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分析: 中美貿易摩擦一周年 美國損失比中國大!

施倗

美國對華加徵首輪關稅至今已滿一周年。據日本媒體分析,截至今年4月,中美相互加徵三輪關稅後,兩國貿易額已顯著下滑,美國承受的損失比中方大!

去年7月6日,美國開始對第一批總值32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25%關稅,中方隨即做出多項反制。這一年來,雙方邊打邊談,卻始終未能達成協議,顯示雙方仍在某些關鍵問題上有分歧。

日前《日本經濟新聞》分析數據顯示,被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對美出口量下降了14%,貿易額減少180億美元,佔中國對美出口全年貿易額的3%。

另一方面,美國對華出口量則縮水高達38%,貿易額減少230億美元,約佔美國全年對華出口額的15%。

數據顯示,美國損失較為慘重。在中國以牙還牙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後,美國對華出口立刻開始減少,去年底美國對華出口同比少了近40億美元。

中國對美出口所受的影響,則在四個月後才開始顯現。出口額截至今年年初,同樣減少超過40億美元。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赫夫鮑爾指出,關稅影響浮現的時間有差距,是因為中美出口商品類型不一樣。

中國加徵的關稅主要針對美國農產品及能源產品,這些都可改向其他國家購買;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則多為特殊產品,包括減壓閥、電纜、電路板等工業原料。這些產品不易以相近的低價從其他國家進口。

至今,近一半中國對美貨物出口,以及70%美國對華貨物出口,已經被加徵了關稅。鑒於加徵的關稅短期內不太可能撤除,中美出口商將被迫避開列入關稅黑名單中的商品,並設法壓低成本,以求渡過難關。

美國商業諮詢公司Bain & Company副總裁馬蒂奧斯指出,最初採取觀望態度的企業如今都開始調整供應鏈。

美國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公司Universal Electronics總裁阿爾靈說,公司原本設在中國的電視遙控器等產品生產線已有一半轉移至墨西哥。

中國製造商也開始將生產線遷出境,例如為蘋果公司組裝無線耳機AirPods的中國電子製造商歌爾(Goertek)耗資2億6000萬美元在越南北部興建新廠房。

中美貿易戰也改變了國際貿易景觀,令一些國家心生憂慮。

例如今年5月,巴西動物蛋白質協會接到沙特使館的來電,稱沙特政府擔心巴西大幅增加對華食品出口,會間接導致巴西對沙特的食品出口大減。

在關稅戰開打後,中國捨棄美國農產品,改從巴西進貨。去年7月至今年4月,巴西對華出口的大豆及其他的含油種子,比去年同期高出48%。

中美互加關稅,不只讓生產農產品和資源豐富的國家坐收漁利,越南、墨西哥、韓國等也取代中國供應商,出口更多電子器材和機械到美國。

中國對美國的能源產品加徵關稅後,美國能源出口銳減超過50%,沙特與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則分別大增51%和40%。

中美兩國元首剛剛在大阪會晤,同意重啟貿易談判,兩國官員隨即展開電話磋商。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上周五表示,雙方還會安排更多電話磋商。

他指出,中美間有可能就貿易問題進行面對面會談,這將在「不久的某個時刻發生」,但雙方並沒有時間表,因為「如果想要質量,我們就不追求速度」。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則在上周四重申,如果雙方能達成協議,美國必須取消全部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