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印度會在邊界上主動出擊,這種主動出擊的性質,到底屬於局部小衝突還是兩國之間的決戰?
近年來,美國和中國都布下兩個大棋局,畫了兩個大圈。
誰都看得到在東亞和東南亞中國的地緣局勢已經比較被動,因為落入了一個包圍圈中,這個可以看作是美國畫的大圈。具體是:俄羅斯在中印邊境紛爭中積極武裝印度,可以感覺到它對中國的態度;中亞幾個斯坦國家依舊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國;印度對中國的敵意很明顯;南海周邊國家與中國的地緣矛盾是明擺着的事;日本今年以來的態度在不斷轉變,標誌就是公開撤出駐中國的日資企業和積極加入五眼聯盟;台海問題日益緊張,等等,即便你再樂觀也不能否認中國已經處在一個包圍圈中,朝鮮半島不能算缺口,因為半島的對面是日本海,只有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地區和老撾緬甸等少數幾個地方算作是出口。
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地緣局勢?
部分人一定會說,這是美國和俄羅斯的陰謀!可國家之間何時沒有陰謀哪?時時刻刻都會互派間諜、搜集對方的情報,到處都是陰謀,大國博弈不可能沒有陰謀與陽謀,你是左右不了的。所以,怪美國、俄羅斯使用陰謀,是自卑的想法。
自從中國加入世貿之後,美國陷入了反恐戰爭之中,由於有求於中國的配合,所以,美國在中國的問題上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是2001年以後的國際大局,這個「大局」就導致了今天的局勢。
隨着中國的快速發展,國力增強,加上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就給中國處理周邊地緣政治矛盾的策略提出了問號,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
第一種是以平等的方式處理與周邊國家的所有問題,即便這個國家再小都一樣。要說明的是,由於中國具有更強的實力,即便以平等的方式處理地緣問題,中國也不會吃虧,甚至在無形中還會獲得很多好處。此時,更合適的做法是將這些隱形的利益也讓出去,以真正平等的方式解決所有地緣問題,周邊國家的感覺會是怎麼樣?賓服!
我們知道隋文帝被周圍國家尊為「聖人可汗」,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都是因為別人的賓服!
這必然導致一個結果,在他們的心目中中國是可信賴、可以依靠的夥伴。基於這些國家與中國是近鄰,世界上的其它大國都很難挑撥這種關係。
第二種是在處理與周邊國家的地緣問題中實行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很多朋友會說,這符合國家之間交往的原則。
中國周邊的國家都比中國小,如果中國每人出1.2元,大約就可以購買一架類似F35那樣的隱形戰機(即便有能力自製類似的戰機,也需要很高的成本,也一樣),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但如果老撾、緬甸這樣的國家每人出1.2元,估計只能買幾門大炮,其戰鬥力與一架F35無法相比。所以,基於經濟發展和人口基數,中國的綜合優勢很大。
如果中國按利益最大化來處理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關係,當然就可以獲得很多利益,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超出正常的。此時,即便周邊國家心中有100個不情願,但放眼四顧,它們能依靠誰?注意,此時的美國還希望中國配合它反恐哪,也就不會給它們撐腰。所以,這些國家即便心中有100個不情願,也只能抱着「算了吧」的想法。
一句「算了吧」,就沒有賓服,就埋下了有毒的種子。
即便到今天,美國依舊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在它有求於中國進行反恐的時候,對中國與其它國家的糾紛可以默不作聲,但一旦它結束了反恐任務,還會默不作聲嗎?尤其是中美之間走向對立的時候,還會默不作聲嗎?在中國威脅到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時候還會默不作聲嗎?所以,我們就看到前段時間美國國務卿彭培奧發布的那份關於南海問題的聲明,核心就是對東南亞國家講了一句話:我給你們撐腰。
當有人給它們撐腰的時候,周邊國家很可能就不再「算了吧」,也就逐漸形成了包圍的態勢。
當初鄧大人說,中國的對外關係就是中美關係,到此,是不是很清楚?
美國的策略可以稱呼為「捧殺」,這是很典型的範例。
但別人是否對我們執行「捧殺」策略,我們自己是沒辦法左右的,如果我們在處理一系列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別國尤其是周邊小國賓服,讓他們認為中國是「聖人可汗」「天可汗」,捧殺之計還有作用嗎?毛用都沒有。
這個問題不再細說,否則外星人就生氣了。
美國的大圈已經畫成,美國會急於主動與中國動手嗎?或者會急於推動周邊國家動手嗎?根本沒必要。因為中國的地緣戰略短板是石油、糧食的對外依存度很高,美帝將來只需在中國遍布亞非拉的石油供給地上做文章,就可以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就可以實現在地緣戰略上的四兩撥千斤,又何必點火?
未來中國如何突破這個圈子,一定是大國博弈的焦點,也因此,台海局勢才不斷緊張,這是突破口之一。為了突破這個圈子對中國的壓製作用,中國則畫了另外一個大圈進行戰略突破。
前面數次說過,中國要打破自己的戰略困局、建立自己的石油戰略,唯一就在印度身上,只要印度與中國結盟,21世紀就是中印的世紀,中國的石油困局也有望緩解。如欲與一國結成牢固的同盟,用共同的價值和利益、使用王道是最優的辦法(不好細說)。但也有人使用另一種思維,焦點當然也在印度,但或許更希望馴服印度。
順着上面這張圖,大家跟我沿着印度周邊溜一圈。
印度的西北是巴基斯坦,正在修建的中巴走廊貫穿整個巴基斯坦,北面與中國喀什的口岸接壤,南端是瓜達爾港,注意,這個港口算民用港口還是軍港?
在印度南邊,中國與斯里蘭卡已經有深水港合作項目,2017年,中、斯開始合作運營漢班托塔港,為期99年;馬爾代夫(紅點處)與中國也建立了合作關係,由於馬爾代夫是島國,港口合作很可能也是重點;與印度隔印度洋相望的非洲吉布提,有中國在海外的唯一軍港。
然後到印度的東面,中國在緬甸有一條由南向北、貫穿緬甸全境、從印度洋上的港口連接到昆明的石油管道,中國勢力自然已經深入到了緬甸,同時,中國與孟加拉的合作也日益緊密,其中有一個項目也是深水港項目——吉大港。
上述深水良港都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布局,核心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自己的石油戰略。
然後再到印度北面和東北面,這裡主要是中印邊界,但還有尼泊爾,而尼泊爾有一隻約3萬人的軍隊,它的名稱叫《尼泊爾人民解放軍》,看到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內在的含義。
看到上述布局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印度在包圍圈中。這可以看作是中國畫的大圈,中國這樣做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突破美國給中國畫的大圈——根子就在石油戰略。
要記住,印度內部一直有分裂主義勢力。印度歷史上從來就不是一個統一國家,是世界上民族矛盾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印度東北地區的阿薩姆省、阿魯納查省、那加蘭省、梅加拉雅省、曼尼坡省、米左拉姆省和特利普拉省七省,以及西北部的查謨暨喀什米爾省,是分離主義運動最活躍的地區。
印度是不是已經陷入了外有包圍、內有分裂之憂的困境?當然。
現在只想問一句,一旦印度不採取主動行動、以打破這種戰略困局,只要內部分離勢頭再次抬頭,印度怎麼辦?應該有解體之危。而今天,經濟局勢不斷惡化,瘟疫大流行在印度愈演愈烈,恰恰是分離主義最容易抬頭的時候,莫迪該怎麼辦?
短期,用一場戰爭才能徹底壓制內部分離主義勢力,中長期必須用軍事手段打破自身的戰略困局。所以,印度在邊界開始主動出擊!
看了上面的布局,您就知道中國在很多方面佔有優勢,中國控制的、印度周邊的深水良港有重大地緣意義,中國的綜合國力佔有很大優勢,等等,還可以數出很多。但印度也有三項優勢,就因為這三項優勢它才敢主動出擊:第一是印度在馬六甲海峽的西出口、安達曼海上(安達曼群島上有印度的軍事基地)威脅着中國的石油運輸線;第二是得到了俄羅斯、美國、日本的聯合支持,這些支持不僅體現在中印邊界上,而且會體現在中國所處大圈四周的戰略支援上,這種支持都應該都是真心實意的,源於這些國家在這場戰爭中都可以獲得巨大、巨大、巨大的地緣利益;第三,印度深受分離主義的困擾,但這也是印度的隱形武器,這個可不便細說。
中印邊界紛爭,本質是基於中國的石油戰略導致的地緣爭端(經營印度洋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穩定自己的石油供給),而印度為了擺脫自己的戰略困局,就需要主動出擊!在這個地方,主動出擊絕不代表具有戰略優勢,更像是被逼出手。
大國博弈中,「謀定而後動」才是真正的強手。
這並不是純粹由經濟利益所驅動的戰爭,是石油誘導的地緣矛盾的爆發,這是這場爭奪的性質。
我個人的判斷是:中印邊界之戰只要打響,有可能會演化成兩國之間的決戰,更有可能會斷斷續續長期持續,這與1962年截然不同。
上述都只是個人見解。■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