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的英國大選,執政的保守黨與主要反對黨工黨,加上幾個敲邊鼓的小黨,一致的共識似乎只有一個: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大選。
它的歷史性重要意義在於,兩大黨代表的兩條道路的選擇,不但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涇渭分明的,而且一旦踏上了選擇的道路,其影響難以預估,但肯定會影響今後幾代人。
然而,兩大黨的領導人,也就是英國的下一任首相人選,則與這個「歷史性抉擇」大不相稱。除了「死黨」之外的英國普通選民的無奈與憤懣,可以用兩組英文字母生動的表達,ABB與ABC: 「任何人除了鮑里斯(約翰遜)」與「任何人除了科爾賓」(Anyone But Borises versus the Anyone But Corbyns)。
選民捏著鼻子做選擇,不是對其中之一「愛的更深」,而是對另一個人「恨的更切」。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也。
何以至此?我們不妨看看兩黨上周相繼發表的競選綱領。
「搞定脫歐」
保守黨的競選綱領小冊子薄薄的,像個快餐訂單。保守黨領導人、現任首相約翰遜用了20分鐘就宣讀完了。
保守黨競選綱領的封面上,與綱領發佈會上約翰遜身後的舞台布景上,都醒目的打著一句口號:「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明年1月31日脫歐最後期限一天不再延遲,過了1月31日,英國就開啟了一個擺脫歐盟「枷鎖」的自由新天地,一個「釋放潛能」的「新英國」即將誕生!
聽著好耳熟啊!約翰遜不是曾說今年10月31日脫歐,他「寧願死在溝裏」也絶不再延遲一天嗎?約翰遜說,這可不能怪他食言,那都是反對派議員「與人民為敵」千方百計阻撓兌現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12月12日的大選保守黨拿到了議會多數,就絶對保證「搞定脫歐」!
除了「搞定脫歐」,保守黨的競選綱領裏公布的實際政策屈指可數。除了「不增稅」之類的意向性許諾外,實實在在的承諾,比如增加撥款修補路坑,取消醫院停車場不合理收費等等,更像是一個地區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上周兩次的電視直播辯論會上,觀眾代表提出的所有問題,約翰遜的回答繞來繞去最後都歸結到「搞定脫歐」上。似乎搞定了脫歐,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保守黨一口咬住「搞定脫歐」的競選戰略,背後的考量簡單明瞭。工黨要「篡權」上台,至少要在大選中領先保守黨7-10個百分點。現在距離大選只有兩周時間,綜合民調顯示保守黨以41%比30%遙遙領先工黨(截至到11月26日的數據)。
這樣的情勢下,少說為妙,言多必失。出台新政策被對手抓住把柄適得其反。比如,保守黨競選綱領中一個抓眼球的許諾,「創造5萬個新護士職位」,實際上包括「希望能繼續保留」的18500個現有職位。一個「新」字經不起推敲。
「史上最左」
工黨的競選綱領厚厚的一大本,像是長篇小說。工黨領導人科爾賓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宣讀完。
與長度相比,工黨競選綱領裏宣佈的「新政」更是令人眩目,而且「大主意」一個接一個,令人目不暇接。
隨手列舉幾個:
- 水、電、能源、郵政、鐵路、電信重新國有化
- 為英國每一戶人家提供免費寬帶上網
- 取消大學學費
- 取消英國私立學校的補貼(這是工黨年會上通過的廢除英國私校制度動議的第一步)
- 全國25歲以下者免費乘巴士
- 每年新建10萬套政府公屋
- 提升最低工資底線,凍結享受國家養老金的開始年限
- 創建新的全國養老服務體系
真是一幅「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少有所長」,社會大同,其樂融融的幸福景象。
要實現這些許諾要花多少錢,上哪裏去找錢,我們且不在這裏討論。科爾賓被政治對手抨擊最多的一點,是說他仍生活在1970年代。科爾賓的工黨競選綱領,真有要把英國重新拉回到1970年代的架勢。競選綱領一公布,立刻被貼上了「史上最左」的標籤。
「騙子」與「瘋子」
競選辯論,政治對手的相互攻擊是可以想見的。但是,這次「歷史性」的大選,約翰遜和科爾賓的競選確有罕見的表現。最不同尋常的有兩點:
一是政治高帽子大的嚇人,而且量身定做,赤裸裸的人身攻擊。兩人辯論的不是誰的政策更高明,而是誰的政策更災難。不是誰能更好的領導國家,而是誰更不適合當首相。
在科爾賓眼裏,約翰遜滿口謊言,從騙家人到騙同事到騙選民,最大的本事是騙人。讓他住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脫歐將給英國帶來滅頂之災,英國的「國寶」公費醫療NHS將出賣給他的美國哥們特朗普。約翰遜是伊頓花花公子,自詡的天生統治者,只會為極少數大資本家的利益服務,騎在勞苦大眾頭上作威作福。
在約翰遜眼裏,科爾賓已經不再是試圖搞英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是要推行「瘋狂的共產主義政策」。科爾賓是個「瘋子」。他要是當了首相,不但核武器難保,國家軍隊難保,國家安全難保,甚至從聯合王國到私家房產都難保。
二是對約翰遜和科爾賓的攻擊,不只是來自政治對手,而且來自兩人各自的陣營,「自己人」的抨擊甚至更嚴厲。
前首相特蕾莎·梅私下裏說她的繼任者約翰遜「道德上不合格」(morally unfit) ( Anthony Seldon所著特蕾莎·梅傳記中披露)。
兩位前工黨議員公開呼籲選民投約翰遜的票,因為科爾賓「徹底的不適合作英國首相,國家安全和國防掌握在他手裏是極其危險的」。
歸根結底是信任
大選前兩場直播電視辯論下來,對約翰遜和科爾賓的臨場表現,媒體和選情專業分析人士的打分很一致,兩人半斤對八兩,沒有明顯的勝者,沒有致命的一擊,甚至沒有鼻青臉腫,溫溫吞吞熬過了辯論時間。
兩場辯論留給電視觀眾的最深印象,是現場觀眾的陣陣笑聲。這笑聲,不是對兩人唇槍舌劍的精彩辯論的欣賞喝彩,也不是對兩人的真知灼見的心悅誠服,更不是對政治大家的幽默機智的鼓勵叫好。
這笑聲,是嘲笑,是譏諷,是不屑。這笑聲,是看穿了政客嘴臉的蔑視。
約翰遜和科爾賓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選民的信任,或者說,是信任的缺乏。
約翰遜的「搞定脫歐」的高聲呼喊,被主持人一句「你要再鑄一套脫歐紀念幣嗎?」問得張口結舌,觀眾哄堂大笑。(約翰遜責成英國皇家鑄幣廠凖備好了面值50便士的特別紀念幣,「慶祝英國脫離歐盟」。英國脫歐被迫再次延遲,鑄幣廠只好把特別紀念幣「回收再利用」)
對約翰遜來說,最大的信任危機可能還不是在政治層面,而是個人品行。從小報記者到BBC主持一句「你有幾個孩子」,就問得約翰遜面紅耳赤。約翰遜個人生活「色彩豐富」,緋聞不斷。但記者的問題不是真的在考問約翰遜知不知道自己有幾個孩子,而是質疑約翰遜的道德底線。
個人層面上,無論是政治對手還是政治盟友,對科爾賓很少有非議。離開議會大廈的政治泡沫,科爾賓最大的愛好是在自留地裏種菜弄花。科爾賓是個「好人」,但好心也會辦壞事。對科爾賓的信任危機,集中在政治層面。
科爾賓成為工黨領導人是陰差陽錯。在意外的落入政治舞台中心之前,他是個我行我素的「游擊戰士」,對保守黨的戴卓爾主義與對工黨的布萊爾主義的反抗同樣激烈。
市場經濟交到科爾賓手裏能讓人放心嗎?核武電鈕交到科爾賓手裏能讓人放心嗎?科爾賓迄今似乎沒有給出令選民信服的回答。
12月12日的大選,被標為「脫歐大選」,在脫歐問題上的態度,是選民把票投給誰的重要決定因素。脫歐脫了3年,科爾賓始終不願意表明自己是支持還是反對脫歐。在電視直播辯論的最後一刻,科爾賓澄清自己的立場是「保持中立」,騎牆騎到底。
面對ABB與ABC, 「任何人除了鮑里斯」與「任何人除了科爾賓」,無奈的選民只好「兩害相權取其輕」。
這種無奈也可能轉化為放棄投票或投抗議票(把票投給沒有獲勝可能的候選人),這更使得這次大選充滿變數,結果難以預料。■
轉載: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