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morphosis of the Virtual 5 + 5》於上海驚艷亮相

K11 Art Foundation以新媒體藝術展示變革

K11 Art Foundation主辦的《Metamorphosis of the Virtual 5 + 5》於7月5日起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驚艷亮相,展覽展出多個中法兩國的國際知名新晉藝術家的代表作,勢必掀起中法數碼藝術新浪潮。展覽是「中法建交50週年」的重要慶典活動之一。

metamorphosis-of-the-virtual-5+5

《Metamorphosis of the Virtual 5 + 5》展出虛擬和互動的藝術裝置,其中包括幾組特別為K11美術館所創作的作品,將帶領觀者投入震撼且多感官的旅程,讓他們同時體驗有形、思想及情感上的衝擊。策劃本次展覽的宗旨,除了讓大眾有一個藝術家與社會大眾進行與眾不同的文化交流機會外,更希望鼓勵觀者從展覽中的五個系列,包括光通量(Flux)、生命形態(Life Forms )、城市景觀(Cityscape)、形態發展(Morphogenetic)及虛擬人像(Avatar),主動探索及思考作品背後的創作意念。

Aaajiao_Object 1_Object 5,2014
徐文愷(Aaajiao)作品

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及主席鄭志剛表示:「我們十分高興能籌辦這次展覽,相信這次展覽將與大眾產生一定的共鳴。現今社會中,各種新科技和互聯網雖然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數碼藝術的發展卻相對保守低調。這次參展的藝術先鋒,均認為數碼世界是一種創作及認知藝術的全新方式,他們的遠見與K11 Art Foundation對於藝術的理念不謀而合。」

《Metamorphosis of the Virtual 5 + 5》乃源於法國著名作家及哲學家Christine Buci-Glucksmann的一篇關於本次也有參展的一位法國藝術家Pia MYrvoLD的文章。篇中充滿詩意及令人回味的文字道出,我們經常面對著存活並不斷變化的藝術本質,而其可變幻的概念引領著我們透過藝術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無止境的故事。

ORLAN---Skinned-Liberty,-2013
ORLAN : Skinned Liberty

K11表示策展《Metamorphosis of the Virtual 5 + 5》是希望建立藝術家與社區之間的新一輪文化交流,引起大眾對數碼藝術的好奇並作了解﹐更反駁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數碼藝術家比西方同儕落後的誤解。

雖然數碼藝術比蓬勃的主流藝術仍相對低調,但絕對是中國當代藝術運動的重要部分,是次展覽為數碼藝術的需求懇切提供了一個討論平台。相對零散的中國當代藝術生態,包括有限的教育、培訓及交流機制等,都是在中國推廣數碼藝術的挑戰。

Miao-Xiaochun---Microcosm,-2010
Miao Xiaochun : Microcosm

鄭志剛先生續說:「Metamorphosis的概念不僅突顯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突破性發展,更說明了KAF長期以來致力實現的藝術視野。」KAF亦會為藝術愛好者及藝術學生籌辦研討會及工作坊,讓他們對數碼藝術有更深了解。

《Metamorphosis of the Virtual 5 + 5》展覽
日期:2014年7月5日至8月31日
地點: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B3層, chi K11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包括:

(中國)徐文愷(Aaajiao)、馮夢波(Feng Mengbo)、繆曉春(Miao Xiaochun)、曾建華(Tsang Kin-Wah)、鄭達(Zheng Da)。

(法國)Maurice Benayoun, Miguel Chevalier, Pascal Haudressy, Pia MYrvoLD, ORLAN。

參展法國藝術家簡介:

Maurice Benayoun (又名MoBen) ,是一名游走於巴黎及香港兩地的法國新媒體藝術家兼理論家。他的作品大多運用和結合不同媒體形式來展示,包括錄影、引入式的虛擬實境空間、網路、無線科技、表演藝術、大型藝術裝置及互動式展覽。

Maurice的作品超越了單純科技上的層面,對觀者認識世界為一個促進的媒介角色。他認為科技在某程度上不能產生事實,但是為我們帶出問題。

他的作品Emotion Winds是一個含隱秘意思的錄像;片段中的地圖上顯示,世界的 「情緒」隨著現實的風向流動,形成了如中國水墨畫般的錯綜花紋。而這些風向的「情緒」是來自世界各地3,200個大城市的實時天氣數據。

Miguel Chevalier 是位早已選擇只用電腦及新科技作為媒介的知名國際藝術家,亦是一位運用電腦及數碼科技的先鋒。他經常以建築及公眾空間作互動,發展出後設城市(meta-cities)、虛擬花園及森林,及隨之自然發展出來的 「分形植物」(fractal flowers)。

Miguel表示電腦的處理器引發他創作出影像產生影像這種永久性的不斷變化。他的新媒體作品靈感是來自大自然的規律,於虛擬過程中物件同樣不斷成長和變化。所以,他亦矛盾地認為這是一個新渠道去接近大自然。

在他的作品The Origin of the World中,Miguel邀請觀者沉醉於一個時而緩慢的時而激烈不斷分裂和融合過程,繁殖激生之細胞和微生物的「宇宙」中。

Pascal Haudressy的作品經常連接現實及虛擬空間。他創作的作品裝置結合了數碼影像、物件及雕塑。同時,他亦喜歡發掘電腦隨機計算過程中的潛在美學。

大多Pascal的作品主題集中探討不斷變化的世界 — 實體生物與虛擬生命不斷日益增長共存。而這些均與他自身是韃靼人的背景和個人經歷有關。他建造了內容與形式間的對話,指出創作過程中兩個基本概念間的突破點:動作和裝置。

Pascal的作品Heart 原屬Organs系列之一,是一段顯示著無休止地跳動的心臟錄像,重現人體器官的舒張和收縮運動。縱然這可讓觀者聯想起醫學性的意象,但是這段錄像所引起的問題比精密解剖帶來更深於過程、週期和節奏上的層次。

Pascal-Haudressy---Saint_francois,-2010
Pascal Haudressy : Saint_francois

Pascal的第二件作品Saint-François (in meditation) ,原創自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是屬於受歷史畫作所啟發的系列Tableaux的其一作品。這數碼圖形看似處於靜止狀態,但其實不易察覺出的模擬呼吸動畫正在流動。

Pia MYrvoLD是一位專注於數碼藝術的工作者,在此之前曾是多媒體藝術家、策展人及一名成功的時裝設計師。她的作品創作大多為數碼建築及景觀,包含如維納斯的古董雕塑,或細胞生物狀的原始假像。她的「虛擬形態」展品多數連接著聲音和音樂一同展出。

Pia-MyrvoLD---Flow-a-work-in-motion,-2011
Pia MyrvoLD : Flow a work in motion

Pia的大多作品通常是在固定不動的通道中,利用數碼科技描繪出流動不穩的影像來表達物件的文化,從而讓觀者在瞬間看到各種產生出來的新圖像。

她的作品「FLOW- works in motion」首次於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2011)以獨立展館的形式公開展出。Pia善用周邊的大型平面,透過多屏幕數碼繪圖軟件,並以動畫雕塑形式來顯示各種抽象意景、循環及色調的轉變、質感和慢情感景觀,來進一步探討液體建築(liquid architecture)。是次於K11展出的1.2版本中,將以移動形式組件展示於Pia在2011至2014年間所創作的動畫雕塑 — 持續3分鐘的順序繪畫。

ORLAN 是首名以手術形式作藝術媒介表演的國際知名藝術家。現時她的表演已延伸至雕塑、攝影、表演藝術、生物科技及新科技等。她的作品大多專注於數碼及虛擬人像的概念。

ORLAN 的作品Skinned Liberty是一段投影身體脫皮過程的慢鏡錄像。錄像的正中央,垂直站立的主角做出自由神像的動作。這與ORLAN在每次MeasuRage表演完結時利用自己的身軀作標準量度街道或大廈時所做的動作一樣。在Skinned Liberty作品中運用的鮮綠色令人聯想到透明的樹脂玻璃,並展示出了一個半機械式的外觀形態。在錄像中的兩邊,分別有兩個在地上的脫皮身軀,會作出一系列與ORLAN的MeasuRages表演中一樣的動作。

參展中國藝術家簡介:

徐文愷(Xu Wenkai,又名Aaajiao)出生于西安,後來移居上海。徐文愷是現今中國年輕數碼藝術家先鋒,同時為網上博客及自由文化的開發者。

徐文愷的作品對觀者來說形成了一個既能投入又有距離感的環境,營造了既神秘亦舒慰的抽象氣氛。他大多作品中,令觀者從錄像裝置的屏幕中,重新思考人與機器之關系的哲學性爭議。

徐文愷其一作品《物1》是由LCD屏幕、木、金屬物等組成的錄像裝置。作品將解說在現今社會中,男男女女都已經無法離開他們的屏幕與各種科技設備,但同時這些科技媒介卻能影響著他們做出多種的人生抉擇。

曾建華(Tsang Kin-Wah)憑著他的作品 「combining the foul language with the floral pattern… which are swirling and running throughout the space」而知名國際。他亦創建了融合聲音、色彩及語言的大型多媒體引入式裝置。

曾建華於他最新的作品《七封印》(2009-)中,重新面對他於基督信仰中之成長、喪失以及各種宗教價值觀的腐敗。曾建華每一裝置作品中均使用光、動畫與聲音,將觀者籠罩著於密黑的空間,令觀者脫離日常生活中慣性的安全感,在不斷壓縮和擴大的空間感受四壁與地面洩露出的宗教暴力。

《第四封印》(2010)作品是參照聖經啟示錄第6章第8節的經文,指一騎馬者擁有肆殺之權力 — 「那騎馬的,名叫「死亡」,陰間伴隨著他。他們被賜予了權柄可以統管地上的四分之一,用刀劍、饑荒、瘟疫和地上的野獸去殺害人。」 如此關於死亡的話句於裝置中的四壁與地下間走過,擾人的嘶嘶聲同時由上方散播。字句會逐漸縮小和慢移,隨後再加速放大和增量。

馮夢波(Feng Membo)是中國首名開發「全球網路」題目的藝術家,主要研究虛擬世界及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馮夢波早期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受訓為版畫家。於90年代初期,開始鑽研數碼藝術,並於繪畫及數碼藝術之間創作。

馮夢波表示他的作品《矢量軍鼓》是對古董電子遊戲的一種致敬,同時亦讓他有機會可以融會他最喜愛的位元影像與音樂兩大元素。

繆曉春(Miao Xiaochun)的攝影作品憑著其記錄現代中國城市的實際情況,和透視出大眾與建造空間的關係而聞名於世。他採用數碼科技創作全新世界概念作品,尤以3D動畫為創作媒介。作為一位數碼藝術家,他適當地選用現代工具表達作品,同時亦保留了他於傳統觀念與中國藝術美學原則的信念。

繆曉春相當無畏及直接地將早期歐洲藝術的經典作品進行修改及詮釋。他將中國自身的藝術歷史赤裸地展現予觀者前,同時以遊戲姿態令觀者當下就進入了一個早於以往成型的可能性「未來」。

在作品《坐天觀井》中,觀者可以看到歷史與現實圖像、西方與中國美學、傳統與新媒體藝術、人類與靜物、戰爭與和平、暴力與牧歌等之間的相互對照及重叠。

鄭達(Zheng Da)是新媒體互動藝術家 、低科技藝術家、獨立遊戲製作人,並任教於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及為韓國文化部CPI訪問學者。現居於中國武漢。

鄭達相信作為一新媒體藝術家,科技不只是一種唯科技論的平台,反是一種信念去驅使他突破出科技層面所局限的框架。鄭達專注利用平民化的科技去創作一系列不分輸家贏家、接收者與創作者的遊戲,其可變性及參與性平和了遊戲角色間的各種差異,亦消解了現代「高科技」之傲慢地位。而採用這種科技創作的方式亦令他逐漸踏上成藝術家之路。

《虛擬的肖像 —入侵計劃》是一個讓觀者身體與虛擬空間互動的電子影像裝置。裝置主體是由三棟房子構成。當觀者進入了裝置中特定的區域時,房子便會相應作出各種爆炸性反應,令觀者隨之作出的情感反應成為藝術裝置的真正主體中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