?當我們美國趕到的時候,法國人已經在巴黎開始學德語了。趕緊給北約還錢,否則沒完!
雖然很短,但特朗普的憤怒,撲面而來。
1,馬克龍你要建歐洲軍隊,防範中國和俄羅斯,還要防範美國,真是造反了你?
2,你們欠北約的錢,趕緊還。否則沒完,但特朗普沒說具體後果,退群?
3,這一句是最侮辱人的:美國人來拯救時,巴黎已經開始在學習德語了。
別忘了,法國作家都德的名篇《最後一課》,描述的就是對德國人強迫法國人學習德語的憤怒,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法國人是很驕傲的,巴黎淪陷是法國最不堪回首的歷史。特朗普,你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侮辱所有法國人啊……
其實,馬克龍和文翠珊現在的心情,默克爾更早有體會。
特朗普上台後,默克爾風塵僕僕飛越大西洋去會面,好歹默克爾還是一位女士,但就在記者們長槍短炮前,默克爾伸出了手,特朗普愣是就一直沒看見……
美德關係也跌到了冷戰後的最低點。2017年5月,在第一次出訪歐洲時,特朗普當著其他歐洲領導人的面,對德國人破口大罵,說德國人「很壞很壞」。
這麼不留情面,默克爾也很生氣,當即抨擊特朗普的說法「很不恰當」。隨後,她在慕尼黑演講,這樣說:
最近幾天的經歷讓我感受到,從某種程度來講,我們互相完全依賴對方的時代已經結束。出於這一原因,我只能說:我們歐洲人必須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需要知道,作為歐洲,我們必須為我們自己的未來和我們的命運而戰。
憤懣、悲壯,撲面而來。默克爾的意思也很明確:美國人太自私自利,現在已經靠不住了,我們的未來只能靠自己。
但事情還沒有完。去年七國集團加拿大峰會,最終不歡而散,特朗普拂袖而去,G7聯合聲明也沒發成。在空軍一號上,憤怒的特朗普還忍不住在推特上痛罵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很卑鄙,「太虛偽太弱小」。
他還不嫌事大,拱火德國內部挑戰默克爾,說默克爾政策讓德國犯罪率大增。但數據卻是,德國犯罪率最近是下降的……
一圖勝千言吧。所以,也就是在這次峰會後,默克爾默默地發了那張著名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照片。
今年5月,默克爾還專程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演講說:
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正威脅着全球自由貿易以及經濟繁榮的根基。
我們千萬不能稱謊言為真相,也絕不能將真相視為謊言。我們不能將反常當作常態加以接受。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多邊而不是單邊思考,需要全球行動而不是邊緣化的行動;我們必須摒棄民族主義傾向,向全球開放。我們必須協調行動,而非各行其是。
哈佛學生的掌聲不斷,默克爾卻似乎格外感慨。她沒有點名道姓,但批評的是誰,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最近這次去美國,她甚至都沒與特朗普會面,哈佛演講完后,就直接回國了,在柏林會見的第一個外國貴客,就是來自中國的老王同志。
看到了吧: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的三大盟國領導人,就這樣都成了特朗普痛罵的對象。有的像默克爾,一開始就看不慣;有的則是馬克龍和梅姨,剛開始很密切,但轉眼就鬧掰。
美國同時與三大盟國都交惡。這種撕破臉,如果沒判斷錯誤的話,這是二戰結束以來前所未有的!
前所未有!
整個歐洲都有點恐慌,特朗普現在越戰越勇,越罵越凶,感覺是秋風掃落葉,一掃一大片啊!
怎麼看?三點粗淺看法吧:
第一,現在做美國的盟友,有時真挺難的。
前面說過,特朗普舉辦的迄今唯一一次國宴,就是招待馬克龍。他還當著所有人為馬克龍撣灰,說:「我們要讓他成為完人,他就是一個完人」。但也就不到一年時間,完人最後玩完,開始直接人身攻擊了。對文翠珊更是如此,幾個月前手牽手走紅地毯;幾個月後開始怒罵她笨蛋、馬上就滾蛋。天威難測啊。
第二,歐美之間的矛盾,要比我們想象的大。
我們總認為,歐美畢竟是盟國,價值觀相同,打斷胳膊連着筋,吵完還得收拾過日子。這不假,我們也不必有太多幻想。但從目前來看,美國能同時跟三大盟國開鬥,更可見美國的霸道;歐美的矛盾,應該也比我們想象得要更嚴重。不然,默克爾也不會說,歐洲未來只能靠自己了。
第三,西方在裂變,確實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反正,天上掉下來個特朗普,西方世界的面目已經煥然一新。其實也不僅僅和英法德三國,幾乎所有重要國家,特朗普都挨個吵過一架了。加拿大被他罵了個狗血噴頭。墨西哥人更是哀嘆:墨西哥最大的悲哀,就是離美國太近,離上帝太遠。按照法國財長勒梅爾的說法,現在的G7也不是G7了,而是G6+1。一端是西方六國,一端是孤家寡人的美國……
所以,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去年曾公開向特朗普喊話:
特朗普總統長期以來,幾乎天天批評歐洲,我要直接告訴他:美國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有比歐洲更好的盟友。親愛的美國,珍視你的盟友吧,畢竟你們的盟友不是那麼多……
美國,畢竟你的盟友也不是那麼多!
感覺圖斯克真是語重心長、痛心疾首。但一年過去了,原先好歹還算是特殊關係的美國和英國,現在,也要公開鬧翻了。
西方依然是西方,但西方也不再是原來的西方。
這個世界,確實變了。這個世界,也確實應該變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