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接班安倍?
答案有了:安倍政府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日本當地時間14日15點20分左右,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公布。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71歲)以377票的顯著優勢獲勝。
菅義偉獲勝意外嗎?
其實,從安倍沒讓麻生太郎代理首相之職,就已經宣判麻生太郎在首相大位的競爭中出局了。另外兩人,岸田文雄和石破茂,都不是安倍中意的人選,他中意的只有一人,那就是給他幹了很長時間官方長官菅義偉。早在2019年,安倍就明確表示,他將不再尋求連任,並希望菅義偉成為新一任首相。
現在看來,安倍這一齣「病退」是這樣的:一種可能是,安倍真的病得無法支撐,不得不讓出首相之位,於是他順勢將首相大位讓給了自己的得利助手菅義偉;另一種可能是,安倍真的舊病複發,但沒有達到必須辭職的地步,他之所以藉此「病退」,是希望他還在首相這個位置上時,把菅義偉「扶上馬」,並在接下來的菅義偉政府中發揮足夠的政治影響力。
所以,現在看安倍因病去職之事,得辯證地看,並且需要對此有更深的思考,因為安倍不是一個普通的日本政客,而是在任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是有較強政治思維能力的政治家,他的一些行為需要往更深處思考,我們才能更深地理解日本政府和日本的對外政策。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安倍為什麼如此中意菅義偉呢?安倍之所以中意菅義偉而非他人,主要原因有四點:
一、菅義偉與安倍長期共事,雙方在政治上是極其緊密的聯盟關係
菅義偉與安倍是非常緊密的政治盟友關係,兩者的政治生涯聯繫極其緊密。安倍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學生,是小泉一手培養並將其推向首相之位的「老師」。菅義偉在小泉政府時期,也曾擔任國土交通大臣政務官、經濟產業大臣政務官、總務副大臣等職,而同時期的安倍則擔任小泉純一郎內閣的官房副長官和內閣官房長官。
安倍與菅義偉的政治盟友關係,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已經建立,並在安倍擔任首相期間得到了深刻鞏固,兩者在政治上的長期穩定聯盟關係,促使安倍讓菅義偉接班的打算。菅義偉接班安倍,安倍對日本政府的影響力將依然會獲得延續。
二、菅義偉長期擔任安倍內閣的官房長官,對安倍政策瞭然於胸
在日本政壇,誰對安倍的政治理想、國家政策最瞭然於胸?非菅義偉莫屬。作為一個政治家,都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延續,這個和人希望自己的基因獲得延續是同構的,政治家也希望自己的政治基因獲得延續。
更為重要的是,相比其他人,安倍一直有一個修憲的夢想,那麼誰能幫其完成修憲夢想?他認為非菅義偉莫屬,換別人可能會急於求成,或者走別的極端,總之可能與修憲越行越遠。
安倍選擇菅義偉繼任,目的是想延續自己的政治基因和政治抱負,他希望由菅義偉繼續沿着他的道路走下去。當然,安倍應該還有其它打算,我們在後文再進一步討論。
三、安倍基於自己的政治根基與對菅義偉的影響力,可以較好地對菅義偉內閣實現「垂簾聽政」
誰成為下任首相安倍可以保持更長久的政治影響力?如果是麻生太郎,安倍的影響力肯定是要被逐漸排斥掉的;如果是岸田文雄呢?可能安倍會略有影響力,但岸田文雄的政治路線與安倍有差異;如果換成石破茂,大概安倍的政治生命也基本宣告結束了,石破茂與安倍的政治差異更大。
毫無疑問,安倍雖然身體有些問題,但休養一陣應該可以恢復,安倍才66歲,年齡並不大,他當然不想就此結束政治生涯。而且,當今世界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一個政治家一定希望在其中扮演角色,所以安倍實際上是在尋求另外一種發揮影響力的方式,這個方式有些類似政治上的「垂簾聽政」,即通過保持政治話語權來引導或主導日本的政治走向,否則他又怎麼會選擇一個年齡比自己還大的接班人呢?
而且,從政治根基上來說,安倍的政治根基比菅義偉要深得多。安倍的外公是二戰的甲級戰犯岸信介,後來被美國釋放後重新步入政壇,曾是日本第56任和第57任首相,安倍的背後是日本非常重要的一個政治家族。而菅義偉則不同,他草根出身,政治根基相對單薄,這也最符合安倍與菅義偉之間的角色,未來安倍也更加容易對菅義偉施行「垂簾聽政」,可以最大程度影響菅義偉政府的決策。
四、一旦跑偏,安倍隨時可以回歸收拾局面
過去幾年,安倍政府在中美之間態度上一直非常保守,其核心目的就是在加強與美國關係的同時,緩和對華關係。安倍2012年重新上台後就吸取了此前日本民主黨執政時的忽左忽右外交政策,一邊強化對美關係的同時,一邊緩和對華關係,其目的有兩個:一是把中美博弈的矛盾着力點從東海和釣魚島這個點上轉移走,避免成為中美地緣博弈的犧牲品;二是想在中美之間爭取更大的戰略空間,借中美博弈實現日本的利益最大化。為此,安倍不惜放緩了「修憲」的進程,耐心在中美之間周旋,並在最近兩三年逐漸達到了目的。
現在日本在中美之間是「左右逢源」,一方面安倍政府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充分認可,那麼一旦特朗普連任,日本就可以進一步借美國力量拓展國際空間,繼續向「修憲」之路邁進;另一方面,日本經過數年努力,如今與中國也達成了一種默契。
中日暫時的這種默契,內涵主要是兩國未來的經濟合作,譬如中日韓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但到底日本會不會利用這種關係來謀求地緣政治上的利益,這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日本至少開始有這方面的跡象了。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日本在3件事情上有明顯踩線行為:
一是在香港問題上站在美國一邊,對中國處置香港問題、對中國在香港推行港區國安法說三道四。
二是日本軍艦頻頻出現在南海,一方面與美國軍艦一起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習,另一方面是日本的准航母單獨出現在了南海,其目的不言自明。
三是日本對加入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非常感興趣,有意加入「五眼聯盟」,或與「五眼聯盟」建立准聯盟關係。由於「五眼聯盟」現在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反華聯盟,日本如此積極加入該聯盟非常令人警覺。
日本的這些態度,與過去幾年在對華事務上小心翼翼形成鮮明對比,日本很有可能想藉助過去幾年在中美之間的戰略布局,藉助過去幾年騰挪出的政治空間,拿對華利益交換對美利益。直白說,就是在穩住中國的基礎上,配合美國落實美國的遏華戰略,同時讓美國幫助日本做兩件事:
一、拓展日本在國際上的政治、軍事活動空間,擴大日本的國際影響力。在這方面,最近美軍帶着日本軍艦在南海進行所謂「巡航」、演習,目的就在於此。美國要的是更多盟友一起反華的政治效果,給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日本要的則是更大的國際政治、軍事影響力,尤其是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
二、推動美國為日本修憲背書。日本之前修憲為什麼沒能成功?除了國內政治反彈壓力大、周邊國家反對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國不支持。如果能獲得美國政府支持,日本修憲成功的概率會大幅增加。
那麼,未來日本政府會不會選擇用傷害中日的方式來討好美國呢?我們需要觀察菅義偉上台後的外交政策。
我們甚至不能排除安倍這次「退隱」是一次有計劃的行為,他的退隱,完全有可能是在給自己和給日本謀求更大的戰略空間,或者說是為了將騰挪出的戰略空間兌換成現實的政治利益。
一方面上述邏輯對日本來說是一個戰略冒險,這其中還包括特朗普政府能否連任,這個變數將對日本的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如果是安倍來領導日本,一旦走錯了路,那麼不但日本將遭受重大戰略損失,自民黨也可能失去執政權,前面幾年安倍的努力可能就付之東流了。
現在,安倍「退隱」,由菅義偉接任,那麼一旦出現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安倍就可以重新出山主持大局,對日本的政策進行修正,並據此修復日本在中美之間的戰略位置,從而達到把日本戰略風險降到最低的目的,並重新在中美之間找回戰略平衡。說白了,安倍的「退隱」,菅義偉的接棒,有可能是安倍為了保證日本國家安全和自民黨政治安全而做的一次政治安排。
那麼,回到本文題目中的問題:菅義偉會反華嗎?
菅義偉很可能會繼續按照過去幾個月日本的政策方向,開始拿中日關係作為籌碼向美國交換上述日本想要的國際影響力以及修憲。未來,菅義偉政府很可能會逐漸走向反華政府。當然,這種反華可能是相對不那麼激烈的,但其政策可能是犀利的。
當然,上述還只是根據一些跡象的初步分析,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接下來菅義偉政府的政策走向。大概一年時間,我們基本上可以做出判斷,也許時間更短。
對日本,一定要有防備之心,這一點我們是必須做到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